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四百七十六章 给朕剐了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四百七十六章 给朕剐了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6:04 来源:书海阁

第476章 给朕剐了

一场厮杀进行了一夜。

次日,一宿未睡的朱瞻基依旧精神奕奕。

这一战实在是石破天惊,不过眼下,他已没了多大的兴趣。

却只命人继续追索残敌,务求除恶务尽,自己却是领着一队人马,直接出关去了。

这关中之地,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反而此时少年心性,不免好大喜功,倒是盼着立即回京去,给皇爷爷和阿舅一个巨大的惊喜。

张安世近几日都不敢出门,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对于这位未来的国舅,可是弹劾四起。

这倒不是因为赈济的事!

皇孙的教育,一直都是百官们最关注的问题。

可自从皇孙去了太平府,就不读四书五经了,每日干的却是寻常小吏的事,这不免令人担忧。

既不学四书,又不学帝王之术的资治通鉴,这样的皇孙,将来能做一个好皇帝那才怪了。

此番,张安世将皇孙安排去了关中,又传闻张安世将皇孙置之危险的境地。

不少早已积蓄了不满的朝中大儒,不免饥渴难耐,一面担忧皇孙的安危,一面气恼不已地弹劾张安世陷皇孙于险地,是为不忠。

尤其是从关中传来的消息,皇孙可是言之凿凿,说是得了张安世的授意。

那关中如此的危险,张安世简直就是丧心病狂,这是将皇孙不当天潢贵胄了。

于是群情汹汹,上奏痛斥的御史一个接一个。

其中以国子监祭酒邹缉言辞最为激烈。

邹缉此人,是接任了胡俨之后的新任国子监祭酒,素来以耿直着称。

在抨击了几次张安世之后,锦衣卫那边也查过他几次,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这家伙为人确实不错,几乎没有什么污迹,而且这邹缉也不只成日对着张安世骂,人家主要的痛斥对象是皇帝。

从皇帝好大喜功,再到浪费民力,再到注重奢侈享受,反正逮着什么骂什么。

于是张安世被邹缉干沉默了。

实际上,永乐朝多的是对朱棣各种痛骂的人,譬如侍讲罗汝敬等人就因为当面骂朱棣,被逮捕下狱;而又有御史郑维桓、何忠、罗通、徐瑢,给事中柯暹人等,直接被朱棣贬官。

由此可见,朱棣这个人,可不是轻易让人批评的。

唯独这个邹缉,朱棣却似乎对他的痛斥无动于衷。

张安世其实是知晓一些内情的,朱棣的性子和他张世安很像,嫉恶如仇!

倘若当真是没有什么缺点的人,你骂了也就骂了,至少大家只是理念不合,却也知道你没有私心。

可若是像是侍讲罗汝敬等人,这就不同了。

你们自己什么德行?真以为平日里伱们背着人干的缺德事,厂卫查不出吗?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不收拾你,收拾谁?

张安世怕就怕邹缉这样的人,因为这种人对自己的道德标准本就要求很高,而且就事论事。更何况此人骂人,很有特点,总是能谈古论今,引经据典,教你辨无可辨。

面对这样的人,你没法儿,也只好躲着一点走了。

一连数日,张安世大门不出,甚至以为自己还要继续躲些日子,没想到有宦官来了,请张安世入宫觐见,参预军机大事。

张安世无奈,只得乖乖入宫。

到了崇文殿,只见朱棣早已升座,而殿下都是重臣。

一个个重要人物几乎齐了,除文渊阁,再到六部,以及九卿,还有国子监、都察院、翰林院等。

张安世行礼。

朱棣今儿的脸色明显的不甚好。

他此时眯着眼,只朝张安世颔首。

张安世这才感受到了殿中剑拔弩张的气氛。

原来今日要讨论的,乃是关中与河南的问题。

两地发生了叛乱,太子在开封,似乎稳住了局势,河南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不过关中的情况,却很不妙,皇孙现在暂也没有什么消息。

