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四百五十四章 赏赐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四百五十四章 赏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6:04 来源:书海阁

第454章 赏赐

朱高炽性情和朱棣完全不同。

朱棣好武。

而朱高炽却更钟爱读书,喜欢文静。

这一点,也是朱棣很不愿意见到的。

对于一个靠马上得天下的皇帝而言,若是后世的子孙过于文弱,或者轻视武功,必然会引发巨大的问题。

只是朱棣拿朱高炽也没有办法,毕竟此乃人之天性,何况他虽这一点让朱棣较为担心,可在其他方面,可谓是无可挑剔。

可朱棣哪里想到,朱高炽竟对模范营有一番见解。

下意识的,朱棣背着手,他面上虽然从容,只是心里却好像被某些念头所勾起。

于是他慢慢地边踱步,边道:“你细细说来。”

朱高炽道:“以往我大明官军,只一味好武,擅耀武扬威,其中的官兵,良莠不齐。因此赌戏、滋扰百姓的事频生。至于武官,若有严明者还好,可若遇到尸位素餐者,则往往涣散,儿臣对此十分的担忧。”

朱棣的脸色微微露出了不悦之色,此等当众揭开军中弊病的话,是朱棣不愿看到的。

虽然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直接摆到台面上说就不太好看了。

朱高炽像是没看到朱棣的脸色一般,接着道:“这其中根本的缘故就在于,从军的军户,本就良莠不齐,自模范营建立之后,也有不少的军马,招募壮丁,可……实际上的情况,就更加的不理想了。”

朱棣道:“噢?”

见朱棣的目光变得咄咄逼人。

群臣都低着头,不发一言,此时也不由得钦佩朱高炽的大胆。

以往的时候,太子殿下可没有这样的胆气。

要知道,这天下的兵马,陛下是经常过问的,可以说,揭开这些事,这不啻是打这天下最大的兵马大元帅朱棣的脸。

可朱高炽却对此,不以为意,他沉吟着继续道:“儿臣倒是分析过这些缘故,盖因为自宋以来,刺配充军风行,所以历来朝廷的兵源,大多都是破落户,亦或者是罪囚。”

“这些人……本就散漫,一旦入营,若是官长不加约束,那么必是散漫成风,若只是聚众赌博,懒散倒也罢了,可一旦遇到了机会,他们便不免要欺凌百姓,甚至杀良冒功。此等军中恶疾,儿臣读经史时,实是感触良多。”

朱棣听罢,脸色涨红。

朱棣当然也清楚这些事,可另一方面,却觉得军中绝大多数都历来如此,精锐毕竟只是少数,老朱家就是靠这个才得的天下,你身为太子,直指这些出来,岂不是忘本?

何况太子的言行,就代表了未来当政之后的态度。这些话,只怕不少的武臣,现在已经开始如芒在背了吧!毕竟……依着太子殿下现在的态度,将来秋后算账,乃是难免。

朱棣淡淡地道:“说完了吗?”

朱高炽摇头:“儿臣还没有说完。”

朱棣只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朱高炽道:“正因如此,所以民间才有谚语,叫做好男不当兵。因而,这样的问题,可谓是积重难返,恶习甚多。”

朱棣抿着唇,没回应。

张安世小心翼翼地看着朱棣的脸色,此时的张安世,也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了。

陛下看起来是不高兴的,却又没有出言让太子停下来。

朱高炽随即道:“可儿臣万万没有想到,模范营竟解决了这个顽疾,这才是模范营与天下诸军马所不同之处。”

朱高炽继续道:“儿臣在模范营中,这才发现,模范营中入营者,大多乃良家子。”

朱棣狐疑地道:“是良家子,又有什么奇怪?”

朱高炽道:“自宋以来,征募良家子从军,何其难也。这岂是一纸诏书,就可以敲定的?”

朱高炽竟是不客气地反问。

朱棣一时瞠目结舌,他隐隐觉得,朱高炽这小子,胆子肥了不少。

张安世一脸无辜地站在一旁,一双眼睛拼命地眨,仿佛是在说,这可不能冤枉到我头上,这肯定和我没有关系的。

朱高炽继而道:“可儿臣所接触的模范营校尉人等,了解他们的家境和身份,虽不敢说他们的家境殷实,却也大多……家中颇有薄产,家世清白。且他们大多,都是踊跃入营,还历经了模范营的挑选,这才幸运能够选上,父皇可知这是为何?”

