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明朝败家子 > 第1361章 甘之如饴

明朝败家子 第1361章 甘之如饴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23:02:31 来源:书海阁

弘治皇帝见朱厚照沮丧,却又笑了:“朕看你在顺天府操心劳力,比从前清瘦了。”

“怎么……”弘治皇帝凝视着朱厚照:“近来,顺天府又在弄什么玄机?”

朱厚照道:“父皇,顺天府这里,倒是一切都好,不过……却在等吏部那儿,订立选吏为官的细则呢。吏部那边没有章程出来,儿臣这边也就没有底气了。”

弘治皇帝颔首。

欧阳志掌吏部之后,已经开始草拟关于选吏为官的细则了。

在新政的区域,选吏为官的效用很强。

要知道,官吏二字,前头那个官字,人数稀少,正因为稀少,他们几乎是难以体察到下情的。

整个大明王朝,当真接触到了具体事务的,往往都是吏。

这些小吏,几乎的官府与百姓接触的桥梁,是真正将皇帝的旨意和官府的政令传达到最底层的媒介。

可问题就出现了。

小吏居然没有定员,没有编制,什么都没有。

他们不但受人歧视,且随时可能被开革出去,甚至……没有一丁点的标准。

就这么一群人,有的不过是上官带上任的家奴,有的呢,则是本地的泼皮,有的是朝廷的徭役,从民间征调上来的。

成分复杂,没有规章,甚至……没有定额的钱粮,靠着这些人,朝廷和官府能够解决问题吗?

因此……欧阳志在吏部上任之后,就打算采取当初在保定的经验,对所有的官吏进行规范。

太祖高皇帝做了皇帝之后,这位平民出生的天子,一切都以省钱为原则,军队哪里来?朝廷能省就省吧,不必养了,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自己种地,自己吃自己。

做官的薪俸……哪里来……省吧,能省就省,别看人家是金榜题名,可实际上,俸禄低得令人发指,没钱,自己不会想办法?

而至于小吏,大抵也是遵循这个方针。

可现在……今日不同往日了啊。

国库已经有银子了,至少在京师、保定、江南一带,税赋是充裕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完成吏员的编制,解决他们向上提升的途径,让他们安安心心的办公,是当务之急。

因为官府要管的事,已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细化,若没有一批精干的吏员,根本是无从解决接下来五花八门的矛盾的。

吏部这边,将南直隶、北直隶这两地,为暂时试点的方向。

而今,就等欧阳志拟出一个万全的章程来,而后推行了。

弘治皇帝点头道:“顺天府这里……太子有什么看法?”

朱厚照凝了凝神道:“儿臣已经预备好了,等章程一出,父皇颁布了旨意,儿臣便立即开始着手吏选,继藩的意思是,选吏,还得通过考试,只是和科举不同,这考试的内容要变,应该更接近实际的学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招考的额员多,因此这考试,也会比科举容易的多。所有考上的吏员,顺天府要给予他们一定的保障,同时……还要拟定出一个政绩的标准。当然,现在吏部还没有拿出章程来,顺天府这里也不敢轻举妄动。”

弘治皇帝默默的听完朱厚照的话,才叹口气道:“那么此前的吏员呢?”

“照样考。”朱厚照道:“当然,难度可以降低一些,若是他们能通过考试,便依旧留任,若是这样简单的考试都通不过,就只好让他们另谋高就了。”

弘治皇帝的脸上露出了几许忧色,道:“可是现下最难的,不是这些旧吏,而是此前的科举,该怎么办?这么多的读书人,都读了四书五经,有人寒窗苦读了半辈子,现在却突然在北直隶、南直隶也推广选吏为官,只怕这些人……是不肯依的。”

弘治皇帝顿了顿,眉头皱得更深,继续道:“国朝优待士人,并非只是因为他们四书五经读得好。其根本的缘由就在于,这些读书人的背后,是一个个乡绅哪,现在科举虽还同时进行,也明眼人,也可看出大势了,他们为了自己的前途,怎么甘心一辈子读了无用之书呢?”

方继藩听到此处,倒也理解弘治皇帝的担忧。

围绕着科举,其本质就是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理念,现在选吏为官甚嚣尘上,哪怕还没有波及各省,科举照旧进行,读书人和士绅们想来也知道,这天下只怕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这在他们的眼里,已不啻是改朝换代了啊。

任何人利益受了损害,岂会听之任之。

这新政的本质,既是让一批新兴的人得利,可与此同时,也让旧有一批没有跟上时代的人失去他们一直享有的好处。

他们肯……善罢甘休吗?

