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赵氏虎子 > 第790章:生疑

赵氏虎子 第790章:生疑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9: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陈太师的判断十分准确,在渠帅赵伯虎生死不明、甚至死的可能隐隐多过活着的情况下,江东义师毫无意外地陷入了争权的内斗,曾经追随赵伯虎的那些将领们,无不渴望接替赵伯虎的位子,成为江东义师新的渠帅。

倘若在其他时候,陈太师肯定会伺机而动,在密切关注江东义师的同时,暗中寻找趁机将其击破的机会,不过眼下的他,却无暇处理这件事。

九月初,就当王谡故意传出赵伯虎战死的消息时,陈太师已带着邹赞父子,率领两万余太师军撤到了山东。

而与此同时,薛敖已率四千余太原骑兵渡过大河,抵达了平原郡。

此时的平原郡,郡守黄汾一方连平原城都丢了,只能带着败军撤到了安德,不知该拿同样顶着‘平原郡守’官职的泰山贼北天王王鹏怎么办。

好在此时篡位的三皇子李虔已从邯郸败退,泰山义师失去了最大的仰仗,王鹏一边大骂邯郸无能,一边加大了对黄郡守一方的攻势,直到薛敖率领四千余太原骑兵渡河来到平原郡,王鹏这才停止了攻势。

九月初三,薛敖率军来到安德,郡守黄汾带着一干官员出城相迎。

此时薛敖已从麾下骑兵口中了解了一些情况,在见到黄郡守时不悦质问道:“黄郡守,你等在搞什么鬼,怎么连平原也丢了?”

黄郡守苦笑着说道:“薛车骑息怒,下官也是没有办法啊。……此前泰山贼投靠了三皇子,被三皇子授予‘平原郡守’的官职,那王鹏仗着这份诏令命下官等人臣服于他,下官等人虽然做出抵抗,但终归没有大义……”

“泰山贼投靠了李虔与杨雄?”薛敖亦感觉这事态出乎了他的意料。

当日,他一边派人向陈太师报讯,一边率军来到平原城一带。

占据平原城的王鹏并不狂妄,得知太原骑兵大举出没于平原一带,王鹏便立即停止了对安德县的进攻。

不得不说,其实王鹏此时亦感觉有些骑虎难下,他们当初投靠邯郸的时候,可没料到邯郸居然这么快就被周虎被击败了。

这下他们该怎么办?

好在前几日张翟传来消息,称他正在想办法与那周虎交涉,争取得到邯郸的宽恕,因此王鹏倒也还不至于被薛敖吓得连夜逃离。

九月初七,陈太师与邹赞父子一同率军抵达平原郡,先是到安德县见到了郡守黄汾,随后又率军至平原城一带,与薛敖合兵一处。

此时薛敖已通过骑兵的打探了解了更多的事,在见到陈太师后,他表情古怪地说道:“老头子,咱们撤军似乎多此一举了,这几日我得到消息,居正似乎已经击退李虔、杨雄等人,夺回了邯郸。”

“当真?”毛铮闻言大喜,当即赞叹道:“不愧是居正!”

邹赞父子也很高兴,唯独陈太师捋着胡须一言不发,半响后才问道:“泰山贼怎么回事?居正赦免了泰山贼么?”

“这个还不知。”薛敖摇摇头说道:“不过这两日,那王鹏曾派人与我交涉,称他泰山贼已投诚朝廷,不愿与我为敌,我权衡利害,既没有答复他,也没有采取攻势。……另外,我已派人前往邯郸打探消息,相信不日就会有结果。”

“唔。”

陈太师沉思了片刻,吩咐道:“既然如此,先在平原歇整几日,等邯郸的回复。”

