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唐朝贵公子 > 第五百九十八章:摧枯拉朽

唐朝贵公子 第五百九十八章:摧枯拉朽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6:0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世民随即又发诏令,下令各路紧急攻打辽东郡诸城。

显然,李世民的心情是很急迫的。

之所以这样不吝伤亡的急攻,是因为此时正好天策军分担了大量的压力,辽东郡正是最空虚的时候。

倘若高句丽的精锐自国内城前来救援,那么这一次,此战的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高句丽人占尽了天时地利,而李世民征发的大军并不多,规模远远及不上当初隋炀帝讨伐高句丽时期。

何况这样恶劣的天气,如此长的战线,战争拖延一天,对于大唐的钱粮和士气消耗极大。

当初他检讨过隋炀帝的得失,最后得出来的结论便是,对付高句丽,只能速胜,若不能速胜,则会陷入僵局,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高句丽人龟缩于一座座的城池和关隘,唐军虽是连续拔了三四个城池,可这辽东郡依旧还在负隅顽抗。

在一连攻势之后,大唐的将士已显出了疲态。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大家实在受不了这恶劣的天气。

李世民回到了御帐,李靖已率中军和李世民会合。

于是在大帐之中,李世民稳坐,随即对李靖道:“各部现下如何?”

“陛下。”李靖眼眸中露出坚定之色,咬牙道:“若是给臣半年时间,臣一定拿下辽东诸郡。”

半年……李世民点头,这和他自己的评估差不多。

当然,拿下了辽东并不算是成功,接下来至少还需花费一年半载的时间,南下跨越白山和黑水河,乘胜追击,彻底灭亡高句丽。

“只是将士们御寒的衣物,还是太稀薄了。许多将士,实在受不了这辽东的寒冷。”李靖道:“不少将士,一到夜里,便被冻得僵硬,因此而受风寒者,也是不计其数。这些高句丽人,十分顽强,陛下要做好长久作战的准备。”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朕会命房玄龄人等,想尽办法,调拨御寒衣物来,哎……”

他还是低估了这寒冬中的辽东。

不过……好在现在大唐大量的产棉,可以紧急的采购,想尽办法调配到各军之中。

十几万大军,在这白山黑水之间,冻僵的土地里,面对一座座坚城,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李靖的心情倒还算不错,他已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下一步,臣以为,理当集中兵力攻打安市城,只要拿下安市城,便可切断辽东与三韩之地的联系。只是……这安市城有重兵把守……臣这里需要足够的弩箭,就是不知……火炮运来了没有……”

李靖就好像一个吞金的怪兽,他所有的计划,其实都是两个字……要钱。

辽东郡可以徐徐攻打,可为了防止三韩之地的高句丽人驰援辽东,那么就必须直接深入,拿下辽东和三韩之地的重要节点安市城。

其实从地理上来说,辽东和三韩之地之间,是有一道山脉的,在这个时候叫做千山山脉,而在后世,则为长白山脉。

这里山势连绵,对于唐军而言,安市城就是这山脉的重要节点,相当于是关中的虎牢关一般的存在。

由此可见,在这残酷的环境之下,要夺取这样的城塞,有多么的困难。

可若是不拿下这里,那么想要切断国内城和辽东的联系,甚至在未来打开国内城,也就是后世的平壤门户,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李靖希望拿下安市,不是没有道理,这虽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可想要有进展,单凭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城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只有夺取这里,才能破局。

李世民皱眉道:“安市城有多少兵马。”

李靖道:“他们号称有六万人,粮草无数,此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而且,随时可能有高句丽人驰援。”

李世民皱着眉,下意识的权衡着,口里道:“兵马有云,十而围之,朕起精兵,不过十五万人,若是围攻安市,那么其他各路兵马,就要云集安市了。那么其他辽东各城,就可能要放弃。不过,这既然是你的安排,你乃统兵大将,自然依你行事。”

李靖抱手:“喏。”

实际上……李靖的军事行动有点冒险。

十几万大军,耗在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塞,这就意味着,唐军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和安市死磕,如此一来,辽东各郡的压力就得到了缓解。

而唐军若是能拿下安市城,自然是豁然开朗,可若是继续鏖战下去,那么就可能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

李世民想了想道:“下旨,令人紧急调拨火炮来……沿途不可再耽搁了。”

火炮乃是攻城的利器。

不过其实在东方,用处是有限的。

后世的人们一直将火炮视为打开城墙缺口的东西,可这其实是受了西方人的影响。

因为在西方,他们大多是以城堡的模式进行防御,而城堡说白了,就是一道墙而已,火炮一轰,那一堵墙出现一个口子,那么防御就破了。

可是在东方,城墙可就厚重了,这玩意足足有一两丈宽,城墙上甚至可以走马和过车,这么厚的城墙,火炮怎么破?

