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无赦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无赦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6:04 来源:书海阁

第473章 杀无赦

周举人此言一出,殿中的气氛顿时降到了冰点。

实际上,周举人并非不知道这些话是不能说的。

威胁朝廷?

你几斤几两!

可对周举人而言,他也是走投无路,因为……横竖是一个死,与其死无葬身之地,倒不如奋力一搏。

只是当这一句话说出口的时候,周举人其实也自知,自己没有任何后路可走了。

他身后的一些士绅,此时跪地,也是瑟瑟发抖,似乎意识到这话说重了。

可与此同时,心里也不禁滋生出些许的希望。

他们屏着呼吸,等着陛下的反应。

朱棣没有立即做出回应。

他起身,踱步了几步,才道:“人心丧失,大乱将至……”

他沉吟着,突而道:“丘卿家……”

百官之中,有人踱步而出。

如今的丘福,年纪已经有些老迈了,不过此时步出班时,却格外的精神,虽是体力不济,却是振振有词地道:“臣在。”

朱棣道:“五军都督府所辖京营人马几何?”

丘福道:“回陛下,五军都督府所辖五军营,共七十二卫,计三十五万兵卒。三千营所辖精骑,计一万四千人。神机营中军、左右掖、左右哨等,人马计三万九千人。”

朱棣颔首。

又转而询问亦失哈:“卫军人马有几何?”

亦失哈忙道:“亲军下辖亲军诸卫,十二卫亲军,计十三万人。又有御马监所辖的四卫军,计七万。”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而后又道:“模范营这边,计有多少?”

张安世便道:“陛下,模范营人数最少,只有万八千人。”

朱棣道:“少是少了一些。”

边道,他却边慢慢地踱步至周举人的面前,风轻云淡地道:“朕兵马多否?”

周举人一时难以回答,只觉得压力好像山一般朝他碾压而来,冷汗淋漓。

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睛,定定地盯着周举人,道:“朕养兵千日,每日花费的钱粮,马料,军械,火药无数,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你们要反,那便反好了,正好给朕试一试刀,朕杀了一辈子人,不妨再添一些便是。”

说到这里,朱棣眼中眸光闪动,犹如一把蓄势待发的利刃。声音却是诡异的平稳,道:“至于尔等,欺君罔上,大灾之年囤货居奇,这是万死之罪。来……所有人统统拿下,不可放过一人,明日午时,至城郊行刑斩首!”

这里里外外,可是两三千人之多。

原本周举人敢说出那样的昏话,其实也是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认为至不济,皇帝也要注意一下影响。

可听到斩首二字,他整个人震了一下,几乎要昏厥过去。

骤然觉得眼前一黑。

须臾,却已有禁卫一哄而上,毫不客气地将他们按住。

这周举人十数人大惊之下,一个个惊恐万分地大呼道:“饶命,饶命啊!”

可惜无人理会,这一个个狼狈之人,很快便被一群虎狼押着,拖拽而出。

却在此时,朱棣淡淡道:“且慢。”

周举人听到这话,一口气提了起来,心里似乎又生出了一丝希望。

他心想,可能方才不过是皇帝吓唬他,此时皇帝恢复了理智,或可从轻发落,便大哭道:“陛下……陛下……”

朱棣眉一皱,却是慢悠悠地道:“尔等为非作歹,欺压百姓,这些年来,所牟之利,只怕你们的亲族享用的也不少。明日先杀尔等,到时厂卫自然去取伱们的家小。不过你们最好期盼你们的妻儿老小能够引颈受戮,倘若不服,还敢如你们所言,想要造反,到了那时,朕自有千刀万剐之极刑候着。”

周举人听到此,心已彻底地凉透了。想到自己的性命没了,而今……更是连累到一家老小,顿时心中发寒,说不出的悲凉。

他还想说点什么,却被后头押着他的禁卫一把捂住了嘴,便又生生地拖拽而出。

午门之外。

两三千人乌压压地跪在此,一个个如丧考妣,或发出悲鸣。

可就在此时,却突然一队队的人马轰然而来,有的乃是穿着鱼服的厂卫番子和缇骑,有的乃是穿着甲胄的御马监辖下卫军,一时之间,这跪在此地的士绅们见状,觉得不妙,便混乱起来。

当下,有人高呼:“你们是什么人,可知我们是什么人吗?”

“不得放肆!”

“这是阉贼和张贼的党羽。”

有人更是大呼:“我是读书人,我有功名!”

