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赵氏虎子 > 第655章:山东战役

赵氏虎子 第655章:山东战役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9: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时间回溯到十月初,就当张翟正堪堪赶到济阴郡时,当初薛敖派往颍川郡给赵虞送信的那一队太原骑兵,也终于带着赵虞的回信返回了陈太师所率领的太师军。

倘若用地理指代,此时的太师军已逼近了临淄,逼近了这座山东最殷富的城池。

这一日,正当陈太师在军营帅帐中思索着攻打临淄的具体策略时,薛敖迈着大步虎虎生风地闯入了帐内,口中叫嚷着:“老头子,周虎那小子送来了回信。”

“哦?”

陈太师的思绪一下子就被打断,立刻就抬起头来。

也难怪他这般在意,因为他很清楚此刻身在颍川郡的那位祥瑞公主究竟是怎样的大麻烦,心中很是担忧被他看好的那个年轻人无端端被卷入王室的内斗。

“拿来我看。”

吩咐了一句,陈太师从义子薛敖的手中接过赵虞的回信,拆开书信仔细观瞧。

看着信中的内容,他时而皱眉,时而眉头又舒展,让在旁的薛敖看得干着急,忍不住问道:“那小子怎么说?”

“如老夫所料,他被暗算了。”

陈太师将书信递給薛敖,负背双手站在帐内,神色有些阴晴不定。

而接过书信的薛敖,亦很快就扫了几眼信中的内容。

赵虞回信的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自然就是那位祥瑞公主的事。

他在信中将事情经过简单地叙述了一遍,同时也提及了太子与三皇子,最后他在信中告知陈太师,那位祥瑞公主暂时受他庇护,无需担忧,他会小心应付邯郸那两位殿下的阴谋。

当然,赵虞顺便也提及了杨定。

至于第二部分内容,则是赵虞以关心的立场,试图旁敲侧击地探寻山东战役目前的进展。

“嚯,这小子行啊,听他语气,似乎他把那位公主收拾地服服帖帖了。”

在粗略看罢信中内容后,薛敖随口笑着说道。

陈太师没有回应,他的面色依旧有些不渝,这份不渝并非针对远在颍川郡的赵虞,而是针对太子与那位三皇子,提及他在朝中的老政敌,田婴。

在沉思了片刻后,他吩咐薛敖道:“仲信,给居正写一封回信……”

“写什么?”薛敖挑了一眼义父,看似神色不恭,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恭敬地在询问老义父。

“叮嘱他莫要介入王室内事。”

陈太师捋了捋胡须,沉声说道:“居正为人,看似恭顺,实则心傲,尤其对于外人……此番他遭太子、三皇子以及那杨定算计,心中多半恼怒,老夫担心他会主动介入王室内事……他将祥瑞公主庇护在自身之下,未必没有想借公主引来邺城侯、趁机结交的意思……”

“利用邺城侯报复太子与三皇子么?”薛敖失笑道:“这胆子未必有点大了……”

“不许笑!”

陈太师皱着眉头喝止了一句,在这种事面前,也就没心没肺的薛敖能笑得出来,他可笑不出来。

他催促薛敖道:“你立刻回信,叫他不得妄动,他若自忖受了委屈,待老夫凯旋之日,自会替他在天子面前讨回这口气,但不许他介入王室内事……”

“嚯,老头子,你偏心啊。”

薛敖作怪般地调侃了一句。

他当然明白,自家老头子从来不许他们兄弟五人——如今是六人了,不允许他们介入王室内事,原因很简单,除了怕担心他们兄弟几人遭到无谓的牵连以外,主要也是老头子瞧不上王室的内斗。

只不过身为臣子,老头子无法阻止王室内斗,那索性就置身事外,眼不见为净。

而薛敖的性格,其实最像老头子,他也看不上王室内斗那种狗屁倒灶的事,只要那些位殿下不招惹到他,他也可以装作没瞧见,但这次太子与三皇子暗算了他们的小兄弟,那这件事就没有那么轻易了解了。

