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宋疆 > 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

宋疆 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

作者:青叶7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2:51:3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叶青还是在断桥找到了白纯跟锦瑟,两个人看样子,情绪并没有怎么受范念德刁难的影响,依然是有吃有喝,路边一些摊贩,已经被两人光顾了好几回,而不长的断桥,也被她们两人走了好几趟来回了。

从白纯手里接过背包,换做叶青背着,如今这样的事情,在他们家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论是白纯,还是小丫头锦瑟,都不觉得让家里唯一一个男丁、家主帮她们背着包,有什么不妥之处。

“不太好找,这西湖比我印象中的大很多啊,简直是赶上洞庭湖了啊。”叶青站在断桥中央,放眼望向四周,视线所及之处无一不是人头攒动,于是夸张的埋怨道。

“你不是说你没来过西湖吗?而且这里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还快要赶上洞庭湖了。”白纯指了指前边的方向,反驳着叶青的话语。

为了等候叶青,她跟锦瑟两人在此已经待得有些厌烦了,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终于弄清楚了朱熹与陆九渊那些文人士子,是在哪里论道了。

四处讲学、传道的南宋文人,在大宋朝的民间享有着极高的声誉,这自然是与朝廷重文抑武有关。

但太平盛世之下,人们精神文化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自然是需要一些文人士子,包括风流名妓、勾栏瓦舍的戏子,来充实此时富裕的南宋社会,来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来消费。

何况武不如北边金国,被人家打的只能屈膝求和、俯首称臣、岁岁献贡,朝廷一味步步相让,年年送银让绢的。

所以文人傲骨这个时候,自然是就成了南宋百姓理想上对抗金国的精神食粮,也就成了坐井观天、自欺欺人的人们,最为喜欢的精神信仰了。

就如同叶青的上一世,当华夏民族无法在综合国力上,在对倭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时,在没有能够报仇雪恨民族之恨时,往往我们便会从文化上着手寻找优越感。

比如这个是来自华夏,那个是我们早就不玩儿的,被倭国人当成宝贝儿的,其实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没人要了才被他们捡起来。

而当在社会上见了真正的倭国人后,却有大部分的人,以能够有一个倭国朋友,在倭国留学而为荣,如此景象,跟叶青现在在西湖的所见所闻真是差不了太多。

任何人都知道,不论是当初的辽国、还是如今把大宋朝廷赶到长江以南的金国,在如今同样是事事学习华夏文化,哪怕是在生活日常上,也同样是在处处汉化。

甚至这个时期,金国已经开始以正统的汉人、汉文化自居,往来于南宋的金国商人或者是使臣,口中已经常常称呼南宋百姓为蛮夷了。

如今大多的文人士子,一边嘴里大声嚷嚷着要收复失地,要北伐,但却见到金人时,又立刻恢复了谄媚权贵、畏惧强权的嘴脸。

一路走来,白纯就像是路上所遇见的每一个愤青一样,特别是碰见慷慨激昂、催人泪下、长篇大论着朝廷该如何北伐金国的文人士子时,白纯都是充满了崇拜的目光,一脸小星星的看着人家。

而这些在叶青眼里,不过就是上一世的键盘侠跟嘴炮罢了,也就往往是嘴上厉害,实际生活中,恐怕与同懦夫差不多。

“你很不屑他们积极北伐的理想,为什么?”白纯实在受不了叶青,每见到一个慷慨激昂的文人士子大声疾呼时,那嘴角的不屑跟轻蔑,于是转身很认真的问道。

叶青紧了紧自己的马尾,锦瑟给他的帽子,他始终不愿意戴,就喜欢光着头扎着小马尾招摇过市,哪怕是锦瑟买下来一朵鲜花儿,想要让他戴在头上,也被他口里喊着恶心,然后急忙拒绝。

于是如今锦瑟自己脑袋顶上,顶着一朵叶青喊不上名字的鲜花儿,还在那儿臭美呢。

“我是很认真的在问你。”白纯明亮的眸子,此刻在路人眼里是很好看,但在叶青眼里,那是要杀人的目光。

“唉……你听没听过一句话?”叶青无奈的叹口气,本不想跟白纯抬杠,但奈何嫂子是个死心眼儿啊。

“什么话?”白纯平静的问道。

“文人误国,百无一用是书生。”叶青语气轻松的看着白纯,摇头晃脑的说道。

“你……文人误国,我看是你不学无术才误国。”白纯想不到叶青竟然张嘴就给天下人扣了这么一顶大帽子,当下有些气结,咬牙切齿道。

“爱信不信,早晚有一天,或者你这辈子也不会懂我说的话,其实啊,我说的话,比那些酸儒说的话,虽然难听了一些,但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叶青轻飘飘的说道。

而后也不理会有些发愣的白纯,便独自迈步继续往前方不远处,朱熹、陆九渊论道的所在地,西湖十景之一的曲苑风荷处走去。

在叶青看来,南宋原本还可以苟延残喘几年,甚至还能继续再抵挡一阵蒙古的铁骑,但就是因为文人的一身迂腐风骨,才让崖山悲剧上演了。

文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在叶青看来,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志不坚,迂腐、执拗、喜钻牛角尖、小气、过于刚硬,难以接受失败的结果。

