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赵氏虎子 > 第113章:莫名来客

赵氏虎子 第113章:莫名来客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9: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秋季过后,鲁阳迎来了当年的冬季。

去年这段时间,鲁阳与叶县最为动荡不安,因为有大批从宛南、宛北的难民涌入境内,让两县措手不及,因此两县当时均出现了许多难民与当地人的冲突,其中不乏出现死伤。

而今年,鲁阳、叶县两地在以工代赈方面已有了经验,哪怕因为战争的关系,南阳郡仍然持续有难民北逃至两县境内,两县县令也能很快将这些难民安置于各个工点,给予这些难民活命的希望。

难民有活命的希望,自然就不会作乱,两县得以继续维持稳定的局势。

当然,大批难民的到来,也并非全然都是负担,这些人同样是优秀的劳力,极大地加强了鲁阳、叶县两地的建设能力,比如鲁阳,在县令刘緈与鲁阳乡侯的带领下,鲁阳在四月初时完成了当年的全县的耕种,随后在一边挖掘璟公渠的情况下,又陆陆续续开垦了数千倾的荒地,以便在六七月时种植豆菽。

豆菽的亩产要比稻米出色,更重要的是,豆菽在贫瘠的地上也能种植,甚至还能改善土壤,在赵虞的劝说下,刘緈今年尝试大规模种植豆菽,倘若效果确实好,那么相信这位刘县令并不会拒绝将豆菽作为鲁阳的经济作物之一。

更别说豆菽这东西,不但人能吃,喂牲口、喂战马,都是极好的饲料。

总而言之,鲁阳渐渐地愈发有了活力,许多人都相信,待不久以后,鲁阳会渐渐追赶上叶县,成为毫不亚于汝阳、阳城的繁荣大县。

至少赵虞就是这样认为的:眼下的鲁阳,缺的只是时间。

鉴于鲁阳当前暂时不需要担忧什么,赵虞便开始思考自己的将来。

将来做什么?

说实话在来到这个家至今,赵虞还真没想过。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其实有三条出路。

目前最好的出路,自然是投奔宛城那位孤高的将军,王尚德。

虽然据鲁阳县令刘緈所言,王氏一族在朝野的名声并不是太好,他有点反对赵虞与王氏一族走地太近,但同时刘緈也必须承认,王尚德确实是晋国数一数二的将军,国内能达到他这种高度的,一双手就能数出来。

因此投奔王尚德,对于赵虞来说确实不失是一个好的出路,更别说王尚德也颇为欣赏他。

但赵虞个人并不喜欢那种打打杀杀的生活,相比之下,他其实更倾向于他素未谋面的大舅、二舅那样的生活,当一名云游四方的商贾,累了就找个风景好的县住一段时间,待恢复精力后再去其他的县城。

但遗憾的是,商贾在晋国的地位低下,赵虞不敢在父母面前提起。

至于第三条出路,那便是刘緈所建议的,即去王都求学,晋国的王都在邯郸,也就是古时作为赵国都城的邯郸一带,那里聚集了晋国的高官名流,刘緈认为,凭赵虞的才能只要去邯郸求学,就肯定会被那些达官贵人看中。

这个建议,令鲁阳乡侯与周氏颇为犹豫。

相比较投奔王尚德、投身军伍,夫妇二人自然倾向于刘县令的第三条建议,毕竟军伍太过凶险,看看王尚德,五月初出兵讨伐南郡叛军,如今都十月了,这位王将军还在与叛军厮杀,据小道消息称,双方士卒的伤亡数字早已超过三四万。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为人父母只要有选择,岂会忍心将儿子送上战场?

但说到去王都求学,邯郸离鲁阳实在是太远了,无论是鲁阳乡侯还是周氏,都很担心将儿子送去邯郸后,他们儿子会像周老爷子的两个儿子周韫、周傅那样,几年都很难见上一面——当然了,周氏两兄弟纯粹就是害怕见到老爷子,原因还是有所不同的。

好在幼子赵虞现如今才十一岁,哪怕过了今年也才十二岁,尚有至少三年的时间在家中陪伴父母。

十月中旬,因为天气逐渐转冷的关系,赵虞渐渐也不往郑乡跑了。

虽然父子的关系随着解除日渐亲近,但鲁阳乡侯对待两个儿子依旧严格,尤其是对待幼子赵虞。

这不,每日清晨大概卯时的时候,鲁阳乡侯命令张季、马成二人必须到赵虞的屋子报道,然后教授赵虞习武——他倒不是想让儿子练好武艺去投奔王尚德,但他觉得,儿子最起码得有防身的本领,毕竟日后万一出门在外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呢?

