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498章 打援

新书 第498章 打援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董宣年轻时在定陶学律令时,听师长说过一个关于老鼠的奇闻。

定陶城有个富人生于子年,有方士告诉他不能伤害老鼠性命,于是富人不养猫狗,严禁童仆打鼠。仓廪庖厨,都让老鼠随意出入,不与干涉。

几年下来,其家中老鼠肆虐成灾,饱食终日而没有祸患,老鼠白天成群结队不避生人,晚上就暗啃咬东西剧烈打斗,啃得屋舍中没有一样完好的器具,衣椸上的衣服全被咬破了洞,至于啮了婴孩脸蛋、吓得客人不敢进门之类,更是数不胜数。

直到后来此家搬走,屋舍换了一位主人,老鼠却表现得和原来一样,新主人是个狠辣角色,遂借来五六只狸奴,关起门来,用水灌老鼠洞穴,雇佣童仆用网捕捉逃出者,杀死的老鼠堆积若小山,用车拉了丢到偏僻的地方,臭味几个月才消散……

听这故事时,年轻的他们自然是拍手称快,灭鼠天经地义,岂不闻张汤骇鼠?学律令的人,天生就恨这些小东西。可如今,把这故事里的鼠换成人,又当如何?

屠杀持续了一天一夜,作为水门泄洪之用的小城里,已经被灌入的水淹没,赤眉当场溺死泰半。在水消退后,亦如被灌的鼠尸般堆积如山,沉在泥泞中,腹部鼓涨,即便有当场侥幸不死,欲在水门再开时逃出者,也被守着的兵卒屠戮殆尽。

这惨烈的一幕,纵是身经百战的老猪突豨勇,也感受到了剧烈的不适,更勿论那些入伍才一年的新兵,皆是脸色发青。

董宣站在城头时铁面无情,一回头也吐了,听说有人会因为头次杀人而产生反应,可他监斩过数十上百人头落地,甚至亲手处决过临战退缩者,却从未有此感觉。这回却不同,他吐得稀里哗啦,两天都难入粒米。

“古人云,祸莫大于杀已降,董宣之罪大矣。”

他如此告诉自己,李广不过是诱杀了几百个投降的羌人,便落得终生难封。白起一代名将,最后竟自刎杜邮,惨淡收场。自己的罪过介于起、广之间,又会招致怎样的厄运呢?

但乱世当用重典,这是董宣一直认定的准则,汉、新两朝时,欺压青兖百姓的官吏豪强固然是大硕鼠,可奋起反抗的赤眉,也变成了肆虐的鼠群,吃空了兖州的米粮,啃残了繁荣的定陶,流毒天下。

于是乎,只能前朝留下的鼠患,交给后朝来灭。

他坚信“子产论政宽猛”的那番话,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皇帝陛下宽仁,就必须有人纠之以猛!

可只是这样,真就能杜绝“鼠患”么?不会让还活着的“鼠辈”同仇敌忾,将本能降服者也逼到绝路么?

长远的事无暇顾及,董宣只能盯着眼前,决不能让“群鼠”越过济水,出现在马援、第五伦后方!增加决战的压力。

否则最后谁为虏,还真不好说。

当董宣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本就消瘦的脸看上去更瘦骨嶙峋了,所有人都与他拉开了距离,一个能下令屠杀上万同类的人,谁不怕?

董宣只与将责任全推得一干二净的赵尨行礼:“偏将军只需要留一千兵在定陶,助我与本地百姓处置尸骸即可。”

“其余七千,尽可带到济水之畔,全力阻止睢阳来贼进入河济,勿使马将军腹背受敌!”

“宣今日杀万人,然唯陛下、马将军,能一举击败赤眉,止戈为武,方能救十万,百万人!”

……

另一端,马援自离开定陶后,带着三万之众,抵达冤句县附近,一处名叫“煮枣城”的地方。

这地名听着奇怪,其实大有来头:传说秦汉之际,蓬莱仙人安期生,得到了仙枣大如瓜,来到这里设坛烹煮,一直煮了三日始熟,枣香飘闻十里,闻到的人,死者生,病者起,直接吃了的人呢?竟与安期生一起白日飞升,故地名“煮枣”。

但如今的煮枣城,却无半分仙气,反而尽是鬼魅之息。

马援大军所过之处,本是汉朝时富庶之地,但在水、兵、贼来回折腾后,已经成了一大片荒冢累累的无人区,偶见被抛弃的密集村闾有人影移动,过去抓来后也瘦饿不堪,形容恐怖,犹如恶鬼。

魏军斥候艰难地穿行在这片无人区,联络各路大军,从上一波大营来使口中,马援得知,第五伦在濮水以北的楚丘与赤眉别部遭遇,双方正在试探接触,而那地方距离煮枣城仅有一百二十里!

