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玄桢记 > 第261章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玄桢记 第261章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06:37:36 来源:泡书吧

卷首语

《吴史?兵志》载:\"永熙十三年腊月,秦王萧槿截齐王兵器车于宣武门,甲胄现蒙文印记,朝野震动。齐王反诬秦王通敌,九门戒严。御史谢渊验铭文、辨砂模,竟牵出赵王旧粮庄私铸铁坊。九王夺嫡,至此剑拔弩张,社稷危如累卵。\" 当谢渊指尖的朱红漆屑簌簌而落,一场裹挟着阴谋与鲜血的生死博弈,正从斑驳的兵器刻痕中轰然展开。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永熙十三年腊月初七,申时三刻。宣武门城楼上,锈迹斑斑的铜钟撞出沉闷声响,惊起檐下数百寒鸦。秦王萧槿的玄甲军突然从街角的阴影中涌出,黑色披风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道移动的铁幕。当先校尉挥刀劈断兵器车上的牛皮绳索,刀刃与松木相击,溅起的木屑混着雪粒飞散。

\"打开!\" 校尉的钢刀劈落,斩断碗口粗的牛皮绳,绳头回弹时带起的雪粒打在围观百姓的脸上。二十辆兵器车的榆木车盖次第掀开,森冷的甲胄在残阳下泛着青灰色冷光,最上层胸甲的护心镜恰好对准西沉的日头,将 \"长生天庇佑\" 的蒙文刻痕投射在宣武门城墙上,笔画间流转的金粉随北风飘散,如同撒向人间的诅咒。

百姓中传来孩童的啼哭,一位妇人慌忙用袖口捂住幼女的眼睛,却忍不住从指缝间窥探。当蒙文投影扫过她补丁摞补丁的衣襟时,她猛地转身,将孩子的小脸按进满是补丁的怀中,颤抖的声音混着呜咽:\"莫看,莫看... 北元的邪祟文字...\"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祷告声,有老者对着城门连连作揖,祈愿玄武大帝镇住这不祥之兆。

甲胄的反光刺痛了校尉的眼睛,他抬手遮挡时,护手铁叶与护心镜相击,发出清越的鸣响。这声响惊醒了沉浸在恐惧中的百姓,有人突然大喊:\"通敌!齐王通敌!\" 呼喊像野火般蔓延,围观人群瞬间炸开,菜筐翻倒在地,果蔬滚落在兵器车旁,却无一人敢弯腰捡拾,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争相向胡同深处逃窜。

齐王萧杼的亲卫首领拍马赶到,马腹剧烈起伏,口鼻喷出的白雾在暮色中凝成霜花。他按在刀柄上的手指青筋暴起,佩刀在暮色中泛着冷光:\"秦王这是何意?\" 声音里裹挟着怒意与不安,\"我家殿下的兵器车,也敢截?\"

萧槿双腿轻夹马腹,坐骑踏前半步,玄色披风扫落路边残雪,露出内衬的金线绣龙纹。他伸出戴着玄铁护腕的手,指尖缓缓划过胸甲刻痕,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蒙文印记?\" 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大吴兵器,何时用上了北元文字?\"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如雷的马蹄声,齐王的私军正举着火把疾驰而来,盔甲碰撞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仿佛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的来临。

戌初刻,紫禁城奉天殿内,三十六根盘龙柱上的鎏金在烛火下扭曲晃动,恍若群龙蛰伏。齐王萧杼膝下丹墀积雪已被玉扳指碾出深深沟壑,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蟒袍下摆沾满宣武门带回来的泥雪,披风还粘着半截断箭 —— 那是方才在宣武门与秦王军对峙时被砍落的。\"父皇!\" 他猛然抬头时,眼底血丝密布如蛛网,泪水混着睫毛上的霜花滚落,在苍白的脸上划出两道水痕,\"秦王亲率玄甲军截臣车队,\" 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梁间铜铃轻颤,尾音带着哭腔在空旷殿内激起回音,\"还四处宣扬蒙文印记 —— 分明是要置儿臣于死地!\"

永熙帝的指节重重叩击御案,《皇吴祖训》烫金封面被震得簌簌落粉,案头青铜香炉里的沉水香灰飞溅。\"传秦王!\" 他的声音裹挟着腊月的寒意,惊得阶下年逾七旬的吏部尚书手中笏板 \"当啷\" 落地。当萧槿踏入殿门时,玄甲上凝结的冰晶随着步伐簌簌坠落,佩剑穗子上的雪水在青砖洇出深色痕迹,如同蜿蜒的血迹,每一步都在寂静的殿内敲出沉重的回响。

\"儿臣在宣武门查获可疑兵器车。\" 萧槿单膝跪地,胸甲磕在青砖上发出闷响,护心镜上的蒙文在烛火下泛着诡异幽光,\"此物若流入北元...\" 他喉结滚动,故意顿住话语,目光扫过殿中朝臣,见众人皆面露惊恐,才续道,\"恐成我大吴心腹之患。\"

