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赵氏虎子 > 第798章:左右天下

赵氏虎子 第798章:左右天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9:3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邹赞猜地没错,尽管赵虞用强硬的态度降服了他兄长赵伯虎曾经的旧部,但这并不表示他彻彻底底地掌控了整个义师。

因此自二月初起,赵虞就对义师内部做了一番调整。

首先,他指定陈勖、项宣二人为义师的两位副帅,同时任命陈勖为东路义师统帅,兼‘下邳帅’,取代王祀坐镇下邳,又提拔其下属向赓为‘彭郡帅’,总算是扶正了陈勖在义师中的地位。

被取代的王祀,则被赵虞任命为‘丹阳帅’,而被取代的甘琦,则调至陈勖麾下,作为东路义师的先锋大将。

在这样的安排下,王祀失去了对下邳的控制,但得到了丹阳郡作为补偿,而甘琦则失去了‘郡帅’的位置,但却仍然直接执掌一支军队,因此这二人倒也还算可以接受。

至于其他几人,赵虞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拆分’,比如任命杜谧为‘九江帅’,任命孙颙为‘广陵帅’,任命程周为‘豫章帅’等等。

总得来说,赵伯虎这些旧部的权力范围都被赵虞约束了一番,但又不至于打压地很厉害,还在各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至于并入江东义师的项宣那边,赵虞几乎没有任何的调整,任命邹袁为‘沛郡帅’、刘德为‘汝南帅’、郭淮为‘江夏帅’、黄康为‘长沙帅’,而项宣本人,则被赵虞指定为西路义师统帅,与陈勖平起平坐。

不得不说,相比较兄长赵伯虎的旧部,赵虞更加信任项宣。

三月份前后,赵虞南下江东三郡,在吴郡见到了舅舅周韫、周傅二人,可惜此时赵虞的外公周节与周老夫人已相继过世。

据周韫所言,两位老人总得来说还算寿终正寝,虽然最后那段时日小病不断。

这让赵虞很是内疚,后悔应该早早来江东见两位老人。

见此,周韫笑着宽慰道:“莫要太在意了,其实父亲与母亲早就从伯虎口中知道你安然无恙,只是怕给你添麻烦,才没有去颍川相见。……这些年,伯虎陆陆续续送来有关于你的消息,两位老人也十分欣慰。”

说实话,欣慰的岂止是两位老人,就连周韫、周傅兄弟都十分震惊于自己这位二外甥的成就,若非大外甥赵伯虎透露,兄弟二人根本不会想到,陈门五虎中赫赫有名的周虎,竟然就是他们的二外甥。

从旁,二舅周傅问赵虞道:“仲虎,你如今接手了你兄旧部,接下来有何打算?”

说实话,赵虞并不是很想探讨这个问题,毕竟他南下江东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陈勖多次催促他北伐晋国,但对于赵虞来说,他于情于理都不想这么做,至少暂时不想。

在思忖了一下后,赵虞正色说道:“我有意先让义师暂时休养生息,待积累的足够的军力与粮食后,再考虑讨伐晋国之事,免得步上前江东义师的后尘。”

周家兄弟二人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随后,赵虞又去见了兄长赵伯虎的遗孀阿竹。

说实话,他有点难以避免这位真正的大嫂,毕竟他兄长赵伯虎大概率是死了,而且是因为陈太师、邹赞、薛敖等人的算计,但因为某些原因,赵虞实在不好将兄长之死计在陈太师几人头上,这让他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位大嫂。

没想到,这位大嫂倒是看得很开,反过来宽慰赵虞道:“……陈勖至今都还未找到少主的尸骸,未见得少主便真的死了。我相信,少主只是兵败后藏在哪里养伤……”

赵虞挤出几分笑容,勉强点了点头。

其实这会儿,江东义师已渐渐接受了赵伯虎殒命这件事,哪怕是赵虞也不例外,否则他也不至于跑到江东来夺权,但见眼前这位大嫂依旧抱持希望,他自然也不会说什么打击后者的话。

在告辞时,赵虞心中很是感慨。

虽然阿竹至今仍对赵伯虎活着一事抱有希望,但几乎在所有人看来,这份希望终归还是会变成绝望。

基这一点,陪同赵虞前来的周韫对赵虞说道:“阿竹以往与静女素来亲密,倘若你与静女所生之子可以过继给你兄膝下,或许能让阿竹少些胡思乱想。”

赵虞惊奇问道:“我兄长与阿竹成婚多年,至今还未有子嗣么?”