盖延听说,皇帝的麾下冀州兵、三河兵、亲卫师凑一块,也不过五万之众,而一拥而去的两股赤眉,起码是这个数的三倍,难免有些担忧。

“赤眉若与陛下战于楚丘,则败局已定。”马援却颇为了解皇帝:“陛下用兵谨慎稳妥,好以正合,一旦让他在楚丘站住脚,赤眉就休想击破坚阵硬垒。

强如铜马刘子舆,也吃了第五伦的大亏,今日亦然,只需要等马援赶到,从背后发出致命一击,战局就能结束。

可事情真能如此容易么?

出煮枣城北后,斥候回报,说有一支数量庞大的赤眉军,分为数十队,从东北面雷泽方向靠拢,已与斥候分卒遭遇。

“这方向,定是赤眉偏师,五公杨音。”

听闻是此人领军,从盖延到众偏将、校尉都心生轻蔑:“此人在敖仓、定陶两次败于将军之手,麾下部众只剩下不到三万,与我军相当,竟还敢来袭?”

“或是击败了董宪,找回了点信心,就急着来授首了。”

他们嘴上不留情,显然是赢得多后骄纵了,马援却皱起眉来。

若是在固定的地点遇到赤眉,敌攻我守或我攻敌守,打的是阵地战,马援自然不怕。

但眼下是行军途中,作战时军队往往排成横队,以铺开阵势与敌交战,赶路时,却往往是成纵队行进,他麾下三万人的部队,就算分别走在三条平行的路上,也足够拉好几里了。

马援和赤眉及城头子路交战颇多,知道彼辈最喜欢打突袭、遭遇战,以纵队击纵队。因为赶路时,即便是甲兵精锐的魏军,也得将甲脱了放在军中骡马所拉的辎重车上,否则负重介甲走百来里路,孟贲那样的勇士也得累死,更别说到地方参战了。

当遭遇战发生时,若魏军来不及介甲,装备优势就会被拉平。

而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赤眉军的脚程,比魏军要快。只要不携带大量抢掠所得,永远都在路上流窜的赤眉自然是专业的,一旦被其黏上,想靠速度甩掉基本不可能。当初在清河、信都郡时,魏军粮队就这样被城头子路袭扰得昏了头,气急败坏下去追,结果吃了大亏。

“不如让渔阳突骑断后。”有人如此提议,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分布在大军后数十里范围内,拦住杨音,好让马援和主力专心赶往楚丘。

马援却做了相反的判断:“渔阳突骑若能加入决战,起到的效用,可比拦下敌三万乌合之众大多了,而我若不打掉这支尾行之敌,待其也赶到楚丘,也是一个变数。”

他点了盖延过来:“楚丘离此不过百余里,步卒三日能到,而骑兵放开速度,一日可至!昔日在河北,吴子颜以渔阳骑兵立下大功,今日亦是巨卿封侯之日,勉之!”

盖延领命:“那国尉呢?赤眉贼首杨音部众与我军相当,若无骑兵,国尉要如何击灭他?”

“纵队虽不易临敌布阵,但也有一个好处。”

马援大笑道:“可似常山之蛇,只要在前头绕个小弯,将这支赤眉团团困住,便可张开大口,将彼辈一口吞下!”

……

这次行军,渔阳突骑的备用马匹,在从幽州赶赴中原时消耗掉了,跟随马援赶赴楚丘,除了轮换着分出去作为前锋、斥候的几个营,其余人都是靠两条腿迈步,连粮食都不舍得往战马身上放。

直到受了单独作战的命令,盖延才令众人上马,但也是收着速度,小步行走。剩下的一百里,他打算花一天半时间走完,让渔阳突骑抵达战场后,战马仍有一冲之力!

