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敛财人生之重启 > 重启时光(40)

敛财人生之重启 重启时光(40)

作者:林木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3:1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重启时光(40)

到吃完饭林雨桐也不知道跟她一块吃了顿饭的人是谁。她也没试探着打听,就是随意的聊聊,偶尔带几句自己的情况就得了。

吃完饭回宿舍收拾了一下,这宿舍跟一般的大学生宿舍没有不同。唯一的差别就是床少,不是上下铺,就是两个单人床,靠着两边的墙。床头靠着各自的柜子,柜子下面是个桌子。阳台上带个卫生间,有个洗漱的地方,然后……然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对方的东西基本都是封存着的,床上也盖着,床单,不动人家的就好。

四爷打电话来问情况,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估计很多拼命考上的人一进来就得后悔,对小新人这地方给人的心理压力巨大。

你也不是小新人,冲吧!姑娘。

冲什么呀?当我二傻子呀!这地方是冲的地方吗?你得稳着。太过有冲劲,绝对不是好事。能进这里面的,哪个不是精英?

下午是集中培训,这个培训也没说时间和方式。反正是从报名的这一天开始,这就算是上班了。但是上班却没入岗,啥也不懂,入什么岗?

岗前培训是应该要走的流程,可是怎么培训,这确实各自单位自己决定的。林雨桐收拾好,下午奔着办公室去,还是早上报到的那个办公室。总想着还能跟其他五个人在一起培训几天,能熟悉熟悉,结果六个人一到齐,就直接被分下去了。

都是找老师傅带的那种。

而且,过来下发通知的不是上午见到的那位,而是随便打发了个人过来,事情一说,人家扭脸走了。

每人手里一张字条,写着各自要去的地方,然后你们就――各自忙吧。

其他人去了哪里林雨桐也不知道,人家不相互打听,林雨桐也没法问。反正她手里的是外事翻译处。

单位的平面图就在林雨桐的脑子里,要找的地方具体方位,她心里有数。

她应该是最快的找到自己部门的人,偌大的办公室,各自忙各自的,连找谁报道都不知道。

林雨桐选了个年纪大的大叔级人物,选他不仅是他年纪大,更是因为别人要么是在键盘上敲敲打打,要么就是在翻着词典手里拿着笔不停的写画,只这位手里拿的是红色的笔,带着眼镜在稿件上圈,这位属于修改矫正的,在这里都属于大拿型的。新人让老师傅带,这是急着用人才会用的培训方式。

等人家稿件完成了一个了,林雨桐才过去,将条子递了,“请问,是找您报道吗?”

人家把条子一收,说了一句‘欢迎’,指了指最角落的一张桌子,然后再塞给林雨桐一沓子稿件,“先译出来我看看。”

林雨桐走过去的时候,大家抬起头微笑的打个招呼,就都忙去了。

得!就这样吧。打开电脑,熟悉这台电脑,然后扫了一眼稿件,所谓的稿件其实不是什么稿件,最上面的一份是个菜单。应该是外事活动接待外宾要用的菜单,接下来的是活动的流程。

菜单这见鬼的东西吧,只听中文名字,有时候你压根猜不出来它的食材。就算是林雨桐见的多,也不敢武断。因为现在的很多菜里,用了很多国外的食材,而且不停的改良,早不是当初那样了。

一道‘胭脂玉脂’的菜,林雨桐愣是没猜出食材是嘛玩意。

桌上放着电话,电话上挂着联络本,这玩意翻译出来不想闹笑话你就得去问问,甚至问问要做这道菜的大厨才行。打了一圈的电话,才联系到人家。果然,人家用的食材都是国外的。

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是不干涉你工作的,林雨桐打她的电话,只要声音不高,别人连扭头都不会扭。

将这些东西翻译完,直接打印出来给那位疑似领导的送去,不知道什么原因,好像人家更喜欢落在纸面上的稿件,因此没发邮件,顺手给打印了。

对方接过来看了一遍,手里拿着笔但一个字都没动,抬眼看了一眼林雨桐,带着几分打量的意思。

这么一会子工夫,这新人给人的印象就是:胆大、心细、有主见、业务能力强,综合能力不错。

第一天上班,遇到不知道不好处理的她绕着圈子的打电话,但也把事情给办了。听那打电话的语气,对着人家就是说‘这里是外事司’,不提‘翻译处’,话里话外的,都是‘我要核对菜单,请配合’,闹的对方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来头。反正含混的地方都叫她给弄清楚了。这可不是一般的胆大。