齐王突然暴起,锦袍广袖扫落案头青瓷茶盏,碎片飞溅声中抖开手中泛黄的验漆报告:\"好个恶人先告状!\" 纸张脆响刺破死寂,他指尖狠狠戳向报告某处,指甲几乎要将纸页戳穿,\"御史台已验明 ——\" 目光扫过谢渊所在的方向,\"这蒙文用的朱红漆,与秦王封地工坊的原料配比,分毫不差!\" 话语中带着得意,却掩不住眼底的慌乱。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群臣交头接耳的私语化作压抑的抽气声。永熙帝眯起双眼,龙袍下的手指摩挲着案头刻着 \"正大光明\" 的玉镇纸,良久才吐出冰冷字句:\"九门即刻戒严。\" 目光转向萧槿时已覆上寒霜,\"秦王暂禁府中自省。\" 又扫向齐王,袍袖一挥,\"你与谢御史同查此案。\" 话音未落,奉天殿外突然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 —— 那是齐王私军正在朱雀大街集结,金属碰撞声中夹杂着 \"秦王通敌\" 的叫嚷,显然是早已准备好的舆论攻势。

亥初刻,刑部验功房内,炭火噼啪爆开的火星溅在青砖上,将谢渊的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他的手指,第三次刺入胸甲刻痕,朱红漆屑如血珠般滚落掌心,混着掌纹的细汗,在火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齐王说蒙文是新刻?\" 他忽然将锥尖挑着的碎屑凑近油灯,火苗将碎屑照得透亮,能清晰看见其中夹杂的细小矿粉,\"可这铜锈里的颜色,\" 喉结滚动,\"分明是神武年间瑞州旧矿所产,与秦王封地近年开采的赤焰矿截然不同。\"

齐王亲卫首领突然按刀上前,靴底碾碎地上漆屑,刀鞘与腰带摩擦发出刺耳声响:\"御史大人莫要血口喷人!\" 谢渊不慌不忙取出两管漆料样本,左边赤焰矿粉在灯下泛着金红,右边太行松烟却透着暗沉赭色,两种样本在青瓷碟中泾渭分明。\"秦王封地用赤焰矿,\" 他的指尖划过齐王脸色骤变的亲卫,\"而这蒙文漆料 ——\" 突然抓起对方衣领,验印锥几乎抵住咽喉,\"与齐王榷场三年前走私的漆料,成分完全相同!\" 话音落时,亲卫首领已冷汗浸透中衣,殿中数名御史不自觉手按剑柄。

子时,宗人府地窖的霉味几乎凝成实质,蛛网在羊皮灯的光影里轻轻颤动。韩王萧柠的羊皮灯扫过斑驳的砂模图,指腹突然停在赵王旧粮庄的标记处,那里用朱砂画着隐秘的铁砧符号,边缘还能看见半个模糊的 \"杼\" 字简写 —— 那是齐王名字的简写。\"三年前赵王改建此处,\" 他声音沙哑,指尖用力擦拭图上某处,露出底下被朱砂掩盖的墨线,\"用的正是这种 ' 人字纹 ' 砂模。\" 这种纹路,正是当年赵王私铸钱币时惯用的防伪标记。

随从撞开地窖木门冲进来时,密报上玄夜卫的火漆印还带着余温,封口处的蜡油尚未完全凝固。\"王爷!\" 随从气息不稳,差点被地上的杂物绊倒,\"铁坊匠人招认,兵器车的...\" 话未说完,萧柠已狠狠将砂模图摔在墙上,纸张撕裂声混着怒吼:\"果然是齐王!先伪造蒙文嫁祸秦王,再借赵王旧地造车 ——\" 他猛然踹翻一旁的木凳,惊起墙角蛰伏的老鼠,\"好个一石三鸟之计!既除秦王,又污赵王,还能借机扩充私军...\" 话语中充满了对阴谋的痛恨,也暗含对局势失控的担忧。

寅初刻,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即将燃尽。永熙帝坐在御案后,望着谢渊呈上的验铭报告,脸色阴沉得可怕。\"好个齐王,\" 他的手指用力划过 \"太行松烟\" 的记录,御案上留下一道深深的指痕,\"用新漆盖旧痕,\" 又指向韩王的溯查密报,\"借赵王的铁坊造车,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真是好算计。\"

谢渊叩首时,额头触到冰凉的青砖,身体微微颤抖,声音带着疲惫与坚定:\"陛下,\" 他抬起头,\"铁坊的工匠,\" 取出藏在袖中的供词,\"已招认是齐王指使,\" 又指向砂模图,\"而砂模纹路,\" 喉结滚动,\"与赵王旧粮庄的记录,完全吻合。\"

永熙帝忽然起身,袍袖带起的风如同一股旋风,熄灭了两盏烛火。\"传朕旨意,\" 他的声音混着怒意,震得殿内的陈设微微晃动,\"齐王私铸铁器,图谋不轨,\" \"暂禁齐王府,\" 又指向萧柠,\"韩王接管铁坊,\" 最后看向谢渊,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谢卿继续彻查,\" 话尾隐在烛花爆响中,\"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宫外,宣武门的戒严尚未解除,齐王的私军与秦王的玄甲军仍在对峙。寒风呼啸,军旗猎猎作响,兵器的寒光在夜色中闪烁。谢渊站在城头,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感受着手中朱红漆屑的粗糙质感。他知道,这场生死之战,不过是九王夺嫡的又一个开始,而他,将继续在这充满阴谋与危险的朝堂上,追寻真相,守护正义。

卷尾

太史公曰:宣武门之变,表象为兵器之争,实则乃权谋之局。谢渊以验漆辨真伪,韩王循砂模追根源,其查案之智,堪比宋慈《洗冤集录》之妙。然齐王构陷、赵王共谋,诸王为夺嫡位,不择手段,其心之险,令人胆寒。永熙帝暂禁二王,非止惩恶,更在平衡朝局。九王夺嫡之路,波谲云诡,暗流涌动,唯有以律法为剑,以公理为盾,方能破迷雾、安社稷,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