人声嘈杂之中,许多人的声音汇聚起来,愈发的混乱。

负责在此调度和宦官和军将捏了一把汗,都觉得一旦这数千人若是当真发狂起来,要闹出大动静,毕竟这里是皇城,一个不慎,不好交代。

可很快,他们松了口气。

因为虽然这里骂声不绝,可一旦如狼似虎的校尉冲进去拿人,竟没有丝毫的反抗,只是虽被按住,这些人依旧还在喋喋不休,或破口大骂,或拽着什么词。反正也听不甚懂,很快,便将人统统拿下,一个不漏。

倒也没有出现什么溅血的事。

朱棣回到了文楼。

很快便有宦官将午门发生的事奏报而来。

朱棣只淡淡地颔首道:“知道了。”

陛下今日的心情,可谓是又喜又怒,亦失哈随在身边,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好在张安世也随驾而来,让亦失哈心里轻松一些。

朱棣沉吟片刻,道:“下旨给四省的人员,要让他们以防万一,切切不可马虎大意,要随时应对民变。”

张安世从容地道:“陛下,臣早已嘱咐过了。”

朱棣点了点头,却又想起来了什么,于是道:“除此之外,这铁路,何时可以修筑起来?”

张安世道:“现在路基,基本上已成型了,现在只差铺设枕木和铁轨,只要银子足够,各大作坊加大马力生产,时间不是问题。”

令张安世意外的是,朱棣居然很是大气地道:“那就不要爱惜银子,这一次不是说挣了许多的银子吗?朕要将铁路贯通进关中,越快越好。”

张安世心情舒爽,忙道:“是,臣遵旨。”

朱棣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却是语出惊人地道:“张卿真乃国士啊,哎……你若是朕的儿子,朕定要教你克继大统。”

张安世心头猛地一跳,脸色都变了,忙摆手:“不敢,不敢的。”

朱棣却是微笑道:“当初曹操,见了那孙权,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朕也不过是即兴感慨而已。”

张安世暗暗舒了口气,听到朱棣这话,倒也来了精神:“那孙仲谋算个鸟,不,陛下,臣不该在陛下面前失仪,臣只是觉得,这孙权,文不成武不就,不过是守成之军,曹操的几个儿子……”

朱棣却是摆摆手,打断他道:“朕是在用典,你不要效那些学究一般,总是抬杠。”

张安世张着嘴巴呢,却是只好把还没出口的话吞回去,乖巧地道:“是。”

朱棣则是沉吟着,想了想道:“河南与关中这两个地方……如今到了这样的地步,也是该推行新政了。”

他说着,低头踱步起来。

趁着机会,推行新政,对朱棣而言,显然是最好的结果。

可问题就在于,怎么推行,如何架构,又该任命什么人来主持。

张安世则默不作声。

这等事很敏感,对张安世而言,他是恨不得立即全天下都推行新政的,这些地方上的周举人,他早看不惯了。

可张安世也明白,诸省新政,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谁来主持,谁来推行。

从前的百官,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有此威望,却有此经验者,就只有张安世了。

这无疑是大大地增加张安世的权柄。

可张安世已辖制了直隶,若是再添加几省,说难听一些,即便陛下愿意,只怕张安世也担心有人借此来攻讦他。

所以张安世索性装聋作哑。

就在此时,却是突有宦官火速而来,惊慌失措地道:“陛下……”

朱棣抬头,却见只是一个通政司的宦官,只淡淡道:“何事?”

“陛下,河南、关中等地急奏……”宦官道:“兵部尚书得奏之后,祈求觐见,说是……说是……河南和关中……一夜之间,酿生大量民变,各府县都出现大量的恶徒,袭击官军……这些贼子……突然起势,声势不小,兵部疑心……只怕规模不在十万之数。”

十万对于人口众多的关中和河南而言,其实沧海一粟而已。

可这样的规模,对于永乐朝而言,依旧是不容小觑了。

即便是这个规模,还是张安世经过大量的赈济之后的数目。

朱棣听罢,冷笑道:“没想到,还真来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教兵部尚书金忠不必来见朕,区区蟊贼,教他与五军都督府调拨军马,立赴河南、关中平叛,凡有叛贼,立杀无赦!”

说起造反,不,说起靖难,朱棣简直就是反贼们的老祖宗。

说难听一点,那一点伎俩,还敢在祖师爷面前班门弄斧,朱棣自己都觉得这些人不自量力。

得了命令,那宦官便又匆忙去了。

可谁知道,没一会功夫,这宦官却又去而复返。

这宦官道:“陛下,金公说……说……此事非要禀明陛下不可,请陛下切莫忘了,太子殿下与皇孙殿下,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关中……”

朱棣的脸色,微微一变。

张安世也立即注意到了朱棣的神色有变,刚想说点什么。

却见朱棣,慢悠悠地坐在了御座上,风轻云淡地道:“他们在,岂不是很好?叛贼猖狂,当地的军民,必定生畏,朕的儿孙们在,足以安军心民心,去告诉金卿,这些事,不必他去考虑,兵部的职责,乃是调拨人马,参预平叛事宜即可。”

宦官叩首,便又告退出去。

亦失哈在一旁,已是忧心忡忡,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这……这……”

朱棣端坐着,双手搭在膝上,只是双臂微微有些颤抖,不过很快,他双手抓着自己的膝盖,人已定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道:“朕十数岁的时候,便追随中山王留守北平,训练士卒,推行屯田,修浚城防,巩固边防。再长一些,便出击大漠。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亦失哈听了朱棣这话,心里却知,世上再没有人比陛下更关心太子和皇孙的安危了。