还有心细,虽是为了一道菜,但她还是在电话了尽可能的把每一道菜都确认了一遍,确保不出纰漏。还有活动流程,流程中预留的中间休息的间隔时间,她打电话找了相关的部门隐晦的核实了一遍,而对方很快回复过来,将原定的间隔三十分钟的时长往后延长了十分钟。她表示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但并没有动,而是叫对方再确认一遍,重新发稿件过来。程序得重新再走一遍。不仅心细,而且谨慎。

这会子他都免不了多问一句,“怎么会考虑到对方安排的时间太紧。”

因为从会议的地方到就餐的地方得绕路,原有的路面正在维修,之前她路过的时候看见了。根据他们会议的时间,路面压根就修不好。

其实不提醒也行,林雨桐也没刻意说人家错了,只是在核对。那边反应过来,就应该明白这边要核实的意思是什么了。

这么一解释就明白了,中年领导拿着稿件没松手,反复的看了几遍确实不需要改动,新人里能力算是好的。

而且她对办公室这一套很熟悉,去年的新人使用电脑就不如这个新人这么顺手。噼里啪啦只听着就知道她的手速有多快。这就能保证其工作效率比别人高。

林雨桐站在边上扫了对方的办公桌一样,把有用的信息都提取了,就收回视线。

这人把抽屉拉开,抽出几本书来,“一周之内把这些书看完了,之后考核。过关就上岗。”

好的!那就是这一周内没别的活,就是岗前培训的那一套,之后给卷子要考试的。

但这一周里,还是得按时到办公室,最起码得知道人家是怎么工作的。

好似在这个培训期间,也没人给自己介绍这些同事。林雨桐只能听见大家管自己的‘师傅’叫钟处,管一位年纪在四十上下很有气质的大姐,叫‘梅组长’,还有一个稍微年轻些的,有人教他‘吕组长’,

再就是紧靠着林雨桐的办公位的,还有一个年纪跟她相仿的,大家都喊她小毛。

还有七八位,这得慢慢的去熟悉。

而临下班的时候,林雨桐才被钟处要求自我介绍,这个都要下班了,就越简单越好吧,最好一两分钟说完。

林雨桐简单的自我介绍完,大家鼓掌,临走的时候有人拍拍她的肩膀,有人微笑点头,这就算是过去了。

看!小圈子不是那么轻易融的进去的。

到是去食堂的路上,跟小毛算是顺路。可显然人家小毛并没有想跟她这个新人一起,人家喊住前面正走的大姐,问人家,“你们今晚又得加班吧?”

那边再说什么林雨桐没兴趣知道了。

见到四爷的时候,她絮絮叨叨的跟四爷说,“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一种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对新人太不友好了。”到了我这份上了,我都感觉不自在,那些刚才学校毕业的孩子,真想要融进去,那真得经过一段特别煎熬的日子才行的,“丑小鸭进了天鹅群,周围蹭的一下一哄而散,找不到同伴。一直得等变成了天鹅,不突兀了,才不会显得特别不合群。”

四爷就笑,“丑小鸭进了天鹅群,天鹅散了。可狼进了羊群,羊也散了。丑小鸭变成了天鹅,也不过是泯然众人矣。只有狼进了羊群,便是披上羊皮,那也成不了羊。”

有道理!

四爷给打气之后,元气满满。第二天一早四爷得赶飞机,林雨桐也早早的带着昨晚买的生活用品,先回宿舍,然后去吃早点,这才是正式上班。

第一天嘛,林雨桐早了半个小时到,结果办公室里还有人,闻见浓茶的味道还有咖啡的味道,这是加班一晚上都没休息的吧。

她主动给人家蓄水,人家才抬眼看了一眼,说了一声谢谢。并没有指使她干这个干那个。

咱也不知道人家的活儿多要紧,你一新人拿的起拿不起都是个问题。你就是要帮忙,只怕人家也不敢叫你帮忙的。

林雨桐把自己的桌子收拾了,看自己的书去了,要考试的嘛。结果看了没十分钟,那个梅组长来了,皱眉看了加班的二人组,问说:“还有多少?”

