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敛财人生之重启 > 百味人生(38)三合一(百味人生(38)四爷变的...)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百味人生(38)

四爷变的特别勤奋,专门还跑到省城借了不少书和资料。

做化肥,这得看你做什么化肥。

谈化肥就色变,这肯定要不得。靠天吃饭的那种耕种,百分百是吃不饱的。农民就是累死到田里,那也就是饿不死而已。

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度。

化肥的过度使用,当然不是好的。可在吃不饱的时候,人们是不会挑拣的食物的口感的。有口吃的就成!不是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也没人在乎你是不是绿色。

可却也不能因为没人在乎,就不去做,不去强调这种合理使用化肥的意识。

化肥要做绿色的,这个理念是不能变的。

他是先写材料,完了得需要审批的。先得说明这个必要性,再得谈可行性。于是,晚上除了孩子的功课之外,他都在学习。特认真的那种。

林雨桐:“……”好像我特别不务正业一样。

可这家里,一个人突然要奔着事业的路子走,以现在这个生活条件,就得另一个人在家里。真的!要不然这家就没法平衡了。比如这吃饭吧,外面没有馆子,不兴请保姆,自己要是也这么刻苦,一家子嘴朝上呀?再比如衣服和鞋,衣服还有裁缝做,虽然林雨桐十分看不上那手艺,但现在这成衣更不上档次。鞋呢,要么皮鞋,要么胶鞋,要么孩子穿的那种白球鞋。塑料鞋也是有的,可哪种是舒服的呢?要论穿着舒服,还是得手工做的布鞋。

自己这还好,鞋底子不咋犯愁。不是林爱勤给做,就是香草给做,反正做了就拿来,需要的时候林雨桐给上了鞋面就成了。可饶是这样,这些手工活她基本是晚上多少得做会子,要不然就得穿带补丁的鞋。

现在补鞋不丢人,街上有的是补鞋的摊子,尤其是孩子,瞧瞧去,大拇脚指前头有几个不带不补丁的?不是说当妈的不给做或者是做不起,手工布鞋不费钱,但是费时间。家里那孩子多的,做的过来吗?又要上班,又要干家务,洗衣服干啥的都是手工做了,把人能累死。哪有时间给孩子不停的做新鞋。还不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老二穿小老三穿,穿破了就补去,补完了老四还能穿。鞋底子贴上脚掌,特别耐磨,补一补鞋面就行。

现在家里就这俩个,林雨桐能叫孩子没鞋穿吗?这不,去了一趟省城,回来一人穿了一双凉鞋。塑料凉鞋特别不舒服,野了半天夏金就把脚挂破了。估计是窜到野地里被藤蔓给挂的。完了洗了澡关着脚踩在凉席上,就是不下来穿鞋,“脚疼。”

谁让你穿着凉鞋哪里都去呀?

闺女贴上来,“妈……”

嗯!又想咋?

她开始哼哼,“我想穿我哥的衣服。”

“你的衣服怎么了?”

“我想穿背带裤,我不要背带裙。”说着话,开始用额头顶着大人的背蹭啊蹭的。

林雨桐还没说话呢,金夏吓的够呛,“妈,我不跟她换。”

“……”不想要你不早说。

“姑婆给买的,我不好意思不要嘛。”她继续哼哼,“穿裙子不方便,我穿短裤吧。穿我哥的短裤也行。”

完了第二天她穿着背带裤,她哥穿着旧短裤。旧的那个小了,屁股蛋子蹦的紧紧的,两人一出来,林大牛就看,“怎么瞧着这么别扭呀?没衣服穿了?”

林雨桐看看都做了一只的女款红布凉鞋:“……”还有一只,鞋面纳上去就成了,就为了你搭配小裙子的,你给我整这个。那这是做还是不做?另外,你那短裤还不如内裤宽松呢,脱了吧。

“脱了就没的穿了?”

难道我没给你准备换洗的吗?“你那身不背带的呢?”