于是乎,赵虞每日尚在瞌睡之际就被静女唤醒,然后就在他那间小屋前,一边听着大哥赵寅郎朗的诵读声,一边跟着张季、马成二人习武。

张季、马成二人,论武艺在乡侯府的卫士乃是佼佼者,尤其擅长矛与剑这两种兵器——严格来说,其实乡侯府的卫士都擅长这两种兵器,因为都是卫长张纯等当过军卒的人教出来的。

在教授赵虞武艺钱,张季、马成二人在小屋前耍了一套,无论是剑还是矛,挥舞起来大开大合、飒飒生风,看得赵虞、静女、曹安三人一愣一愣。

然而张季与马成教授赵虞的第一课,却是马步。

这个赵虞懂,任何花里胡哨的武艺,最关键的就是马步,也就是下盘得稳,不然你一刀砍过去,别人还没怎么着,你自己却跄踉摔倒了,那纯粹就是白送人头。

下盘练得稳健之后,第二步是活用腰力,那些历来传说力大无比的猛将,无一不是掌握了如何灵活使用腰部的力量,这比单纯的臂力要强劲地多。

不得不说,习武打基础确实是一桩非常枯燥的事,哪怕有张季、马成这两位不错的老师,哪怕自告奋勇的曹安陪着一起练,哪怕有静女不离身的擦汗递水,也是非常无聊。

对此,张季、马成二人很是无奈。

他俩私底下评价这件事。

“二公子……过于懒散了啊……”

“没办法,二公子太聪慧了,一般聪慧的人都喜欢找捷径,可习武哪有捷径可寻?”

“二公子倒是也知道习武没有捷径,然而就像你所说的,二公子过于聪慧,耐不住寂寞,太好动了,倘若按照当初纯叔对咱们的要求……咱们是不是要求过低了?”

“行了行了,就现在这样,二公子都坚持不下来,还提高什么要求?我觉得吧……先让二公子掌握一些防身的本领吧,免得你我日后保护不及,剩下的,以后再说。”

“唔。”

不得不说,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张季、马成二人毫不后悔追随赵虞这件事,但这位二公子在习武方面实在是欠缺耐心,还是令二人有些苦恼。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晨练一个时辰,赵虞便回屋睡回笼觉去了,一直睡到午后自然苏醒,随便弄点东西吃,然后在屋内看看书什么的。

这些书,都是赵虞从他爹鲁阳乡侯的书房内拿出来的,大多都是残缺不齐的百家杂书,赵虞纯粹就是看了解闷,毕竟实在是找不到什么事做。

虽然有一阵子,赵虞兴致勃勃地带着身边的人出门打猎,但自从他们追着一只獐子追了几里山路且最后还是空手而归时,他就不想再去了。

仔细想想也是,在山中狩猎哪有那么容易?

除非像古代帝王狩猎那样,派出许多军队将猎物驱赶至一个区域内封锁起来,否则,狩猎绝对不会是骑着马、带着弓,在与旁人谈笑风生之间就能轻易获得猎物的。

狩猎其实是很辛苦的,喜欢的人乐此不疲,但像赵虞这种纯粹是因为好奇的人,根本无法坚持许久。

晚上,按照习俗是全家人团聚用饭的时候,乡侯府亦不例外,除非是有什么特殊情况。

就好比今日,当赵虞带着静女来到北屋,左等右等都不见父亲鲁阳乡侯前来。

他转头询问兄长赵寅:“爹呢?”

赵寅摇了摇头。

从旁,周氏正在翻看着一叠说媒人送来的女子画像,显然这位母亲还未放弃想给幼子寻一桩婚事,还在为此物色人选。

说实话,那些画像赵虞也看过,脸盲的他感觉无论哪个看起来都差不多,简直比前世的‘照骗’还要过分,但周氏似乎对此很感兴趣,最近这段时间,几乎都在翻看这些画像打发时间。

可能是听到了儿子的询问,周氏随口解释道:“再等等,虍儿,你爹在接待客人。”

“客人?谁?”赵虞好奇问道。

“这个为娘也不知。”周氏摇摇头。

娘俩正说着,此时鲁阳乡侯从屋外迈步走了进来。

见此,赵虞好奇问道:“爹,娘说你方才在待客?谁来了?”

鲁阳乡侯也不隐瞒,待坐下后解释道:“一个叫做童谚的人。……此人自称来自梁郡,什么身份他也没说,只说他是朝廷的人,奉命在搜捕一个叫做‘赵隅’的人。这次他来拜访我家,想知道我家跟这‘赵隅’有没有瓜葛。”

“赵隅?”周氏不解问道:“咱家有这人么?”

鲁阳乡侯摇了摇头,说道:“并没有。……从我开始往前推三辈,我家都没有……”

周氏点点头,旋即好奇问道:“有没有可能是……那两支?”

听到这话,鲁阳乡侯的面色顿时沉了下来,半晌才说道:“不会。……虽然三家关系恶劣,但祖谱在我这,那两家若有人成婚生子,哪怕再不情愿,他们也会知会我一声,让我添入祖谱,我对这个‘赵隅’没有印象,应该不是我鲁阳赵氏的人……我晚上再去翻翻族谱。”

周氏微微点了点头。

从旁,赵虞好奇问道:“爹,这个赵隅,他犯了什么事?”

鲁阳乡侯皱着眉头说道:“据那童谚所言,这赵隅似乎是谋反作乱、罪大恶极……”

“谋反作乱?”

周氏与赵寅、赵虞兄弟俩面面相觑。

毕竟无论是在哪个朝代,谋反作乱必然是最严重的罪行,立斩不赦的那种。

“当真讨厌。”

周氏皱着眉头说道:“顶着赵氏之姓犯下这等重大罪行……”

“是啊。”

鲁阳乡侯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此赵非彼赵,但一个赵姓之人犯下了此等罪行,总是难免让天下其余赵姓之人感到恐慌与不安,生怕受到牵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