林雨桐刚才看见了,还有不少呢。

这两位加班的都属于‘老’同志,应该是对电脑掌握的还不娴熟的。

然后这位梅组长就抓林雨桐的差了,“小林过来,帮一下忙,替换一下,叫他们修整一下。”

这一修整就不见人回来了,直到林雨桐把两人的活都赶完了才看见,两人猫在后面的空位上睡着呢。

“辛苦了,小林。这是昨晚接待处那边紧急要的,临时抓差的。”梅组长跟林雨桐解释了一句。

“没事,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招呼一声。”她又继续看她的去了。

这七天除了熬夜看书之外,在办公室最多就扮演一回打字员的工作。唯一获得的好处就是好像圈子的壁垒打开了一点,大家吃饭愿意跟她一个桌了。打了饭过来,就有人招呼,“小林,过来坐,这里有位子。”

过去坐了,参与大家的话题。林雨桐就发现,如果不是加班这样的特殊情况,大家的生活其实很有规律,再忙,得健身。吃饭很有节制,再多的美食,再便宜的价格,对不住,每顿饭能有个六七分饱就不错了。

梅组长还特意提醒林雨桐,“保持外在形象这个很重要,一定得注意控制。”

翻译处不仅是提供笔译,还有口译。口译又有交传和同传,外事活动的话,其实口译要比笔译多的多。

你做翻译的,然后跟出去站在领导边上,以一个大胖子的形象?不像样呀!

不管怎么说,人家在释放友善的信号,她大大方方的接了。等满一周的时间,岗前培训考试完成,顺利过关之后,她才算是正式的入职。

被称为钟处的钟实,将林雨桐安排在梅组长的一组,林雨桐这才算是成了自己人。

小毛也热情了起来,其他人晚上不加班下班就回家了,但小毛也单身,跟林雨桐一起约着去食堂吃饭,也顺道介绍一些其他处室的人。因为一直没有打交道的机会,就这么不远不近的处着。

才来工作了一周,可家里天天都回打电话过来,“怎么样呀?工作好不好做……人家好不好相处……”

在单位上很多事情是不能对外说的,因此回答永远都是‘好’,‘挺好的’,说的最详细的就是――今儿吃了啥菜,那个什么什么做的可好吃了。其他的一盖都不能提。

但紧跟着这样的烦恼就没有了,因为真的忙到没有时间。开会本来就多,大家还都在加班。加班到什么程度,据说是上面的领导一年里没有休假过一天。

每个周末都有要签的文件。

一说要有外事会议,那就完蛋,基本都在办公室里耗着呢。能提前拿到一些会议要点,你得根据这个要点补充自己的知识盲点。作为笔译的,最怕负责流程的那些部门一会子一个主意,这会子想起这个,过来叫你改一下。一会子又想起那个,再叫你改一下。林雨桐同一份东西一天改了好几次,完全不知道最终的版本跟最初的版本差别在哪里。

晚上一回宿舍就跟四爷吐糟,“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再这么下去我得疯了。”

四爷就笑,“你跟别人正好是相反的。现在这种的,你往上扑腾,除了出身更高点镀金之外,确实不适合你。”

上面那就是个大型机器,要保证国家机器运转,单位都是个部件,你只能算一个小螺丝钉。在那里,你不到一定程度,你就得按部就班,没别的给你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可要是一心求稳的,人家就喜欢按部就班,安排什么做什么,做好了就行。其实是没有很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勾心斗角。

反倒是下基层,人事关系复杂,一般人摆弄不明白。很多刚毕业的孩子摆弄不了这个,当然更向往大衙门。但是桐桐则刚好相反,叫她跟着钟摆一样,整天保持这一个节奏工作,那完蛋了,她真耐不住。但叫她下来在复杂的环境里试试,她就能如鱼得水。

可这一年是她耐着性子也得磨完的。

每天的工作,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对的!学习的氛围特别好。经贸领域里,最少不了的是两个专业,一个是法律,一个是金融。金融这块林雨桐听四爷说的多了,耳融目染的也还可以,法律的话这个东西要求严谨,对翻译的要求就会越高。不学习成吗?

晚上不加班的时候也都没走,在办公室里学,学法律词条,拿不准的就得赶紧求援,像是外方的翻译人员,像是相关司局的专业人员,都属于被求援的一类人。于是,不知不觉的,这电话里存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早上林雨桐提前半个小时到,这应该算早的了。可慢慢的就会发现,早半个小时是常态。一进办公室,就听到播报新闻的声音。BBC成了大家每天必然要听的,要了解时事。

林雨桐觉得自己这个工作态度已经可以的很了,结果跟小毛熟悉了以后,被小毛请求,“能不能你来上班的时候帮我带份早饭。”

啊?