敖仓大战,渔阳突骑留在河内,仅有盖延及数十骑就创造了奇迹般的战果,差点斩杀杨音,如今他们有三千弟兄在此,纵敌人有十余万,又何惧之有?

盖延只点了一个营,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往前赶,搞情况前方状况。

如今的河济恍如被一团迷雾笼罩,敌人的分布只有模糊的身形,看不真切。情报就是一切!目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楚丘那边的战况,打没打起来?赤眉共有多少兵力?樊崇在哪,一切都是未知数。

离开煮枣城后,渔阳突骑径直往北疾行,然而越走,盖延就越是感觉到不对劲!

因为这一路上,他们频繁遭遇赤眉军!

而且不是过路的散兵游勇,也不是被击败的溃兵,遭遇骑兵后,竟还勇敢地涌过来追赶。

斥候队且战且走,差点被另一队绕过来的赤眉包团,堪堪撤出后,发现更多赤眉在河济大平原上行军,卯足了劲往南赶。

骑从损失了一些袍泽,也抓了几个活口,拷问之下,盖延从其口中,得知了一个让他不寒而栗的消息。

“吾等先前情报有误。”

“樊崇只派了一个万人营前往楚丘,与皇帝陛下纠缠。”

“他的主力,拔营后却忽然改了方向,调头南渡濮水,眼下十万之众,正在往煮枣城方向行进!”

“糟了。”

盖延恍然大悟:“樊崇,是要打马国尉!”

……

赤眉军养不起骑兵这种奢侈的兵种,但少许骑从斥候还是有的。

一位赤眉战士背上插着一面小旗,骑着羸瘦的驮马,也不顾它气喘吁吁,一味鞭打驱赶,纵蹄越过水沟,又从一队队埋头赶路的兄弟中穿过,最终抵达了只用一面破布补丁旗宣明存在的中军前。

这么多年了,樊崇衣着依然与普通战士无异,和头顶的旗帜一样,他身上也尽是破洞补丁,和众人蹲在地上,围成一圈,端着随手捡来的瓦片吃简陋的饭食。

“大公!”

赤眉斥候拜在樊崇面前:“马援果然向北行军,眼下正被五公在煮枣城缠住。”

“还有,魏军骑从离了煮枣向北赶,如今又调了头,往南行。”

樊崇没有吐哺,不舍得嘴里的米,他边嚼边用含糊的声音问:“睢阳的徐宣呢?到何处了?”

“离得太远,没接上头,不知。”

和魏军勉强能点对点联络不同,赤眉军打仗就有些稀里糊涂,多靠各自意识,但在河济之间这不大的地域,赤眉数次转战,熟门熟路,倒也不至于迷道,顶多让约好的汇合时间差上个把月,如此而已……

樊崇最初确实打算赶赴北边,配合谢禄攻打第五伦,将此视为决战的胜机,但仍在斟酌,毕竟这决定了最终的成败。

直到十万之众拔营后,樊崇还在犹豫,他记得城头子路说过,第五伦常以自己为诱饵,诱使敌人发动总攻,其实却是个陷阱,这次又如何?

而且此人作战善站能守,数倍之众打过去,短短几天内还真不一定能啃下他,而樊崇预料,就算徐宣突破定陶防线,和杨音加在一起,恐怕也不够马援收拾……

于是樊崇在最后一刻改了主意。

“反正,乃公不能往第五伦设好的战场走。”

“且让谢禄拖住第五伦,吾等调头,去打马援!”

……

按照原本计划,第五伦欲以自己为饵,让赤眉主力往楚丘扑来,只要战场确定,马援、郑统等各方悉数赶到,就能打一场魏军颇为熟悉的阵地战。

然而现实里,战况绝不是一方主帅能完全掌控的。比如此时,第五伦已经带着大军,离开了预设的决战之地楚丘,跑到了南方数十里的濮水之滨。

没办法,谢禄部发挥流寇之长,也不硬扛,发现魏军数量比想象中多时,就且战且退。这大平原和有山川险隘的敖仓不同,赤眉能跑的地方太多。尽管被歼灭了数千,谢禄还是带着数万人往南移动,赶在魏军杀到前渡过了濮水河。

好在备用方案比较多,第五伦在乙、丙两策里筛选,它们都设想了赤眉不战而走的情况:乙策是强渡濮水,配合接近战场的郑统部,首先击破谢禄。

丙策是在水边扎营,等樊崇将赤眉主力抵达,对峙拖延时间,同时堵住濮水上游,再假装渡水强攻,诈败诱赤眉追击,重复潍水之战的经典……

但还在商议之际,却有渔阳突骑匆匆赶到,向第五伦禀报了战争的巨大变数。

“什么,樊崇他没有往北,而是去了南方,欲击国尉?”