毕竟这可是太子,若是在洪武朝,这就是洪武皇帝的太子朱标。

关系到的,乃是大明江山延续的问题。

更别提,这父子和祖孙之情了。

只是朱棣这样说,他却也只好干笑一声,摆出一副从容之态道:“陛下说的是,太子与皇孙乃龙子龙孙,更是陛下的血脉,定如陛下这般的血勇。”

张安世却是久久皱着眉头,忙道:“陛下……臣……臣……”

朱棣却是叹了口气道:“皇孙这些年,也长大不少了,这几年,都拜张卿予以他言传身教,希望他能有所长进,不要辱没了天潢贵胄的威名。”

张安世张了张口,最后只好点头。

朱棣道:“好啦,你退下吧,去见一见你的姐姐,你的姐姐若闻此事,妇人家嘛……总是不免要慌了手脚。”

张安世只好道:“是,臣……告退。”

等张安世告退时,天色已有些晚了。

宫中的晚膳,朱棣只勉强地吃了几口,至夜深,亦失哈几次催促,朱棣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不肯睡下。

直到亦失哈又道:“皇后娘娘在大内,恐也难以入眠。”

朱棣听罢,这才起身,回到了大内。

这皇后的后宫,果然是灯火通明,徐皇后没有入寝殿歇息,只教人在院落里点了许多的灯笼。

宦官和女官们一个侍立着,纹丝不动。

却有稚嫩的声音,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远处,传出宦官的声音:“见过陛下。”

于是这稚嫩的声音,戛然而止。

朱棣背着手,大腹便便地踱步而来。

侧目看一眼,站在这背诗的孩子,正是张长生。

张长生一见到朱棣,立即吓得大气不敢出。

徐皇后已款款站起来,笑吟吟地道:“陛下,你瞧瞧你,总是生人勿近的模样,吓着了孩子。”

朱棣勉强笑了笑道:“他算个鸟的孩子,都已**岁了,这孩子像他爹,是个鼠辈,见了什么都害怕。”

徐皇后只笑了笑。

夫妇之间,自是彼此心意相通,太子和皇孙的事,徐皇后也心知肚明,心里虽是万分忧心,不过当着朱棣的面,却绝不表露。

而朱棣自然也知她的心思,却也默契地绝口不提。

只有张长生,耷拉着脑袋,微微垂着眼眸,一声不吭。

朱棣此时正看着张长生,对他招了招手道:“来,到朕面前来。”

张长生的腿好像有千斤重,磨磨蹭蹭才到朱棣的面前。

朱棣捏捏他的脸,大概因为手感不错,脸色缓和了不少,随之打心底地透出了一抹浅笑。

朱棣温和地道:“能背多少诗词了?”

张长生规矩地道:“都能背了。”

朱棣道:“长进竟这样的快?”

徐皇后笑了笑道:“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张长生的母亲,乃徐氏,而徐皇后又是徐氏的姑母,论起来,也是血亲。

朱棣却是突的道:“朕却听说,你在宫外头顽皮的很。”

张长生居然很老实地道:“是。”

朱棣依旧摆出一副随和的样子,道:“为何进了宫,反而好学了?”

张长生道:“进大内的时候,爹说若是不听话,陛下会打死我的,我有些怕死……”

朱棣不禁给逗笑了,不由道:“张卿与你玩笑的,朕乃你姑公,岂会打杀了你?”

张长生低头不语。

朱棣微笑,摸摸他的脑袋,道:“真是个乖巧的孩子啊,怎么,又不说话了,朕有这样的可怕吗?”

张长生微微抬头看了朱棣一眼,才道:“我不敢说。”

朱棣道:“说罢,说罢……”

徐皇后在旁看张长生脸上怯怯的神色,忙道:“好了,长生快去歇了吧。”

朱棣顿觉有异,却道:“不忙,你说来朕听……朕绝不见怪。”

张长生犹豫了一下,最后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道:“我爹说,这世上最可怕的人,是粪都敢吃的,姑公……陛下,你真的吃过吗?好不好吃?”

朱棣:“……”

徐皇后一把扯过张长生,朝宦官们使了个眼色,便有宦官一把抱了张长生便走。

徐皇后抚着朱棣的背道:“陛下,童言无忌,孩子什么也不懂,这个傻孩子……”

朱棣额上青筋曝出,磨了磨牙,老半天才道:“入他娘!”

徐皇后干笑:“陛下,时候不早,还是早早就寝吧,陛下年纪大了,早不是当初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龙体。”

朱棣道:“回头让长生那小子,到朕身边来,朕要言传身教,不要总学一些人,教他一些歪门邪道。”

徐皇后道:“是,是,那孩子确实是见识太少,所以才这般糊涂。”

朱棣的脸抽了抽,微微张着嘴,想再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喜欢我的姐夫是太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