按照薛敖的想法,其实他挺支持他‘六弟’的打算,利用邺城侯去报仇一下太子与三皇子什么的,凭着他对他六弟的了解,那小子可是不会轻易吃亏的主,可惜这件事被老头子叫停了,大概老头子也担心这件事闹大。

“知道了,我这就去写回信……”

薛敖挠挠头,旋即好似想起了什么,再次瞅了两眼信中的内容,旋即笑着说道:“我瞧这小子,挺余裕的嘛,居然还有闲情问这边的战况……”

听到这话,陈太师不自觉地又皱了皱眉。

为何?

因为最近的战况,进展并不能让他满意。

先前他们攻陷了历城,撕开了山东的防线,一鼓作气攻至东平陵,对此陈太师自己也颇为满意。

但遗憾的是,此后的战况,双方就渐渐陷入了僵局。

占据山东的江东叛军开始反击了,尽管对方的战斗力、兵器远不如太师军,甚至都没有来去自如的骑兵,但对方硬生生拖延了太师军前进的步伐,以至于现如今十月初,陈太师都还未展开对临淄城的进攻,比陈太师原定的计划延后了整整半个月。

可别小瞧这半个月,要知道现如今距离入冬就只剩下一个月,倘若在剩下的一个月内无法攻下临淄,这将极大影响陈太师制定的战略——想当年昆阳之战,关朔与陈勖就是因为攻城战耽搁久了,硬生生打输了那场原本十拿九稳的战事,最终被赵虞联合杨定咬住一通反杀,气地关朔几乎要吐血。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并非是赵璋、赵瑜兄弟,而是叛军一位称作‘公羊先生’的谋士。

“仲信,这两日你麾下骑兵的情况如何?”

沉默了半晌后,陈太师忽然问薛敖道。

薛敖当然明白老头子问的什么,闻言脸上罕见地露出了凝重之色,沉声说道:“又损失了不少人……那群杂碎。”

至今为止,他麾下的太原骑兵已经损失了上千骑,而让薛敖暗怒的是,这些骑兵并非是折损于战场,而是死在冷箭下。

为了针对他麾下的太原骑兵,对面的江东叛军亦阻止了一队弩手,这些弩手昼伏夜出,就藏匿在野外的树林中,只要有晋军方的骑兵经过,就令人措不及防地在林中射出暗箭。

更有甚者,江东叛军还故意看似落单的巡逻队,故意将晋军的骑兵们引诱至埋伏地。

拜这招伏兵之计所赐,薛敖麾下的太原骑兵折损惨重。

为此,不止是薛敖暗怒,他麾下的太原骑兵们亦是恨地咬牙切齿,但遗憾的是,他们对那些藏身于林中的叛军弩手毫无办法,毕竟林中不利于骑乘,他们总不能骑马追入树林去追赶那些卑鄙的弩手——倘若那样做,恐怕损失更大。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火烧掉这附近一带的树林,让那些卑鄙的叛军弩手没有躲藏的地方。

但遗憾的是,那些卑职的叛军弩手,很快就改变了战术,昼伏夜出,白昼间躲藏起来,夜间则纷纷出动,伏击晋军的士卒,利用那一支支廉价的箭矢,带走一名名太师军士卒的性命。

面对这种卑鄙的战术,哪怕薛敖知道两军交战、不择手段,却也暗恨不已。

他问陈太师道:“话说,罗隆不是要训练一批弩手么?训练得怎么样了?”

