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四百二十章 往死里坑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四百二十章 往死里坑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6:04 来源:书海阁

第420章 往死里坑

朱棣不禁为之大为光火。

因为这些册子,也一份份通过东厂送入了宫中。

赵王的小动作,他是略有所知的。

儿子大了,懒得去管。

可这些兄弟儿子们,显然也知道自己有些事干的不厚道。

所以,为了显得自己清白,于是决心攻击别人。

是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最好的方式,就是攻讦别人道德低下。

朱棣看着一份份奏疏,不禁为之无语。

此时他招来了张安世觐见。

指了指奏疏,便道:“诸藩王的事,卿知情吗?”

张安世老实道:“略知一二。”

朱棣抬眼看了张安世一眼,板起了脸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是,是,是!”张安世汗颜道:“是知道的,各藩都想要人力,所以采取了一些措施,彼此为了争夺人力,也都花费了一些心思。”

朱棣叹口气道:“那你怎么看待?”

“这是好事。”张安世道:“这至少说明各藩,现在心思都在经营自己的藩地上,他们是真正的决心为王先驱,这是为大明开疆拓土,有何不可?”

朱棣道:“只是……”

张安世似乎明白朱棣想说什么,便道:“人力的问题,臣也是知道的,我大明对土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火器,除此之外,还有陛下的支持。可若是没有人力,如何消化自己的藩地呢?”

“可若是想要让百姓们离乡背井,去那万里之外的地方,只怕不太容易。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各藩才各显神通,臣以为……只要陛下分封诸藩于域外,就一定会有这样的问题。”

朱棣听罢,颔首:“嗯……也不是没有道理。”

张安世道:“其实臣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朝廷与诸藩同心协力。”

“朝廷?”朱棣讶异地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道:“诸藩之所以不得不用这样的手段,吸纳百姓,实在是与大明相比,他们现在的藩地实在开发缓慢,而且较为艰苦,而土人袭扰和疾病的因素,也使百姓望而生畏。这个问题,只能靠继续更好的经营,还有发展藩地来解决。其他的手段,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倘若藩地能够真正的利用好当地肥沃的土地,以及数之不尽的矿藏,又何愁没有百姓愿意去讨生活呢?我大明最多的就是百姓,想要增加人口,其一为移民拓边,其二为增加生育,不过生育这个问题,倒是不担心,现在臣倒以为,最令人担心的,是疾病。这疾病对人口的伤害实在太大了。”

朱棣微微皱眉,不过却还是点头。

若论生娃,实际上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造娃的高手,为了血脉传承,哪怕是最贫苦的佃农,只要能娶上媳妇,也肯生上六七个。

不过,话虽如此,可实际上,成人的孩子却是不多。

因为这个时代的病死率实在太高,十分可怕。

莫说是寻常百姓,就算是皇族,这些天潢贵胄们,能够活到成人,其实也是需要运气的事。甚至许多皇帝可能生了十个八个子嗣,可最终能活下来四五个,也算是及格了。

朱棣点头道:“张卿说这些,一定又有自己的想法了吧?”

张安世笑了笑道:“所以臣以为,各处藩镇,一定要繁荣起来,这才是最紧要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各藩在天下各处立足,分封之策……对朝廷百利而无一害,可若是藩王们就藩,内忧外患,甚至将来还有藩王被土人所侵灭,那么将来,陛下的后世子孙们,谁还肯就藩域外呢?”

顿了顿,他接着道:“另一方面,现在太平府这边……”

听到这,朱棣眼睛猛地一张,他隐隐感觉到了什么,肃然地道:“你好好说一说。”

张安世道:“现在太平府,确实有些不景气,虽然臣已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可毕竟……遭受了上一次的重创之后,军民百姓们,还是难有信心。既然各省修建铁路的事已搁置,那么何不如借各藩镇……增加海洋上的贸易,来增强太平府乃至直隶的发展呢?”

朱棣背着手,微微皱眉道:“这万里之外,也可以……”

张安世从容地笑道:“怎么不可以?各藩对直隶的各种商品需求极大,而整个太平府,也可借助各藩镇的特产,分销天下。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商贾对各藩镇的港口进行投资,兴建舰船,以互通有无,增强商贸和人员的往来。”

“而另外还有军械和火器,现在需求量极大,大可以大规模贩售,而各藩得此之后,又可开拓他们的边界,增加他们的人口,种植更多的农产,譬如棉花,又如橡胶,还有各种矿产,臣计算过,各藩国的航线,至松江口……一线,再从松江口顺长江而将货物输送太平府,来回一趟,多则三月,少则一月,且这一带的海域,还算平静,风险不高。”

“如此,造船业、航运、港口修建、火器制造、农具还有钢铁、冶炼等等,都可从中牟利。至于朝廷,也增加了税赋,对于各藩而言,他们与大明联系更为紧密,就更需仰赖陛下。陛下以为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朱棣习惯性地背起了手,来回踱步,微微低垂着头细细思索起来。

半响后,他颔首道:“这又是你那一套所谓创造需求的理论吧?”

