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捡到一只始皇帝 > 第四百九十章 魏国的老酒鬼,你听到了吗?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赵括看着面前的赵高,他开始迟疑了起来。

这个人非常的危险,秦国的灭亡,若是一定要找出一个罪魁祸首,那矫诏杀人,指使二世,指鹿为马的赵高,定然首当其冲,二世皇帝在原本的历史线上,面对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都不是很愿意处死,就是这个人整日劝说二世,硬生生将始皇帝的子嗣灭绝了,若是说他是来自赵国的复仇者,那长平之战的仇他是报的很干净。

只可惜,赵高的危害不只是对秦朝而言,更是对天下而言,吕不韦耗费了十几年改掉的苛刻律法和杀头的做法,赵高又给改了回来,秦国的律法开始变得跟昭襄王时期那样残忍,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在徭役,税赋方面,这位仁兄也是非常的狠辣,徭役比始皇帝时期更繁重,却不再给最基础的日用品,百姓们活活被饿死累死。

出土的秦竹简证明始皇帝时的失期是挨棍子,而到了赵高这个时期,就是法当斩了...若只是挨棍子,陈胜和吴广会奋起来杀死官吏造反吗?这个不好说,我们只能推测,赵高担任秦国国相的时期,他加强了秦王朝对百姓的残酷统治,逼得天下百姓走投无路,在被统一很长一段时日后,四处皆反,就连老秦人都离心。

能将老秦人逼得与秦国离心,可见这位祸害秦国的程度有多深。

大抵知道这些恶行的赵括,在初次见到赵高的时候,心里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下令处死他,这对赵括而言,并非是难事,别说一个小官吏,就是当今的丞相李斯,若是赵括想要处死,那也没有人能拦得住...这只是赵括一句话的事情。只可惜,看着面前这个眼里满是喜悦,咧嘴微笑着的年轻人,赵括却格外的迟疑。

赵括向来敬重生命,哪怕他是一个手上沾染了成千上万人性命的将军,战国时期最大的屠夫之一,可他还是很敬重生命,这不是他伪善,也不是他矫情,他从来就没想过要杀人,他之所以杀人,是为了救人...杀了赵高,能救很多人?可是如今的赵高,却又犯了什么错呢?

难道要因为他未来可能犯错故而杀死他?

这是否有些荒谬?

自己一生都在劝说君王施行法治,想要用律法来保护每一个人...可是如今却要因为一个人未来可能犯错的名义来处死他?这符合律法吗?

那一刻,赵括心里闪烁着很多的念头,在见到了太多人的死亡之后,赵括对生命也就更加的敬畏,他不敢随意的决定一个人的生死,除却律法,不该由任何人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赵括心里无比的纠结,他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听着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家世,听着他说起自己对未来的展望。

“你有什么理想?”

“我想...想要当您这样的人。”

可领!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会尊重您....”

“那你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吧...我有些事情要教你。”,赵括的话,让赵高受宠若惊,当即答应,从庙堂里要一个小吏服侍自己,赵括只需要派个人说一声就好,就这样,赵括将赵高也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不知为什么,赵括对这个年轻人非常的上心,他这些时日里,总是带着赵高,在各地乱转,言传身教。

赵高从此接替中书戈,成为了给赵括驾车的官吏,这让中书戈非常的委屈,赵括又举荐中书戈前往中学进行学习,他希望这位超龄学生能在将来有所成就,能对得起他的父亲。赵高驾着车,带着赵括在耕地边沿上前进,赵高的驾车技术非常的不错,而能担任赵括的驭者,更是让他激动。

“高...你看这些百姓...他们才是天下的基石啊,荀子说,百姓就像河水那样,这句话是很正确的...国家不是皇帝,不是群臣,而是这些百姓们啊。”,赵括指着远处在耕地的百姓们,认真的说道。赵高迟疑了片刻,问道:“我听闻,当官的人治理地方,就要懂得放牧的办法,百姓们就像牛羊那样,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只能被鞭策前进...”