周韫摇了摇头道:“据医师所言,他二人体内寒气淤积,长期未能得到调理,或会影响生育……”

他口中的二人,即指赵伯虎与阿竹。

赵虞这才想起,他兄长赵伯虎与阿竹当年可是跳沙河逃亡的,那可是在凛冽的寒冬。

考虑到公羊先生也因此落下了一身病根,赵伯虎与阿竹当时虽然年轻,但也未必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想了想,他点头说道:“待有机会,我与静女商量看看,她应该不会不答应。大舅回头可以跟我嫂子暗示一下。”

“好。”周韫点了点头。

次日,赵虞跟着周家兄弟去拜祭了外祖与外母,即周家的两位老人。

至于他兄长赵伯虎,鉴于阿竹仍相信她丈夫还活着,因此赵虞倒也没有特地去搞什么拜祭,免得让那位大嫂胡思乱想。

接下来的日子,赵虞又在周韫、周傅兄弟二人的推荐下,见了吴郡的诸多士族。

吴郡的士族本来见赵伯虎生死不明,想要支持王祀、杜谧二人窃取义师的成果,岂料突然冒出来一个‘赵仲虎’,以强硬的态度降服了王祀、杜谧等人,也让吴郡的士族们有些胆战心惊,是故才拜托到周韫、周傅兄弟这边,想要看看这个‘赵仲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虞当然不会令这些吴郡士族失望,恩威并举,即安抚了众人,也不排除敲打的意思,迫使其中某些人放弃了一些别的想法。

在离开吴郡之前,赵虞制定大舅周韫为‘吴郡帅’,吴郡的士族们虽然有些不满,却也不敢拒绝,毕竟他们早就暗中联系过了王祀与杜谧,知道这个‘赵仲虎’不好惹。

三月中旬,赵虞启程返回下邳,于三月下旬回到了下邳郡。

回到下邳后,赵虞便以‘义师总帅’的名义,向义师所占各郡发下了指令,命各郡农兵并举,休养生息,为义师将来推翻晋国积累粮食、训练军队。

对于这个方针,陈勖自然也是认可,不过他也向赵虞提出了他的想法:“……为将来考虑,休养生息固然是我义师眼下着重之事,但我仍认为应当找个机会夺取开阳,拿下开阳,我义师进可取山东,退可守江南,可立于不败之地。”

陈勖的建议当然是正确,当年前江东义师要不是在山东败得太惨了,一溃千里,陈太师率领的晋军哪能那般轻易杀到下邳?

只能说,前江东义师还是太贪心了,不舍得放弃山东,否则,只要赵璋、赵瑜兄弟舍弃放弃山东,将三十万江东军退至开阳,在开阳那片几十里的‘狭谷’一堆,那俨然就又是一场‘长平之战’。

胜败暂且不论,至少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被太师军攻到下邳。

如今也是,倘若义师占据的江南想要寻求安稳,那么开阳就必须拿下,但问题是,坐镇开阳的主将可是王谡啊,赵虞还未做好与结义兄弟交战的心理准备呢。

最终,赵虞以春耕之事作为借口将陈勖给打发了。

可惜这借口终归不能长久,等到五月初,陈勖就又开始在赵虞耳边絮叨了。

陈勖不是不清楚赵虞的为难,相反,他很清楚赵虞与王谡的关系,他多次在赵虞面前絮叨,就是为了让赵虞在某些关系上做出割舍。

毕竟在陈勖看来,他义师的初衷就是推翻晋国、另立新朝,这是他与赵伯虎共同的意志,他可以淡忘赵虞即是周虎的真相,也可以无视赵虞至今仍与陈太师、邹赞、薛敖等晋国的将领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不去细究赵虞与那位祥瑞公主的关系,但‘推翻晋国’这一点,陈勖并不想让步。

否则他义师算什么?造反军么?