第五伦顿时无语,但很快就释然。

赤眉作战往往盲动,好临时做决断,下一刻会去哪、打谁,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对手能完全猜对才见鬼了。

而若论天下最善用兵的阵营领袖,吴汉刘秀算一个,第五伦算一个,樊崇虽不读书,不识兵法,全靠本能用兵,亦能跻身前三——说起来,三人的共通之处,就是反莽时,面对新军,打出了以寡敌众的大捷。

从去年冬天起,赤眉与魏军就在中原相互钓鱼,但总体是赤眉吃亏较多,不论是城头子路入河北,还是樊崇设局于河济,都叫第五伦给看穿了,用一座浮桥戏耍了赤眉,只觉得樊崇也不过如此嘛。

也不知这是樊崇的临机决断,神来之笔,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或许这就是“苦心人天不负”?折腾了小半年,这“援”,还真叫他给打上了!

骤闻此变,稳重如左丞相耿纯,都有些愕然:“马国尉所部,不过三万步卒。”

“如今正与杨音交战,若樊崇再加入,赤眉就相当于以四敌一!”

“若是睢阳徐宣部突破定陶防线,再击文渊之背,则是以五敌一!”

“就算盖巨卿将渔阳突骑调头驰援,也是杯水车薪。”

虽然这样敌我悬殊的仗,马援也不是没打过,但与四、五倍之地周旋于无险可守之平原,且很可能是以纵队包抄缠斗的形状,遭到十余万赤眉冲击……怎么看,都是凶多吉少啊!

指挥所内,偏将、校尉、参谋、郎官们都冷汗直冒,樊巨人这招南辕北辙,确实将他们秀到了。

“臣请前去驰援!”虎威将军张宗请命,但他这一声,却让帐内更嘈杂了,谢禄部还在濮水南岸,人家现在不退了,肯定得了樊崇叮嘱,就死死盯着濮水,想南下?得先将其突破。

这意味着他们不但要渡水击敌,还要赶上百里路,去与十数万赤眉交战,士卒们能行么?时间还来得及么?马援顶不顶得住?

无数个问题浮现,众人惶恐忐忑之际,还是第五伦稳得住大局,只故作淡然一笑。

“果然如予所料!“

他指示绣衣都尉张鱼:“张鱼,将方略丁给众人读一读。”

什么,还有方略丁?众人面面相觑,而张鱼应诺,他讨厌吴汉,与马援却是颇为亲密,此刻也是关心则乱,原来陛下早算到了,那自己操心什么劲……

但捧起第五伦所谓的“方略丁”后,瞥眼一看,却愣住了。

里面只夹着一张黄藤纸,上面并无一字。

这一迟疑,第五伦却不耐烦了,骂道:“你这小儿曹,竟慌乱至此?将方略递上来,予自己说!”

张鱼反应也快,连忙作哽咽状,同时把那“方略丁”交到了第五伦手中。

“若樊崇不顾北,而而往南行,则必是欲迎击马国尉,歼我一部后,可从容南撤梁、陈之地。”

第五伦看一眼空白的纸面,又瞪一眼帐内群僚,指示他们:“若如此,决战地点就要改一改,从楚丘、濮水,换成煮枣城了!”

他忽然大笑道:“自起兵以来,大河之战也好,河北之役也罢。”

“往往都是文渊一路奔走,千里驰援予。”

“这次,轮到予救文渊了!”

对啊,不过是从丈人救女婿,变成女婿救丈人而已。

即便心中无比担忧,可第五伦嘴角仍旧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

“诸卿,先拿下濮水,再以大胜兵锐南下,配合文渊,夹击樊崇。”

事到如今,唯独士心不能堕!

这一鼓作气,他就算手断了,也得咬碎牙往肚里咽,必须击下去!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

PS:今天只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