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敛财人生之重启 > 百味人生(12)三合一(百味人生(12)林美琴绝...)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百味人生(12)

林美琴绝对没想到一个发烧能要了大人的命!

都知道小孩子发热危险,体弱受伤的人发热危险,可老太太活蹦乱跳的,啥活都能干!像是挑水这样的活,在孩子大了之前,大部分都是老太太干的。砍柴是林大牛回来干的,可像是这种日常要用的,多是老太太干的。后来勤勤和俭俭挨着长大了,十来岁的时候,姐俩开始抬水,这才不用老太太干了。可地里的活老太太不输人的。

就是今年秋里挣工分,老太太也是能拿八个工分的人。这次也就是着凉了、感冒了、发烧了而已,姜汤也给喝了呀,怎么就过不去了呢?

她当时吓的没敢动弹,帐篷里的女人也都陆陆续续的起来了。这个哄孩子,那个闲聊的,叽叽喳喳的,没个消停的时候。

林美琴坐着没动,跟傻了似得。她这边那个孤寡的婆子一边收拾被子一边问呢,“咋的了美琴?你妈还没好点?”她把被子叠起来用塑料布包住防潮,然后就伸出手来,“这老姐姐,睡的这么沉。”

结果手一伸过去没挨着人就觉得不对了,这被窝里没一点热乎气呀!

她‘哎哟’了一声,“赶紧的!来个人呀!”

咋的了?

人涌过来一瞧,可不吗?人真的没了!

一早起来,林雨桐才洗漱呢。房子还不能住,她是在指挥部边的行军帐篷里凑活的。林大牛也是跟农场职工一块住的。这不是房子好了,他每天早起一会子,过来给家里这边的炕里、灶膛里都柴火添上,为的是早点把屋子熏干的。

林雨桐刷了牙,才用湿毛擦了脸,收拾好了也想回家看看呢,结果张小美就跑过来了,“四丫!四丫!赶紧的,你姥没了!”

没了?

怎么没的?她都没放下手里的毛巾牙缸这些东西,先跟着张小美过去,“咋回事呀?我妈不是说就是发烧了吗?”

张小美点头,“就是发烧了,不知道怎么了就没了。”

到的时候老关已经在了,跟林雨桐道:“是没了!看样子四五点的时候就咽气了。”咽气的时候亲闺女都不知道?

林雨桐扫了一眼就明白了,还是发烧引起的。她就问林美琴,“退烧药你给我姥吃了吗?”如今人吃西药的少,因此偶尔吃那么一回,效果会特别好。只要不发热,不抽搐痉挛,等天亮了再送医院也来得及呀!

老关还奇怪呢,“吃了退烧药还这么严重?不该呀!”

林美琴‘哇’的一嗓子就哭出来了,扑在老太太身上,“妈――妈――我对不起你呀!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

林雨桐:“……”啥意思?“你把药喂错了?错喂成止疼的了?不该呀!大小明显不一样,怎么可能会喂错了?”

边上的人才说,“四丫,别逼你妈了!”这人讪讪的,“咱们有几个孩子发烧了,你妈先顾着孩子,晚上给老太太喂了姜汤……那谁能想到就成这样了呢?”

“是啊!要是想到会这么着,那别管怎么说,大家都得给老太太送医院去呀,对不?咱不能见死不救。”

林雨桐皱眉,“就算是给别人吃了?那昨晚呢?烧的那么厉害,你倒是言语呀!怎么睡的那么死?你守上半晚上,抽搐的时候赶紧喊人,也就还有救!”

林美琴哭的更响亮了,不辩解,嘴里一遍一遍的说着:“我错了,我错了!都是我的错。”

见林雨桐还要说话,之前说话那女人又说话了,“四丫,别这么说你妈了!她也是忙一天了,困劲儿上来了,谁也拦不住对不对?她要是知道这么能要了你姥的命,那累死也会挺着的。也别光说你妈,你呢?你姐你哥呢?这不都是有不能守着的缘故吗?要是这么说起来,儿孙们一个也没跑,都不孝顺。可这不是意外吗?咱知道不能怪你们,你们也该知道这事不怨你妈。你妈这是大公无私,是为了咱村的孩子……”

“是啊!”