为此,陈勖甚至主动拉拢看不起他的大将甘琦,共同催促赵虞夺取开阳。

甘琦虽然看不起陈勖,甚至对陈勖再次成为他义师副帅一事感到极大不满,但在‘反晋’这件事上,他与陈勖倒是一致。

毕竟那是赵伯虎的志向,甘琦虽桀骜不驯,但对赵伯虎还是心服口服的。

不得不说,赵虞被这两人弄得心烦意乱。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谡派人约他到东海郡的郯城见面。

于是赵虞便带着牛横与何顺前往郯城赴约,于郯城城内一座酒楼的二楼雅间秘密见到了邹赞与王谡。

造反军的首领与晋国的大将私下见面,这是怎样的情景?

但对当事人而言,其实还好。

这不,当见到赵虞时,邹赞并没有因为赵虞如今成为了造反军的首领就有所疏远,笑着就将赵虞请入了酒桌。

而王谡,甚至还开口向赵虞抱怨:“前一阵子得知江东义师突然冒出一个赵仲虎,强硬收服了各将,可把我吓得不轻,赶紧加强开阳的守备,就怕那赵仲虎突然率军前去夺城,没想到这个赵仲虎,竟是居正……”

赵虞笑了笑,开玩笑致歉道:“那可真是过意不去,我敬少严兄一杯,还请少严兄原谅。”

一番玩笑过后,三人谈论的话题就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邹赞颇有深意地问赵虞道:“今居正已降服了江东义师的旧部,不知接下来有何打算?”

赵虞当然知道邹赞有试探自己的意思,他也不隐瞒,如实说道:“我准备休养生息一番。”

『休养生息么……』

邹赞微微皱了皱眉。

说实话,江东义师休养生息,对晋国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这意味着他晋国日后想要击败这支造反军,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于,能否战胜都是一个问题。

但鉴于晋国目前的状况,邹赞认为这算是比较好的局面了。

于是他笑着问道:“哦?打算修养几年?”

“不知。”赵虞摇摇头道:“我倒是想修养个十年、八年的……”

邹赞听了一愣,旋即立刻就醒悟过来,笑着说道:“父亲的身体可硬朗着呢,十年、八年,可能未必够……”

听到这话,从旁的王谡也反应过来了,打趣道:“居正,莫关顾着父亲,还有咱们兄弟几人呢……我可只比你大几岁。”

赵虞无语地翻了翻白眼,心说:你是要我叫义师修养个几十年么?那干脆划地而治得了。

看着赵虞无语的模样,邹赞微微一笑,心下稍稍松了口气。

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位兄弟对他们仍有感情,其实也不希望与他们打仗,问题在于……

“陈勖、项宣他们能接受?”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最根本的问题。

不错,其实站在赵虞的立场上,推不推翻晋国,其实区别不大,但陈勖、项宣等义师的大将,却都是坚定的‘反晋’之士,换而言之,即便赵虞愿意修养个十年八年,修养至陈太师寿终正寝,但这些义师的将领们,未必会答应。

倘若赵虞执意如此,那么最终很有可能会被项宣、陈勖等人联手反对。

当然,这对于晋国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甚至于,邹赞巴不得陈勖、项宣架空赵虞,如此他就能将眼前这位兄弟拉回到晋国的阵营,但很可惜,项宣、陈勖都不是短智之人,再怎么样都不会架空他们这位新帅,毕竟这可是一位陈门五虎,那是请都请不来的优秀统帅。