“荒谬啊,高,一个官吏若是将百姓当作奴隶,那百姓就可以将官吏当作自己的仇人,若是一个官吏将百姓当作牛羊,那百姓就能将他当作杂草,若是官吏能将百姓当作自己的家人来对待,那百姓们就能像看待亲人那样看待他。”,赵括将孟子的话稍微改变了一下,将君臣的方式套用在了百姓与官吏的身上。

赵高想要说些什么,就看到赵括跳下车来,对着他说道:“走!去帮帮忙!”,赵高瞪大了双眼,他没有想到,堂堂秦国的武成侯,居然会帮助一些农夫来耕作,他跟在赵括的身后,那些百姓们看到赵括的穿着,就有些害怕,急忙行礼拜见,赵括跟他们要了水喝,然后就看向了一旁的铁锄头。

赵高大惊,急忙说道:“您如此年纪,怎么能在耕地里忙碌?”

赵括点着头,说道;“是啊,我老了,不能耕作,所以你来帮他们吧。”

赵高茫然的瞪大了双眼,可是在赵括的命令下,还是拿着锄头不顾百姓的阻拦开始帮着干活,忙碌了一个下午,他们方才忙完,准备离开这里,而在这个时候,百姓们却是亲切的请求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并且让孩子们拿出饭菜来款待这两位贵人,眼里满是憧憬,言语里满是热情。

赵高大概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这让他很不适应,手忙脚乱,而赵括则是看着他大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时日里,赵括带着赵高,总是前往不同的地方,而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是会告诉赵高一些不同的道理,其中都是做人做事的办法,赵高也就渐渐适应了,在其余时日,赵高就在府邸里亲自服侍赵括,他将赵括当作了自己的老师,认为这些都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诲。

当然,赵修与冒的作业,也由他来进行辅导。

赵高这个人,适应力极强,迅速融进赵括的家庭氛围里,赵括坐在树下看书,他就在一旁开始指导那两个小家伙,赵高为人聪慧,熟悉律法,辅导作业对他来说简直小事一桩。比起辅导作业,修更感兴趣的,却是赵高这些时日跟着大父外出的故事,赵高答应他们,只要好好做作业,就会将那些故事告诉他们。

两个小家伙迅速完成作业,赵高与他们就坐在赵括的身边,他不急不慢的说起赵括带着他去耕地,去牢狱,去官府等地所发生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赵括所讲述的一个故事,结合赵高的经历,两个小家伙听的如痴如醉。赵括只是安心的读着自己的书籍,笑呵呵的,也不理会他们几个人的交谈。

此刻的赵括,左手位置上坐着原先历史线上未来的内忧,而右手位置上则是坐着原先历史线上的未来的外患。

时日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西南的战事还在进行,其他地方都还好,李牧又出击了几次,弄得东胡王苦不堪言,而在西北方向,王翦似乎与月氏人起了些冲突,只是冲突又很快被停止,双方都没有要开战的准备。

这一天,赵括一如往常的坐在府邸内,正在读着书,就听到了敲门声。

赵修自然冲上去开门,只听的赵修一声惊叫,赵括放下了书籍,抬起头看去,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吃力的抱着修,走到了赵括的面前,“扶苏??”,走进来的人正是扶苏,扶苏当初在会稽郡被揭穿了身份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从那之后,他就开始游走各地,以太子的身份来巡视天下。

始皇帝对这位太子,完全没有什么忌惮,他巴不得扶苏能做出些什么事情来,能对得起太子的身份,也就给与他巡视天下的权力。这位年轻的太子,耗费了三年的时间,来往各地,随着他巡视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经验也变得丰富,他知道该如何安抚百姓,也知道如何激励官吏。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让官吏在沿路撒币,而这个行为,正是日后的西汉皇帝们出行时的标准行为,西汉皇帝都撒币,每次出行,都会给百姓一些福利,其中撒币最多的就是文皇帝。扶苏身上,真的有西汉皇帝的部分气质,他很快就“剽窃”了西汉皇帝们的这个行为,百姓们非常的开心,太子的声望深入人心。

