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玄幻 > 大仙官 > 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本愚

大仙官 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本愚

作者:暗黑茄子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03:05:0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时候刘季温不敢吭声了,但也有其他人提出异议。

“楚大人,民终究是民,他们再怎么样,又如何敢与官家为敌?即便是到了最坏的结果,以武治之,万事大吉,莫非他们还能敌得过圣朝雄兵?”

这位官员显然没把楚弦的说的‘威胁’当回事儿。

楚弦一笑,看了一眼说话的官员道:“这位是兵部的许大人吧?我知你善于用兵,谋略也高,不错,那些地主大户再怎么折腾,最终的主导权都在官家手中,不过许卡人可曾想过,一旦用兵动武,那会带来什么后果?天下大乱,官府可立威,但却无信,百姓心中有一杆秤,要重新换回信任,怕得经历一代人,超过三十年,甚至要五六十年,能有更好的法子,又何必破而后立?”

许大人已经被说服了不少,可他依旧有些不服,抬头道:“那些地主大户也不傻,他们为何放着好日子不过,要搞事?这个根本没有道理嘛。”

楚弦哈哈大笑:“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道理可言?殊不知当年首辅大儒曾说过,人本愚,少思谋,需以书明智、以礼教化、以法约束、以理立德;然明智者少,礼德廉耻,需以法约。人本贪婪,天生逐利,本性难移,为贪为欲,铤而走险者十之有九,因而是又愚又贪。许大人,若真的能光以礼仪道德约束世人,还要刑法何用?还要法度何用?”

这位许大人不傻,能做到正五品的官位,那没有一个是傻子,此刻他品了品楚弦的话,当下是拱手一礼,可谓是毕恭毕敬,然后才道了一句:“楚大人高见,受教了。”

说完,老老实实退了回去。

刚才楚弦那番话,不光是说服了许大人,便是其他官员也是频频点头。

楚弦这时候趁热打铁道:“因而,要根除隐患,需得废除土地私有,至少要加以约束,如一户之田不可超过百亩,且要确保一地之民,半数有田,如此才能长久,才可平安。”

这件事说到这里的时候,实际上大部分官员已经是认同了。

毕竟朝会官员,大部分都是有见识和远见的,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原本就想要改革,只是苦于没有这种能力和权利,此刻楚弦说的是有理有据,他们当然是开始认可。

就是一些中立之人,甚至是一开始反对的人,此刻也都是靠向楚弦。

便在这个时候,李渊明开口了。

刘季温是指望不上了,李渊明知道,刚才楚弦已经是将刘季温给弄怕了,至于手下的其他人,虽然也有牙尖嘴利,善于雄辩之人,可说实话,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和楚弦掰腕子的,就从这一点看,楚弦的确有资格进入首辅阁。

按理说,到了现在这个情况,李渊明作为尚书令,是应该松口,至少要给予楚弦一定的宽容和鼓励。

可李渊明就是不喜欢这个楚弦。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原因,李渊明他们李家在州地,就是楚弦口中的地主大户,李家的田地有多少,这么说吧,整个县地,九成以上的田地,都是他们李家的,何止百亩,千亩都有。

就算是为了自己家,李渊明也不希望楚弦这个政令推行,更何况,在他担任尚书令的这些年里,光是推翻和驳回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事情,就有好几起,倘若真让楚弦得逞,这岂不是说,自己之前做的都是错事?

所以,无论为公为私,李渊明都不可能让楚弦成功。

既然别人指望不上,那李渊明就自己下场。

“楚侍郎,你说的这些倒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也要视实际情况,不可做那虚无缥缈之事,毕竟旧有的制度已延行千年,拥有超过百亩耕地之户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你如何应对?强行收回耕地?怕是换做是谁都无法接受,若要强行执行,势必会引发事端,可你若不对他们下手,好,那后来之人如何平衡?这世人,不患寡,患不均,这道理你楚侍郎难道不明白?都已经坐到三品侍郎的官位,怎么还这么幼稚无知,你也不想想,过往数千年来,圣朝多少先贤,莫非就只有你一个人看出问题了?那么多先贤道仙莫非就看不出来?哼,不是看不出,而是难以真正的改革,就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此倒还不如延行现有的制度,再加以严管便可,能维持千年的制度且不出问题,便说明没有那么大的弊端,楚侍郎,再怎么说,你之前所言都有些夸大其实了。”

