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赵氏虎子 > 第612章:七月

赵氏虎子 第612章:七月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9: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PS:咳嗽倒还好,打喷嚏实在是太难受了。』

————以下正文————

五月、六月,晋国对江东义师的征讨仍在持续,由于传递消息的不便利,对此心心念念的赵虞无从得知最近的战况,只能在胡思乱想中度过每一日。

比如说,江东义师战败了怎么办?

更有甚者,他兄长赵寅与公羊先生等人万一出现了什么闪失怎么办?

想到最后,赵虞亦不禁有些恐慌。

为了缓解这方面的压力,他唯有将全部精力投入颍川郡的建设,使自己无暇去胡思乱想。

在他的督促下,昆阳、舞阳两县的采矿场,以及坐落于颖阳的冶铁工坊、锻兵工坊,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建造着。

不过在此期间,米价的持续上涨,也成为了颍川郡里颇为头疼的一件事。

由于那‘三十万石军粮’的消息没捂住——事实上也捂不住,从五月初起,颍川郡境内就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市米即将告罄’的谣言,这使得各县的米价再次飙升,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突破了四百钱一石的大关,甚至于仍在持续上升。

四百钱一石,这已是寻常百姓所无力承担的价格,而更要命的是,米价仍在上涨,以令人绝望的速度。

米价的飙升,使得各县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了一定的骚乱。

好在这些骚乱都是当地平民自发形成的抗议,无组织、无纪律,在各县黑虎会的调停、安抚下,倒也没有造成什么实际影响,仅仅只是给颍川郡里敲响了警钟。

得知消息的郡丞陈朗立刻来到都尉署,与赵虞商议这件事,看看是否要将一部分郡里掌握的粮食流入市集,对冲飙涨的米价。

对此,赵虞摇头说道:“这次米价的上涨,源自郡内平民对缺粮的恐惧,他们并不知郡里其实还有足够养活全郡人的粮食,只知道被抽调了三十万石军粮……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我等也不宜将民众想得过于睿智,调郡粮对冲米价,最终结果无非就是富者、中富者购入了这批粮食,购不起的贫者,依旧购不起,考虑到大部分平民都是中下贫者,调郡粮对冲市米,这恐怕并不是制止恐慌的好办法。”

陈朗信服地点点头,旋即问道:“那都尉的意思是?”

“还是老办法。”

赵虞右手虚握成拳,正色说道:“由各县官府出面,用以工代赈的形势推出‘官府工粮’,雇佣当地平民,修缮道路也好,拓宽河道也罢,总之将需要大量劳力的工程动起来,期间逐渐取缔市米。”

他所说的,其实就是当年的昆阳的‘战时管制’,或者说‘昆阳模式’,由实践得出的结论,在官府的宏观调控下,可以做到以最少的粮食养活最多的人——这当然不是指克扣口粮来节省粮食,而是杜绝了个人囤积粮食的行为,使粮食基本被掌握在官府手中,用于所有县民。

毕竟在粮荒时,囤粮是非常常见的行为,哪怕囤粮的人其实并没有‘居奇’的想法,但这仍然会给粮价造成冲击。

这一点,赵虞非常清楚。

“也只能这样了……”

微微点了点头,陈朗又问道赵虞道:“那,针对各邻郡的援助粮……”

赵虞思忖了片刻,说道:“对梁郡的援助粮早前就已经停止了吧?好,接下来暂停对陈留、汝南、南阳三郡的援助粮,陈郡……再缓一缓。”

“好。”

陈朗点点头,没有追问什么‘为何陈郡再缓一缓’的问题,很显然这是赵虞看在陈太师面子上做出的决定。

此后十日内,颍川郡境内各县都陆续推出了‘工粮’条令,大抵就是官府出粮,雇平民、流民于本地开展各项建设,比如修缮城墙、道路,拓宽河道、开垦荒地等等,总之各县官府就是借这条政令告诉县人:购不起粮你可以替官府做工,只要勤快,就不会饿死。

一时间,飙升至四百五钱一石的米价,终于缓缓停止,随后有所下滑。

而在此期间,赵虞在借助各县黑虎会提供的消息,查到了几个试图囤粮居奇的商贾住址,派当地黑虎众的头目与对方谈了谈。

随后,那几名商贾就表示愿意无条件交出手中的全部粮食,谁也不知究竟为何。

在明,有颍川官府、郡军,在暗,有各县黑虎会,借助着‘一明一暗’两股势力,赵虞很快就平息了境内各县民众的恐慌与骚乱,顺带着还提高了各县官府的公信力。

不过遗憾的是,与颍川郡相邻的几个郡,官府对境内的控制力度就远不如颍川郡。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六月下旬,河南郡西部的伊阙贼再次作乱,一支向北前往雒阳一带,截击河南都尉李蒙的进剿;一支则向南,骚扰包括汝水、汝阳、阳城在内的汝水诸县。