“可不是!”

“想想都后怕!”

不给林雨桐任何说话的机会!

卫生队那边听说这边吃了退烧药还死了人,也过来瞧了,一听这个话就从后面接话说,“几个孩子也没烧的那么厉害,用不上退烧药都行的。这当然得是先紧着重症来呀!也不是每个低烧的孩子都会发高烧的,对不?”

“看你这女娃咋说话的嘛!发烧哪有不厉害的?!这孩子要是半夜高烧了,爹妈也没注意,孩子多也都顾不过来,那不得出大事?这要不是昨儿的退烧药,指不定就是哪个孩子这么没了……”

真不至于这么邪乎的!

卫生队的小姑娘急了,“婶子,道理不是这个道理……”

“咋不是这个道理,自来就是这个道理!”

眼看要吵起来了!事关各自家的娃,那父母小心谨慎不为过。这会子这些东西你是跟他们说不通的。

林雨桐拉了这小姑娘一下,示意她别言语了,没用!

大致她也听明白了,反正就是要了退烧药都拿去给不太需要的人吃了,反而把亲妈给耽搁了――好一个大公无私!

她把手上的东西先给这姑娘拿着,然后把制服外套给脱下来,只穿着线衣,缓缓跪下,规规矩矩的替原主给老太太磕了三个头,别管这老太太偏心也罢还是什么也好,到底是帮着林美琴照看了原身一场,因此,她恭敬的给磕了头。磕完就起身,“麻烦各位婶子帮我姥擦洗穿戴,我找我爸再请人,看能不能给订个棺木出来……”

嗳!这才像话嘛。

林大牛知道的时候叹了一声,请了假回来了,没用林雨桐说,他把捡回来的木头想办法拼了拼,再加上村里的人帮忙,一副简易的棺材算是成了。许是老太太一死,就了了林大牛和林老坎之间最后的情分,他给这棺木里铺了一层干草还不算,还把他那床旧被褥给拿了出来,铺上盖上,将人抬进了棺材里。

林爱勤也被从工地上叫了回来,她都傻了,明明之前还好好的,这怎么眨眼就没了。她整个人都是木的,上面樊主任还在那里讲话呢,“……老人家走了,很遗憾。但老人家也是骄傲的,养出这么一个高觉悟,大公无私的女儿来……”

“不是!”

什么?

林爱勤不知道哪里的勇气,一把推开了手扶在棺木上压抑着哭声的林美琴,“不是什么大公无私!更不是高觉悟!她就是自私!她就是……自私自利!她就是想表现!为了她自己个,她连亲妈都不管!她是天下第一混账!”说着,她对着林美琴就嚎啕出声,“姥姥千不是万不是,对你――没有不是!家里有好吃的,我们得靠后排,德子能吃的给德子,但大多数时候,德子克化不了,那也是先紧着你的。小时候,我姥告诉我和俭俭,说你妈辛苦,先紧着你妈。我们长大了,我姥又说,你妈不年轻了,得先紧着你妈。那我得问问你,我姥顾着你,你是因为你是我姥的闺女,我们能理解。可你咋就没从我姥身上学学怎么疼闺女,你想想,这些年你啥时候顾过你自己的闺女?这些都不说了!不疼闺女总也疼疼你妈吧?没有!你从来没有!我们小时候让着你,大了还得让着你,因为你是我妈!可我姥也是你妈!我们让着你的时候,你想过没想过让让你妈!你叫我们干活,叫我们照顾你的时候,你就没想过,你妈也早不年轻了,早需要人照顾了!你怎么不照顾照顾她,反而要她处处照顾你?”

她说着就看着站在上面的樊主任,“你说要拿她当榜样……她要是榜样,那还要不要人伦了?还要不要孝道了?你们当领导的,就会看那些爱表现的。若不是你们只看表现出来的东西,她至于这么玩命的表现,把亲妈的命都搭进去了吗?至于吗!向她学?学什么?照您这么说,都饿死了自家的孩子省了粮食养人家的孩子才是对的?!”