历来君臣们只对模范营的火器有兴趣,对于模范营的其他方面,可以说不甚热心。

当然,这也并非是有什么恶意。而是因为,模范营的火器太出彩了,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自然而然也就深信,模范营的战斗力来源于此。

朱高炽显然并不是为了等朱棣的回答,他问出这话,便自问自答道:“这是因为,良家子们深信,一旦能够入营,不但不会沾染军中的恶习,反而会使他们的子弟性情更肯吃苦耐劳,也深信他们入营,即便不能立下军功,获得什么恩禄,这数年的军旅下来,入营之后,这营中也能教养出他们的子弟,使他们将来,不愁生业。”

朱棣听罢,显得诧异:“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高炽道:“譬如在模范营中,根据不同兵种,都有不同的课程。步兵营大多重文词和地理之学,其中操练之余,不但每日都有两个时辰学习之外,还有功课。”

“炮兵营则不同,炮兵营则重算术。”

“还有军医所,则传授救治和护理之道。”

“除此之外,又有骑兵斥候队,他们所学的,除了一部分马匹的知识,便是关于勘测地形,绘制图纸,数学、文词等等。”

“父皇,这模范营中,都是在极认真的教学,且入营之后,官兵并非天差地别,大多吃穿用度,并无太大的差异,正因如此,所以袍泽之情颇深。这军中操练枯燥,且所教授的他们的教习,大多博学多闻,且将校尉们的功课,与操练并重,在模范营中,反而可以心无旁骛,即便不好学的,也能大致掌握这些学问,若是悉心学习的,则就更非同凡响了。”

朱棣听到此处,脸色微微地舒展开来。

他凝视着朱高炽,好像打算想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这个儿子的意思。

朱高炽则继续认真地道:“一旦入营,即可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沾染恶习,又可学习到不少的学识。平日里朝夕相处,袍泽之间既可相互增长见闻,将来就算还乡,也多了不少关系至深的至友。这样的人,他们即便不能立下军功,从而加官进爵。等退伍出营,想要谋取出路,也是不在话下。”

顿了顿,他又道:“父皇,我大明能读书写字者有几人?能精通计算者又有几人?值得人信任者,又有几人?似这般的人,一旦出营,就是人才!”

“儿臣了解过……有不少商户和太平府的官衙,最重的就是此等校尉,往往愿意高薪留用。因而,身世清白的良家子弟,也以能够入营为荣,甚至有不少人,将入模范营,既当是报效国家,也当其为进身之阶,每年招募,无不是人人踊跃。”

“这些身家清白之人,往往怯于私斗,而勇于国战,令行禁止,一旦战时,是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对于朱高炽的这番见解,朱棣此刻是较为意外的。他听到此处,已经开始陷入深思。

而朱高炽显然没有就此打住,他接着道:“且几次出营操练,儿臣更是发现,他们往往对沿途百姓,秋毫无犯,对侵扰百姓的行为,也尽都鄙夷。这一方面,是在营中读书明理的关系。这其二,也是他们本就出身良家,天性之中,便厌恶恶习和侵扰民间之事。”

“再就是官长们,往往可以以身作则,纪律这才严明。其中朱勇、张軏、丘松人等,无不日夜在营中,能与将士同寝同吃,以至营中以养成了武官当先的习性。除此之外,有了学识之后,也使将士们的战斗力大增,每一次骑兵勘测地形,往往绘制出来的舆图十分精确。而炮兵学习算学之后,火炮的精度大增,儿臣听闻,同样的火炮,其他军马,十打只能中其一二,而模范营的炮兵,竟可做到十中六七。”

“步兵营的步卒也是如此,寻常的士卒,可以根据分发下来的舆图,做到完成命令,因为他们能够看懂绘制的舆图。并且在与其他各营配合作战时,也能够做到协调,这都是因为军令可以准确传达和理解的缘故。”

“这样的军马,自然而然也就和其他的军马,有了天壤之别。”

朱棣听罢,微微皱眉,却是死一般的沉默。

良久,他才喃喃道:“是吗?朕竟想不到,模范营还有此等可贵之处。这样说来,从招募,到操练和学习,再到吃喝,宿营,这里头是无一不有其精妙所在了?”

朱棣也是带兵之人,还是一个擅长带兵之人,朱高炽的这些话,寻常人若是听了,可能只是将信将疑,可朱棣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原来如此。”朱棣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点点头道:“这就难怪了!哎,倒是朕当初糊涂了,眼里只看到了火器。却殊不知,还有更厉害的。”

朱棣此时,一脸欣慰地看着朱高炽。

从前朱高炽厌恶军事,却没想到,他如今竟有一番这样独到的见解。

看来去了模范营,不但医治了肥胖,却还有此功效。

朱棣心头大悦,却道:“太子所言极有道理,如此独到见解,朕也不如。”

朱高炽忙道:“儿臣万死,这只是一些粗陋的见识……”

朱棣是个大气之人,笑着摇头道:“你将来克继大统,能有此见识,我大明就足以能够肃清武备,威震四海了。”

这一句夸奖,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这突而其来的超常发挥的夸奖,反而令朱高炽一时无措,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朱棣哈哈大笑道:“太子很好!模范营,果然不愧为模范,张卿……立了大功啊。”