他口中的罗隆,乃是太师军的大将,此人亦是气不过江东叛军这招卑鄙、阴损的战术,因此亲自训练了一批弩手,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听到薛敖的话,陈太师摇摇头说道:“被老夫劝住了。……你等以为,训练一批弩手就能打破当前的僵局?不,倘若你等这么做,那恰恰就是中了那‘公羊’的诡计,他巴不得我军与他在野外展开一场弩手与弩手间的伏击。如此一来,我军攻打临淄的日程无疑会被拖延……当务之急,是尽快做好攻打临淄城的各种准备,争取在入冬前打下这座坚城,重创叛军的气焰,而不是与叛军在野外无畏地纠缠……仲信,你有勇有谋,但有时就是容易冲动,意气用事,这一点,你不如伯智。”

薛敖不服气地撇了撇嘴,但却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以他的勇武,目前为止还未遇到可以一战的对手,但问题是那些该死的叛军弩手一个个昼伏夜出,白昼间根本找不到踪迹,以至于他的勇武也没有用武之地。

“……一群鼠辈。”

想到这里,他就郁闷地又骂了一句。

看着这位明明有着出色智略却总想着以武力取胜的义子,陈太师亦是无可奈何。

不然怎么说此子最像他呢,他当初年轻的那会儿,亦是这般……

自嘲一笑,陈太师催促道:“好了,你先去给居正写回信,叫他切记不可介入王室内事,老夫再想想对付叛军的办法。”

“那行吧。”

薛敖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帅帐。

此后数日,江东义师的弩手们依旧采取昼伏夜出的战术,白昼间隐匿不出,到了夜间就纷纷出动,用冷箭招呼太师军的巡逻士卒。

可叹太师军的军卒,那些曾在塞外杀得草原异族望风而逃的勇士,如今却被这防不胜防的冷箭暗算,不说因此折损了许多人,侥幸存活下来的,亦是心有余悸。

但陈太师却对叛军的这些小伎俩视而不见,也不多花精力去应付,而是催促麾下军卒尽快打造各种攻城器械。

他坚信奇不压正,待等他做好进攻临淄城的准备,将攻城云梯架上临淄城的城墙,叛军的一切阴谋伎俩,都将失去作用。

而接下来的事实也证明,陈太师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叛军弩手夜间的活动愈发频繁了,虽说陈太师麾下的军卒也因此增添了不少牺牲,但陈太师却知道,对面开始急了。

他心下冷笑之余,亦小心提防着对面的诡计。

其他人姑且不论,那个称作公羊先生的叛军军师,陈太师在与对方交手了几回后,还是认可其才能的。

甚至于,老太师也曾想过策反那位军师,因为他感觉,对面江东叛军最具威胁的,就是那名曾经击败了他两名义子,即章靖、韩晫二人的公羊先生。

但很遗憾,他劝降的书信被对方拒绝了,那位公羊先生在回信中写道:自古忠义难两全,我欲舍忠而就义,晋廷与我,只能存一。

这句回覆,看得陈太师十分生气,但生气之余,他也有些纳闷对方所说的‘义’。

他也不明白赵璋、赵瑜兄弟二人给了那位公羊先生什么,以至于那名饱读诗书的儒士不惜与朝廷为敌,甚至发出‘晋廷与我只能存一’的誓言。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但不管怎样,既然对方拒绝了他的劝降,那么他就会视对方为敌人,为天子、为国家铲除这个威胁。

知道对面那位公羊先生腿脚不便利的老太师,此时已打定主意,待攻破临淄城时,优先要以抓到那名姓公羊的儒士为目的,除去江东叛军的智囊。

只要除去了那名智者,江东叛军剩下的就只是一群莽夫,不足为据。

十月十五日,就当老太师准备尝试进攻临淄城时,忽然薛敖急匆匆地闯入了帅帐。

“老头子,出事了。”

不等陈太师发问,薛敖皱着眉头说道:“我刚得到消息,济北、东平两郡,皆有反贼奋起,打着什么、什么义师的旗号,聚众攻陷县城……”

“什么?”

老太师皱了皱眉。

其实最近这段时间,他也曾陆续得知消息,知道济北、东平、济南几个郡因为粮食短缺而发生了贼寇并起的事。

可据他所知,那只是一些小毛贼而已,充其量只敢抢掠乡村,哪有攻陷县城的实力?

