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大明第一狂士 > 第1300章:遥想千年银河渡、牵牛织女、遥问杜牧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大将王铎一听,顿时吓得没了主意,这家伙打仗很有一套,就是对自己的老婆没招儿……于是他惊慌道:‘巢贼从南而来,夫人从北而来,我该怎么办啊?

’。”

“一时之间,军帐内鸦雀无声,过了好久,有一个他的手下开玩笑说:‘既是将军走投无路,不如投降黄巢算了……’。”

“噗”的一声,听他讲到这里,满桌子的人全都笑了!……然后又轮到了那位钦天监少卿陆轻候,只见他也笑着说道:“那我也说一件唐朝的事儿吧!”

“话说唐末的时候,昭宗李晔成了傀儡皇帝,事事得看大军阀朱温的眼色行事。”

“于是昭宗心中苦闷,就以养猴子解闷。

或许是因为昭宗身边都是朱温耳目,很少有他能信得过的人,于是这位可怜的昭宗皇帝,就把一只最喜欢的猴子当做心腹看待。”

“他给这只猴子穿上鲜艳的衣服,吃好吃的东西,甚至给猴子加官晋爵,赐其封号为‘孙供奉’。”

“后来朱温看到时机成熟,就杀害唐昭宗和他的儿子哀帝李柷,自己做了皇帝,即位后梁太祖。”

“当时朱温在接见前唐臣子,以示尊荣时,不知道他心里咋想的,竟然将这只猴子也当做贵宾,牵到自己身旁安位落座。”

“可是这只猴子一眼瞧见经常坐在龙椅上的主子换了别人,立刻就从座位上跳起来,悲愤地扑向朱温,还用爪子撕扯朱温身上的龙袍!”

“朱温大惊之下,将这只猴子斩首示众,大厅上唐昭宗旧日的臣子们却都是鸦雀无声。”

只见陆轻候笑了笑说道:“哼!可叹那时多少文臣武将,一个个紫袍金带,都是位极人臣,可是要论起气节,竟不如一只猴!”

……本来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可是让他这么一说,大家却不好再笑了。

这家伙说话有点愤世嫉俗的意思,倒是挺对沈渊的口味。

可是在这大明朝空前重压下的官场中,他这番话却足以让人心惊肉跳。

沈渊在旁边笑而不言,朱常浩却摆了摆手说道:“陆少卿这个笑话有意思,可是却一点不好笑。”

“对了,你们二位一个是诗词过人,一个是专研星象之学,九秋先生可知道什么诗词里是讲星象的吗?

这个要是有的话,你们二位切磋一番倒是有意思得很。”

……“有啊!”

这时的赵九秋明知道朱常浩要叉开话题,他一听王爷问起诗词,那就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了,就见他笑着吟诵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杜牧的《秋夕》不就是现成的一首?

这里面就有牵牛织女双星……”“我怎么记得是卧看牵牛织女星?”

听他说到这里,朱常浩端着酒杯却笑着摇了摇头:“看来是本王记错了。”

“没错没错!”

赵九秋赶忙说道:“这首诗从唐朝流传至今,一向就有‘坐看’和‘卧看’两个版本,倒是各说各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所以,卧看和坐看其实都没错……”“那怎么会呢?”

而这时那位陆轻侯却笑着说道:“想来杜牧作诗的时候,总不会是两个版本吧?

即便他拿着这两个字来反复推敲,总归成诗的时候,也只有一个字是准的。”

“所以这两个说法,必有一个是错的,不过唐朝据此时事隔八百年,应该是没有办法向杜牧求证了。”

“对了沈寺卿是今科状元,才华横溢,您觉得这两个说法,哪个更像是真的?”

说实话要是旁人说出这番话来,沈渊肯定以为此人在有意为难自己。

毕竟像这样的事无法求证,各执一词,别说状元了,就是天下文坛之宗也没法做个定论,因为他无法说服所有人。

不过这陆轻候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在这个场合里,让沈渊出洋相对他根本就没有丝毫益处。

而且他提问的方式,还是在问自己“哪个更像是真的”。

想来以一个状元的才华,即便是现场发挥两句也不是难事,这一刻就连朱常浩的目光都转向了沈渊,生怕他敷衍得不够好……而这时沈渊却淡淡地笑着说道:“陆兄就是研究这个的,反倒是问起我来了?

分明‘卧看牵牛织女星’才是正确答案。”

“嗯?”

大家一听到沈渊说得如此绝对,倒是一起吃了一惊。

要知道沈渊现在的身份非同寻常,有外人在场的时候,他说话要是一个不慎,把笑话传扬到外边去,那可是丢人一辈子的事儿。

而这时沈渊看着一脸惊奇的朱常浩和陆轻侯,还有赵九秋这三位,他笑了笑摇头说道:“诗里面写的牵牛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列银河两岸,这两颗星和女宿的‘天津四’加在一起……对了天津就是银河渡口的意思。”

“他们这三颗星,就是夏季银河两岸最为明亮的三颗星,在夏夜的天空里,三颗星会在天空分布成一个巨大的三角……陆少卿我说得没错吧?”

“没错!”

此刻的陆轻候显然是有点傻眼,没想到沈渊说起星象居然也是如数家珍,可这分明是他的业务范围。

“一个状元公,竟然连这都知道?”

此刻的陆轻候看着沈渊,也觉得心里有些高山仰止的味道。

而他旁边的瑞王朱常浩和诗人赵九秋,则是完全都听傻眼了!只见沈渊笑了笑接着说道:“这首诗的名字是《秋夕》,所以成诗的日子是在七月初七前后。

这个时候,杜牧无疑是在中原一带写下的这首诗。”

“在中原地区,牵牛和织女双星在七月初七时,在夜空中正好位于头顶正中的位置!”

只见沈渊说着,伸手朝着自己头顶上指了指。

“所以这个方向要是仰头观看的‘坐看’,实际上做起来不但非常不便,而且连稍稍持久也不行。

只要看那么一小会儿,脖子就酸了。”

“反而‘卧看’的时候,却是意态悠闲,更符合当时杜牧成诗时候的心境。

所以这首诗应该是‘卧看’更为准确才对,也和整首诗的风格更加符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