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赵氏虎子 > 第785章:谋虎(二)

赵氏虎子 第785章:谋虎(二)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9: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赵伯虎并非没有想过陈太师撤兵一事可能有诈,相反,他十分谨慎,直到确认陈太师麾下的晋军从琅琊郡南部的开阳县撤往山东,他这才开始行动。

八月十六日,赵伯虎率三万军队轻装奔赴郯城。

此时的郯城,仿佛已被陈太师所舍弃,先前驻扎在此的晋军,撤了个干干净净。

没有陈太师麾下的晋军,郯城自然不敢抵抗江东义师,当赵伯虎率领江东义师出现在城外后没多久,郯城令严珲便捧着县令的印玺,率领县衙的官员出城投降,带着几分绝望恳请赵伯虎约束麾下的将士。

赵伯虎亲自扶起了郯城令严珲,笑着宽慰道:“严县令请放心,我江东义师志在推翻暴晋,造福于天下万民,自然不会做滥杀、抢掠的恶行,此事赵某可以做担保。”

听到赵伯虎的承诺,严县令这才松了口气。

其实他也早就听说赵伯虎率领的江东义师在攻破城池后并不会干屠戮平民、抢掠财物的事,但终归心中忐忑,直到此刻听这位年轻的赵渠帅和颜悦色亲口许下承诺,他这才稍稍放心。

放心之余,他拱手请求道:“恳请赵渠帅放榜安民,让城内百姓可以放心。”

『……』

赵伯虎略微犹豫了一下,倒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他眼下没有这个工夫而已——他急着要去抢夺开阳,哪有工夫在郯城浪费时间?

不过在仔细一想后,他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因为有些事他需要向这位严县令证实。

进城之后,他吩咐麾下大将程廙放榜安民,而他则带着心腹护卫楚骁、并吴泰这一员猛士,随严县令一同来到了城内的县衙。

待严县令吩咐县衙内的下吏去准备酒菜时,赵伯虎笑着说道:“严县令不必忙碌,其实赵某一行还有要事,在贵县呆不了许久……”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问严县令道:“赵某有件事想要求证,不知严县令是否可以为我解惑?”

严县令哪敢不从,连忙恭敬说道:“渠帅请讲。”

见此,赵伯虎便问严县令道:“先前陈太师将贵县作为攻取我彭郡、下邳二郡的后方,与我义师交锋不断,为何突然之间,陈太师便撤军了?莫非其中有什么缘由?”

听到这话,严县令脸上露出几许复杂的神色。

见此,立于赵伯虎身后的猛将吴泰瓮声喝道:“赵帅问你,为何不答?”

“诶。”

赵伯虎抬手阻止了吴泰的喝斥,仍旧和颜悦色地对严县令说道:“莫非不方便讲?”

听到这话,严县令苦笑说道:“赵帅误会了,其实下官也不知陈太师为何要突然撤兵,当时下官还恳请太师莫要撤兵,可太师还是……唉。”

“……”

同样立于赵伯虎身后的楚骁,闻言瞥了一眼严县令,一声不发地走出了廨房。

赵伯虎用余光扫了离开的楚骁一眼,继续问严县令道:“这就奇怪了……严县令,莫非发生了什么?你好好想想。”

严县令苦笑说道:“赵帅,下官实在不知啊。哦,陈太师撤兵前两日,邹赞邹中郎将曾来过我郯城……”

“哦?”

赵伯虎眼中精光一闪。

他当然知道邹赞,还知道邹赞前一阵子坐镇于山东,若不是发生了什么重大之事,这位晋国的虎贲中郎将,怎么可能千里迢迢从山东跑到郯城来?

『看来邯郸的变故应该是真的了,是故陈太师才会决定撤兵……』

想到这里,赵伯虎微笑道:“好吧,既然严县令不知,那赵某也就不多问了。你放心,我江东义师素来军纪严明,绝不会侵害百姓。”

“多谢赵帅。”严县令赶忙躬身行礼,旋即有些患得患失地问道:“不知,赵帅如何处置我等?”