面对伊阙贼的威胁,汝水诸县团结一致,以阳城县令郑州为主,花重金征募游侠、游勇,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讨贼官兵。

同时,汝水诸县还向下游的阳翟县求助。

阳翟县自然不敢擅做主张,当即派人前往许昌的都尉署,请示赵虞。

期间,汝阳县令王丹亦托魏普的关系,向颍川郡求助。

不得不说,当得知这件事时,赵虞也是颇感惊讶。

不可否认,今年河南郡西部的伊阙贼是闹得蛮凶,但也不至于到郡军无法收拾的地步吧?

伊阙贼,不应该是像卧牛山群贼那样,只是己方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才姑且让他们存活的那样一支贼寇么?

惊讶之余,赵虞当即下令都尉署以他的名义,向昆阳县下达命令,命昆阳的副县尉伍挚率两千县军前往阳翟,与后者组成一支县军,先去汝水诸县试试水,看看那帮伊阙贼的能耐。

而同样也是发生在六月下旬,汝南郡与南阳郡再次发生暴动。

汝南郡的暴动并不奇怪,因为作为罪魁祸首的卧牛山群贼一直没有剿灭,前一阵子,当虎贲中郎将邹赞派五千太师军去围剿他们的时候,这帮家伙立刻就躲了起来,躲到那五千太师军因为粮草告竭不得不撤兵,这群山贼就又跳出来作乱了。

这群家伙,避开了有五千太师军驻扎的西平县,在上蔡、阳安、灌阳、朗陵等县兴风作浪,使得这几个县治安大差,无数百姓争相迁移。

相比之下,在南阳郡的暴动,倒不是曾经的比阳贼、复阳贼,而是南阳军辖下的一座俘虏营发生了暴动。

这座俘虏营,是南阳军效仿颍川郡的几支‘隶垦军’而设的。

隶垦军,或者说囚农,其好处不必多说,单单不需要发放工钱,就值得南阳军效仿。

王尚德的族弟王彦在叶县呆了一阵,自然而然也知道‘昆阳隶垦军’的存在,他甚至知道,那万余昆阳隶垦军,在去年昆阳县的耕种中,几乎占到了主力。

于是乎,王彦学了去,也弄了几个俘虏营,打算让这些囚农来打理他们南阳军的军屯田。

然而,也不晓得是南阳军士卒苛刻对待俘虏营的囚农,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在六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晚上,位于襄乡的一处俘虏营突然出现了暴动,数千名手无寸铁的前叛军士卒杀死了看押他们的南阳军卒,夺走了后者的兵器与甲胄。

尽管王彦在得知此事后,立刻调集军队前往镇压,却也没来得及将那些逃走的前叛军士卒一网打尽。

这些流亡的前叛军士卒,或游荡在南阳郡境内,靠抢掠为生,或投奔了此前被南阳军击溃的一些散兵游勇的组织,与后者相约报复南阳军。

更有甚者,其中有一部分人投奔了卧牛山,成为了卧牛山众贼中的一支。

这次俘虏营的暴动,让王彦大感惊诧。

他也不明白,明明颍川郡那边搞得好好的,像什么昆阳隶垦军、许昌隶垦军,一支接一支,为何到了他南阳郡,同样是叛军出身的这群俘虏就这么桀骜不驯呢?

只能说,王彦看得太肤浅了。

颍川郡之所以能搞‘隶垦军’,将义师出身的士卒收拾地服服帖帖,除了赵虞自身的手段意外,似鞠昇、曹戊、秦寔甚至于周贡等义师出身的将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像鞠昇、曹戊、秦寔等如今在颍川郡担任官职的前义师将领,他们好比是千金马骨,让义师士卒的将士们明白,他们其实是可以融入颍川郡的。

再加上周贡等人的配合,这些前义师出身的将士,他们对颍川郡的敌意减到了最低。

再加上赵虞曾承诺过‘奴役五年即可获得自由身’,因此这些义师将士出身的隶垦军才会乖乖听话。

可南阳郡这边呢?

