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四百八十一章 钦犯落网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四百八十一章 钦犯落网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6:04 来源:书海阁

第481章 钦犯落网

非议已是愈演愈烈,甚至已开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而此时的张安世,却是稳坐钓鱼台。

他现在的心思,则是放在了农业上。

河南和关中,都有大量的农田,一旦开始分地之后,那么粮种和新农具的推广,就成了最紧要的问题。

而在这方面,张安世就不得不求助于邓健了。

邓健已在太平府,开设了农业学堂。

除了招募一千七百多个学员之外,还要负责他万顷试验田的研究。

现在邓健的方向主要是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改善良种。

另一方面,是培植从各地来的新作物。

无论是航海送来的西洋、非洲、天竺、大食或者美洲的作物,甚至是大明境内,其他气候条件下的作物,他也一并进行研究。

农学的理论在这个时代,还未真正铺展开,可是带有实验性质的各种手段,却在邓健的带领之下,有了极大的进展。

通过不同土壤,不同温度以及不同肥料,最终培育出来的作物,每日都进行数据的录入,再从中一遍遍的筛选出良种来,已成了邓健眼下主要的职责之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便是需有极大的忍耐力,毕竟……这个时代有身家,有学识的人,教他们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摆弄庄稼,谈何容易。

在古代,读书人即是知识分子,是绝不可能俯身去干庄稼活的。

除此之外,这样规模的试验田,也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若是没有持续不断的投入,这种系统化的农业研究根本无法继续。

好在,现在这些问题,尽都解决。这农业学堂,招募来的读书人不少,却多是栖霞的平民子弟,那些诗书传家的读书人不屑研究这个,可这些通过太平府培养出来的平民子弟,其实并不指望自己能够鲤鱼跃龙门,高中什么状元和进士,有什么功名。他们所寄望的,不过是能够生活比自己的父辈好一些而已。

何况,这些人本就是平民出身,有不少……还是农家子弟,对于耕种的事,早有常识,再加上又读过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都很容易适应。

至于资金问题,就不是邓健去操心的了,太平府每年拨发的钱粮,往往都是农业学堂最多。

因此,这些年来,邓健一遍遍地育种,一次次地筛选作物,如今,已开始有了不少收获。

得知张安世要来,邓健早早便在明伦堂等候了。

等张安世一到,邓健笑吟吟地道:“先喝茶。”

“喝茶就不必啦,邓叔……”张安世道:“我就想求教一下粮种的事。”

邓健道:“这个……得一步步的来,河南那边,农学学堂也购置了一些土地,试种了一些试验田。河南与关中这两个地方,适合种麦,如今……倒是有几个品种,其中一种,咱觉得最合适。”

张安世认真地道:“还请邓叔赐教,不知亩产可有多少斤。”

邓健倒也不隐瞒,于是道:“麦田并非是产量越高越好,虽说试验田里,也曾种植出过高产的麦子,可最终在推广的时候,却发现推行不下去。”

张安世愕然道:“这是为何?”

邓健道:“因为虫害和旱灾,北地的麦田,最担心的便是这个。产量再高,遇到了虫害和旱灾,照样要绝收。而一旦绝收,这一年的生计也就彻底的完蛋了。对于百姓们而言,这等风险,是万万不能承担的。”

张安世听罢,顿时肃然起敬起来。

这就是专业啊!

这个时代,各种农药还未普及,何况还有各种大旱的因素,都说农人是靠天吃饭,这还真是如此,因为一旦遭遇了灾害,就真的是颗粒无收了。

邓健呷了口茶,又道:“其实,是不是产量增加,反而是次要的,因为产量增加,就是丰年,丰年的谷物价格就要下跌。所以百姓们最看重的,反而是稳定。”

张安世道:“我明白了,邓叔的意思是不追求产量?”

“不。”邓健摇头道:“是在防灾的前提之下,尽力的追求产量,还是要以防虫害和抗旱为主。当初在直隶推广农种的时候,咱才明白了这些。因而,一直都在挑选防虫害和抗旱的麦种和稻种。如今,倒是挑选出了几个品种。产量嘛,确实不如一些高产的粮种高,不过……收成也不算差,安世既打算在河南和关中有所作为,咱倒以为,这几个品种倒是合适。”

张安世舒口气道:“如此甚好,有邓叔这番话,我也就可以放心了。”

邓健笑了笑道:“你呀,总是冒冒失失,咱话还没说完呢。”

邓健眼中柔和,在他眼中,不管张安世多大年岁,都是他从小带大的那个孩子。

于是顿了顿,邓健耐心地接着道:“除了粮种,还需有灌溉的手段,得有各种措施,哪怕是施肥,也要有章法。当然……新农具……也很紧要,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张安世道:“这些反而是其次的事,反正交给邓叔开办,我便放心了。”邓健不由得苦笑,道:“人手没有问题,只是钱粮方面……”

张安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道:“这个好办,要多少给多少。”

他张安世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钱!