“一、两年应该可以。”赵虞很诚实地回答道:“项宣那边,他汝南郡还未发展好,需要一两年时间,陈勖这边……相对麻烦点。”

“因为开阳?”邹赞一针见血地问道。

“对。”赵虞点点头,毫不隐瞒地说道:“迄今为止,他已经向我提出过七次,想要兴兵夺取开阳,但被我否认了。……我还不想惹火那位老大人,免得他一大把年纪带兵杀过来。”

邹赞、王谡二人当然知道赵虞口中的‘老大人’指的是谁,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邹赞忽然神秘地对赵虞说道:“事实上,开阳可以交给你……”

赵虞惊奇地看向邹赞,笑道:“邹大哥这是打算资敌?”

“谈不上资敌。”邹赞摇摇头说道:“少严手下就两三万河北军,凭你那边现如今的兵力,哪怕强行夺取开阳也不是什么难的事,既然挡不住,何必白白牺牲军卒?”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旋即笑着说道:“作为交换,不得踏足山东,对吧?”

“那是父亲的底线……”

邹赞摊摊手笑着说道:“事实上,就算你占了山东,邯郸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征伐山东。”

赵虞一听就懂了:“邯郸对凉州用兵了?”

邹赞犹豫了一下,半真半假说道:“没错。……邯郸决定分两次讨伐凉州,首批讨伐军以仲信为帅,三万虎师、六千太原骑兵,我留在邯郸训练二十万新军……”

『二十万?』

赵虞惊讶地看向邹赞,他直觉认为,邹赞在这个数字上肯定有所虚报,如今的晋国哪有余力一口气新增二十万新军?

至于邹赞为何要虚报,不言而喻。

眼瞅着赵虞似笑非笑的模样,邹赞心中暗自苦笑。

他邯郸哪是新增二十万新军?其实只有六万而已,甚至于,其中一半还是直接从河北各郡调过去的。

新增二十万新军这种话,骗骗其他人也就得了,哪骗得过眼前这位至今还在朝中挂职左将军的‘叛逆’。

咳嗽一声,邹赞压低声音说道:“其实我觉得,江东可以考虑一下西边。”

“西边?”

赵虞微微一愣,旋即立刻醒悟过来,似笑非笑说道:“王尚德?哈,我懂了。……看来王尚德并未做出让邯郸放心的保证,邹大哥这是想借我的手除掉这个隐患,以免王尚德彻底倒向凉州。”

『你要不要这么敏锐?』

邹赞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说道:“对你义师而言,也无所谓对不对?反正义师想要取代我大晋,攻取南郡、南阳,也只是早晚的事……”

“话虽如此,但我也可以选择隔岸观火。……就眼下的状况,只要我等不招惹王尚德,王尚德应该是不会招惹我义师的。”

“……”

邹赞与王谡对视一眼,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相信此刻他们心中也是万般后悔,早知如此,何必设计赵伯虎?至少赵伯虎不知他晋国的虚实,哪像这位兄弟,眼界就不说了,对他晋国也是认识地清清楚楚。

要不是顾及晋国的颜面,同时也怕日后不好拒绝这位兄弟的某些奢求,比如投降、致仕什么的,邹赞都忍不住想要用情理劝说了。

不过最终他还是忍住了,在思忖了一番后,正色对赵虞说道:“王尚德的势力不弱,不说他这些年也在逐步朝武陵郡渗透,一旦他下定决心倒向凉州,西取巴蜀,凉州的实力或许就要反超邯郸了……而对于你义师来说,攻下南郡,西窥巴蜀,也不是什么坏事,对不对?”