朱棣自是忧心忡忡,只是此时,又不好表露。

而今日要议的重点就在于,对于叛贼,该用什么政策。

以杨荣为首,甚至是胡广也尾随其后,主张的是竭力进剿,务求除恶务尽。

不过也有不少大臣,认为此次叛乱,乃是朝廷某些政策失当之处。何况……

这么多的贼子,难道能尽杀?倒不如剿抚并用,眼下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迎出皇孙,以免皇孙遭受侵害。

朱棣此时心中杂念丛生。

想要亲征,又担心贼子们狗急跳墙,反而会更加急迫于攻破长安县。

可若是招抚,这显然又大大的不合他的心意。

最终,朱棣的目光落在了张安世的身上,道:“张卿有何主张?”

张安世本想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此时也只好站出来,想了想道:“陛下,臣听闻太子殿下,已布置兵马,至潼关一线。臣担心皇孙的安危,也希望能够往潼关,亲讨贼子,以迎皇孙……”

朱棣点头,道:“这样说来,张卿与杨卿、胡卿不谋而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安世道:“叛贼敢于作乱,若是朝廷受他们要挟,那么人人都要效仿,将来会如何呢?只要军马进展的速度足够快,臣有把握……”

“芜湖郡王殿下!”

一道显得刺耳的声音突然响起,有人站了出来。

众人看去,正是那国子监祭酒邹缉。

邹缉正一脸怒色,瞪大着眼睛看着张安世道:“到了现在,还说这样的话,一味的进剿,才使皇孙置身险地,朝廷已诛关中来此的众士绅,这关中不乱才怪,现在殿下怂恿皇孙剿贼,而皇孙迄今生死未知,再奢谈进剿,这不但贻误军机,且还要成为千秋罪人。”

张安世看了一眼邹缉,沉默了。

这一次算是被人抓住了软肋了。

他很想解释,他压根没有授意朱瞻基进剿,他又不是傻瓜,拿自己的外甥去冒险。

更想解释,这都是我那外甥自己拿的主意,他什么性子大家不知道吗?这家伙变了,已是六亲不认,缺大德了。

当然,他很糟心,因为这些话不能说。

朱棣的心情是愈发的沉重。

纵是他这般果决之人,现在也开始举棋不定了。

“已过去了多少日子了?”朱棣显然是询问亦失哈的。

亦失哈道:“陛下,已有八日了。”

八日之前,接到了皇孙的奏报,而现在……也没有什么消息。

这更令朱棣心事重重。

其实……这也不是说关中没有消息。实际上,作为朝廷,还有厂卫而言,关中那边每日都会有数十上百个消息来。

问题坏就坏在,这些消息太多,有的说贼子们散去的,有的说贼子们集结往攻长安县的,有的说皇孙败退至岐山的,有的说贼子有十万众,有的说有贼八千。甚至还有说长安县已被攻破,大量长安县的流民扶老携幼的溃逃。

总而言之,消息越多,就等于是没有消息,因为几乎所有的消息,都真假难辨,毕竟所有的奏报,都是盲人摸象,每一个人所能接收到的讯息都是片面的。

朱棣深吸一口气,道:“八日……八日……”

他喃喃念着。

众臣飞快地看了一眼陛下阴沉的脸色,此时都大气不敢出。

只有那邹缉却是不忿,道:“陛下,当初请皇孙去关中的乃是芜湖郡王殿下,如今……又授意皇孙击贼,一旦皇孙有失,则社稷动摇。此滔天大罪,难道陛下可以姑息吗?”

朱棣沉眉,对邹缉的话,却像是充耳不闻。

他是老将,此时正天人交战,想着在长安县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希望从中能够做出判断。

张安世其实心里也是忧心不已,此时只好道:“臣确实有些鲁莽……恳请陛下恕罪。”

朱棣猛地抬头,咬牙切齿地道:“皇孙若伤分毫,乱臣贼子,朕尽诛其三族,要教他们灰飞烟灭,传旨,朕要亲征,再下诏书,敬告关中众贼!”