正事谈完,不免也要谈上一些闲事,而后,张安世在这农业学堂里转悠了一圈,倒是兴致盎然。

时间匆匆,转眼到了年底,天气越来越寒,人们开始尽量的少出门。

到了年关的时候,天上飘了雪,大地白茫茫的一片。

张安世裹着厚重的棉衣,坐着马车来到了东宫。

先是见了已从河南回来的姐夫,而后再去见自己的姐姐。

太子妃张氏先是埋怨张安世出门穿的太少。又提及到了儿子朱瞻基。

这个做母妃的,还是有几分不满,便道:“这都要过年了,也不肯从和州回来,说是有许多事要办,哎……”

看着自家姐姐轻轻皱眉的样子,张安世心软了。

于是他道:“要不,我这就下令,教他立即回京?阿姐,这个小子翅膀硬了,一点孝心也没有,不像我,总是心疼阿姐。”

张氏立马摇头道:“罢,不可如此!瞻基的心思扑在这事上,不是坏事,他这年纪正是多需要历练的时候。更何况他现在承担着一州百姓的福祉,尽一些心也是该当的,我不过是寻常母亲的抱怨罢了,可我既是人母,也是太子妃,事情的轻重缓急却是知晓的。”

顿了顿,她带着几分关切,微笑着道:“他在和州,都忙碌什么?”

张安世笑着道:“这个……可不好说。我放任他去干,其他的事不过问,免得他觉得我指手画脚,其实也是磨砺他的意思,若是当真干不好,回头再给他收拾烂摊子。”

张氏道:“他只要不把事办坏了便好。”

张安世摇头道:“阿姐,这个……我倒还是有几分把握的,论起来,我既是他的阿舅,也算是他的恩师,所谓名师出高徒,我就指着来年,他这和州……成为天下第一州呢。”

“天下第一州……”张氏微微张眸,一脸惊讶。

她不是没有见识的女人,知道和州的情况……在整个直隶只算是平庸,人烟稀少,良田也不多,无论是钱粮还是其他,实在乏善可陈。

朱瞻基还年少,怎么可能主政一年不到,就能让和州成为天下第一州?

于是张氏微笑道:“你呀,可不要吹嘘他,虽说瞻基有不少好的地方,却也没有这样的本事。”

张安世失笑道:“阿姐不信,那就等着瞧。”

张氏见张安世急于信誓旦旦的样子,依旧只是嫣然一笑,却没有继续追问。

只是张安世的话,还是在张氏心底起了涟漪。

谁不指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朱瞻基乃是皇孙,将来是要驾驭天下的,倘若当真有什么了不得的政绩,她这做母妃的,也是扬眉吐气,总算没有给朱家丢人了。

当下,张安世在东宫陪着姐姐和姐夫一起用过了晚膳,和乐融融,夜半方回。

…………

“陛下……”

此时,在紫禁城里。

朱棣放下了手中的春秋,抬头道:“怎么了?”

殿外,正纷纷扬扬地飘着雪絮,这纷飞的雪絮没入黑暗。

而在烛火冉冉,温暖如春的文楼里,亦失哈却是小心翼翼地站着,微微躬身道:“东厂这边,已有一些眉目了。”

“眉目?”朱棣不由挑眉。

“陛下忘了。”亦失哈喜笑颜开地道:“那妖言惑众的主使者。”

朱棣一听,骤然之间来了精神。

此事已过去了大半年了,可朱棣却一直惦记着。

只可惜,东厂和锦衣卫,似乎都在努力的查探,眼看着这么多日子,也没动静,朱棣本以为……这定是一场无头公案。

不过朱棣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在竟有了头绪。

而且这还是东厂先追查了出来。

似乎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亦失哈满面红光。

不容易,真是好不容易啊……抢先了锦衣卫一步。

他恨不得大呼一声:大家向咱看齐,咱宣布一件事……

朱棣兴致勃勃地道:“如何?”

亦失哈忙道:“奴婢人等,查到了鸿胪寺的一个录事,发现此人有异,此后番子盯梢了几日,随即开始进入他的家里查抄,果然……发现了大量妖言惑众的手稿……奴婢已将此人拿下,现在正在严刑拷打,就等他招供出同党。”

鸿胪寺的一个小小录事……

这录事不过是区区从七品的官,并不显眼。

朱棣皱眉道:“确定他有同党吗?”