“昨晚洗的晾院里,半夜不是下雨了吗?又湿了。”我不穿这个我穿哪个呀?

说的我这当妈的都不合格了。再说了,半夜的雨,这大夏天的,风一吹都干了。林雨桐过去一瞧,拿给四爷看,这才传了没一周,裤子又要破的征兆。

四爷一瞧,“出去买吧,再买两身去。”

不用!人家表示紧点就紧点,我不在乎。

把当妈的坑的没法子,愣是翻出春天的一条裤子,直接从大腿那块给剪下来,然后直接给裤子收口就行,“给,换这个吧。这个宽点,秋里再穿就短了。”干脆剪了算了。

家里有俩泼猴,比四个孩子都费。紧赶慢赶的,还是赶不上他们的消耗进度。

四爷一瞧,没法子呀,“回头拿自行车票,跟人换一个缝纫机票吧。”

用那个快。

林雨桐应着,想着回头去单位上问问。幸好还没时间去买自行车呢。

结果没等林雨桐去换,林大牛给弄回来了。他收了几个学生,今年打算继续高考的学生,单独补课的那种。尤其是外语,非专业老师不能补的那种。

能托人找到林大牛,那家里就有些关系,家庭条件也不错。林大牛不收课时费,人家也没亏待。先是弄了几十个西瓜送来了,随后又是水果。后来发现,自家不缺水果,毕竟一山的水果是四爷当年带人种的,那边每年都给送,真不缺。后来又送了大豆油和花生油,得有几十斤的样儿。

送了这东西了,林雨桐才知道收的孩子有一个是榨油厂厂长家的孩子。那就收吧!林大牛在前院里腾出一间客房来,专门拎了两块小黑板回来,在里面给补课。

可能是林雨桐在家说要换缝纫机票,跟谁谁谁打听了之类的话,那些孩子听耳朵里去了。回头就有家长送了一张。林雨桐赶紧的,就去买去了。

电视暂时还没货,你等着吧。上面不定啥时候才给这边一台,你要是真着急,就去省城买去。

这个东西也不着急。

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就行。四爷忙着呢,林雨桐带着林大牛和俩孩子,把货弄回来的。林大牛用架子车拉着缝纫机,林雨桐一辆自行车,两孩子换着推一辆自行车。在街上没人问,进了巷子就这个问那个问。

缝纫机包在箱子里,林大牛把破麻布盖在箱子上,有人问:“林老师,这拉的啥呀?”

“给孩子的课桌。”他这么应着。回头就跟俩孩子说,“不是舍不得给人用,而是这玩意用起来就没完没了的。所以,别言语,悄悄的,懂不?”

懂!

见了崭新的自行车,又有人吆喝呢,“林老师,新车呀?”

“我爸我妈那边补贴的,不要不行,老人家的心意。”

这就属于嫉妒都嫉妒不来的。谁不知道人家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省城,父母和妹妹还是教授,人家不差这些东西。

因此凑到一块说的最多就是:“人家的帮手多,这一家穷三家富,三家拉拔一家,那日子能不好吗?再说了,人家穷吗?那日子过的好着呢。不过是在县城罢了,人家在省城的亲人就觉得受苦了,愿意拉拔。”

“那是!跟咱们这日子可不一样。咱们这是本来就过的不成,结果乡下还一群等着补贴的,可不难死了。”

打七妮家门口过,她家的小胖子坐在门口的门墩上舔着雪糕,一看见林雨桐就喊:“四婶。”

显然孩子还是按照之前的家庭关系在叫。他并不能理解大人之间的那些是是非非,也不知道为啥金夏和夏金都不跟他玩了。

一个孩子而已,林雨桐笑了笑,含混的应了一声。

脚步没停,继续往前走,结果七妮隔壁邻居家的女人端着刷锅水往出倒,见人过来了,先把盆放下,却稀罕的瞧新自行车,还不忘朝七妮家指了指,“你们俩家啥关系呀?上次我听见孩子喊小金四叔,今儿又喊你四婶的……”

孩子不懂,你还非捅破?她就道,“乡下一个村的,有没有关系都那么喊……”

这倒也是!显得亲近嘛。又说车子多少钱,什么牌子的之类,林大牛带着俩孩子先回家了。这边林雨桐还没应付完这个人了,就听见七妮拉了小胖子进去,啪啪的打孩子,“谁你都叫!不是说了跟你没关系吗?叫啥叫?上赶着喊那八竿子打不着的!”