虽然他心中有诸般疑问,但倘若他义子周虎果真已夺回邯郸,但倒也确实不必急着回邯郸了——倘若只是谣传,那也着急这短短几日。

九月十五日前后,薛敖派出的太原骑兵抵达了邯郸,虎贲中郎潘袤立即将此事禀告赵虞。

得知此事后,赵虞的心情十分忐忑不安,不止是因为陈太师即将撤军回邯郸这件事令他感到心虚,还有关于他兄长赵伯虎的事。

万一……

赵虞不敢再想下去。

眼下的他,什么都不想,只想等陈太师、邹赞、薛敖等人回到邯郸后,仔细询问有关于他兄长赵伯虎的消息。

九月二十五日前后,那一队太原骑兵日夜兼程回到了平原郡,得知消息后,陈太师立刻将其召到中军帐内。

当陈太师问起邯郸的现状时,那队骑兵的伯长带着几分笑容恭敬回答道:“太师,周左将军确实已经夺回邯郸与朝中百官,我等到邯郸时,邯郸已恢复了旧日的稳定,只是……”

“只是什么?”陈太师狐疑问道。

只见那名伯长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据朝中透露的消息,邯郸城破了那日,陛下不幸被凉州军的一名将领所害……”

听到这话,帐内众人无不震惊。

就连陈太师亦是罕见地事态,瞪大眼睛惊骇问道:“你说什么?陛下……遇害?”

他重重一拍面前的桌案,愠怒质问道:“究竟怎么回事,速速道来,不可有半点隐瞒!”

“是!”

那名伯长打了一个激灵,连忙一五一十地说道:“据小人打探所知,周左将军夺回邯郸的那日,杨雄试图挟持陛下,与三皇子李虔等人一同逃亡,是故他派其部将马承杀入宫内,欲强行掳走陛下。此时周左将军率军杀入宫内,正好堵住那马承的退路,在走投无路下,那马承竟用剑重创了陛下,虽然周左将军当即击毙了那逆贼,却已来不及救回陛下……”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中军帐内鸦雀无声,邹赞、邹适父子,并毛铮、薛敖、魏璝等人,皆面面相觑,旋即不约而同地看向陈太师。

他们当然知道,陈太师与晋天子有着超越君臣的情义。

不知过了多久,才见陈太师克制着心中情绪,语气微微颤抖地问道:“这些……是居正告诉你的?”

『唔?』

邹赞困惑地看向陈太师。

“不。”

那名伯长在稍稍愣了一下,连忙摇头解释道:“小的并未有幸见到周左将军,是虎贲中郎潘袤、潘中郎告诉小人的。”

“哦……”

陈太师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半晌又问道:“还有什么事要禀告么?”

“呃……”

那名伯长想了想,旋即在看了一眼薛敖后又说道:“将军命小的向邯郸打探有关于泰山贼的事,潘中郎亦做出了回复,据潘中郎所言,因朝中正在准备国丧之事,不便再次出兵讨伐泰山贼,是故,朝廷接受了张义、朱武、王鹏等人的投诚……其他的,就没有了。”

“……”陈太师捋着胡须,一言不发。

见此,邹赞转头看了一眼薛敖,薛敖会意,挥挥手让那几名太原骑兵退下了。

此时邹赞这才低声问陈太师道:“父亲,孩儿见您好似有什么疑虑?”

“……”

陈太师默默地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先……先回邯郸!”

见此,邹赞与薛敖对视一眼,本能地察觉到老父亲心中好似有什么疑虑,但这位老大人不肯明说,他们也只能藏在信中。

于是,当日陈太师派人警告王鹏,叫王鹏不得再擅自夺占城池,旋即带着邹赞父子并薛敖等人,率军启程朝邯郸前进。

足足过了二十日,直到十月中旬,陈太师一行人这才抵达了邯郸。

尽管这期间随时都有太原骑兵时不时地向邯郸禀告陈太师的动向,但当得知陈太师即将率军抵达邯郸的那一刻,赵虞仍难免有些心惊肉跳。

他的瞒天过海之策,能否瞒过这位老太师,就看这次了。

十月十六日,得知陈太师的军队已越过漳水,赵虞带着虎贲中郎潘袤以及御史张维二人,出京畿前往相迎。

足足等了半个多时辰,赵虞这一行人终于在邯郸与魏郡的边界,迎到了陈太师与其麾下的晋军。

在见到陈太师时,赵虞率先上前,抱拳行礼:“周虎,恭迎老太师回都。”