赵虞闻言沉思了片刻。

虽然他明知邹赞的用意,但不可否认,邹赞这番话确实有不小的诱惑,哪怕他站在义师的立场上,也不能无视南郡的富饶,更别说享有天下粮仓美誉的巴蜀。

看着陷入沉思的赵虞,邹赞心中也有些忐忑。

毕竟,倘若这位兄弟执意要取山东,且故意放纵王尚德,那凉州与邯郸的胜败平衡,无疑是要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夸张地说,眼前这位兄弟的决定,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格局。

就在他忐忑之际,就见赵虞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南郡与巴蜀么?这倒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啊……不过,薛大哥仍欠我一个人情。”

邹赞闻言苦笑道:“你明知我大晋日后的天子乃是你岳父,何必要我认这个人情?罢了罢了,只要不是让我投降,什么都好说。”

“这可是薛大哥你说的。”

赵虞笑着说道。

其实所谓的人情,他也就是那么一说,毕竟陈太师也好、陈门五虎也罢,都是不可能投降造反军的。

指望陈门五虎投降义师,那还不如指望凉州击败邯郸,迫使邯郸承认义师的存在,反正同样不切实际。

六月初,赵虞与陈勖率五万军队夺取开阳。

晋后将军王谡自知不敌,撤出开阳,退守琅琊莒县,同时急招山东军布防于琅琊郡北部。

好在义师见好就收,在夺取开阳后,以开阳为据点,于琅琊郡南部布防。

同期,彭郡帅向赓发兵东海郡,再次占据郯城,东海郡各县由此纷纷投降义师。

事后,赵虞一边致力于恢复东海郡,一边指示义师全力支持西路义师统帅项宣对南郡用兵。

见赵虞不顺势取山东却反而西取南郡,陈勖心中自然有所怀疑。

但就像邹赞所说的,义师的目的是推翻晋国、另立新朝,南郡也是义师的攻击对象,因此陈勖与项宣都不反对先对南郡用兵。

甚至于,项宣对此十分支持。

谁让王尚德前些年不止一次地讨伐长沙,几度将项宣逼到绝路呢?

七月初,项宣回到长沙,携‘江夏帅郭淮’、‘长沙帅黄康’,组织八万大军,攻占南郡。

在赵虞的指示下,整个义师作为项宣的后盾,不计其数的粮草、辎重,从江南、江东运往长沙。

遭到项宣的进攻,王尚德简直懵了,他怎么也没想到,项宣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对他用兵。

他连忙派人联系项宣,表示双方应该暗中联手,共同抵抗来自颍川郡的威胁,然而项宣却不为所动。

也对,颍川郡对项宣有什么威胁?也就是赵虞暂时还不想扯开那层布罢了,否则颍川军立刻就会摇身一变成为颍川义师,投入义师的怀抱,项宣需要防备颍川么?

在交涉失败的情况下,王尚德一怒之下率军与项宣交战,同时派人向颍川郡乃至邯郸求援。

然而颍川不为所动,邯郸亦毫无回应。

此时王尚德便意识到,邯郸可能早已放弃了他,甚至于,此次项宣突然对他用兵,就有可能是邯郸暗中指使——否则颍川军为何袖手旁观?

只是他不明白,为何邯郸可以指使义师这支叛军?

不明白归不明白,但打还是要打,毕竟南郡、南阳乃是他王尚德的地盘,总不能拱手让给项宣,于是他调集兵力,在南郡这片土地上与项宣率领的义师展开厮杀。

只可惜,双方的实力相差太大,项宣军的背后是整个义师,是多达十二个郡的支持,而王尚德却只有南阳、南郡两个郡,甚至于,就连邯郸也放弃了他,试图借义师的手,先除掉这个有可能倒向凉州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纵使王尚德才能与项宣相当,又如何是项宣的对手?

等到新王三年春季,随着项宣进一步发动攻势,王尚德在南郡的败绩就愈发明显了。

此刻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撤回南阳,要么撤入巴蜀,而王尚德选择撤入巴蜀。

然而,巴蜀却听从邯郸的指示,拒绝王尚德撤入。

恼恨之余,王尚德遂进攻巴蜀,彻底撕掉了晋臣的身份。

见此,项宣放缓了对王尚德的攻势,有意等巴蜀与王尚德杀地两败俱伤时,再出面坐收渔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