方继藩想了想道:“陛下,欧阳志那里,一定会考虑到这个情况的。总还会给予他们一些让步,儿臣在想,他们平时总是说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效忠朝廷,他们一定能体谅陛下的苦衷吧。陛下不必担忧,他们不会闹事的。”

“嗯?”弘治皇帝看向方继藩:“何以见得?”

方继藩咳嗽,看了朱厚照一眼,不好意思的道:“他们敢闹,太子殿下就打死他们。”朱厚照腰杆子挺得笔直,脸上顿时带着神采。

顺天府现在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方继藩这番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朱厚照日盼夜盼着,就是有人造反呢。

出来一个打死一个,不是一般的爽。

弘治皇帝却是摇了摇头,道:“此事,朕自会和内阁商榷,你们啊……”

后面没继续说,又摇摇头,似乎觉得年轻人们,总是不知愁滋味。

朱厚照和方继藩告辞出宫,方继藩一路上都依旧想着弘治皇帝的担忧。

选吏为官,乃是欧阳志在吏部最大的举措,这等于是拿着无数读书人的前程来开刀,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他的恩师,方继藩很想分担一点他的压力。

方继藩若有所思的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坐下,唤了人来,耳语一番。

那人点点头,去了。

等方继藩吃过了几盏茶,那人便带来了七八个附近的士绅来。

这些士绅们一个个脸色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犹如受惊的小鸟,一脸无辜的模样看着方继藩。

却见方继藩施施然的翘着腿,抱着茶盏,笑吟吟的看着这些士绅。

“学生……学生……”为首一个战战兢兢的老士绅,须发皆白,头都不敢抬,勉强挤出几分笑容:“学生王汉正,不知齐国公……”

“有一件事想要调查一下。”方继藩清了清喉咙道:“选吏为官,你们听说过了吗?”

王汉正怎么没有听说过,立即点头:“听……听说过一些。”

“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方继藩道。

“这……这……齐国公的意思是……”

“你们不要紧张。”方继藩压压手,和颜悦色的道:“主要是想要调查一下,没有别的意思,测试一下民意是否可用。”

“这个……这个……”

“没关系,老人家,可以畅所欲言。”方继藩的声音很是温和

七八个士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那王汉正立即道:“齐国公,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可谓是利国利民,小老儿当然是极力赞成了。”

“对,对,我们是极力赞成的。”大家纷纷点头。

方继藩却是皱眉了,道:“你们家里没有子弟读书?”

“有是有的。”王汉正小心翼翼的看了方继藩一眼:“可欧阳部堂是什么人,他可是咱们大明的能吏,咱们为了朝廷,为了大明,牺牲一些些,又算的了什么?只要齐国公一声令下,莫说是选吏为官,便是叫小老儿人等,上刀山下油锅,我等也是甘之如饴。”

方继藩吁了口气道:“这样啊,我还以为大家都反对呢。”

王汉正等人纷纷摆手:“没有的事,没有的事,谁若是反对,就是和我们过不去。”

方继藩乐了,弯唇笑道:“如此甚好,好的很,这可是你们说的啊,来,将他们的话都记下来,明日贴出来,是王汉正人等,登门哭告,哭天抢地的要选吏为官。”

王汉正:“……”

这时候,他们才注意到,角落里,早有人唰唰的提笔,正记录着他们的话。

记录完毕了。

笔录送到他们的面前,签字画押。

王汉正:“……”咬咬牙,手指头还是毫不犹豫的摁了上去。

从齐国公府出来的时候,大家感觉就好像是去阎王殿走了一圈。

王汉正和诸士绅,个个心有余悸,显得后怕。

“还好老夫机灵,不然,我等别想走出这齐国公府了,姓方的那狗……不,齐国公他脾气不好,又有病,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你辩驳两句,他比你还凶,你和他拍桌子,他就敢犯病打死你,兼着折腾你一家老小,哎……作孽啊,这是做了哪门子孽……”王汉正捋着花白的胡须,岁月给他带来了睿智,能活到他这个年纪的人,基本上生活中只剩下苟且了。

喜欢明朝败家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朝败家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