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明朝败家子 > 第1322章 朕重重有赏

明朝败家子 第1322章 朕重重有赏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23:02:31 来源:书海阁

六个老叟,被人请上了御车。

郑清等人不敢上去,是几个宦官搀扶上去的。

紧接着,他们享受着大明最崇高的待遇,乘车而去。

弘治皇帝没车了。

可是他面上却带着笑容,看着沿途的人海,看着一个个朴实的面容。

他背着手,步行。

宦官们给天子撑着华盖。

百官拥簇,禁卫们呼啦啦的亦步亦趋。

朱厚照和方继藩两个人绷着脸,他们二人有些疲惫。

为了筹备这一场盛会,他们忙前忙后,太疲惫了。

弘治皇帝开始神游。

他想到了自己的列祖列宗。

想到了后世的子孙。

他甚至想到,这些日子,先是封禅,接着,却遭遇了今日的事,想来,后世的史书之中,人们一定会忘记这一场形似闹剧和自我安慰的封禅大典,而今日所发生的事,定能传扬千年吧。

年纪轻轻,便克继大统的弘治皇帝,此时有一种这皇帝没白坐的感觉。

他很是触动,穿越了人流,最终,有宦官给弘治皇帝准备了一个新的车驾,弘治皇帝依依不舍的扶着车门上车,回头看了一眼,最终入车落座。

皇孙朱载墨永远都享有和皇祖父同车的际遇。

弘治皇帝至今还在震撼,他盯着自己的孙子,道:“载墨。”

“在。”

“以后,你不要学朕,朕这辈子,只想做一个贤君,可事实上,却是碌碌无为,你要学你的父亲,你的父亲,将来会有大出息。”

朱载墨点头。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着他,颇有考较的心思:“知道你父亲厉害在何处吗?”

“赈济灾民,这说明,父亲心里装着百姓,所谓民为本,社稷轻之,这并非是说,社稷相比于百姓不重要,而是说,社稷的根本在于民,倘若不得人心,社稷贵重,亦忧覆亡的一日;可若是百姓心向社稷,那么天朝上国,则无往而不利。父亲能及时救灾,将灾民们放在心上,可见父亲懂这个道理,可是懂这个道理,不算什么,历朝历代的天子和太子,谁会不懂这个道理呢?父亲懂,他还肯去做,这就极难得了。”

弘治皇帝欣慰的点头。

朱载墨又道:“单凭肯做却也未必有用,做事,需要有章法,怎么去做,如何能把这些大事,做的妥当,让每一个行将被救济的灾民,得到应有的照顾,这又是一门大学问。孙臣以为,父亲最了不起的,就是这一点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凭给灾民们放粮,这是最笨的办法,给他们找一条出路,让灾民们可以开始新的生活,这既对国家有益,又可使他们安居乐业,此乃两全之策,父亲短短数月,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是孙臣值得学习的地方。”

弘治皇帝呼了口气,心中大慰,摸着朱载墨的头:“不,最值得学习的,是你的恩师,你看看你,小小年纪,便被你的恩师调教的有如此见识。太子赈灾,他一定也没少出谋划策,没有少出力。”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最难得的是,他不居功,在朕眼里,他是将这些功劳,给了太子,是希望朕能够对太子青睐有加。而对天下万民,太子和他,却是将这功劳,放在朕的身上,让天下万民对朕感恩戴德,载墨啊,你的父亲是什么样子,朕心里清楚,他是个极聪明的人,可性子急,有时候聪明还会用在一些不该用的地方,因而,需要引导。这便是你的恩师,最成功之处。”

说着,弘治皇帝竟是眼眶里湿润:“朕细细想来,他这样的人,真是国士,国士无双。可是你可知道,你的恩师,平时却是嘻嘻哈哈,在朝中却是有许多人不喜他。”

朱载墨道:“孙臣就很喜欢恩师。”

弘治皇帝笑了,却又拉下脸来:“朕从前一直在想,或许这是因为他得了脑疾的缘故吧,可现在细细思来,哎……他是想要自污啊,他太聪明了,他不希望,朕因此而怀疑他,他害怕朕不能容忍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因而,他性情刻意的乖张,得罪了许多人,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恶意,这就是要告诉朕,他绝无任何的异心。你的恩师,真是用心良苦啊。”

朱载墨想了想:“大人们的心思,太复杂了。”

弘治皇帝叹道:“这怪朕,为天子者,不能让人看到大度的一面,自然会让臣子心生恐惧,朕吓坏了他。”

朱载墨想了想:“那么……大父,那个曾杰……”

弘治皇帝微笑:“朕有主张。”

这一日,对于弘治皇帝而言,是最值得铭记的一日。

圣驾至大明宫,弘治皇帝进入奉天殿升座。

百官随之鱼贯而入,行礼。

弘治皇帝左右四顾:“朕出京往泰山封禅,数月之间,钦命太子监国,太子何在?”