这还是李渊明头一次在朝会这种地方训斥手下官员,按理说,他这种身份,不应该下场,因为这种级别的官员,要么不开口,要么就要有效果。可是现在,李渊明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必须要遏制住楚弦,而且在他看来,他是完全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说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是直击痛点,说实话,李渊明说的一些事情,倒也不是假的,就说这制度的问题,他这尚书令自然也想过,可显然,他根本想不到应对之策,就如同他之前说的,世上没有万全之策。

任何方法,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且在他看来,付出那么巨大的代价,只是消灭了一个土地私有的制度,有些得不偿失,当然,也是因为这么一来消灭的也有他自家的利益,所以才会维持现状,且不准他人改革。

李渊明深知官场的凶险,这种事,谁做,谁就等于和圣朝很多官员站在对立面,甚至是大部分官员。

谁家官员没有家眷,谁家家眷没有田地?

基本上,大部分官员的家眷都是地主大户,都是消灭土地私有制这件事上的‘受害者’,和圣朝大部分官员为敌?就算他是尚书令,这种事情他都不敢去做。只有楚弦这种愣头青和蠢货,才会和没脑子的傻子一样碰触这个‘禁区’。

如此,当然要阻止,当然要反对。

朝会上下此刻安静一片,都等着楚弦回应尚书令的发问,李渊明说的话很有‘分寸’,而且很有道理,他的顾虑是有根据的,就看楚弦怎么解决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了。

说实话,朝会这么多官员,对于这个难题还真没几个人能想出应对之策,就算是想出来,权衡利弊之下,真正能通过且执行下去的,更是几乎没有。

楚弦明显早有准备,不然,他也不可能敢在朝会提出改革之事。

“尚书令大人所顾忌之事的确是有道理,也是事实。”楚弦先认可,尤其是面对上官的时候,更是要将姿态拜足,毕竟反驳上官和反驳平级的刘季温不是一回事,这种事,礼数和恭敬一样不能少,否则很容易引火烧身。

而这种时候,也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官场素质。

“不过,下官已有妙法。”楚弦说完,众多官员心中暗道,果然,先认同,再‘不过’,这是惯用的套路,自己也会啊。

但重点是‘不过’之后的说词,套路谁都会用,可关键还在于后面的话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李渊明也是心中冷笑,他倒要听听楚弦打算怎么做。

“消灭土地私有,的确是难事,尤其是要打破数千年来固有的观念和利益盘踞,所以此事要分布进行,先定法度,土地不归个人,但却可由个人使用,如此,可以理解为从此圣朝只有一个地主,那就是圣朝本身,其他所有人,皆为租田之户。”

听到这个,不少官员都是一愣,露出惊讶之色,有人更是喃喃自语:“此法,倒不失为一个妙招啊。”

显然,这个想法相当新颖。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此将来可依照律法,在紧急时刻收回土地使用之权,例如官家用地,或者随便找个理由,借此收回田地。但如果只是如此,肯定会引发民变,毕竟是动了人家利益,形同割肉,换做是谁都不会乐意,所以这个时候需得以银换之,谓之回购,也可以理解为,官家出钱,买回田地。”

楚弦说完,就有一个户部官员摇头:“侍郎大人可知这得是多大的一笔银子?便是将户部掏空,甚至动用军银,怕也都不够啊。”

李渊明更是冷声道:“楚侍郎,你这回购之策,说实话,早年也有人提出过,但谁有这么多银子?按照现在市价,回购各州耕地,那绝对是一个天价,这便是你想出来的法子?简直是异想天开。”

显然,李渊明觉得他找到了楚弦最致命的一个漏洞,的确,官府出钱,买回那些地主大户手里的田地,再分发给没有田地的百姓,这的确是一个好法子,可问题是那需要的金银根本就是无底洞,就算是将整个圣朝的金银都收集起来,也未必够。这一点,户部是最明白的,所以刚才是第一个说话的也是户部官员。而楚弦身为户部左侍郎,居然提出这么‘幼稚’和‘无知’的想法,李渊明觉得,自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楚弦官位撼动,或者赶出户部,或者赶出首辅阁。

无论是哪一种,都算是自己大获全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