小毛压力也大,“我做了一年新人了,自觉进步了不少。可是呢,现在跟你一样的工作量,你基本到半下午就完工了,可我只要能按时完成就不错了。你的稿子是基本不用改,我的拿上去钟处得在上面画五环。没法子,笨鸟先飞嘛!”

林雨桐这才知道小毛早上六点到办公室,晚上不加班的话,过了十点半才走。

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呀!

而且,林雨桐发现很少有人谈私生活,也没人想着给你介绍对象或是别的,据说梅组长到现在都没结婚,原因不明。但也没人去关注这些。

这样的强度得坚持了一个月吧,天已经冷了,林雨桐特意出去买了几身天冷穿的衣服的时候,梅组长终于开恩了,放她和小毛去听会。

听会就是听别人开会,开会的时候会有翻译,叫他们跟着听听,为以后的上岗做准备。

小毛着急啊,从来不到宿舍找林雨桐的她找来了,“你需要买衣服吗?一起去呀!”

我并不需要。之前买的时候就是考虑到现在的打扮得保守,因此,都买的很职业。

小毛拉林雨桐一起去,“走吧走吧!一起去。”她看上一条颜色不算太艳的长裙子,“怎么样?”

这玩意价钱不便宜。

看得出来她很重视第一次听会的机会,但重视就跟该保守点,怎么做一点错都不出,才是最好的选择。她建议,“选条黑西裤,搭着小西装就可以。”

小毛舍不得这裙子呀,再说了,整天都是小西装黑西裤的,一点也显不出重视来。她提醒林雨桐:“你看梅姐每次参加这种会议,身上的裙子是不是跟这件很像。”

铁了心要买,然后就真买了,花了一个月的工资。

可等药去的时候往梅组长跟前一站,林雨桐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位梅组长的不高兴,但人家还是啥话也没说,带着两人一路走一路交代,话是这么说的,“会议的规格不一样,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这个你们要自己掌握。”没有明着批评,但已经在说你那么穿是不合适的。小毛就浑身都不自在了,尤其是一进去之后,就更不自在了。感觉就跟去小区门口的火锅店吃饭,偏穿了一身晚礼服的感觉是一样的。

在这个会议大厅里,林雨桐又一次碰见报到时碰上的那个中年男,他在布置会场,进进出出的人就喊他‘秦主任’。

秦主任正在摆放姓名牌,小毛要过去帮忙,林雨桐隐晦的拉了一下,人家摆放自然是有规矩的,要是能换个人,这么多人也等不到你伸手去帮忙了。

梅组长看了林雨桐一眼,就跟林雨桐耳语,提示她一会重点听什么,重点注意什么。

这就是一次普通的洽谈会,林雨桐跟小毛和其他相关的服务人员,都坐在不起眼的地方。林雨桐大部分时间都在注意梅组长的翻译,她用词谨慎,说话干练,从不喧宾夺主,声音不高不低,保证双方正常交流便可以。

这种场合这么盯着也不合适,一个个的手里都拿着小本子和笔,听着记着。林雨桐偶尔将几个词汇摘出来划拉在本子上就可以了。旁听的感觉并不是很好,坐在这里,你就是想清清嗓子也不合适。人家会议开了多长时间,你得陪坐多长时间。

会议一结束,等该出去的都出去了,林雨桐才跟着往出走。

咋说呢?干到梅组长那样,估计也是累。全程精力得高度集中。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

私下里,她跟梅组长说这个感受,梅组长拍了拍林雨桐的肩膀,“早上起来,我就吃了三个鸡蛋一个苹果,水喝了几口。”防止想上厕所的这个情况。

作为前辈把这种经验告诉你,你就知道下回要是叫你上,你该怎么做了。

这本是一件小事,林雨桐暂时没觉得这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工作还是照样。但才过了一周,小毛递交了辞职报告。

为什么呀?

考进来那么难!

小毛摊手,“工作多,压力大,工资少……太累了。以为是适应了一年,可实际上还是适应不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我的价值在哪。别觉得自己很重要,这样的单位最不缺的就是人。便是临时人手不够,可人家随时都能从下面的单位借调。也有的是人盼着被借调呢。要是扛不住清贫,这个工作就没法干。当然了,要是你家里的条件确实好,能补贴的起,那就另当别论了……”

辞职报告是递交了,但是流程走下来也得两个月吧。先是谈话,再是审批……一套走下来,得需要点时间的。但这段时间,小毛放松了。按时来,给活儿了也还干。就按照她的速度,干多少算多少,准点下班。

这就导致了林雨桐工作量骤然增加。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干到七点半,只能是说勉强干完了。中间只要午饭半个小时,晚饭是等七点半之后才吃的。

这样下去不行!