樊主任被顶的张口结舌。

林美琴过去一把抱住林爱勤,“勤勤啊,妈的错!妈的错!你有什么冲着妈来!妈知道你难受!勤勤啊……你不理解妈能理解!妈能理解!”

樊主任的面色一下子就缓和了,“是啊!哪个高尚的无私的人,不是落了一身埋怨?”不外如是而已!

林雨桐:“……”一个白眼实在没忍住,翻了!

这一翻被樊主任抓住了,“小林啊,在这方面,你确实要向你妈学习……”

“好的!”林雨桐笃定的保证,“等我妈老了,我也把我妈救命的药给更需要的人,想来到时候我妈也不会怨我。就像您说了,她便是死了,也是欣慰的。这么高尚大公无私的女儿,该欣慰的。您放心,别的学不会,这一招我妈都手把手教了,哪有学不会的道理?!”

这话说的――可恨不可恨!

樊主任当时就有些恼,回头说冯所,“这个小林同志的思想,还是得抓。”

冯所却护短的很,“我的大主任呀!孩子自小跟姥姥亲,有些情绪是难免的。”他凑过去低声道,“人家是丧家。您跟一孩子置什么气!”之前在公社还觉得林美琴确实不容易,可如今在这边接触的多了,却觉得全不是那么一码事。不过是她得了樊主任的青眼了,也不碍着自己什么,懒的说而已。况且这种事看你怎么说了?从心底来讲,叫人觉得心里发寒。可从现在这个环境来说,有些话确实说出来不合适。他就道,“没有见过吊唁丧者,却跟人后辈吵起来的。且这些后辈儿又不是不孝顺,只是老人走的时候没在跟前,可这两个孙女可都在岗位上呢。”照你这个理论,难道林雨桐不是‘公而忘私’?

老支|书忙打岔,“坟地远,起丧吧!”

就有人喊:“不等德子了?老太太只怕愿意等德子回来!”

林美琴直接道:“不等了!男女都一样,叫勤勤摔盆,这就起丧吧。”

真就半天都没多等,就这么直接给安葬了。

其实林爱俭和林尚德都在回来的路上了。如今这里有指挥部,架着电话线呢,一个电话就去了县医院,最多半天人就回来了。

果然,这边人葬了,坟堆都堆起来了,这边姐弟俩回来了。就住了个院而已,怎么了这事?

林爱勤和这姐弟俩哭作一团,哽咽的话都说不全了。来来去去的就一句:“姥是自作自受――她惯妈惯的――惯的要了她的命!”

这话说的!那些孩子吃了林美琴退烧药的人都不好替林美琴说话了。这会子反过来想了,要是自家哪个孩子敢这么对自己,那得是啥滋味?就问心凉不凉?

大概大家的觉悟是真的不如人家吧。

总之,老太太死了,林家的房子被大家给修整好了。炕啊灶的一次性到位了,就是柴火都有人匀一部分来。

对于林美琴,聪明人就看出了猫腻,觉得这人不可深交。可这样的聪明人便是看出林美琴图啥的,这样的话也不会说了。说了那就是平白得罪人。可大多数人可不都是人云亦云吗?上面都说林美琴是学习的榜样,那人家就是榜样。

因此,现在要问林美琴是个啥样的人,那小部分人笑笑不言语,大部分的人会说――林美琴呀,那是个好人!

成就了好人名声的林美琴被借调到公社了。公社领导一次两次的往这边跑,为啥的呢?因为黑山大队的这一次迁村给公社提了醒了,为什么不能把公社跟着迁过来呢?

这边紧靠着煤矿不算,听说在煤矿还要再建一个发电厂,那不朝这边迁该朝哪边迁?