林雨桐不尴尬,这搭话的怪尴尬的。她朝那边指了指,小声道,“也不知道是干啥的!男人在废品收购站工作,瞧着年纪还不小了。女人整天在家,也不咋出门,瞧着年纪倒是不大。一看就不是原配……”

你看的真准!林雨桐没继续跟她聊,她是不招蚊子,可对方在这里站着说话,噼里啪啦的打蚊子的声就没断过。趁这机会,她赶紧道:“赶紧回吧,摸点清凉油。这蚊子毒的,能吃人。”

那可不!这蚊子咋这么多呢。

岔开了话题,一个走,一个泼水赶紧回屋。

金夏朝外看,“妈,小胖子挨打了?”

“不许在学校说小胖的家事,懂不懂?”

懂!金夏低声道,“其实我跟小胖在学校还说话的。他家的事我不说,可小胖是个憨货,还问我呢,咋以前是爷爷,现在是爸爸了?”

林雨桐:“……”造孽!那孩子不是憨,就是有些孩子早熟,有些孩子晚熟。或早或晚的,总会长大,长大了该懂的都会懂。世俗人情,流言蜚语,孩子将来得恨死他们。

自行车放院子里,这个上下班方便。学校距离家里近,林大牛和孩子不用车,走着更锻炼身体。有了新车了,俩孩子并不去炫耀,要玩还是那辆旧车,新的且舍不得退出去霍霍呢。

弄了个缝纫机,还不敢叫大家知道。自己屋里不能放,因为少不了总有邻居啥的过来,看见了能不叫用吗?一个个的排队,这家里二十四小时都能有人用。可别不信,真就这么着。单位里那谁有一台,隔壁的小媳妇在外面接活,然后借她的缝纫机还挣钱呢。

孩子的屋里也不能放,小孩进进出出的,翻腾出来一样往外传。

干脆搬到给老爷子老太太准备的屋里,这边一般不进来人。房门都是关着的。因着书房就在对面,女人们敬而远之,孩子们不敢靠近,就这里吧。

有了缝纫机,又买了电熨斗,衣服就不在外面做了。裁剪缝纫,她一个人搞定。给孩子改个衣服,也都方便了。林雨桐把林大牛那些年厂里发的那个劳动服拿出来,给改成背带裤了,长的短的都有,穿去吧,这个可耐磨了。

衣服柜子重新收拾,能用的用,不能用的就扔出去。大门口放着两个大筐子,垃圾一般扔在那里。能沤粪一个筐,可回收利用的一个筐。一般那可回收利用的,原本是想着收破烂收废品的直接拿了也行,可谁知道一扔出去就被人捡跑了。

反正是拾掇呢,林雨桐得空,主要是把俩孩子的旧东西清理清理。旧的衣服还有用,做鞋那鞋底不就是用破布和浆糊做的吗?这不能扔。不用的用包袱包起来,下回林爱勤上县城的时候给捎带回去。要做那么多鞋底,没材料也不成呀。至于那些鞋――扔了吧。

小了,不能穿了。关键是这俩个小驴蹄子,不能穿的基本都是穿的快报废那种。林家那三个家的孩子都这这俩小,可快报废了怎么送人。干脆扔了算了。

布鞋、小白鞋,拾掇出来的都扔出去吧。大人干啥他俩就爱凑热闹,特爱跑腿,也不嫌弃热。结果自家这边没收拾完呢,外面吵吵起来了。先是两个孩子都过来捡了,因为抢小白鞋打起来了。这一闹腾,家里的大人给听见了。好家伙,顿时吵嚷了起来。