…………

栖霞。

朱勇数人,依旧还在模范营中操练校尉。

大量的校尉进入了河南和关中,可又一批新校尉入营,这朱勇三兄弟,当初自然没有兴趣去赈灾,依旧在此打熬新卒。

不过得知河南和关中大乱之后,三人可谓是后悔不迭。

早知如此,自己就该去赈灾啊,谁能想到,这赈灾赈着,竟还能赈出贼来了。

朱勇早已长大了,他已开始会想事了,对于关中的情况,他略有耳闻之后,倒也不禁为之担心。

听闻现在大哥的压力很大,可能皇孙要折在关中了。

一想到朱瞻基那个家伙,朱勇便不由叹息,大哥跟着太子和皇孙,至少三世富贵,他跟着大哥,不也有三世富贵吗?

可惜……以后大哥的路,可能要靠他自己了。

而他朱勇的路,似乎也要靠自己。

失去了依靠的感觉,真的很糟糕,这等于是强迫朱勇开始动起他的小脑筋。

他还是喜欢从前不需动脑的日子,反正听大哥的便是了,大哥说啥便是啥,多轻松自在啊!

只是眼下时局的发展,已不是朱勇三人所能左右得了的了。

他们只能枯燥地在此继续操练。

就在此时,有人匆匆而来,大呼道:“将军,将军……外头有人,要寻将军。”

朱勇本就心烦意燥,不免勃然大怒,气呼呼地道:“甲胄在身,哪里有什么私谊?这个时候,除了游手好闲之人,谁会来寻俺?教他呆着。”

这人脸一下子白了,结结巴巴地道:“是咱们营里的……护着……皇孙殿下回来了。”

朱勇听罢,一愣,他先是露出不可置信之色,而后一把提过对方的衣襟:“你说啥?”

“皇孙……”

朱勇顿时精神一震,猛张大着眼睛道:“我早就说,大哥神机妙算,怎么会有事,快,去瞧瞧。”

此时,营门外。

来了一群风尘仆仆之人。

为了赶路,所以所有人统统轻装,朱瞻基勒马在辕门外,带着数十人,浩浩荡荡地入营。

脚步匆匆跑出来的朱勇,连忙上前行礼道:“殿下……你这是……”“别说了。”朱瞻基脸上布满着倦色,道:“快,准备吃的,听说你们这儿的伙食不错。”

紧接着,朱瞻基便到了炊事房里,饭菜还没预备,不过却是一些早餐的残羹冷炙,还未加热。

大概是真的饿狠了,他也不嫌弃,便当先捏着一块生冷的蒸饼,开始大快朵颐。

朱勇三人团团围着他,丘松道:“就知道吃!”

张軏立马捂着他的嘴,将丘松拖拽出去。

朱勇赔笑道:“殿下……不是在关中……”

朱瞻基边往嘴里塞东西边含糊地道:“本宫连夜赶回来,沿途几乎没有休息,哎呀……饿死了……说起来,你们模范营的人体力真好……幸好我也不差。”

朱瞻基一脸骄傲之色,他们都处于身体的巅峰期,怎么折腾自己的身体都好像转眼就能恢复一样。

朱瞻基继续一面狼吞虎咽,一面继续道:“这一路,总算是回京了,只是从镇江乘船来,途径栖霞,便想着,来都来了,不如吃顿好的,再继续走。哎呀,可把本宫累坏了。对啦,我阿舅呢……”

朱勇道:“这……我叫人去找找看。”

朱瞻基道:“本宫还指着先见阿舅,再回宫去复命呢,随扈的校尉们都说,阿舅最关心的就是模范营,隔三差五就会来的,没想到竟不在营中。怎么样,我阿舅还活着吗?”