以往,陈太师每次见到赵虞都是笑呵呵的,唯独这次,陈太师的态度十分严肃,他那凝视的眼神,让赵虞心中咯噔一下。

不过陈太师的这份凝视也十分短暂,仅片刻,这位老大人便恢复如常,脸上也勉强挤出了几分笑容:“居正,辛苦你了。”

“不敢。”赵虞低了低头,用余光看着陈太师,看着后者在毛铮的帮助下翻身下马,心中思忖着这位老太师方才凝视他的深意。

而此时,邹赞、薛敖二人也已走上前来。

不同于陈太师的态度,薛敖对赵虞倒是一如既往的亲近,拍拍赵虞的臂膀调侃道:“哟,居正,这次你可是出尽风头了,啧啧啧……”

“咳。”从旁的薛敖咳嗽了一声,大概是觉得在天子新丧的情况下,似薛敖这般嬉皮笑脸,着实不合适。

他正色问赵虞道:“居正,可曾抓到三皇子与杨氏兄弟?”

赵虞摇了摇头:“不曾,那日杨雄等人留下了断后的军队,护送着三皇子、杨妃等人逃入上党郡,我虽派梁郡都尉董袭、河南都尉李蒙等人日夜追击,但终是没能将这些人擒住。”

“哦。”

邹赞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却听薛敖无所谓地说道:“逃了就逃了吧?等过些时日,待邯郸彻底稳定下来,我带兵把杨氏的老巢抄了就是了……”

在众人之中,也只有薛敖的态度一如既往,仿佛丝毫没有收到天子驾崩的影响。

邹赞摇摇头,懒得跟自家二弟争论,招招手唤来儿子邹适,对赵虞介绍道:“居正,这是为兄的犬子,名适,字子安,此前在虎贲军担任中郎之职,前些日子因为一些事去了山东……”

赵虞了然地点点头,此时他已知邹适是为了护送章靖的妻儿这才去了山东。

“子安,来见过你六叔。”

“是。”

在父亲的示意下,邹适恭恭敬敬地朝着赵虞行了一记大礼,感激说道:“六叔,多谢您救了家母。”

赵虞顿时恍然,抬头看向邹赞,却见邹赞亦带着一脸感谢朝着他点了点头:“来时,少严亦托我向贤弟表达谢意。”

“大哥言重了……”赵虞刚开口,就被薛敖搂着他脖子抢走了话:“就是,都是自家兄弟,谢什么?光嘴上道谢,还不如咱们今晚好好喝一顿……”

听到这话,邹赞顿时收起了笑容,咳嗽一声低声提醒道:“仲信,国丧期间,不得胡言乱语。”

薛敖眉头一挑,似乎要驳斥几句,但最终,他怏怏地撇了撇嘴。

“……嘁!”

而与此同时,陈太师一边暗中关注着邹赞父子、薛敖与赵虞的交流,一边皱眉询问御史张维道:“张御史,陛下他……当真遇害了么?”

“唉。”

张御史长长叹了口气:“此事太师莫要责怪周将军,陛下的伤势经御医诊断过了,当日陛下被凉州军的将领马承一件刺穿了身体,除非神仙出世,否则……”

他一边比划着,一边将晋天子当时的伤势告诉了陈太师,听得陈太师一阵沉默。

确实,这等伤势,恐怕也只有神仙才能救了。

待一番寒暄后,众人便一同回到邯郸城内,旋即,由赵虞、张御史二人领着,陈太师与邹赞、薛敖几人先进宫见到了董皇后。

在进宫前,张御史特地私下关照陈太师道:“太师,待会见董后时,切勿提到皇孙……”

陈太师颇为不解:“为何?”

于是,张御史便将皇孙李欣亦一同遇害的事亦告诉了陈太师,低声解释道:“……我等怕朝野动荡,是故隐瞒了皇孙身死的消息,欲先虚立皇孙为新君,待朝野稳定下来后,再做定夺。”

陈太师听得一脸惊骇,旋即这份惊骇便被愤怒所取代,毕竟据张御史所言,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晋天子、太子李禥、皇孙李欣祖父孙三人,皆是遭李虔、杨雄一方迫害致死。

陈太师与晋天子有兄弟之情,岂忍得下这口气?