林雨桐在里面,这是不出去问问不对,出去问了好像也很尴尬。

夏金第一次直面为了一双破鞋大打出手的,真给吓着了,“是巷子里的五凤跟巷子口的花花她姐……”

五凤和花花跟她同班。

“朗诵比赛都要用白鞋。”夏金仰着脸看妈妈,“五凤给鞋上缝了一块白布去学校,被老师骂了。回来还被她妈打了一顿。”

给鞋上缝白布,那是重孝。不是死了爹就是死了妈,她妈可不气坏了吗?

林雨桐揉了揉她的头,她很怜悯同学,但这不是送一双鞋能解决的事,“这两天别去巷子里玩了,在家……帮妈妈晒菜干?”

好啊!

孩子的情绪来的快走的也快,打个岔又忘了。孩子在家玩,林大牛用木头抽空给孩子做了个秋千,多在家玩几天再出去。

而林雨桐每天进进出出的,就免不了听到一些闲话。

这个说,“小林啊,你不知道,五凤妈到处跟人说你铺张浪费,不奉行节约,好好的东西都往外扔。”

那个说,“小林,以后你别扔,卖了也是钱呀!你瞧把花花妈给气的,说是没你家扔的东西,他们两家干不起来。”

林雨桐:“……”我没扔呀,我等着收破烂的人直接带走废物利用呢。再说了,我不扔了怎么办?拿破鞋送人呀?要是亲戚家的孩子,我给缝补一下,那边要了我给了也行。可林家那边谁要接济?林爱俭那日子过的油水大了,人家孩子缺吃少穿吗?林爱勤再怎么着,人家现在是工人,如今农场管的可松散了,只看每次来拿的东西就知道了。吃的不用花钱,穿的能做的来,孩子一年穿两双球鞋还是穿的起的,又不是孩子多的人家。林尚德那边也一样,一个人拿着工资,一个人种地。俩孩子,还有郭大娘帮着做,能亏了孩子?不需要,对不?

她把自家的情况说给人家听,“就是金家这边,老大家还没孩子,老二家有孩子,但人家那丈母娘啥事都不管,就照管孩子。隔三差五的去城外瞧瞧,那个拉着豆腐卖的,就是我们家二伯哥。人家苦是苦了点,真不缺一双鞋钱。老三两口子都在县城,一个医生,一个在建筑队,有一闺女,比我家的孩子还大。您给评评理,我能给谁去?别人也没人来要呀!收购站怪远的,跟我们的单位又不在一个方向,我这忙忙叨叨的,为了那几分钱的破烂钱,我跑那么远去?”

几个妇人一听,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几个人并不知道林雨桐家的详细情况,只知道省城有亲戚。如今再这么一算,哟!人家这几乎家家都过的可以。

马上就有人道:“卖豆腐的是小金的二哥呀?”

是啊!

“哪天再来,别叫卖了呗。给咱们巷子送点,我想做豆腐乳,就这种天最好。再晒个豆腐干啥的,谁家不得十几斤的豆腐呀?是给生产队卖不?”

是!但豆腐这东西,水分大呀。每次多少能给自己捞点。

再加上农校那边只要开学,豆腐就是他送。他也肯吃苦,半夜出发,敢天亮给送到学校。还有林雨桐单位,如今还有大牛那边的学校,都用的是村里的豆腐。也不光他送,村里来驴车也帮着送。这是大家都赚的事。要是供应不上货,还从别的生产队要豆腐给送来,价钱比送到城里稍微低一点。多出来的,他们不急着回去,就在城外自发发展起来的市场上卖了,这个更有赚头,因为价钱可以活动。

大家喊着要呢,林雨桐就应着,“回头我捎信过去,送来我喊大家。”

话题给岔开了,事也慢慢就过了。

林大牛把可回收垃圾的筐子拿回来放院子的墙角,然后晚上给拿出去,早上一开门把剩下的空筐子再拿回来,“……还是日子难过,穷呀……啥事都能成了是非。”