干活和干事其实是两码事!

照这么干下去,别说再干一年,就是再干三年,你还是个你。还想下去锻炼?有机会也轮不上呀!

在食堂随便吃了口饭,回宿舍换了身衣服就出去了。晚上在后面活动广场上健身的人还不少。打篮球的,打乒乓球的,在健身器材上玩的正好的,围着跑道一圈一圈慢跑的。这里一般是没什么要紧人物来的,人家都回家了呀。在这边的大部分都是住宿舍的。天也黑了,路灯亮着,这属于不走到跟前都看不清谁是谁的,相互不打招呼各自忙自己的。

这段时间可把人给憋坏了,心里压着什么东西一直也没发泄出来。这会子脑子全是以后的打算,她把单位的各个部门也都了解了一遍,说实话,自己现在干的就是专业性强的东西。这玩意是稳定,但也真能稳定的一塌糊涂。

心里想着这个事呢,脚下不停,一圈一圈的跑自己的,到底跑了几圈了,她也没数,也没心数,但还真有有心人数着呢。刚开始就是看美女,看不见脸蛋,但是身材是真不错呀。

然后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了。这姑娘都匀速跑了四十分钟了,可看着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呀。小伙子本来坐在篮球场边上等着替补的机会呢――大家的耐力都不行,相互轮换着来的。

他这边只顾看了,那么长时间不上场,把一轮一轮的人替换了几次了,还没上场。然后大家都发现这小子在看什么了:这姑娘哪个部门的,这耐力可以呀!

于是,先是四五个围观,后来干脆连篮球也不打了,打赌这姑娘还能跑多久。闹的在一边健身的也跟着围观,直到林雨桐听到‘加油!加油!’的喊声,她才回过神来,可也没想到人家给她喊‘加油’呢,前面看看,跑道上没人。回头看看,好像也没人。这才发现,都朝她喊呢。她笑着挥挥手,路过篮球场的时候被拦下了,人家还问呢:“哪个部门的?以前没见过?”

一群高矮胖瘦不一样的篮球‘运动员’,林雨桐顺势也站下了,“外事翻译,你们呢?不打球干嘛呢?”

找林雨桐说话的这个小伙子高高瘦瘦的,“我们是哪个部门的都有。怎么样?还跑的动吗?”

林雨桐抬手指了指他手里的篮球,“要不要打一场?”

行不行啊!

试试吧!

本单位的人,认识几个是几个。以后部门之间有个合作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一起玩呗。

一上场就厉害了,这姑娘个子不高,弹跳力硬是要得!那么大个子的小伙子竟然拦不住。

多打了半个小时篮球,下场的时候知道这一圈人的名字了,虽然他们所在的部门跟他们的人还对不上。但至少知道这个高个子叫叶鹏飞,在办公厅。

相互没有留电话,一个单位的,总能碰上的。

确实很容易就碰上了,每天晚上都在这里健身。林雨桐跑一小时之后再跟他们打半个小时的篮球,也算是在单位上有了熟人了。

她一直苦等机会不到,甚至都想着寻找机会。为此还特别注意大家的身体,说不准谁有个不舒服就叫我正好给撞上了呢。然而,并没有!大家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直到突然有一天,人家机关D委的基层工会找上门来,说你们司翻译处那个林雨桐长跑不错,怎么没有报上来。

之前倒是有过一份国家机关职工冬季运动会的通知,但翻译处这边一天到晚的坐在这里忙,运动这一块,还轮不到他们这种坐办公室舞动笔杆子的,关键是也确实忙的顾不上。

林雨桐见通知了,也压根没把自己跟这事联系起来。

可谁知道人家还专门找上门了――肯定是一块打篮球的那些人里谁说的。

这个是D委工会组织的,你就是再忙,活动得参加呀。所以,加班可以不用了,时间给你腾出来,训练去吧。

五点下班林雨桐就能走。过去果然见到叶鹏飞,他看见自己就哈哈大笑,“这么好机会,你怎么不主动报名?”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我们那忙起来是每日每夜的。”林雨桐跟叶鹏飞一块搭话,这个人是在机关里很少见的比较张扬的人之一。她没谈工作的事,只问运动会,“你报了哪个项目?”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等着陆陆续续来参加运动会的人。也就三十来个,年龄还不等。都是那种重在参与的心态吧。