“老夫明白了。”深深吸了口气,陈太师这才勉强压下了心中的怒火。

随后,在进宫见到董皇后之后,陈太师悲痛地请罪道:“臣无能,致使邯郸遭此劫难,请董后降罪。”

“太师使不得。”

董后连忙示意邹赞、毛铮、薛敖等人将陈太师扶起:“此乃李虔、杨雄等人引起的祸端,与太师何干?”

见此,赵虞亦趁机在旁请罪道:“董后,此事若要怪罪,当怪罪微臣。……若非微臣一时疏忽,不曾想到那杨雄竟敢公然领兵偷袭微臣,也不至于被困阳平,使杨雄有机会袭击邯郸……”

『……』

陈太师转头看了一眼赵虞。

就在这时,董后善言宽慰道:“周将军言重了,据本宫所知,周将军已然对凉州军多有防范,先前还为凉州军试图占据元城之事,险些与其大打出手,这些本宫也都知道。只能怪杨雄那些贼子过于狠毒……”

顿了顿,她又带着几分歉意与惭愧对赵虞与陈太师二人说道:“本宫知道太师在江东平乱,本不想搅乱太师的谋划,且邯郸有周将军坐镇,本宫其实也可放心,但……终归还是太师亲自坐镇邯郸,更能让人心安……周将军也千万莫要多想,日后朝廷还要仗着诸位。”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邹赞与薛敖二人身上。

见此,邹赞与薛敖不约而同地抱拳行礼:“臣遵命!”

片刻后,陈太师、赵虞众人向董后告辞,离开了凤仪殿。

此时,张御史恭敬对太师说道:“太师远道而来,今日回府后请好好歇息,国丧之事,还需太师出面主持……”

陈太师点点头,旋即目光不经意地落在正在与邹赞、薛敖说话的赵虞身上。

不错,其实陈太师早就对义子周虎心生了几分怀疑——当然,他并不是怀疑赵虞与赵伯虎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赵虞此前与鄄城侯一家走得过近,让陈太师心生了怀疑。

要知道此次邯郸的劫难,晋天子、太子李禥、皇孙李欣祖孙三代皆不幸遭凉州势力所害,而三皇子李虔则因为篡位失败,被迫逃奔凉州,这使得王室正统眼下竟陷入了无人可以继承的尴尬,只能从旁支另择人选。

而旁支中最佳人选,莫过于祥瑞公主的生父,鄄城城侯李梁。

这是巧合么?

陈太师心中十分怀疑。

毕竟他很清楚他义子周虎的本事,虽然论武艺,这六子周虎是陈门五虎中最差的一个,但论心计、论城府,此子甚至还要胜过邹赞与薛敖。

有这等心计与城府的六子,居然会被杨雄算计?

别说杨雄了,就算是杨氏五兄弟中最被陈太师看好的杨暐,陈太师也不认为能骗过周虎。

这份怀疑,随着陈太师回到太师府,亲眼看到府内的旧仆大多都安然无恙,变得愈发浓厚。

这场邯郸的劫难,与祥瑞公主结怨的太子李禥与三皇子李虔,一个丧命,一个亡命出奔凉州,而阻碍鄄城侯李梁继承王位的晋天子与皇孙李欣,亦纷纷遇害。

可他们这边呢?邹赞的夫人、王谡的夫人当时也在邯郸,却能安然无恙,甚至于,就连他太师府上的老仆,也几乎没有多少人丧生。

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么?难道是上天庇护,是上天站在他陈仲这边?可既然如此,他陈仲为何还会失去两位义子?

还是说,这并非巧合,而是他义子周虎巧妙算计下的结果?

当薛敖吵吵嚷嚷要摆酒祝贺重新夺回邯郸时,陈太师难得没有开口喝斥,因为他顾不上,当时的他,正神色复杂地看着赵虞。

他决定要问个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