当然,火炮也不是没有用的,它可以直接轰击城中,大大的降低城中军民们的士气,起到一定杀伤的效果。

而这……对于李靖而言,就是神兵利器了。

议到这个时候,张千突然快步而来:“陛下……奴截获了一封高句丽人之间的书信,里头的内容……”

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张千,当着众臣的面,忙道:“取来朕看。”

那书信落到了李世民的手上。

李世民低头一看,随即冷笑道:“挑拨离间吗?竟说正泰与他们高句丽人勾结,与他们做买卖,将我大唐的甲胄,暗中倒卖给了高句丽人。”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都做声不得。

要知道,大唐和高句丽,可是死敌,即便是互市,彼此会有一些贸易上的往来。

可某些东西是不许买卖的,在从前的时候,即便是生铁买卖都是重罪,更何况还是大唐现在最犀利的重甲呢!

这玩意太厉害了,怎么可能卖给高句丽人!

张千随即道:”是啊,奴也觉得蹊跷,这上头说,陈正泰卖给高句丽人的甲胄,价值才二十多贯。呵呵……这不是开玩笑吗?要知道,他自己就说过,重甲的本钱都要三十多贯呢,就是咱们唐军自己要买,都得五十贯,一点价也不讲。他陈正泰是肯吃亏的人,这不是笑话吗?”

不得不说,这个理由很强大。

李世民不禁笑了,道:“是啊,此等低劣的离间计,朕岂会相信?”

只是那李靖的脸色却极不好看。

这时,李世民抬头看了李靖一眼:“卿家似乎有话想说?”

“陛下……”李靖踟蹰,显得很犹豫,道:“臣……臣……”

李世民就板着脸道:“这是干嘛,有话便说。”

“陛下不说还好。”李靖道:“可是陛下一说,臣倒是想起……大军渡辽河的时候,有一件事……十分蹊跷。当时大军过辽河,有一支高句丽铁骑,半渡而击,他们身披重甲,有数百人的规模,而后眼见渡河的大军越来越多,给我军制造了一些伤亡之后,便呼啸而去了。”

“重甲?”李世民瞪大眼睛道:“他们何来的重甲。”

长孙无忌连忙道:“十有**,是他们自己锻造的。”

李靖便道:“臣俘获过几个重骑,那甲胄……很奇怪,只是……当时臣没有在意,直到现在……臣这便命人将甲胄取来。”

就在这大帐中的君臣们惊疑之间,李靖果然让亲兵搬来了一副甲胄。

只是……这甲胄一送来,帐中君臣便都个个瞠目结舌了。

李世民是行家,只一看,这甲胄虽然和大唐的甲胄在外形上有一些区别,可锻造得十分精良,不只如此,许多的技艺,都十分高明,他下意识地道:“是陈家锻造的甲胄……”

李世民的脸色很阴沉,当初他对重甲很有兴趣,便让陈正泰送去了宫中几副,他还细细的研究过。

李世民随即道:“这甲胄不说所用的工艺,匠人们可以模仿这些,只是……甲胄所用的钢材,却是模仿不来的,只有陈家的冶炼作坊,方才可锻造出这样的精钢。高句丽人……冶炼的手艺,还差的很远。”

这一下子,众人便都大惊失色了。

既然如此,那么这些甲胄,岂不是就可以证明那书信中的内容,绝非虚言?

“会不会是……有高句丽的细作……”长孙无忌小心翼翼地道。

李世民冷笑:“可是……这样的重甲,在辽东出现了数百人。这还只是辽东,其他地方就未可知了。什么样的细作,可以胆大包天到窃取数百副重甲而事先没有人察觉?他们又是如何将这么多的重甲运出关中,又如何……送来此的?”

这已经很明显了,细作是不可能办到这件事的。

而这世上,唯一能办到的人……只可能是一个。

李世民的脸色非常的铁青,事实就在眼前,可这个事实,他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

文武众人似乎也意识到了不对劲,见陛下绷着脸,看样子似正藏着极大的怒火,便大气不敢出。

李世民则是背着手,来回踱步,而后他深深吸了口气,才道:“仁川那里,可有什么消息吗?”

“陛下。”张千苦着脸道:“天策军抵达仁川之后,便没有进兵,而是驻扎于仁川……好像还没有什么动静。”

李世民一脸诧异,皱眉道:“仁川乃是百济之地,现在水路并进,朕已深入辽东,何以他们却是还按兵不动?”

李靖这个时候,也感到事态严重起来。

他虽然很不理解,你朔方郡王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何折腾出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

可是这些事的后果很严重呀!