“哈哈。”赵伯虎笑了笑,拍拍严县令的臂膀宽慰道:“严县令也好,贵衙的官吏也罢,你等又没犯错,何来处置之说?赵某对诸位唯一的要求,便是管理好郯城……另外,秋收将近,这事关全城百姓的大事,严县令也千万莫要耽搁了。”

“这个自然、自个自然。”

严县令连连点头称是,期间壮着胆子多打量了赵伯虎几眼。

尽管此刻的赵伯虎,脸上仍带着那块在人看来有些恐怖的青鬼面具,但他和颜悦色的态度,说实话跟这块面具十分不搭,严县令也不明白,为何当年的‘伯虎公子’,如今却要带着这块面具示人?难道因为长相过于英俊,缺少威慑力?

想不通归想不通,但说到印象,严县令对这位江东义师的首领印象着实不坏,尤其是在一番交谈之后,严县令忽然有种错觉:似乎他郯城在这位赵渠帅的辖下也不坏。

片刻之后,赵伯虎婉言推辞了严县令请他用饭的邀请,带着吴泰与若干江东士卒,一同离开了县衙。

待来到县衙的衙门处时,赵伯虎看到楚骁环抱双臂倚在门旁。

可能是因为有严县令亲自相送的关系,楚骁并没有说什么,赵伯虎也没有问。

直到一行人离开衙门,离开那位严县令的视线,已跟上赵伯虎的楚骁,这才走上前几步,低声说道:“那严珲应该没有撒谎,我问了几个县衙里的官吏与衙卒,他们也说,他们亲眼看到那位严县令恳请陈太师留下,但那位陈太师没有答应。”

赵伯虎闻言停下了脚步,问道:“不曾解释什么原因么?”

“不曾。”赵伯虎微微摇了摇头。

听闻此言,赵伯虎停下脚步,双目中闪过几丝思索之色。

半晌,他吩咐楚骁道:“叫程廙留下五百人维持城内秩序,我等立刻奔赴开阳。”

“不歇整一晚么?”楚骁抱怨道:“倘若陈太师果真是因为邯郸发生变故这才撤兵,早一日、晚一日,也没什么关系吧?”

“话虽如此……”

赵伯虎皱着眉头道:“若不能尽快将开阳拿下,我始终不能安心。”

“好吧……”

楚骁一脸无奈地答应。

随后在前往开阳的途中,赵伯虎与楚骁仍在谈论之前在郯城的事。

性格看似张扬、实则谨慎的赵伯虎,直到此刻心中仍有几丝提防,提防陈太师突然撤兵一事有诈,但迄今为止,他还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包括之前他在郯城的所见所闻,以及县令严珲对他讲述的那些,一切都很合乎情理。

突然撤兵,那是因为邯郸生变。

对严珲等郯城官员有所隐瞒,则是为了封锁消息。

总而言之,纵使是赵伯虎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

在听到他的顾虑后,楚骁笑着说道:“少主若如此忐忑,何必亲自取开阳,叫陈勖跑一趟不就完了?”

赵伯虎摇摇头道:“那不一样么?若连我也中计了,陈勖又哪能识破?开阳日后乃是我义师抵挡晋国的北面屏障,我必须亲自去一趟开阳,尽快做好准备,邯郸那边,篡位的李虔、杨雄等人,估计拖不了陈太师与邹赞、薛敖等人许久,最迟明年春夏,陈太师恐怕就又会出现在你我面前,必须在此之前,于开阳做好万全准备……至于陈勖,他的任务也不轻,我有意叫他趁机夺取济南,若他能拿下济南,日后我义师便可凭借泰山、泗水、微山湖这道天堑阻挡晋军,介时北面有开阳,西面有泰山、泗水、微山湖天堑,只要我方不犯大错,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听到这话,楚骁笑着称赞道:“少主还真是目光长远。”