除却百姓之外,扶苏对地方官吏也是不错,他会奖赏地方上那些做的不错的官吏,甚至会请他们一起来吃饭,这当然也是“剽窃”西汉皇帝的做法,不过,西汉的太子是不敢这样做的,西汉的皇帝们对百姓不错,可是对自己人却是比较黑,对太子也不是很纵容。

扶苏看起来成熟了很多,满身正气,也有了些上位者的姿态,可是面对赵括,他还是变回了那个乖巧的长孙,急忙俯身行礼,赵括笑着打量着他,赶紧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赵高就有些惶恐了,急忙起身,站在一旁,低着头。扶苏坐在赵括的身边,任由赵括将他的脸,手臂捏了个遍。

“不错,不错,长胖了些...看来这巡视天下的同时,你也是将各地的美食都吃了一遍啊。”,赵括笑着说道,扶苏挠了挠头,苦笑着说道:“整日邀请官吏吃饭...身不由己啊。”,两人又聊起了地方的情况,扶苏开心的说道:“我巡视了很多地方,百姓们安居乐业,官吏们勤勉治政,偶尔有几个蛀虫,但是并不多。”

“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年迈的老者们坐在村口,年幼的孩子在他们身边玩耍,他们每年都能吃的上几次肉,没有不穿衣服的孩子,耕地里长满了庄稼,看不到杂草,没有被荒废的耕地...亭长来回的巡视,盘查行人,不放过盗贼...山里出行,数月都没有遇到一个拦路打劫的恶人。”

“乡野里听到家家户户传出狗的叫声...从他们的栅栏里看到有家禽正在觅食...百姓们在院落里种上了桑树,准备纺织。我看到耕作的人手里拿着铁器,每三户人就有一个耕犁,每十户人就有一头耕牛....”

“道路平坦,官吏们不敢怠慢,地方粮仓堆积着粮食,能够防备灾害...”

扶苏认真的说着地方的情况,他抬起头来,不知什么时候,大父的双眼闪烁起了光芒,那似乎是泪花?扶苏停下来,问道:“大父?”

“嗯?你说...你继续说...”

“在南方,很多人乘小舟出去打渔...道路上都能找得到住宿的私人开设的驿舍,不算太贵,出行的人可以居住,城池内都是各类的肆,人来人往,非常的热闹...在北方,耕地一望无垠,看不到尽头....”

“好啊...好啊。”,赵括点着头,他看起来有些激动,甚至让赵高取来一些酒水,众人都有些惊讶,赵括是从不饮酒的,这次大概例外。背靠着大树,赵括小抿了一口酒水,惬意的笑着,听着扶苏继续讲述各地的情况,扶苏本以为赵括会更在意赵地的情况,没有想到,赵括喝着酒,却要扶苏说一说魏地的情况。

“魏地发展迅速,赵燕楚都不能比,唯独齐地能稍微压制着,魏地本就靠近河水...这些年来又不断的开垦耕地,这里的百姓家里的粮仓都堆满了,我在这里撒币,都不敢撒太少,怕没有人捡...这里的人非常的富裕,魏地有好几个县城,那规模一个个都快超过邯郸了!”

“我回来之前,魏地正在召集百姓,听闻是要沿着河水修建水渠,我听几位太守说,等这条水渠修建完成,魏地的水患可以平息数百年,而且,这周围的地区都会得到好处,魏地的产量就有望超越齐,关中,巴蜀等地区了...我看当地百姓也对徭役没有多少抗拒,毕竟他们已经七八年不曾有过大型徭役...”

赵括笑得很开心,他拿起手里的酒盏,有滋有味的喝着。

在这漫长的人生中,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喝酒的乐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