不论是眼下的朱熹还是陆九渊,被朝廷罢官免职后,就开始变得心灰意冷、无心仕途,而后便一味在学问一途追求另外一种理想。

确定他们在罢官后传道、讲学就是他们最初的理想吗?显然不是,显然是经历了朝堂之上的种种打击后,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选择的另外一条人生道路。

当然,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所以一个人成功,也不一定唯有一条道路可走。

但不管如何说,不论是朱熹、还是陆九渊等这些文人,他们在遇到困难、经受挫折时,往往不如汤思退之流,能够隐忍蛰伏,心坚如铁,静待下一次的人生起势。

如果汤思退也像朱熹、陆九渊之流一样,在被朝廷罢官免职后,在郁郁不得志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甚至在朝廷有意召回他们时,竟然拒绝朝廷的相召,那么南宋又会是怎么样一番光景呢?

叶青自从来到南宋之后,就会经常想,特别是崖山之战,文人陆秀夫携带幼帝、连同十数万人跳海殉国,从而让华夏第一次在历史上完全沦陷于外族之手,这件事儿,如果不是文人而是武将,又会是如何呢?结局会不会改写?

而同为宋末三杰之一的张世杰,并非是文人出身,但在亡国最后一刻,显然就要比陆秀夫之流要心志坚硬了很多。

随着陆秀夫携幼帝投海殉国后,最起码张世杰还有过侍奉杨太后,寻找皇室后代而立,再图后举、恢复宋廷的想法与壮举。

“你又在想什么呢?这些时日看你老是浑浑噩噩的。”白纯小声对神色恍惚的叶青说道。

“呃……没什么,想起了一本书里的记载罢了。”叶青笑了笑,莫名其妙的想起了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那篇《范进中举》。

虽说是小说,但所讽刺的文人,可谓是字字见血、刀刀入骨啊。

看叶青没有想说的意思,白纯便白了叶青一眼,而后拉着头顶戴花的锦瑟,就打算继续往前走,而在此时,曲苑风荷的廊桥之处,朱熹与他的书童,正在那里与友人谈笑风生,一眼便看见了身形高大而又修长的叶青。

也几乎是同一时间,柳轻烟与那夜帮她们善后的老妪,目光从朱熹惊喜的脸上,随着朱熹的视线,也渐渐转移到了叶青与白纯的身上。

“是他?他怎么会来这里?”柳轻烟一愣,本以为两人不会再碰面,但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阴差阳错的相见了。

看着叶青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悠然自得的在人群中,跟着一位穿着素衣衫裙,但貌若天仙的女子往前走时,竟一时忘了回答旁边老妪对她的问话。

“怎么,你认识那人?”老妪接连问了好几遍,但只见柳轻烟只是目光冰冷的望着那身形高大修长的年轻人,而且还时不时的银牙紧咬,像是跟那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这位小兄弟,不想我们在此又见面了,上次匆忙,还未来得及请教小兄弟高姓大名,便匆匆于小兄弟别过,这番时日,心里可是一直记挂着此事儿,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与小兄弟再度会面。”朱熹从一群人中大步走过来,挡在了白纯的身前,而后笑着对白纯赔礼后,才满面笑容的对叶青说道。

“你……你是谁来着?有些面熟,但……哦,上次打赌的那个,想起来了,呵呵,你好。”叶青刚想挠头回忆,但看到白纯那嫌弃的目光后,一下子就想起了眼前这个皮肤黝黑,如同庄稼汉的老头儿,不就是上次跟自己抢买书的那个老头儿嘛。

“小兄弟想起来了?呵呵,上次一别,在下是十分挂念,心中是极为后悔没能与小兄弟畅谈一番,今日不论如何,小兄弟可不能再推辞了。对了,那本《梦溪笔谈》小兄弟研读多日,不知道可有心得?一会儿可否一同分享?”朱熹见到了叶青,语气跟神态都轻松了很多,不像刚才那般,还在众人跟前端着他大儒的架子。

叶青又是愣了一下,听到《梦溪笔谈》四个字时,才真正的反应过来,于是想也不想的直接回道:“嗨,拿回去翻了两页,没看懂,就扔一边了。”

白纯听到叶青如此回答,顿时面色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算了,这里正在注视之人,哪一个不是文士儒生打扮,怎么他说话也不斟酌下言辞,还嫌不丢人么!

朱熹同样是一愣,没想到叶青竟然是如此痛快,而后哈哈笑了下,也不知道叶青说的是真是假,打着哈哈笑道:“小兄弟真是风趣,性情中人啊,如此答话,可是与你上次那趁狮子不注意的时候放进去,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呃……这也行?”白纯不由得多看了两眼面色黝黑的老头儿,这也太会替他人跟自己化解尴尬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