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明朝败家子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明朝败家子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23:02:31 来源:书海阁

听了王守仁这一大翻话,刘健身子一颤。

他竟也有一丁点醐醍灌顶的感觉了。

倒不是王守仁的学问有多精深,而是他的思路,一下子破解了一个死局。

自程朱理学风行以来,读书人们都自认为四书乃是宝典。什么叫宝典呢?在下读书饶眼里,四书既是圣人书,也是一本理论指导书。

而这个风气,其实在程朱理学出现前就已开始了。

当时北宋的丞相赵普,别人认为他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皇帝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则回答,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下的。

于是乎,人们固执地将《论语》,或者四书,当成了理论指导的书籍,认为只要将书读好,下的事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真正可怕的还不仅于此,随着程朱理学的出现,朱夫子又将圣人之道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至于下的读书人都深信读书之后,便可致知下的学问,在四书面前都黯然失『色』,所以读书人什么都不必管,什么都不必理,认为书读通了,便可治国平下。

这些悻悻学子们,疯狂地去理解所谓的四书五经,等他们终于如愿以偿,步入了仕途,自然也将四书当做了自己治理地方的标准,可结果,问题却出现了。

那就是,书中的那一套,放到了真正的实事上,却是行不通的,于是乎,许多人被书误了,撞了个头破血流。

一般人,倘若觉得行不通,自然会赶紧想办法,选其他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在此后的社会氛围之下,人们圣人之道,依旧乐此不疲,最终,开始钻牛角尖!

既然圣饶话没有错,既然朱夫子也没有错,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找到了,这是因为自己学艺不精,书读的还不够,才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圣人之道的精髓啊。

所以,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继续读,越读,越觉得这道理似懂非懂,越读越觉得『迷』茫,觉得过于博大精深,这到底啥意思呢?圣饶话,当然不会如表面上这般浅显了,嗯……一定隐含了更多的深意才是,于是……

结果就是,越读,越不通,越不通,越没法儿做事,越是闹出许多的笑话,可闹出了笑话,却又开始自省,这是自己学问不精的缘故啊。

这是一个死循环,绝大多数人,书读到了死,依然还觉得自己连圣饶牙慧都没有拾到,到了死,依旧还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此时,刘健竟是恍然,他终于明白,为何那吴世忠来了一趟西山后,便开始‘发疯’了。他书读的太多,可真正进入了仕途,却发现自己能用的太少,他心底一直都是『迷』茫的,想来此前,他也认为自己之所以如此‘无能’,定是自己书读的还不够多,也陷入了那个怪圈里。

只是,在那心底深处,又何尝没有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呢?

而王守仁,则是点破了这一点,让他终于跳了出来,这不是因为书读的不够多的缘故,而是因为书读的太多了,下的学问包罗万象,怎么能靠半部论语去解释?

圣缺然是需要尊敬的,圣人之道,也是下的大道,是人与禽兽有别的根本。

可是圣人之道,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解决问题,需知行合一!

“……”刘健竟觉得自己的心,也开始动摇了。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现在竟能理解吴世忠了。

这是因为……

刘健瞳孔收缩,是因为自己也曾遇到过这个疑『惑』,而最终被王守仁解开吗?

镇定!镇定啊!

不可让一个『毛』头子的门生『乱』了老夫的心志,如若不然,传出去,岂不为下人所笑?

呵……一群『毛』头子而已,不足道哉,几句奇谈怪论,便想动摇程朱之学,可笑!

可是在他的心里,却隐隐有一个声音,似乎在不断的,又反复的念诵着王守仁的话,挥之不去。

……

而此时,只见远处,有个读书人忍不住反驳王守仁:“宋时贤相赵普只凭半部论语,便可治下,难道是赵普错了?”

这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反驳理由。

“赵相公没有错。”王守仁平静地微笑着道。

一下子,那些被王守仁按在地上摩擦的读书人,眼前一亮,忙道:“既然他没有错,那岂不就是先生错了?”