“目光长远吗……”赵伯虎怅然地笑了一下。

论目光长远,他哪比得上他弟弟赵虞。

他也是前一阵子通过项宣给泰山贼调粮一事才意识到,原来泰山贼居然是他弟弟赵虞的棋子……

要知道,泰山贼可是当年山东之役期间形成的,那时,他两位伯父赵璋、赵瑜还活着呢,还在山东率三十万义师抵抗陈太师的十五万大军呢。

谁能想到那个时候,他弟弟便已偷偷埋下了暗棋。

而现如今,泰山贼这步暗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赵伯虎也有些困惑,为何之前明明是泰山贼袭击邯郸,可现如今为何是三皇子李虔在凉州军的帮助下篡夺了大位,但他相信这件事与他弟弟赵虞撇不开关系。

否则,杨雄能在东武阳,联合泰山贼偷袭他弟弟赵虞?

开什么玩笑!

泰山贼本就是他弟弟赵虞的暗棋!

就算泰山贼其他几位天王因利益背叛了他弟弟赵虞,但作为军师的‘张义’,明摆着就是他弟弟赵虞的人,后者又怎么可能会被杨雄偷袭?

很显然,他弟弟赵虞是故意让杨雄偷袭得手,目的嘛,仅看三皇子李虔软禁其父晋天子、弑杀其兄太子李禥,赵伯虎就大致猜到了。

饶是他作为兄长,他也不得承认,他弟弟赵虞的远谋,还要在他之上。

『……先故意叫杨雄协助李虔攻下邯郸,夺取大位,然后再打着‘勤王’的旗号反攻邯郸,顺利的话,甚至可以趁着乱局除掉晋国的天子……啧!有这等善于远谋的阿弟,做兄长的,真的是……』

心中猜测着弟弟的计谋,赵伯虎苦笑着摇了摇头。

毕竟想当年,他还曾严厉地想要弟弟放弃复仇之事,结果现如今,他被陈太师一度挡在东海郡之外,而他弟弟赵虞却已潜入了邯郸,将晋天子、太子李禥、三皇子李虔、凉州杨氏等多股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

甚至于,他此次能够夺下郯城、甚至开阳,也是托了他弟弟赵虞的福,作为兄长,这着实有点没面子……

好吧,没面子就没面子吧,眼下赵伯虎最在意的,便是夺下开阳。

因为报仇一事,他已经赶不上他阿弟了——只要他阿弟日后拿下邯郸,晋天子那个导致他鲁阳赵氏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多半是没得活。

虽然有点没面子,但弟弟报了家仇,跟他报了家仇也是一样的,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如何善后了。

他江东义师怎么办?

晋国又怎么办?

这件事,赵伯虎觉得日后得找个机会与他阿弟好好谈谈。

毕竟他阿弟如今贵为晋国的左将军,甚至即将成为‘勤王’的功臣,日后在晋国朝廷必然话语权大增,倘若他执意要率江东义师推翻晋国,那就必须与那位弟弟达成默契。

当然,他并不贪图什么王位,只要他弟弟能够善待他江东义师,他甚至愿意将渠帅之位让给他弟弟。

不过在此之前,他必须拿下开阳,只有拿下开阳,他江东义师才有资格与晋国朝廷划地而治!

至于接下来,究竟是晋国朝廷招安了江东义师,亦或是江东义师推翻晋国,那就看他们两兄弟商量的结果了。

“呵。”赵伯虎忽然笑了一声,笑声中隐隐带着几分自嘲。

“怎么?”楚骁疑惑地转头看来。

“没什么……”赵伯虎微微摇了摇头。

谁曾想到呢,一介乡侯的两个儿子,日后竟能影响整个天下——不,无需日后,即便是现如今,他两兄弟也足以影响整个天下。

『若我鲁阳赵氏当年不曾蒙难,我兄弟又岂会走到这一步?哼,二虎箴言……自取其祸啊,晋帝!』

赵伯虎的眼眸中,闪过几丝嘲弄。

八月十八日,赵伯虎率军抵达开阳境内。

在下令全军原地歇息后,他派出斥候,前行一步前往开阳打探情况。

约半个时辰后,斥候回到军中向他禀告:“渠帅,为了不打草惊蛇,我等远远观望,发现开阳城上仍有许多晋军,甚至还有太师军的旗帜……”

听到这话,赵伯虎麾下大将程廙惊声说道:“不是说太师军已撤至山东了么?开阳怎么还有太师军?莫非有诈?”