亦失哈道:“奴婢可以确定,因为许多妖言,有不少都掺杂了朝中的机密。而这些机密,似录事这样的品级,是无法参知的,也就是说,至少有三品以上的朝廷大臣参与其中……”

朱棣脸色凝重起来,脸上不禁聚拢了几分怒气,随即道:“果然,祸起于萧墙之内,终究……还是朕养了一群白眼狼。”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看了朱棣的脸色一眼,才又道:“现在有了线索就好办,奴婢这边,是悄然将这录事捉拿,现在正在撬开他的嘴巴,只要顺藤摸瓜,很快……一切真相,就要浮出水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朱棣满意地看着亦失哈道:“这一次,东厂办的很好,看来东厂是尽了心的。”

亦失哈忙谦恭地道:“哪里,只是大伙儿深受皇恩,所以格外勠力一些罢了。”

朱棣颔首:“以往都是锦衣卫最有斩获,这一次,东厂也算是立下了功劳,到时朕自有赏赐。”

亦失哈忙是谢恩,他虽极力想要掩饰,可实在是没忍住,嘴巴都要笑歪了。

毕竟这么多年来,东厂都形同虚设,干啥啥不成,当然主要还是锦衣卫太厉害,东厂这边还未开始着手,人家就已经水落石出。

而这一次,也算是扬眉吐气,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亦失哈觉得腰杆子硬了几分。

朱棣站起来,此时他心情似乎颇好,猛地想起什么,于是道:“听闻,朕的孙儿,现在还在和州……”

“是。”亦失哈道:“奴婢听说,这大过年的,皇孙也不打算回京。”

“哎……”朱棣感慨道:“朕已经许多日子不见瞻基这孙儿了,不过也好,他有这样的志气,朕很安心。”

亦失哈道:“是啊,皇孙殿下……也算是勤政,这是我大明之福。”

朱棣颔首,脸上全是欣慰之色。

…………

等过完了年,天气依旧寒冷刺骨,突然……陈礼冒着大雪,匆匆地抵达了郡王府。

“殿下……殿下……”

这声音听着有点急!

而张安世此时,正穿着衮服,预备往东宫去。

见陈礼匆匆而来,于是道:“怎么啦?”

陈礼带着几分焦急地道:“东厂……东厂那边……招呼都没打,今日……突然开始在京城捉人,听闻抓了不少……”

张安世听罢,大吃一惊:“他们捉的是什么人?”

陈礼道:“卑下听到的消息是,是那背后妖言惑众的幕后之人。”

张安世听到这个,如遭雷击,脸色大变,随即道:“什么?他们……他们查出来了?”

陈礼不禁带着几分气恼地道:“东厂的公公不是东西,年前的时候,他们就捉拿到了一个鸿胪寺的录事,却怕咱们锦衣卫将功劳抢了去,居然将消息掩了个密不透风。等从这录事身上,找到了突破口,突然开始四处拿人,人都说厂卫、厂卫,这厂卫不分家,谁晓得……他们还藏了私,为了争功,脸都不要了。”

张安世:“……”

“殿下,殿下,你咋了,伱吱一声……”

张安世老半天,才吐出一口气来,道:“东厂不是人,入他娘,这一定是亦失哈教的,他们想要功劳,想的都要疯了。”

陈礼也很是无奈,于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安世道:“殿下,那么……咱们锦衣卫怎么办?”

“怎么办?”张安世道:“他们人都已经拿了,还能怎么办?难道还能教他们将人塞回去,咱们锦衣卫重新抓一次?哎……这也太突然了,为啥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

陈礼不由幽怨地道:“主要还是卑下大意了,没想到东厂这样没有义气,突然来了这么一下,早知如此,卑下该在东厂也安排几个……”

张安世摆摆手道:“好了,说这些也没什么用处,我这便去看一看情况,你随我一道来。”

陈礼道:“喏。”

此时……京城之内,突然大量的番子出现,他们封堵了几处街巷,随即……开始大肆捉拿。

而东厂的提督太监刘雄,以及下头的档头们,一个个眉开眼笑的样子,乐不可支。

而几个番子,则不断的飞马,来往于宫中,传递着最新的消息。

这对东厂而言,绝对算是难得的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了。

等到一个个钦犯被拿住,挖出来的人越来越多时,在宫内,随时等待消息,向朱棣禀告的亦失哈,已是精神抖擞,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陛下,统统拿下,一网打尽了。”亦失哈红光满脸地道:“此次行动,密不透风,一个钦犯都没有走脱。”

朱棣颔首,道:“立即审问……”

亦失哈道:“已经在审,不久就有结果……”

朱棣道:“速取供状来。”

正说着,却有宦官匆匆而来:“陛下,芜湖郡王殿下和锦衣卫指挥使陈礼求见。”

朱棣含笑道:“他们来做什么?叫进来吧。”

亦失哈面上的笑容,有些僵住。

今日虽然高兴,不过张安世这样兴冲冲地跑来,显然对此事也颇有看重。

这事说起来,东厂对锦衣卫一点招呼都没打,确实是没义气,待会儿张安世和陈礼二人来,亦失哈与之见了,只怕会有些……尴尬。

好在,亦失哈也算是混迹在人群里的人精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

不管怎么说,东厂现在急需一场大功,其他人……都可姑且不论。

喜欢我的姐夫是太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