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大明第一狂士 > 第1714章:结党营私搅风雨、迅雷急袭、措手不及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等到走出皇宫,叶向高的脸越来越阴沉下来,他知道广州……完了!不但是广州完了,而且他那个儿子叶鹰也免不了兵败身亡的下场。

因为从沈渊的奏报中他可以清楚地知道,整个广州的力量完全被人一窝端,从上到下叫沈渊给剃了个干净!现在的问题是,这位叶阁老可不是仅仅失去了一个儿子这么简单,他面临的形势也是极其严峻。

因为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朝臣中的一党……这些人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聚集在一起的,叶向高只是其中的首脑人物而已。

所以他更像是商会的会长,大家信任他,把权利交到他的手里,而在这之前他也一直做得不错……直到今天!他利用权势把自己的私生子叶鹰派到了广州掌控大局,可是却被沈渊以雷霆手段搞得土崩瓦解。

这就意味着他要向自己的党羽作出解释,要立刻想办法稳固住自己的地位,要尽快解决广州的问题。

那个死不足惜的逆子,他究竟是怎么搞的?

此时的叶向高心里就像油煎火烧一般的难受,不是因为叶鹰的败亡,而是因为他给自己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手中握着如此巨大的优势,叶鹰掌控的兵力是沈渊的三十倍有余,整个广州官场、士绅、商人、黑帮,全都处在叶鹰的控制之下,而他居然能把仗给打输了,这真是死有余辜!而现在叶向高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沈渊的奏报来得迅雷不及掩耳,把他打得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

现在万历以急需官员为名,要他们立刻拿出派往广州去的官员名单,这个时候叶向高就算想往里掺进去自己的人,他也来不及做出任何行动。

虽然他手上的门生弟子青年才俊不少,但是有几个愿意把自己的脑袋伸到沈渊的屠刀下的?

他要封官许愿,拍胸脯做保证,才能说动这些人去往广州和沈渊作对,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时间了!既然如此,那就拖下去……此时的叶向高心中暗自想道:我这边派出弟子门人出去分别说通那些年轻官员。

那边朝堂上,要是死活凑不够要派出去的官员,这件事情就可以拖下来,直到自己把官员凑齐了再说。

广州城万万不能彻底落在沈渊的手里,尤其是市舶司!那可是一个会喷涌金银的泉眼,时时刻刻都会带来巨大的利益。

而利益……正是他们这些高官汇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的原因!想到这里,叶向高从容布置,让几位阁老到朝堂等着,而自己则是分别派出人到三省六部,汇聚所有的京师高官,参加这个临时召集的会议。

会议的议题就一个……选派去往广州的一批官员!……那么这个时候,沈渊在京师的几位朋友又怎么样了呢?

前文已经说过,沈渊的好友薛天策已经去往山西赴任,而华潜和柳如青在沈渊离开的这些日子里已经出了翰林院,到吏部任职。

一般来说,翰林出身的官员自视清贵,很少去工部之类担任那些“浊官”,而吏部负责的是朝堂上下官员的任免,既有权利又有威严,是仅次于翰林院的清贵之选。

至于沈涣,因为他的年龄关系,还在翰林院担任待诏……毕竟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不管派到哪个衙门去都难以服众,所以他还得磨两年再说。

至于洪承畴,这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正在朝堂上稳步前进。

和沈涣他们不同,洪承畴的身上并没有打下沈渊明显的烙印。

只有最开始的时候,沈渊送给他一个望远镜,还被瑞王朱常浩给收购了。

所以现在满京城没人知道他其实是沈渊的嫡系,而这位洪承畴也在沈渊的暗自帮助下,一点点的熬资历攒人脉,慢慢地攀升上来。

虽然他升官的速度很快,但却因为低调,几乎没人注意,毕竟洪承畴在这之前才学之名就遍誉天下,升官升得快点,大家也认为是理所当然。

如今这些兄弟们除了洪承畴和远在山西大同的薛天策之外,也都接到了沈渊的传信,他们知道,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转折就要到了!……这边朝堂上的各部主官和重要朝臣也都相继赶到,在人还没到齐之前,会议还没开始,他们已经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相互商量起来。

这里面叶向高发动自己的嫡系,散布消息制定攻守同盟,紧张的在朝臣中的各方势力里宣讲这次会议的主旨。

还有游离在叶向高一伙势力之外的,甚至有平日里关系微妙的官员集团,听到了消息之后都立刻知道了叶向高的意图。

虽然首辅这些弟子门人没有明说,但看他们的神情就知道,对于这次往广东派官员的事,叶阁老并不着急……因此大家都是心领神会。

至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集团都是怎么形成的,这里面也很有意思。

首先有些人是出自同一个家族,就有点儿像华潜和沈家的情形,有的集团则是以地域划分,什么山西陕西的,两广的官员都是守望相助。

还有学派或者持同一种治政理念的,比如东林书院出身的官员,或者是维护福王朱常洵这一派的。

当然还有由于自己的座师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出师同门,就此结成一伙的。

这些官员集团大大小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结构松散,有的却是勾连紧密。

套用后世的一句话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朝堂其实也就是一个江湖的缩影。

他们中间合纵连横,互相打压拆台,有的时候又会因为某些事在一起合作。

至于某些官员因为对自己的地位不满,改投向别的阵营,甚至是投向阉党的情况也有。

就像是在历史上,距离此时十五年之后的天启五年,朝堂上盛传的一本《东林点将录》一样。

举个例子就知道朝廷上拉帮结伙的氛围是怎么样了,这里边排名靠前的有这样几位:天魁星及时雨宋江……大学士叶向高,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吏部尚书**星,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左谕德缪昌期。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全都是东林一党,被人用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名号编成了一本册子,由此可见这时候朝堂上拉帮结伙的氛围,多浓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