张安世尴尬地道:“臣不会干别的,只懂一点这个。”

朱棣道:“这个可行。”

张安世便道:“臣打算以栖霞商行来主导,如何?商贾们就是这样,起初不敢尝试,可一旦有人尝试,吃到了甜头,他们才肯蜂拥而上。”

朱棣似乎听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不会亏损吧?”

“断然不会。”张安世自信满满地道:“臣想好了,以栖霞商行的名义,与各藩签署商业合作的契书,联合经营一些航道,港口投资,还有矿产开采以及作物分销等等买卖,如此大规模的商业合作,必能生出百利。”

朱棣满意地道:“那就这么定了。”

张安世却又突的道:“臣又想到了,人口的问题,要应付疾病,乃是重中之重……”

朱棣道:“这个伱不是很在行吗?你是名医……”

张安世嘿嘿一笑:“臣一人算什么!何况臣又没有三头六臂,这事啊……”

朱棣打断他道:“你还是先思量着银子的事吧。”

张安世于是悻悻然地道:“是,是。”

朱棣突然道:“赵王怎么和解缙合伙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张安世猝不及防。

显然,朱棣原本以为,让解缙去做这个长史,本质就是流放而已。

只不过……解缙毕竟是大学士,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此人有罪,便以任长史的名义。

可哪里知道,这家伙似乎风生水起,在这京城,天天和一群读书人高谈阔论。

虽说……已有东厂的奏报,怀疑解缙与赵王似乎在蒙骗读书人。

可朱棣觉得,解缙这个家伙坏,而且看上去与赵王朱高燧很合得来,这解缙会不会教坏了自己的儿子?

当然,凭良心说,解缙虽然狡猾,可比起朱棣的这个儿子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赵王朱高燧,那可是个一向缺德得冒烟的家伙。

只是作为一个父亲,总不免觉得自己的儿子坏不到哪里去,即便是坏,那也肯定是被人蒙蔽了,交了坏‘朋友’。

张安世道:“此赵王之事,臣倒以为,朝廷还是不要过问才好。”

朱棣郁闷地道:“什么赵王,那是朕的儿子。”

张安世知道朱棣对他素来宽容,便也随意了些,笑了笑道:“可是儿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何况又在万里之外……陛下……理他做甚。朝廷与藩国之间,臣倒以为,还是需有一些边界,若是处处都去管,难免会离心离德,现如今他们分封于万里之外,许多事,朝廷也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倒不如信任他们……教他们自行其是便好了。”

朱棣点点头:“你说的倒也在理。那么……这栖霞商行买卖的事,看来不小,既是要签契书……不妨……”

朱棣皱眉道:“不妨召诸王来京城吧……说起来,他们至少眼下还算是站住了脚跟,一来……教他们入京,祭拜孝陵,让他们不忘列祖列宗的恩德。其二,怎么拟定商约,当面也好有一个说法。”

张安世听罢,诧异地偷偷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此时的侧脸,眼角处纹理已深。

张安世恍然大悟,终究是陛下……想念自己的儿子了啊。

虽说将这些兄弟和儿子们打发出去,乃是作为皇帝百里无一害的办法。

可毕竟朱棣依旧还是有血有肉之人,这足足六七年过去了,总是不免触景思人。

张安世倒也理解朱棣的心情,便顺着朱棣的话道:“陛下考虑得甚是周全,还是当面议定最为稳妥。”

君臣议定后,随即朱棣便颁了旨意。

张安世也回自己的王府去。

此番诸王至京城来,他已经可以想象,将是何等的盛况空前了。

这事非要大大地操办不可,太平府终是需要走向汪洋的,而这却是一个最好的契机,借助着各藩王的商业协议,足以打造出一个最广阔的市场。

这等于是,利用整个天下四海,来滋养一个太平府,等真正滋养出来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那无数还在报团取暖的各府各县,到时这大明是谁家天下,自可见分晓了。

回到了王府后,张安世没有歇一会,便立即命于谦去召了朱金和陈礼、高祥人等来见。

他大抵说了今日与陛下的奏对,而后便道:“锦衣卫这边,要将各藩的讯息和情况进行汇总。商行这边,则要进行统计,拟出各项可能合作的计划。还有这太平府衙,要做好招待诸王的准备……”

“此次海贸,再不是零零散散的小打小闹了,而是教这太平府,以天下诸藩为市场,彼此之间,互通有无……你们大可以……视诸诸藩为商业上的太平府领地,懂我意思吗?”