“有是非就躲着。”林雨桐推着车子出门,跟四爷一块,又叮嘱林大牛,“爸,可别再给这俩吃冰棍了,这眼看立秋了。”

知道!走你们的吧。孩子们在家跟着补习生上外语课,不知道学的有多好呢。

两人骑着车出巷子,四爷叮嘱桐桐,“下了班你带孩子过去,可别忘了。”

知道!忘不了。

四爷那边的试验田里的西红柿下来了,红透了,可学生还没开学。教师家属就去摘吧,火葬场边上种了那么些呢。

林雨桐下午五点下班,夏天太阳下山晚,七八钟呢。拉了架子车,拉着俩孩子,全当是玩去的。到的时候韩红英已经在了,拎着个篮子摘呢,“赶紧的,这柿子今年长的真好。”

说着,就给林雨桐使眼色。

啥意思?

林雨桐顺着她指点的方向看,有个梳着大辫子穿着白衬衫带着草帽的姑娘背身蹲在地头,不知道干啥呢。

也看不清长相呀!

林雨桐没管奔着四爷去的孩子,先问韩红英,“啥情况呀?”

韩红英捂着嘴笑,“你说你们家那位也是促狭,你去瞧瞧那姑娘在干嘛。”

林雨桐一脸狐疑,假装从那姑娘身边路过,还想瞧瞧小模样呢,结果人家带个大口罩。这大热天的,不捂的慌呀!再低头一瞧,哎呀!吓人一跳:边上的桶里是密密麻麻的蚯蚓。这姑娘就把蚯蚓截断,种蚯蚓呢。

林雨桐:“……”姑娘,回吧,别遭这罪。

人家姑娘不认识她,抬头瞧了一眼,还主动让了让位置,“摘西红柿的吧?往里面那片去。那块可多小西红柿,都红了。我带嫂子去吧。”

四爷就在那边。林雨桐就直接往过走,“没事,你忙吧,我自己过去。”

“你不知道哪里打过农药,哪里没打过。”

不是!我闻的出来,也看的出来。就这地里的情况,基本都没咋打农药。

再说了,她瞧见四爷摘了小西红柿给俩孩子吃呢。

还没到跟前,桐桐瞧着四爷就笑,“今年这不错,熟的特别齐整。”

瞧瞧!这就是看出门道的。

“用药了吗?”比如抹了乙烯利?

四爷指了指另一边的,“那边是用过的。这边没有。”

人家那边还能接二茬果子,这边都只剩果子不见叶了。

四爷把手里的递过来,“尝尝。”

是小西红柿。种过西红柿的都知道,种的多了,总有那么几株比较特别,果子小小个的,味道挺好的。这种西红柿的种子是四爷早几年就留出来的。当地人管管这叫‘羊奶果’。

林雨桐拿了四爷掌心里那个塞嘴里,酸甜多汁,比后来市场上常见的圣女果好吃。这种的自然成熟,软棉水多,口感不错。

但就是不耐运输,不耐储藏。怪不得叫自己今儿来了,这要是晚上一场雨,明儿就坏一地了。“好吃!”她蹲下来就摘,“回去做成西红柿酱密封了,冬天吃。有多的再给孩子烤点干果,当零嘴吃。”

这边篮子筐子都有,这会子陆陆续续的有家属来了,相互打着招呼。林雨桐没空搭理那姑娘,也没问那是谁,甚至都没再看。不过从感知来看,那姑娘不时的就把视线落自己身上。

林雨桐一边跟人客套,一边还得不时的瞧一眼俩孩子。四爷在地头跟其他几个老师说话去了,剩下她这不是还挺忙的吗?

这个问说:林姐,我那自行车老被拔了气门芯,能不能帮着找人抓人呀?太恶劣了!