公社正在努力跑这个事情,公社更是给矿区设立了一个办公室。派几个人就守在这边,协调和对接工作。甚至把派出|所那边的一间门房借用了,当他们的办公室。

樊主任就把林美琴借调到这个办公室,“……这里各个大队的人都有,尤其是妇女同志。以后矿上还有农场,都少不了用一部分临时工,人员流动更大。这也就给咱们的妇女工作提出了要求。像是以前煤矿上,有好些外地来的女人就是为了坑几个钱的,给咱们这些矿上工人做上一两年老婆,生个孩子骗点钱就跑了,这是主动骗人的。还有些是知道咱们矿上的工人娶媳妇难,从外处骗了人家姑娘来……如今咱们这里就是上矿上的必经之路。你得把好这个关,坚决不能出现这种现象。”

林美琴就笑,“您这么一说,我就知道要怎么做工作了。我觉得要杜绝这个事,主要还是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要吸引更多的姑娘来落户,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争取跟煤矿工会的同志谈一谈……在工作名额上,给外地的小姑娘一批名额。哪怕是临时工的名额,怕是都能吸引不少姑娘前来……”

这倒是一个思路!“这件事你可以代表咱们公社去煤矿上找人家谈嘛!”

反正林美琴一下子就忙了起来,等闲在村里都见不到人。林尚德没再回林家,而是去了卫生所。隔壁是老关家,老关平时住家里。卫生所没人看着,他就直接住了过去,身体还是不好,但住了几天院之后能出来了。他每天提个篮子慢慢的溜达,顺便找点草药带回去,方便大家取用。

林爱俭也没再回林家,她的刀工不错,切菜切的又快又细,估计也是有小郑的面子,公社食堂要个临时工,把她给要去了。

林爱勤在工地上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就怕人家说她妈是谁谁谁,她现在最不爱听的就是这个话。

可再怎么躲,也有躲不过的。过了腊八,工程就暂停了。总要让大家过的年吧!确实也是地都冻实在了,一天也干不了多少活。工地上人一散,指挥部就暂时关了。繁华热闹一瞬间便退去了。

林雨桐也有大半的时间在家,因为确实是没啥事要忙的。

家里的房子没按照之前那种进门就是灶间的设计来,而是把灶房隔在了堂屋的后面。进了门先是堂屋,放个桌椅板凳待客用的,墙角砌炉子,冬天好取暖。这个炉子跟墙那边的灶间烟道是通着的,隔间墙上留一道门,进去就是灶间。堂屋的两边分别是两间屋子,屋里两铺炕,一个小炉子,炕上放着箱子,炕上铺的也齐整。不过是玻璃窗是没有的。就是纸糊的窗户,不算多亮堂。

四爷那边跟这边是一样的,林雨桐晚上过去帮着把炕围子弄起来的。唯一不同的是,四爷给后院开了后门,后门外面铺着一条石子小路。从小路过去就新移栽的荆棘,荆棘里面就是试验田。这试验田得有成百亩呢,虽然都不是良田,中间有一股水横穿而过,有个占地一两亩的野池子在其中,地也是好坏不一,但地方是宽广。

林雨桐特喜欢这地方,贼上那池子不是一天两天了,见天的问四爷:“那里面有没有大鱼?”

这得多馋肉呀!

走!明儿去县里,给你弄肉去。

别别别!你就是明儿弄肉去,我也得知道那池子有没有大鱼。

结果这天晚上都睡下了,听到敲门声。林雨桐赶紧起身去开门了,就见四爷拎了两个桶进来,后面还跟着杨建国。

林雨桐赶紧把人让进来,进了屋叫两人烤火,这才看桶里,“这么多!”

鱼不多,倒是不少泥鳅。

这么冷的天,咋弄上来的?

杨建国坐在火边跺脚,“叫了刘三他们。这些真是牲口,不知道啥是冷,一听说池子里肯定有东西,而且这水不深,狗R的愣是脱了下去摸去了!”

水不深吗?

杨建国比划了一下,“到胸口位置。就是淤泥厚……里面的货不少……给咱们分了这么些来,他们带走了三蛇皮袋子。”

干啥之前没人从野塘子里弄鱼呢?

四爷知道:“这两年水退了,原先这里是一大片沼泽,不是说有水|鬼吗?”没人敢带头!据说早年淹死过人。

杨建国对林雨桐这种动不动就不知道当地的情况已经不奇怪了。亲近些的都知道,她之前脑袋受伤,断断续续的忘了不少事。这会子身上暖和了,他就道,“这些人肯定盯上这些野池子了,估计三不五时的要弄点。”

那咱就管不着了。有这些就不错了!