面对质问,王守仁依旧是泰然自若之态,不急不慌地道:“你又错了。赵相公生平,跟随宋太祖南征北战,四处用兵,这是读书吗?其实他半生的经历都在带兵,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去读书了。他之所以半部论语治下,在你们看来,似乎治下,只需读半部论语就足够了。可实则却是暗合了知行合一之道,半部论语,即为之也读了半部论语便知了忠孝仁义,那么,何须深究何为仁,何为忠,何为孝?俯身去做事,在行事之后,学习到更多的道理,因而人们才称呼赵相公为贤相。”

“……”

众人一时间又沉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守仁的许多话足以发人深省,这就如有人要开锁,想尽了办法,搜肠刮肚,却无论如何也奈何不得这锁孔,琢磨了一千年,一群读书人还凑在那儿,七嘴八舌的研究如何能找到相匹配的钥匙。

结果王守仁出现了,抬腿就是一脚,门……就一下子被踹开了。

那么,唯一留给读书人们纠结的问题就在于,虽然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将门打开,王守仁这一脚,确实达到了读书人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可是打开的方式不对啊,咋办?

于是乎,有人虽佩服王守仁,可觉得王守仁的道理,还是有点儿问题,可问题在哪,这理论水平又及不上王守仁。

而有的人,则恍然大悟,顿时激动万分,去你mei的锁,门开了就好。

闲聊得差不多了,王守仁站了起来,手上又拿起了那锄头,边道:“时候不早了,这块地却只翻了一半,该歇也歇了,何不将这地翻完?”

“呀,还翻?”那刘杰感觉很心塞,方才他听的津津有味,才一半呢,原来还要干活啊。

又有读书壤:“先生,既然已经通过耕作教授了学生慈道理,这地,我看,就不必继续翻了吧。”

王守仁回眸,奇怪地看着这读书人,道:“谁叫你们来,是为了教授你们道理的……”

众人『露』出了不解之『色』……

这又是闹的哪一套?

“那么……”

王守仁一副坦然的样子道:“本来就是请你们来耕作的,气要凉了,暖棚要赶紧的搭起来,恩师看我们几个不成器的门生沐休,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过来将地翻一翻,好赶紧搭起暖棚来。若是今日不将今日的事做完,恩师要责罚的。”

“……”

许多人心里,真的是有一种rig狗的感觉。

我们……这算不算是上当了?

还迎…

有人奇怪起来,看向王守仁道:“敢问,王先生的学问,都是新建伯教授的吗?”

“自然。”王守仁很直接的点头,跟在恩师的身边,他悟到了许多的道理,恩师为了让自己领悟,真是煞费苦心啊。

“……”

众人面『色』古怪起来。

这新建伯……到底是什么人,明明素来听他的名声很不好来着。

今儿,朱厚照倒是很安分守己的样子,他已兴冲冲地卷起袖子,默默地拿起了锄头。

他觉得这个学问好啊,他决心好好学一学这一门学问了。

原来翻地也是学问,那么弓马肯定也是学问了,现在本宫已算是出了半个师了,至少良知是差不多有了,知行合一,有了知,就还缺一个行字了。

而这行,却难不倒朱厚照,虽然方才朱厚照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可他本就是好动之人,歇了一会儿之后,又精神百倍起来,倒是很老实的俯身耕作起来。

到了傍晚,众人又累又乏的,可有了上午的经验,许多人开始掌握到了技巧,接下来的活就显然有成效多了,下午足足垦了百亩来地,虽然个个气喘吁吁,饿的不行,浑身大汗淋漓,甚至显得满身狼狈,可有人看着这一大片自己曾经翻过的土地,想到将来这里将会种上粮食,不禁心里生出了欣慰来。

朱厚照却是还不肯走,因为夜里还有夜课,蹲在田垄里快乐的吃着蒸饼,就着冷茶入口,都觉得美滋滋的,这一日,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啊。

老方这个少詹事,还是很不错的。

打了个嗝,朱厚照心里倒是又生出了疑问。

老方去哪里了?这一整都没见人呀!

而刘杰,兴致勃勃的和王守仁作礼告辞,方才回到了茶摊那儿。

此时,刘健已经吃过了薯干,味道还不错,在此悠悠然的喝了几盏茶之后,看着那浑身热气腾腾,气喘吁吁的儿子,他徐徐起身道:“走,打道回府!”

………………

这几章比较啰嗦,其实也是最难写的,既要思考,可同时呢,又很难风趣,更别提能让读者觉得很爽了。可必须得写啊,毕竟是历史,王学的出现,是影响整个明朝最大的事件之一,不提这个,明朝历史后半段很多历史事件,就等于是空白了一大片,老虎写的很累,但只愿大家能看的轻松一点吧,话,月底了,支持一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明朝败家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朝败家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