一般这种不是哪个孩子淘气,就是附近的修车的干的。林雨桐就道:“这种事防不住的。不抓住人家的手,咱就没证据。可抓住了,也就是个批评教育。回头再记恨了人,拿刀划拉车胎怎么办?”

一个气门芯才多少钱?换一次车胎多少钱?

于是大家讨论一拨这种讨厌的事,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谁家的自行车丢了云云。

回头那边又有人问改出生年月叫孩子当兵的事,林林总总,在一块干活,嘴比手忙。

但大家还都比较有涵养,没人说那个姑娘如何。在林雨桐面前假装不知道,不挑事的那种。

韩红英最后才道:“大家大概觉得二爷不会出事。你说你家那位怎么损成那样,大热天的把人家姑娘打发去挖蚯蚓种蚯蚓然后还得养蚯蚓,这主意是咋想出来的?这姑娘也是有心劲,还真就听了。之前估摸着知道你家那位结婚了也假装不知道,如今她要再假装不知道,那大概下学期,学校就得出面了。”

这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

林雨桐就笑,“十来岁的小姑娘,还挺倔的。”

摘了三筐子西红柿,四爷拉着架子车,林雨桐推着自行车,车上前后坐着俩孩子,回家的时候天都黑了。巷子坐着好些乘凉的,手里摇着蒲扇。天黑看不清楚拉的啥玩意,但肯定不是空车。

两人才进了家门,就听见外面又有说的了:“小金这工作别看面上不咋样,可真是肥差。”

“肥差人家肥自己去了,谁也别想跟着沾光。别管弄回来多少东西,谁见过小林拿出来给人分了?没有吧!”

……

林雨桐:“……”我为啥要给你分呢?是你家院子里没种菜呀?还是你乡下的亲戚没给你送?关键是,大家没有相互送东西的这个习惯。刚住过来的时候,她还蒸了包子挨家挨户的送了呢,结果人家又说:这一家子不知道干啥的,那小媳妇大手大脚的。

你看,想挑刺怎么都不对!

说话那人是花花妈,还是因为那双破球鞋被迁怒了。

林雨桐哐当一声把门关上,然后外面一下子就安静了。

这样子把四爷逗的乐不可支,两孩子不知道他爸笑啥,跟着傻乎乎的乐呵。

林大牛听见动静出来给把路灯拉开,低声道:“这大家一个样儿的时候就没闲话。这过的差距大了,闲话就断不了。或是你现在上去当了你们局的局长了,那你放心,这么说闲话的人绝对没有。”

您可真会说大实话。

林大牛这才道:“说叫说去吧。是那家子今儿过来,说明儿要借自行车用用,是亲戚家结婚,得用几天。用车嘛,哪里旧在院里停着呢,我说你用吧。结果人家嫌弃太旧,要新车。可你们得上班呀,怎么借?我没应,所以心里不舒坦。”

不借是对的!就不借。

结果人家第二天又来了,借夏金那条背带裙给他们家花花,“你们家夏金也不穿,借我们花花穿一天。”

也不看我家夏金多高多重,你家孩子才多高多重。一个高且壮,脸蛋肉嘟嘟的就差没双下巴。一个瘦瘦小小的,脸蛋巴掌大。我家孩子的衣服里能套两个你家孩子。

小孩可怜巴巴的扬着脸看林雨桐,又马上低下。林雨桐瞧瞧七八岁的姑娘了,身上穿的还是大人的男式背心。背心大的能到孩子的小腿,长度倒是能做裙子。可上面呢?小姑娘胸前两点都在外面露着呢,也不知道怎么当妈的?孩子不时的把背心往上提,可大人穿成松松垮垮的样子,却还都破了的,提不上去。孩子知道羞了,你怎么敢叫孩子这么穿?

混不吝的妈叫人不想搭理,可小姑娘――得一件遮羞的衣服。

她先拿了针线,把孩子身上那件背心的两个肩带给拎起来,用剪刀剪短又缝起来。把剪下来的缝在腰上,在身后绑了个蝴蝶结,像个吊带裙的样子。

人家妈妈还道:“小孩子家家的,有啥呀?还怕人看了!”