林雨桐就问杨建国,“你过年回家吗?反正也没啥事,要不把这些收拾一些,你带着回去过个年。”

也成呀!

杨建国家在省城,倒是不远,去了县城坐车,四五个小时也就到了。父母都是小干部,家里兄弟姐妹多,他是替他姐姐下的乡。家里也总还能补贴一些,所以他的日子过的并不算多艰难。

于是,三人上手,把这些都给收拾了。只留了一些够吃两顿的,其余的分成三份都要带走的。杨建国直接回家,四爷拿着这个要去一趟农校,而林雨桐得去一趟一个战友家――那个被原身救的韩红英的家。

前两天她收到老部|队的的来信,正是这个韩红英寄来的。随信寄来了五斤粮票和十块钱来。粮票是她攒下来的,十块钱是班里的战友给凑出来的。她这才决定上韩红英家拜访。

这里距离通往煤矿的公路只不到二里路,三人走过去拦了车直奔县城。到了县城先把杨建国送上去省城的车,然后才忙自己的事。

本来想跟四爷一块的,可手里拿着两份的东西登人家的门,怎么看都觉得不合适。干脆就暂时分开,四爷去农校还有事呢,“我在学校这边等着你,你办完事过来找我就行。”

也成呀!

于是,林雨桐按照韩红英给的地址,找到了卷烟厂的家属院。韩爸是卷烟厂的副厂长,韩妈是县歌舞团管后勤的,家里还有一个个哥哥一个嫂子,两人都是供销社的。

今儿是周末,林雨桐到的又早,来的时候人家都在家呢。开门的是个年轻的小媳妇,满脸的戒备,“你找谁?”

“你好,我是红英的战友。我姓林!”

这人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打量了林雨桐一下,就扬起笑脸,“爸妈,红兵,赶紧的,红英的战友来了。”紧跟着就让林雨桐进门,“进来!进来!别客气。”

家里收拾的很干净,住的地方也大。沙发茶几齐全。

林雨桐拎着蛇皮袋子,“嫂子,这个您送去厨房。这是泥鳅!”

“来就来了,还带了东西,太客气了。”说着话,就赶紧接了过去。

里面的人也才看清楚林雨桐。穿的是公|安制服,特别笔挺精神一姑娘。一点也不像是乡下出来的。

韩妈特别热情,“是小林呀?快坐快坐!红英之前打电话又写信的,每次都提你。我跟你叔叔才说是年前抽空去瞧瞧你的,你看,这多失礼的。”

有心早去看了!不过是怕原身那个出身那个伤情再讹上他们罢了。不算是多好的好人,但也说不上是坏人。就是普普通通的普通人!这就属于能打交道,能相互用用的那种关系,别的别苛求。

而自己和四爷,现在就是需要这样的关系来用一用。韩红英是韩红英,她的家人是她的家人,区分开就没什么难以接受的了。就像是自己今儿穿着制服,证明工作安排了,还不错。出门能带着肉的人,日子就不会差。所以,人家请进门是没有负担的。

韩爸先是问工作的情况,一听不在县城,就有些沉吟。韩妈一看这样,就戳了戳韩爸,“要不,你找找以前的老关系给调动调动?”

“可别。”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林雨桐就承情了,“当时要留县城是有机会留的,安置办的大姐我熟悉,是我想回去的。再则,那边是矿区,听说要上马电厂,农场又已经动工了,说实话,那里已经不比在县里差了。再则,离我爸也近些,方便照顾。回去是我求来的!我这次来,就是单纯的来瞧瞧。”说着就把韩红英寄回来的粮票拿出来推过去,“我要是给她退回去吧,怕她多想。可要是留下吧,又怕她省吃俭用的来补贴我。信里我把情况说的再好,她见不到就始终不放心,所以我冒昧上门了,一则呢,替她看看叔叔阿姨,看看家里好不好。二则,也让叔叔阿姨看看我,是不是真的像她想的那样,面有菜色,吃不饱穿不暖。三则嘛,也是快过年了,给叔叔阿姨送点年货。”