朱勇:“……”

朱瞻基努力地喝了一口热腾腾的茶,才长呼了一口气,又道:“罢了,既然阿舅不在,我还是入宫去见皇爷爷,皇爷爷一定很担心本宫,等见完了皇爷爷,本宫还得赶着去见母妃,母妃一定愁死了。对啦,借你几匹马,我那马……一路行来,快承受不住了。”

朱勇自告奋勇道:“殿下,我来安排,俺朱勇最忠心,最有情有义的,俺大哥一定没少在殿下面前说过这些吧。”

朱瞻基摇摇头。

朱勇哈哈一笑,道:“大哥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喜欢这样自谦,他自己谦虚,也教我们要谦虚,殿下,卑下护送你回宫。”

对于这个,朱瞻基倒没有反对。

一路疾行,实在辛苦,当下吃饱喝足,倦意也像是一下子消除了许多,便由朱勇等人护送,飞马入京,随即朝着紫禁城去。

到了午门。

朱勇难得耀武扬威的样子,居然生生骑马至午门外头,大呼道:“快,快去奏报,皇孙殿下……”

他话音刚落,却见朱瞻基骑着马,甚至不等守卫在此的禁卫反应过来,已是提马,嗖的一下冲入了那午门的门洞里。

“他娘的!”朱勇看着绝尘而去的朱瞻基,忍不住嘀咕:“宫中走马,掉脑袋的!”

这结果令朱勇沮丧,他原本的预想是护卫朱瞻基去见驾。可皇孙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打马入宫,扬长而去,他朱勇可没有胆子骑马跟上去。

倒是这午门外头的禁卫们惊慌失措,只觉得眼前一花,便见有人飞马入宫。

他们倒是听到皇孙二字,却更加失措,不知该拦还是不拦,可就在这犹豫的功夫,朱瞻基早已去远了。

朱勇下马,骂骂咧咧地道:“王法没有啦,王法没有啦,入宫不奏请,宫中都走马啦……”

禁卫:“……”

朱勇手指着禁卫:“回过头陛下就砍你们的脑袋!”

禁卫:“……”

随即,便见朱勇气愤难平,气咻咻地走到皇城根下头,身子蹲下。

唉,且先等一等,观望一下风向。

…………

崇文殿里。

金忠不得已站了出来。

陛下下旨亲征,他这兵部尚书,便需奏报关于钱粮和兵马的情况了。

此时,金忠道:“若要亲征,可调度的,最好是北平诸卫兵马,只是即便如此……”

朱棣实则心有些乱,实际上他自己也清楚,即便亲征,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过是亡羊补牢罢了。

倒是此时,那邹缉却突然道:“陛下,何不进行招抚……”

张安世却道:“决不可招抚……”

又有人道:“芜湖郡王殿下……事情因你而起,如今皇孙生死未知,殿下怎可再生非议!”

毕竟关乎到了社稷国本,所以今日崇文殿中的情势火药味很浓。

朱棣心中越发的烦躁,脸色阴沉如墨,怒道:“都住嘴!”

殿中这才稍稍地安静下来。

只是……这一安静,却突然……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传来。

哒哒哒……哒哒哒……

这声音……朱棣就再是熟悉不过了。

可正因为熟悉,才觉得不可置信。

朱棣脸色骤变。

这是宫中,在这宫中,除了他这个皇帝可以骑马之外,没有人敢坐在马上。

何况听这马蹄如此急促,显然是飞马骑行,这就更加是罪该万死了。

本就烦躁不安的朱棣,此时闻听此声,顿时暴怒,怒不可遏地大喝道:“何人反耶?”

亦失哈已吓得脸色白了几分,不过细细想来,敢在宫中骑马,这还真和造反没有任何的区别,当下,他忙拜倒道:“奴婢……奴婢这便……”

朱棣气愤难消地道:“将那贼拿下,给朕剐了!”

…………

第一章送到,晚点还有一章,说了以后每天爆更就爆更,不会食言的,同学们,含泪求月票,大家投票吧,给老虎一点动力!

喜欢我的姐夫是太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