三人应命,便匆匆去忙了。

当然,朱棣的这次旨意,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只有解缙得知赵王即将入京,却好像察觉出了点什么来。

他皱眉不语,显得心事重重。

随来的随使见解缙如此反应,不免关切道:“解公……殿下来京,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哎……”解缙摇头道:“老夫棋差一着,还是被张安世糊弄了。”

随使听得云里雾里,便奇怪地道:“这……解公是何意……能否明示?”

于是解缙便道:“我们的计划,乃是与张安世精诚合作,借助赵国与栖霞商行的合作,为赵王殿下带来财富!除此之外,也可借用读书人,充实我们的人丁。如此一来,我赵国便可人丁兴旺,国力大盛,再借此机会,一举拿下整个爪哇岛,继而蚕食其他诸岛,使我赵国能够跻身天下诸藩之首。”

“当初老夫悉心地拟定了这些合作的计划,本以为万无一失,至少张安世那个小子,也一定不会反对。可哪里想到,张安世这个小子,居然从中受到了启发……举一反三,竟拿我们的计划来做底稿,居然打起了与诸王进行全面之商业合作的打算。”

“你要知道,若是赵国与张安世单独立约,则赵国就有巨大的优势,即有更多的价码来谈,而且……还可形成许多商品的独占,整个栖霞商行,都只分销我赵国的硫磺和蔗糖还有橡胶,你想想看,这其中有多大的利益?”

“可一旦与各国利益均沾,那么赵国的获利,可就大大的减少了,从前可能是栖霞商行与我赵国二分这其中的利益,现在却变成了栖霞商行为首,其他诸藩则仰仗着栖霞商行来分食这个大饼。无论是获利还是从地位,都大大的减少和降低。哎……早就知道这张安世狡猾,但没想到,他竟狡猾到了这个地步。”

这副使还是不甚明白,便道:“陛下只是召诸王进京,似乎没有提及……与各国商业合作事宜。”

解缙道:“你不曾在庙堂中干过,自然不懂其中玄机,庙堂上行事,讲究的是师出有名,明面上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事,而真正要干的事,却都藏在这冠冕堂皇的背后。此番召诸王进京是幌子,议定契书才是真。”

随使这才显出恍然大悟之色,随即便皱眉道:“受教了,那么……解公……若是如此,这如何可破?”

解缙却是一时沉默了下来,他抿着唇,认真地思量了一番,才道:“去找张安世,去和他谈,继续谈咱们的蔗糖和硫磺,其他的买卖,暂且可以和诸王分一杯羹,可这两样,至少要求赵国可以独占。人都是要脸面的,咱们赵国先来谈的,总不好到了诸王进京了,张安世拿出这些来让诸藩一起分食,所以必须得赶在他们进京之前,谈出一个结果来。”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便又道:“这个时候,就不要顾忌脸面了,到时碍于这毕竟是我赵国率先倡议,他张安世总不好不给一丁点的好处和甜头。张安世这个人脸皮厚……用读书人话,那就叫做厚颜无耻!可再厚颜无耻之人,也终究还是要需要拿点东西来给自己遮羞的,总不能真的脸都不要了吧……”

解缙顿了顿,认真地看向随使道:“你就以我的名义,投递名帖,约他赴宴,请他喝酒。”

副使不确定地道:“就怕他不肯来。”

解缙笑了,摇了摇头道:“这个,你就也不懂了!他来了,反而不好,可若是他不来,那就再三邀请。咱们要表现出盛情的姿态,只要姿态能做足,他屡次三番的拒绝,其实在情理上,就已经落了下风。到时候……反而有让步的可能。”

副使眼眸亮了亮,随即道:“明白,那么下官,这便去筹办。”

说罢,这随使便准备转身离开,解缙却是叫住了他,慎重地道:“记得,名帖要谦卑一些,就说末学后进解缙伏请芜湖郡王屈尊纡贵,至此宴饮。”

“是。”

解缙站了起来,随即又道:“还有那些小册子,不能只在京城里流传,多印刷一些,这点银子,还是出得起的,想办法,送至各处的州县去……”

“许多州县,不少人家,都有土地呢,那里也未新政……”

解缙道:“那就让人散播一点流言蜚语,就说张安世已偷偷得了密旨,要对各州县动手,说模范营已经做好了杀入各州县的准备。”

说到这,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随即又道:“噢……江西那个地方,我比较熟悉,此地的民风,最是保守,读书人不少,前一次,已死了不少的人,这江西布政使司……想办法……多投递一些。江西人老实稳妥,若是能去爪哇,必能辅助殿下成就大业。”

“喏!”

……………

晚上还有,求月票。

喜欢我的姐夫是太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