于是他忙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

“朕没有其他的意思。”李世民冷冷的声音,气鼓鼓的高声道:“朕只想知道,这些重甲到底怎么到了高句丽人手里。为何天策军按兵不动……”

“陛下,此事过于蹊跷,我看,还是立即撤回天策军……再做计较吧。”长孙无忌顺着李世民的话道。

李世民却是摇摇头,咬牙道:“一切还是按计划行事,朕就不信了,陈正泰那个家伙……他会贪图财货到了这样的地步,居然还敢私通高句丽人?他要是有这个胆子倒也好,不失一条汉子。”

说罢,他扫视了众人一眼,才又道:“此时事实没有查清,你们也不要无端猜测,他终是朕的女婿,历来对朕忠心耿耿,立下过许多的功绩。现在……进兵即是,其他的事,不必理会!”

迎着李世民冷冽的目光,众臣只能纷纷称是,谁也不敢再多说一句,便告辞而出。

显然,李世民此时的脾气很不好,以至于张千也忙告退出来。

这张千一出来,却见长孙无忌小心翼翼的凑了上来,低声道:“张力士,这书信是当真的吗?”

张千打了个寒颤:“长孙相公何出此言?难道奴敢伪造这等书信欺骗陛下?何况那甲胄,是千真万确的,还有……天策军驻扎在仁川,一直避不出战,难道也是咱伪装的吗?”

长孙无忌便皱眉不语,良久才道:“我就是想不明白,陈正泰怎么就敢贪心到这个地步……张力士,你看,陛下是什么态度,陛下的态度有些蹊跷啊。”

张千幽幽地叹了一声,才道:“陛下是信又不信,嘴里虽说不信,可实际上……事实就在眼前,这些都是骗不了人的,那到人不信呢?这时候……长孙相公就不要有任何表态了,还是躲着一点走吧。”

长孙无忌脸一红,他明白张千什么意思,于是点点头:“有理,我还是请战去和李靖一起攻安市城才好。”

………………

而此时,浩浩荡荡的天策军,已是开始离开仁川,登上了海船。

而后……由娄师德所率的水师,数百舰船,承载着天策军,袭击了高句丽的一处港口。

几乎水师一到,这港口便已陷落了。

而后,浩浩荡荡的大军登陆,此时,大军距离高句丽的国内城,已是不远了。

他们当日,直接用火炮攻击了距离海港不远处的赤峰镇。

赤峰镇乃是军镇,本是高句丽的屯兵之所,陈正泰直接让数百门火炮结了阵地,随即便开始狂轰滥炸,也不袭城墙,而是将整个赤峰镇直接覆盖,足足炸了一夜。

天亮时,步兵抵临了赤峰镇下,进入赤峰镇的时候,这里显然已经没有多少活物了。镇内的木质建筑以及营房彻底被炸了个稀烂,人畜死伤者不计其数。

在赤峰镇稍作停留后,陈正泰带着大军继续进发。

而此时……国内城里,数不清的难民正朝着国内城涌去。

无数可怕的消息,也随着这些难民,传递到了国内城里。

十万高句丽精兵,全军覆没了。

赤峰镇也在一夜之间陷落。

侥幸逃生的人描述起这些场景时,面上带着难言的恐惧,以至于有人精神失常。

尤其是从那赤峰逃回来的。

说是一夜之间都下着火雨,数不清的炮弹不知什么时候落在自己的身边,易燃的帐篷和木制房屋瞬间起火,又是大火,又是连绵不绝的火雨,足足一夜……人畜皆死,寸草不生。

小小一个赤峰镇……都快砸成饼了。

无数人在黑暗中相互践踏,只有极少数人,才侥幸逃了出来。

当然……这里头肯定是有夸张成分的。

火炮的威力还没有这样厉害。

只是这么个玩意,对于人的心理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这国内城,已是人心惶惶。

眼看着,天策军就要兵临城下了。

…………

陈正泰正骑着马,带着人马行进。

跟在身后的陈正业忍不住抱怨着,说是昨日使用了太多的火炮。

对付一个小小的赤峰镇而已,居然将弹药消耗了六七成,这不是杀鸡用了牛刀吗?

可接下来……还要攻国内城呢,那国内城的规模,是赤峰镇的十倍,现在炮弹已经不足了,只怕得需要花费一两个月时间才能让人将补给的炮弹运送过来。

陈正泰则忍不住骂他:“就算不打赤峰,我们对付国内城的炮弹就足够吗?”

陈正业一看陈正泰发了脾气,便瘪了,耷拉着脑袋,不敢回嘴。

而陈正泰则道:“既然攻打国内城也是不够的,那么……就拿这赤峰镇当做我们的试炼场!那高句丽人岂会知道我们有多少炮弹?只是经过了赤峰一役,这国内城的军民们才会知道火炮的厉害,他们才不敢心存抵抗我们的侥幸之心。你以为我是钱多的慌,在一个小军镇里浪费炮弹?这是心战,心战懂不懂,我是先吓一吓他们。”

于是陈正业缩着脖子忙道:“懂了,心战!”

………………

昨天在外面吹了风,头有点晕,所以早点睡了,看看今天或者明天能不能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