赵伯虎沉思片刻,摇头说道:“不,应该是陈太师预料到我等会趁机夺取开阳,心中不甘,是故留下了一些军队驻守开阳……”

是的,开阳不同于郯城,倘若开阳城防守空虚,赵伯虎反而会怀疑此次是陈太师故意假装撤兵来诱他,但现如今,开阳城防守严密,他倒反而坚信陈太师撤兵了。

不过为了谨慎期间,他仍吩咐程廙道:“立刻派人在这一带搜查,看看是否有太师军的伏兵!”

“是!”程廙立刻抱拳而去。

不怪赵伯虎如此谨慎,毕竟他的对手,可不止是这几十年来从未有过败绩的陈太师,还有邹赞、薛敖两员良将,虽然少了章靖与韩晫二人,‘陈门父子’这太师军的绝强阵容出现了一些缺憾,但毫无疑问这仍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不容赵伯虎掉以轻心。

好在程廙派人在附近一带兜了一圈,都没有发现有晋军埋伏的迹象。

『看来陈太师真的撤兵了……』

心下松了口气,赵伯虎便立即与程廙商议夺取开阳之事。

接下来攻取开阳,也没什么可以细说的,无非就是强攻而已,毕竟陈太师留守开阳的那数千晋军,根本不可能将这座关键的城池拱手相让。

于是赵伯虎花了两日时间,叫麾下军队打造攻城器械,旋即于第三日,也就是八月二十一日,对开阳县展开了攻势。

开阳城内只有五千河北军与一千太师军,论兵力不算少,但也阻挡不住赵伯虎麾下三万军队,仅抵抗了一日,便于次日被赵伯虎攻陷城池。

见此,那寥寥千余晋方败军,便弃城投奔莒县去了。

赵伯虎麾下大将程廙想要追击,但却被赵伯虎阻止,他解释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在开阳构筑防御,区区千余败军,不追也罢。”

事实上,他也想顺势夺下莒城,毕竟莒城不但是他伯父赵璋的战死之地,亦是一座坚城,当年赵璋被困莒城后,就是凭着这座坚城,生生撑了一段时间。

但前江东义师的败因让赵伯虎吸取了教训:不可贪!

得到开阳就足够了,夺取莒城只是锦上添花,谈不上至关重要,因此在开阳完成防御构筑前,他都不准备再踏前一步——反正只要开阳还在他手中,日后迟早有机会将莒城,甚至是整个琅琊郡,更有甚者是整个山东,悉数攻下。

于是乎,赵伯虎放弃追击落败的晋军,率军进城,安抚民心。

还别说,凭借着与前江东义师的关系,赵伯虎所率领的江东义师,也得到了开阳县的欢迎,不计其数的城内百姓争相跑上街道,一睹这位年轻渠帅的风采。

而赵伯虎也没有让开阳城内的百姓失望,在骑马进城的期间,和善地朝围观的百姓招手示意。

他并没有注意到,此时在不远处的一条小巷中,有几名罩着斗篷的男子正死死盯着他。

为首一人,竟是邹赞的公子,虎贲中郎邹适。

“公子,束发、白衣、青鬼面具,那人装扮与传闻相符,应该是本人……”

其中一人小声对邹适说道。

“什么叫应该?”邹适皱了皱眉头,压低声音说道:“机会只有一次,必须确保是本人。”

“这……他带着面具,如何确保?”左右面面相觑。

邹适淡淡说道:“放心,我已安排好了……”

就在他说话间,街道上忽然有一名大概五、六岁的小姑娘,不知怎么被挤出了人群,追着一只竹丝编成的球来到了道中,刚巧就在赵伯虎前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