百官们俱都不吭声,个个沉默着,方才给予他们的震撼太多,已经来不及他们发表任何自己的看法了。

朱厚照神气活现的站出来,高兴的合不拢嘴:“儿臣在。”

弘治皇帝道:“朕的儿子,数月之间,迁徙了百万人,对灾民,妥善安置,可谓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他不愧为太祖高皇帝的子孙,太子,朕令镇国府,辖制北直隶,治顺天府。”治顺天府。

群臣们哗然,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博古通今之人,不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顺天府乃是要害之地,是皇帝的居所,这里最是尊贵,因此在北宋时,曾有过亲王治京兆的传统,而但凡被任命为京兆府府尹的亲王,往往就是皇储的人选。

大明建立之后,这宋朝的成法,并没有延续下来,现在弘治皇帝突然宣布如此,岂不是更加确定了太子的地位。

太子不但是东宫,而且掌握着天下最要害之地,这里发生的一举一动,都被太子所掌握,谁还敢说,太子不贤,谁还敢猜测,陛下对太子失望,有换储之心?

那曾杰听罢,身躯更是一颤,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忙是站出来,匍匐在地:“陛下圣明啊。”

众人漠然的看着曾杰,却都没有吭声。

弘治皇帝理都没有理曾杰,而是平静的道:“方卿家。”

方继藩就显得谦虚多了,乖乖道:“儿臣在。”

“卿辅佐太子监国有功,此次赈灾,你也出力不小,朕心甚慰,卿乃朕之婿也,依太祖高皇帝之例,驸马都尉不得任以朝廷官职,朕看,这很不妥,要改。这顺天府,乃是至要害之地,辖制京畿,事关重大,朕命太子为府尹,卿便为少府尹,你们二人,是在一起惯了,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以后,也就同府治事吧。”

方继藩想了想,我堂堂国公,任一个顺天府少尹,怎么像是消费降级,啊不,降职了呢?

刘健等人心里却是震撼。

这是陛下将身家性命,还有半个社稷,都交给太子和方继藩了。

若是寻常的府尹和少府尹,虽然权责重大,可碍于他们卑微的身份,其实是最难堪的。可太子和齐国公不同,一个是东宫,一个是国公,这两位要是掌握了京师最要害之地,这还用说,从今往后,什么旧城、新城、还有最新开发的南部新城,不消说,以后都是这两位强势府尹和少府尹说了算。

方继藩行礼:“儿臣谨遵陛下旨意。”

弘治皇帝深吸口气,面上却如冰山一般,他淡淡的道:“前几日,有卿家说,皇孙未来可克继大统,承天之命……”

曾杰面如死灰,依旧还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朕在想……”弘治皇帝淡淡道:“是谁,敢如此造谣滋事,要离间太子和朕的孙儿呢?”

此言诛心之极,几乎是捅破了窗户,直接拉下了最后一点的遮羞布。

百官震撼。

算账的时候到了。

太子如此贤明,居然有人敢生这个事,这个人,他还是人吗?

接下来,更多人所忧虑的是……曾杰和自己平时关系不错,不会这狗东西获罪,攀附到我的身上吧。

“陛下……”有人大义凛然的站出来。

众人看去,却是翰林编修曾青,曾青不但是曾杰的同乡,还是曾杰的远亲,平时相交是最好的。

这一点,不少人都知道。

“臣要弹劾户部曾杰,臣乃他的远亲,可此人……实在是十恶不赦啊,他年轻时,就曾自比自己的孔孟,说自己有天大的才能,他明为圣人门下,实则却全无尊师重道之心。不只如此,此人狂妄,金榜题名之前,流连于勾栏,与许多歌姬,搞三搞四,此为不洁;他自登科之后,先在刑部观政……”

曾杰看着曾青,心都已死了。

这是自己的堂弟啊。

他为了断臂求生,居然……居然……

最了解自己的人,恰恰是自己的至亲朋友。

曾杰那么点儿事,竟统统抖落了出来。

“畜生!”这罪行还未揭露到了一半,一人凛然而出,作怒目金刚之状。

众人视之。

却是曾杰的宗师,礼部侍郎程鹤,程鹤痛心疾首,戟指曾杰:“万万想不到,你竟是这样的人,难怪平日,你总是鬼鬼祟祟,幸赖老夫早看你獐头鼠目,行为不端,与你并无瓜葛。陛下,老臣建议,此等不忠不孝无礼的狂妄之徒,立即将其拿下,收锦衣卫治罪,将其千刀万剐,以儆效尤。”

宗师……这是当初提拔自己的宗师啊。

可现在……

曾杰觉得脑子有些昏沉,将自己下诏狱,这人进了诏狱,那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你们好毒。

“斯文败类!”

“丑恶!”

一下子,殿中各种咒骂交加起来。

不得不说,曾杰平时的人缘还不错,否则这个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自证清白,个个要跳出来,和曾杰划清界限呢。

“噗……”曾杰听到此处,已是惊怒交加,一口老血喷出来。

喜欢明朝败家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朝败家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