今天这事,张安世其实挺意想不到的。

此时听到陛下提到他,张安世连忙道:“陛下,臣惭愧的很,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功劳,主要还是将士们肯勠力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棣欣赏地看了一眼张安世:“若只是动动嘴皮子,谁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可张卿草创这模范营,能有今日,可见伱的本领,你啊……就是平日里太谦虚了,以至于朕从太子这儿,方知这些。”

张安世老实巴交地道:“臣平日里嘴拙,不善言辞,何况这也不算什么……”

朱棣摆摆手道:“好啦,别再啰嗦。你这是创业之功!朕也知道,这其中,朱勇、张軏、丘松人等,出力也是不小。来人,召他们来,朕要好生赏赐。”

众臣看向朱棣,很快有人捕捉到了朱棣的心思。

陛下显然已被说动了什么。

或者说,太子的话,令陛下对模范营的一套机制,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不过陛下却没有选择让太子或者张安世拟定章程,或者让兵部尚书金忠来问话。

很明显,陛下深知,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而大明这么多的军马,有不少的军将和老卒,尽都是当年跟着陛下靖难出身的。

这些人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旦直接下达命令,教天下兵马效仿,一方面,未必有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就意味着,可能大量的人要被裁撤掉了。

这对于朱棣而言,显然是难以承受。

毕竟难以对这些当初的老伙伴们交代,另外,也是费时费力。

不过陛下显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作为,此时罕见的要召见模范营的主官,自然就有特别的旌表他们,让他们继续成为模范。

如此一来,让大家自行领会陛下的心思,即便陛下没有强行要求他们,也教他们自觉地朝着模范营的方向慢慢靠拢,好生学习这模范营的练兵之道。

所谓帝王心术,便是如此,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未来天下的大政方向,若是能揣摩出这些意思,朝着这个方向去做,那么就不难出人头地了。

倘若揣摩不出,背道而驰,依着老朱家不养闲汉的心思,可能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这帐中众臣,不无是万里挑一的人精,此时心里已经通透了。

不多时,便有数人来。

除了朱勇三人,便是营中的总教习顾兴祖,除此之外,还有营中千户数人。

众人规规矩矩地朝朱棣行了军礼,不少人其实心中甚是忐忑。

太子在营中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问题是,这数月以来,他们可没少让朱高炽吃苦头。

虽说……这是郡王殿下的意思,可陛下对郡王殿下甚厚,太子又是郡王殿下的姐夫,可能真惹恼起来,不会责罚郡王,可他们这些人,说不准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朱棣一扫众人,目光幽幽,猛地,目光落在了丘松的身上,开口道:“丘松。”

“卑下在。”丘松大喝一声,声若洪钟。

此声很是震耳,甚至有人直接给吓得抖了一下。

朱棣面无表情地道:“这一次你没有带火药来见驾吧。”

朱勇几个,顿时惶恐起来,这不是摆明着,故意挑刺吗?

谁不晓得丘松他脑子不好?陛下您是知道的啊!现在召见丘松来,却问起这个,不就是想故意找个由头好生整治?

丘松依旧面不改色,摇头道:“没有。”

“这倒难得。”朱棣笑了笑,道:“朕还以为,你到现在还改不了这个毛病呢。”

说罢,竟不再搭理丘松,而是看向后头几个武官,询问其中一人:“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忙恭谨地道:“卑下模范营步兵左千户赵敬,参见陛下。”

朱棣朝他点头:“你是哪里人?”

“卑下乃松江人。”

朱棣道:“父母所操何业?”

赵敬几乎没心思去多想,只是下意识地回答道:“家中务农为生。”

朱棣继续问:“从军几年了?”

“模范营筹建迄今,便一直在营中效力,已有十年之久了。”

朱棣颔首:“站起来,朕看看。”

赵敬倒也不惧,长身而起,他穿着甲胄,不过身体彪悍魁梧,满是昂扬之色。

朱棣露出微笑道:“这也是壮士,与那瓦剌武士乌日格相比,更胜一筹。我大明最需这样的人,你能任千户,一定立下功劳不小,如今获赐什么爵位?”

赵敬如实道:“不曾得爵。”

朱棣道:“封伯,朕说的!”

赵敬脸色微微一变。

众臣:“……”

朱棣含笑道:“这样的模范千户,封一个伯爵,已算是屈才了。”

说罢,瞪着这赵敬,道:“还不谢恩?”

这等于突然强塞一个宝贝到赵敬的手里,还生怕赵敬反悔不肯接受。

显然,朱棣也怕此时有大臣站出来多嘴,赶紧让这赵敬谢恩了事。

毕竟谢过了恩,这一道恩旨可就覆水难收了。

总不能人家都说了谢谢,你还说这红包我想了想算了,你还给我,我下次再给。

…………

老作者夜独醉开了本新书《重生1996大时代》,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喜欢我的姐夫是太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