哎呦!这话说的,处处都是情分。

韩爸心里有些纳罕,之前听女儿说着就是乡下出身的小姑娘,如今瞧着说话,相当不一般。他也就恰当的露出几分动容之色来,“人呐,能有以命相托,可相互托付家人的战友朋友,不容易。你们能这样,我跟你阿姨那是真欣慰。”说着,又问了家里的情况,林雨桐一一都说了,“我爸现在调到家门口的农场了,做库房管理……”

没面子弄不到这个职位的。

“我妈也在公社,做的是妇女工作。我大姐也去了农场,二姐在公社食堂,她倒是有我姥爷的一些厨艺天赋,被要去的。我哥在村里卫生所,家里都好!”

人人都有饭吃有工资拿的,那日子过的其实都差不多。

韩红兵就在边上接话,“我知道你们那个地方,我们供销社这几天也开会呢,说是要在那边开个分站。我其实还想下去呢。”

下去就能当个小领导,当个主任什么的,管一摊子事呢。

他媳妇就不大乐意,“到底是偏了一些。来往也不是太方便。”

“别人不方便,咱们还不方便吗?”供销社那配送车几乎天天跑,有什么不方便的。韩红兵不想当着外人的面争论这个,只跟林雨桐道,“别管我去不去,去的人我都熟。我把你的情况告诉他们……相互有个照应。”

韩母张罗着做饭,林雨桐却不留,“我还得去趟农校,还有些事要办。这次就不留了!”

那下次!下次来县城一定得上家里来。韩妈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拿东西,硬塞给林雨桐,“不是别的,就是一些卷烟票。内部的!在咱家这东西算不上啥,以后缺了就来家里取。出门办事这东西用的上。”非塞过来叫林雨桐带上,一家子坚持把林雨桐送出来。

眼看着林雨桐走远,韩妈就说,“不是我夸,红英是会交朋友。瞧瞧,这姑娘不是我说,绝不是等闲人。我见的好姑娘多了,这姑娘长的不是顶好,但气质谈吐,绝对是我见过的顶好的。”说着就看儿媳妇,“以后别管我跟你爸在不在家,人家要来家里,热情些。你们的年纪也不差多少,交往交往就熟了!”

韩爸也说呢,“如今你们用的关系都是你老子的,得学着自己织网了。这姑娘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了!刚回来的时候不来家里,什么都稳住了,人家来了。为啥的?人家不是攀附来的,是跟咱们交往的。别学的小家子气,连个小姑娘都不如。”

林雨桐是不知道人家背后怎么说的,她出了这边家属院的大门才看了看塞给自己的东西。确实是不少,都是卷烟厂的内部票,有一整条的票,有三五包的票,着实是不少。

她挑出两个一整条的单独放着,去了农校。

放寒假的农校只一个看门的大爷,她说要找金元民,人家就给指了地方。顺着这大爷指的地方找去,是一排低矮的房舍,里面传来说话声。

弯腰从门口探头去看,见里面有三个人,除了四爷,还有两个中年人。这会子都朝这边看。

四爷才笑道:“找我的。”然后朝林雨桐招手,“进来吧,看着点脚底下。”

这里放的应该是菌菇的菌种。

林雨桐就跟着进来了,跟两位老师问好之后,闻见两人身上都有些烟味。她就把票给四爷,“你要的卷烟票弄来了!”

四爷低头瞧了一眼就明白桐桐是专门这么说的。他把这东西给眼前的两人分了,“白校长、侯老师,一点心意,务必收下。”

烟民是扛不住这东西的诱惑的,两人利索的收了,压根就没客气。

四爷又叮嘱,“实在忍的难受了,抽点。还是身体更要紧!”

两人都不以为意,叫林雨桐随便看,然后才跟四爷说正事,“……出菇量不大,反季节种植成本极大,你要考虑这一点。”

四爷就道:“是!我主要是想在窑洞里试试。”

窑洞?