王彦试图效仿颍川郡,打造一支无须发放钱饷的隶垦军,但又无法得到那些俘虏的响应与支持,当然会出现问题。

又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归根到底,俘虏也是有尊严的,南阳郡试图压榨这些叛军俘虏,那么自然而然会出现这些俘虏的反抗。

总而言之,在愈演愈烈的天下大势中,颍川郡仍旧持续保持稳定,虽然期间也有小股流寇窜入颍川,但终究不能撼动颍川郡的稳定。

七月初三,就当赵虞在都尉署处理政务时,功曹史王涛捧着厚厚一摞通缉令来到了赵虞的廨房。

“这是什么?”

“回禀都尉,是河南、梁郡、陈留、陈郡、汝南等地最近下发的通缉令。”

“通缉令?”

赵虞懵了一下,随手拿起一份通缉令,皱着眉头察看起来。

他手上这份通缉令,被通缉的人叫做左志,贼号‘独眼虎’,陈留郡小黄县人士,因杀人而遭到陈留郡的通缉,随后逃到梁郡。

梁郡与陈留郡之所以将通缉令发到颍川郡这边,显然是二者怀疑这名通缉犯或已逃入了颍川郡,希望与颍川郡合力抓捕。

“全是杀人越货的么?”

赵虞随手翻了翻那厚厚一摞通缉令,皱着眉头问道。

“大致都是。”

功曹史王涛微微点了点头。

见此,赵虞点头说道:“好,叫人尽快拓画,发至各县。”

“是。”王涛拱了拱手,正要转身离去,却又被赵虞喊住:“等等。”

“都尉有何吩咐?”王涛不解地问道。

只见赵虞思忖了一下,问道:“我颍川,最近可有类似的凶恶之人需要悬赏?”

王涛笑着说道:“请都尉放心,我颍川倒没有。……据卑职所知,前段时间长社县倒是出了一桩命案,但凶手很快就被当地热心百姓扭送至县衙了。”

“热心百姓?”赵虞一脸惊讶。

“啊。”王涛笑着点点头,意有所指地解释:“绑着黑巾的热心百姓。”

“……哦,你下去吧。”

赵虞表情古怪地点点头。

“绑着黑巾的热心百姓,呵……”

待等王涛离开之后,赵虞哭笑不得地坐回椅子上,他就奇怪,一般百姓哪有勇气面对行凶之人,原来是长社县的黑虎会成员。

『不过话说回来……』

闭着眼睛回忆了一下方才见到的那一摞通缉令,赵虞不禁再次皱了皱眉。

从两年前起,随着各路义师的起事,颍川与相邻诸郡的犯罪亦是持续上升,虽然颍川郡暂时还未出现形成规模的贼寇,但个例的犯罪,却是屡见不鲜。

他颍川郡尚如此,更何况是梁郡、陈留、陈郡、汝南郡这几个地方呢?

虽然这些被通缉的家伙,对于整个郡倒也不至于造成什么危害,但赵虞还是不希望这群人在他的地盘胡来。

『叫各县加紧盘查吧……』

赵虞正思忖着呢,忽然,尉史韩和匆匆地走入了廨房,朝着赵虞拱了拱手:“都尉。”

“有事?”

随着赵虞随口一问,韩和点点头,将手中一份行文递给赵虞,解释道:“这是郡守府方才派人送来的,说是‘内廷’送来的。”

“内廷?什么内廷?”赵虞双目一凛。

倘若他没记错的话,童彦在担任梁郡都尉前,就是内廷出身的校尉。

韩和摇摇头说道:“这个卑职也不知。卑职是听送来这封行文的小吏说的,他说,陈郡丞令他将这封行文送至我都尉署时,曾提过‘内廷’二字。”

“哦。”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摊开行文,仔细观阅。

旋即,他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见此,韩和惊讶问道:“都尉,不知发生了何事?”

赵虞摇了摇头,说道:“天子最疼爱的郡公主,不知何故擅自离开了邯郸,下落不知,内廷命包括我颍川在内的各郡,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这位郡公主,将其安然无恙送回邯郸。”

“啊?”

韩和目瞪口呆:“就这事?”

“嗯。”

赵虞点点头,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行文。

他也没想到,他首次收到内廷、而非朝廷送来的行文,居然是因为一个什么郡公主。

不过……

『祥瑞公主?好似在哪里听过。』

摸了摸下巴处的绒须,赵虞陷入了深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