这些人大部分好像叶鹏飞都认识,他还热情跟人家介绍林雨桐,“真的……耐受力特别好。我觉得今年的马拉松非她不可。说不定今年的冠军就是咱们的。”

然后,林雨桐就带着这么一个擅长运动的标签,走入了大家的视线。

事实证明,这姑娘真的特别能跑。

但林雨桐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标签,那话怎么说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看看这些来参加的都是什么人,有后勤的贼清闲的那种,有司机班的,领导用才忙的那种,还有秘书处的,说忙就忙,说不忙吧,也不急着用你的材料的时候就真不忙,还有档案室的,另外还有□□上的。

档案室的大姐应该是在档案室没人跟她说话憋的,一出来话贼多,拉着林雨桐这个那个的说。但这也叫林雨桐在高压的环境下看到了一点鲜活气。

对嘛!这才是正常的样子嘛。

当然了,这是领导不在的情况下大家都比较自由。不过,这种训练领导也不会跟着。不过开幕式当天,能去的都去的。两辆大巴车,几乎就都给拉去了。

开幕式之后,有个徒步走的比赛,这个是全员都要参加的。刚开始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紧挨着的,后来这走着走着就散了,哪个单位的早就分不清楚了。林雨桐始终保持匀速,也不往前赶,好些老同志都参加这样的比赛,年轻人不着急就对了。

刚开始还跟叶鹏飞一块走的,结果其他单位里大概有他认识的人,一会子工夫不见人了。她走的不紧不慢,可还是超过了不少人。边上很多沿路围观的群众,也有的自发的参与到里面的,感觉步行道一下子就拥挤起来了。她往路牙上站了站,等这个路口涌过来的人都过去了,自然就不拥挤了。

跟林雨桐一块等着边上的还有个穿着枚红色运动服,灰白的头发的阿姨,五十来岁的年纪,身后还背着登山包,手里拄着一根登山杖。前来参加比赛还年纪这么大的都基本是领导,而领导出门徒步,最多就是换了双运动鞋,他们事属于一看就是机关里的人。而这个阿姨又是包又是登山杖的,怕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爱好这些运动了。林雨桐就道,“阿姨,今儿人太多,到了路口又要推搡,您不如从这个路口上去,换条路……”

这阿姨笑了笑,“不行啊,跟我一块来的都走这条路了。”

是怕走丢了不好找人吧。

林雨桐也不着急,就招呼人家,“那您跟着我吧。”

那边也不拒绝,两人一路走一路聊。

一说工作,这阿姨还一脸的惊讶,“你是搞外事工作的?”

“就是个小翻译。”林雨桐随口应了一句,看了这阿姨一眼,“您这年龄也不到退休年纪呀!”

“没退休,之前身体出了问题,休假了一段时间。”这阿姨说着就道,“年轻人更得注意身体,整天坐着不动不行。年轻的时候觉得没关系,可等上了年纪了,身体就告诉你,它不行了。”

林雨桐朝这阿姨脸上又[醋-溜文学最快发]看了一眼,心里就了然了,是胃出了问题了,做了大手术,大病初愈,“那您可不该参加这样的活动。”散步可以,但是负重就真不行了。林雨桐接了她身上背的包,“是您的大夫不负责任还是您这个病人不听话?背着包徒步?这一场下来,您也不用工作了,往后只能休息了。”

我还真就不想继续工作了,还不能叫人任性一回了。

这年轻人怪实诚的,自己的包直接给背上了。行!也不强求了,她拄着登山杖,慢悠悠的走着,“干了一辈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样的工作循环往复,厌倦了。”

“您别说您干了大半辈子厌倦了,我这才干了几天,也觉得厌倦。”林雨桐就笑,“工作还是要找那种有挑战性的,有开创性的,属于干事的那种工作。单纯干活的这种工作,那是真累。”说着就笑,“当然了,事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但干事的人不是谁都能替代的,干活的人却是找个人就能替代!”老阿姨接了一句,就笑吟吟的看林雨桐,“我年轻的时候也这么想过。”

林雨桐本是闲聊的,但对方一说这话林雨桐就不由的正视起来。她把脑子里单位领导的照片都划拉了一遍,没有跟此人对上的。可能是其他机关的领导!想想自己说什么了?

也没有!只说外事翻译,可也不是只一个单位有外事翻译。

具体的单位没说,姓名没说――那没事!之前那点牢骚不妨碍什么。

她假装没看出对方可能的身份,继续闲聊,说天气说养生就是再不说工作。可却没想到,在运动会的领奖台上,林雨桐见到了笑的很欢快的老阿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