白校长就问,“咱们这里能打窑洞的地方可不多。”

“窑洞是不多,可若窑洞可以,地窨子应该就能试一试。再说了,咱们这里可打窑洞的地方不多,可其他地方却能推广。咱们是实验,只要实验成了,推广不是咱们的事。”

要是这么想,那倒也是。

侯老师就道:“你要是要在窑洞里试,那这里的菌种就不行。回头我找朋友问问,要是成了我打电话给你。”

四爷就指桐桐,“您打到矿区派出所,找林雨桐,她要不在,您就留话。我就在对面住,很方便。”

随后又商量明年试验田要种些什么,商量完了要走的时候又被塞了一个袋子的东西叫四爷扛着。东西倒是不重,可出来一看,东西真是好东西。干黄花菜,干豆角,干茄子条,塞得满满当当的。

那现在怎么着?带着这些回家吗?

回什么家?不是想吃肉吗?走吧,找肉去。

“拿菜干换肉?”谁跟你换。

换什么呀!到了屠宰场门口,四爷没带桐桐进去,叫她看着菜干,自己进去了。屠宰场的肉紧俏的很,也下各个生产大队收购生猪的,可年底了,除非有任务的,人家多一头都不给的。可四爷找人家的时候说了,他明年要开始试验适合猪吃的草,试验田边估计会养猪。问收购情况!

哎呀!愿意直接给咱送来的那都是朋友!主要是有很多人情肉不能走屠宰场的帐呀!他就需要这种来源的肉,大家好合作呀。

四爷具体咋忽悠的林雨桐不知道,反正四爷没空手出来,那是拎着蛇皮袋子出来的。鼓囊囊的瞧着还不少!回家来林雨桐才细看的,好家伙,半拉子猪头,大肠小肠各一截,一个猪心半片子猪肺,两猪蹄子,当真不少了。

“等着过年吃吗?”

等什么过年呀?!就今晚吃!过年我给你弄五花肉回来吃红烧肉。

然后林大牛回来的时候远远的就闻见炖肉味儿了,可其他人家家家户户却都关着门,这是防着娃儿跑出来讨要吃的。一进门,就见金家这小子在院子里砍柴呢,见了他笑了一下,看那口型是叫了一声‘叔’。

他朝里面瞧了瞧,就见自家闺女一脸的笑意指了指锅里,“吃肉!”

自家闺女从哪弄肉去?肯定是这小子弄来的。这要不是金家的孩子的话,其实也还行。也算有正式工作了,吃的是商品粮。看着一趟一趟的往自家跑,先是送粮食存家里,现在又带了这么些肉回来。年纪不大,路子倒是野的很。

这次他没回应笑脸,只说了一句‘等一下’就又出去了。前后半个小时,肉烂了,上桌了,他回来了。怀里揣着一瓶二锅头,指了指四爷,“上炕吃饭,喝几个。”

这是从谁哪里匀了一瓶酒来?

林雨桐给拿了两个洋瓷杯子,帮两人一人倒了一杯子底,先给林大牛夹了肥肠――这个油大,香!

林大牛夹了塞了一口,然后赶紧灌了酒,一杯下肚,眼泪就下来了。林雨桐吓了一跳,林大牛却说是辣的。

可这哪里是辣的?

林雨桐赶紧在纸上写了一行字――我不离家!

四爷点头,给林大牛把酒满上,然后接了笔,写道:这事不急,您慢慢看着。或是,您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林大牛看了这小子一眼,只竖起一根手指,“就一个条件!达到这一个条件了,两年后的今天,你上家来娶我闺女。”成!您说!

林大牛真就只提了一个条件,“我要我闺女从今儿往后的每一天,都有肉吃。”

这个年月里,您提这样的条件,这就是诚心不想嫁闺女呗。真的!就是省长家的公子也不能保证天天叫你闺女有肉吃。

但谁叫您闺女现在是桐桐呢?省长家公子不敢应承的,我敢!我比你还想叫桐桐每天有肉吃。

而桐桐则想着:我得把这次的鱼啊肉啊怎么保存着,才能每天都分出一口来,减轻减轻四爷的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