确切地说,那些小毛贼根本没有攻打县城的魄力,他们的眼界注定他们只是一群小毛贼。

“是有人在背后挑唆。”

薛敖皱着眉头解释道:“据济南郡送来的消息,似乎有一群人在替那些小毛贼出谋划策,教他们如何威逼利诱、招揽人马,继而就教唆他们攻打县城……”

“……”

陈太师双目一凛,面色变得无比凝重。

寻常的小毛贼只是癣疥之疾,只要各地官府能腾出手来,立刻就能剿灭,但如今那些占据县城的小毛贼,身背后明显是有人支持——这群人很擅长谋反的路数。

『这莫非也是那公羊的诡计么?』

陈太师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们正在面对的江东叛军。

其实他也知道,能做这种事的不止江东叛军,可能济北、东平等地还潜藏着当初其他几路叛军的余党,这些人见济北等地出现了混乱,便又跳出来浑水摸鱼,但他最怀疑的,仍然是江东叛军。

毕竟,济北、东平等地若爆发叛乱,江东叛军获利最大嘛。

沉思片刻,老太师沉声说道:“此事暂时莫要声张,以老夫的名义对济北、东平几郡下令,叫各郡加紧镇压叛乱……”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见军中大将罗隆急匆匆地奔入帐内,举着一封通告说道:“太师,邯郸急信。”

老太师双目一凛,立刻伸手接过朝廷的书信,拆开后仔细观瞧。

仅仅只是粗略扫了两眼,老太师便气地面色铁青,斑白的胡须微微颤抖。

薛敖在旁瞧见义父神色不对,皱眉问道:“怎么?”

只见老太师下意识攥紧了那封信,咬牙切齿般说道:“朝廷写信通知老夫,就在这月月初,济阴、东平、济北各郡皆陆续爆发叛乱,这些人假借所谓‘义师’的名义,又许以粮食,蛊惑平民投奔他们,公然聚众攻打县城……就拿朝廷例举的‘济阴成阳贼’来说,现如今这群反贼已广聚数万,接连打下了成阳、廪丘、乘氏,甚至于,与东平郡的‘须昌贼’合流,一同又打下范县、寿张等数个县……”

“什么?”

薛敖闻言亦是吃了一惊,满脸的不可思议,与在旁的大将罗隆面面相觑。

这两伙才刚刚揭竿而起的反贼,行事居然如此有针对性?

要知道大多数的反贼刚开始都是很混乱的,根本不知该做什么。

然而济阴的成阳贼,以及东平郡的须昌贼,这两支反贼的目的却非常明确,一边用各种手段招揽人手,一边大肆攻打县城,占据城池。

“这行事……”

薛敖喃喃自语,他感觉这两伙反贼的行事非常熟悉,仿佛就是前两年那群席卷大半个天下的各路叛军的缩影。

“呋……”

长长吐了口气,陈太师面色铁青地说道:“果然,这些人背后有人教导……否则那些毛贼、山寇,绝不会如此熟络前两年那些反贼的路数……”

薛敖默默地点了点头,皱着眉头问陈太师道:“老头子,现在怎么办?济阴、东平、济北向西爆发了叛乱,咱们的粮道可就被断了,要不……”

陈太师仿佛是猜到了义子的想法,抬手打断说道:“老夫虽不能确定究竟是那些人在背后挑动,但老夫知道,这些人是为了替江东叛军解围……相比较济阴、东平、济北等郡的叛乱,江东叛军的威胁更大,必须优先剿灭,最起码要夺回山东!”

说着,他吩咐薛敖与罗隆二人道:“立刻通知朝廷,变更粮道,走平原郡,另外,下令全军做好攻城准备,十一月之前,必须拿下临淄!”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已有些不容置疑的意味。

面对满脸震怒的老太师,就连薛敖亦收起了平日里的那份浪荡不羁,恭敬而又严肃地,与在旁的大将罗隆一同抱拳领命。

“遵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