放屁!

林雨桐一下子就恼了,拉下脸来,“叫你那么露着出去转一圈试试去?你又有啥好看的?还怕人看了?”

你这话说的!她还要回嘴,可一瞧这人好端端的为这点事是真恼了。

林雨桐就吓唬她,“你再这么着,就属于犯法。孩子吃的孬穿的孬不是事,可你至少得做到叫孩子夏天能遮羞,冬天能保暖。”

一说犯法,对方马上怂了。吓得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话。

林雨桐没看她,低声跟花花道,“衣服破了要学会自己补,哪里遮不住不会弄了,要记得问你妈。你妈没空不管问巷子里的哪个婶子大娘都行,叫她们帮着给你缝两针都行,记得了吗?”

孩子懵懂的点头,抿着嘴不言语。

林雨桐这才把自家闺女两年前的一件兰花花裙子翻出来,改也改不成,拆吧,拆了一时没想到做啥。这都是洗干净熨烫好的,“那件背带裙夏金穿着都大,花花穿不合适,这件差不多,给孩子穿吧,就不用还回来了。”

真的呀!“还不赶紧谢谢你林姨!”

孩子这谢谢还没憋出来呢,人家一手孩子一手衣服出去了。林雨桐又在院子里听见这人说,“小林怪大方的人咧!我说借件衣服吧,她愣是给送了一件。你瞧瞧,这才下了两水的衣服,崭新的。”

林雨桐:“……”并不是!那衣服我家孩子穿了两个夏,小了才不穿的。

人咋样先不说,就说这种人养姑娘,那真是操心死了。孩子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托生在她肚子里。

才腹诽这种妈呢,结果晚上的时候,金元福来了。

他来的其实不多,金元宝只来过一次,可能因着跟七妮住的太近,便是来县城宁肯去林爱俭和乔桥那边去,也不往这边来。倒是林元才来的多些,当然不一定来家里,就是给单位送豆腐的时候常见,也总留几块小方块豆腐,每个小方块够一盘菜。三四块的样子,连林雨桐做人情的都有了。

金元福是跟着建筑队常出去修路,等闲不在,所以不常来。可过来的话往往是酒肉都带上,总要在这边吃顿饭的。

今儿也是,竟带了三四斤牛肉来,“四丫,咱今晚吃红烧牛肉。”

成!红烧就红烧。

整了一桌子菜,在院子里摆了桌子。金元福跟林大牛侃了半天,这才说到正题上。他先跟四爷道,“如今这政策好了……妈的意思呀,想找舅舅他们……你说靠谱不靠谱?”

四爷不奇怪郭庆芬这么想,“要去找,你得看图什么的。要是就图那是亲人,得找见才安心,那就找去,看看过的咋样。可要是想着能分点啥――那没戏!”

“我这不是听说,大牛叔外家的家产,四丫都有份吗?”

这可不一样。

继承上不存在问题。江家有江映雪一份,江映雪分给子女,桐桐只是继承了亲生父亲那一份。郭家那位入赘的舅舅,他的产业就是他的。是当年郭家老爷在的时候分给他的。你当外甥的能去抢舅舅的吗?将来他百年了,若是想给外甥点东西,那是心意。不想给,你还能人家亲生的子女抢?没这道理呀!

金元福点头,“我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可妈就跟中邪一样,现在心心念念的都是郭家的地,郭家的产业。”

地是会还的!除了地郭家还有产业?

金元福赶紧点头,“说是在县城,有郭家的一个大|烟馆。门脸不大,前面是铺子,后面是房间。听说那时候好些人都是到馆子里抽的!”

四爷:“……”你这都是啥产业!你就说你去要,怎么要?

金元福砸吧嘴,“是不好说呀。”

“你有房契地契和凭证吗?”

没有!啥都烧了。

那你要个N啊!啥都没有,空口白话的,人家凭啥给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