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五百章 满门富贵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五百章 满门富贵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6:04 来源:书海阁

第500章 满门富贵

朱棣看向众臣,随后道:“诸卿以为如何呢?”

百官沉默。

朱棣却是一笑:“诸卿不言,看来对此也不擅长,不妨就让太子与张卿来拟定人选吧。”

朱高炽和张安世道:“遵旨。”

退朝之后。

朱高炽眉头紧锁,张安世也是郁闷无比。

二人大眼瞪小眼,唯有那杨士奇,尾随其后,亦步亦趋,面色从容。

朱高炽叹口气道:“父皇真是强人所难啊!方才百官的脸色,安世你是瞧见了的,真是如丧考妣。这一次对他们的伤害实在不小,现在父皇又让我们推选大臣,若是选的不好,即便入朝,只怕此人也要被百官所针对,到时……只怕要使绊子。”

朱高炽即便再温和,也是有防人之心的。

若是朱棣直接答应了这个章程,造成既定事实也就罢了。

偏偏要试一试,而且还让朱高炽和张安世来选人入朝,可以想象,此人一旦入朝,要面对的是何等的局面。

而且这么一个人选,还真不好确定。

张安世也叹了口气,道:“怪我,若不是我舍不得杨士奇……”

朱高炽压压手,本想说不必自责之类的话。

此时,一直在后沉默的杨士奇道:“太子殿下,芜湖郡王殿下,其实……人选早已有了。”

朱高炽和张安世都看向了杨士奇,异口同声道:“何人?”

“前文渊阁大学士,现在的赵王府长史解缙!”杨士奇斩钉截铁地道。

朱高炽若有所思。

张安世却是脸色一变:“这个烂人?”

杨士奇不疾不徐,却是慢吞吞地道:“解公有入阁的经验,又有在爪哇磨砺的资历,且解公有大才,是绵里藏针之人,请他入朝,或可抵挡朝中的明枪暗箭。同时……想来……也可应付繁杂的政务。”

“太子殿下,芜湖郡王殿下,此番举荐,关系到了太子与芜湖郡王殿下对未来的国策。关系重大,个人成见,又有什么关系呢?最紧要的是……应付当前的局面,大丈夫不拘小节,区区私怨,不足挂齿!”

杨士奇说罢。

朱高炽和张安世却又都沉默起来了。

过了一会,张安世才道:“就怕此人心术不正,人品败坏……”

杨士奇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一眼张安世,而后迅速将目光错开。

张安世被这一眼看得古怪,不由道:“杨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士奇忙道:“臣……没有什么意思……”

张安世倒也不是打破沙窝问到底之人,便叹息道:“眼下,也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哎……罢罢罢,就他了。”

朱高炽便道:“那么本宫明日就上书……”

杨士奇却是摇摇头道:“殿下,不可,明日上书………就显得太子殿下过于笃定,会让人认为,这是太子殿下和芜湖郡王殿下权衡之后的结果。朝中百官,无不擅长揣测人心,依臣之见,不妨迟一些,显出犹豫不定之色,这才可麻痹百官,使百官认为,这解公,并非是真正实心合意的人选,不过是……万不得已的选择罢了。”

朱高炽道:“……”

“除此之外……”杨士奇慢悠悠地继续道:“到时上书,恳请殿下切记,万万不可让解缙举族迁回京城,而是只容许解缙一人入朝。至于他的子弟,殿下要想办法,让他们在爪哇继续供赵王差遣。”

朱高炽:“……”

张安世已是眼眸一亮,笑容可掬地道:“杨公类我,也是这般深谋远虑,!不错,不错,留他全家在爪哇。”

朱高炽叹口气道:“看来也只好如此了,这样罢,本宫稍待半月,半月之后,再上书奏报,你看如何?”

“足以。”杨士奇笑了笑。

大事议定,虽然三人还是颇有几分不确定性,不过眼下,似乎这杨士奇的提议,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

于是,朱高炽和张安世都松了口气。

既然这事有了结论,张安世便有了心思想其他的事情了,于是道:“咱们的船,造出了嘛?”

杨士奇道:“回禀殿下,已经造出了。殿下大可放心,此船已经过几次的海试,此番,也是臣亲自乘坐此舰至松江口,各项的指标,都远超福船。”

“这便好。”张安世满意地笑道:“杨公真是我的张良啊。”

话说出口,顿觉失言,便又道:“不不不,该是本王的范增才是,张良本王当不起。”

朱高炽和杨士奇,俱都用一种极奇怪的眼神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这才意识到,这类比似乎也很不妥当,于是只好摊手,耸耸肩道:“直说了罢,本王没什么文化,只好信口雌黄,瞎作类比。伱们总不会怀疑我想做刘邦或者楚霸王吧?”

杨士奇勉强挤出了笑容,道:“殿下有刘禅之资。”

张安世:“……”

他一时分不清杨士奇是在给他解围,还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要以臣噬主。

领着杨士奇回到了郡王府,自然少不得要和杨士奇促膝长谈,关于新洲的事,张安世当然希望尽力了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毕竟这新洲,未来可是张家子孙的基业呢!

而杨士奇,自也明白张安世的心思,用着最大的耐心,一五一十地将新洲的情况相告。

杨士奇在向朱棣的奏报之中,其实关于新洲的情况比较笼统,可和张安世所谈的,又是另一个情况。

现在的新洲,已初具规模。而到了这个时候,却恰恰是一个瓶颈,说白了,还是需要人力。

想要人力,只能将主意打到了大明这儿。

杨士奇此番来此,就是为了这个,他打算针对大明,展开一次营销。

而要营销,就需要各种手段了。无论怎么说,反正政通人和、富足安乐之类的玩意,都得用起来。

不只如此,除此之外,就是大力发展造船的问题。

新洲远在天下一处角落,并非处于要害的位置。这就使得,对杨士奇而言,除了传统的挖矿和畜牧以及农耕之外,新洲必须得有一个真正拿得出手的产业,才可使新洲成为大明朝贡体系之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新洲的长史府,经过许多次的讨论,再加上多次传书与张安世沟通之后,最终杨士奇选择了造船业。

造船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不是一个的产业,要建造一艘大船,既需大量的机械制造,也需大量的帆布,木材,钢铁,可以带动许多的作坊,在这造船业周围,最终衍生出一个巨大的产业。

可是……要与大明竞争造船业,谈何容易!若是没有一点东西,是万万不可能的。

而新洲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这一大片大陆,几乎没有人类开发,意味着巨大多数的资源,都极为丰富。

因而新洲的林业,也是首屈一指,虽及不上西洋,却也有足够的木材,建造大船。

除此之外,就是张安世鼓励新洲造船业,往钢铁方面去尝试了,即制造铁甲船。

因为铁甲船最需的乃是煤和铁。而这两样资源,却是新洲最丰富的资源。现如今已有了蒸汽机,让新洲拼命砸下银子,制造铁甲舰,未必没有可能。

一旦可以建造,那么廉价的煤铁,就可转化成造船业,且足以成为天下造船业的明珠。

当然,要造出这样的船来,自然是十分不易的。即便是现在,新洲的造船,也只是在尝试,用钢铁的皮包着木船,再加一个小型的蒸汽机,颇有一些不伦不类。

且造价十分高昂,在成本没有办法压下来之前,显然不可能有民船或者商船会选用这样的舰船。

那么要继续这样的建造,唯一的办法,就是新洲水师了。

水师每年拨下巨款,就是为了让各大船坞,继续深入铁甲舰的设计和建造。

等这铁甲舰日渐成熟,那么这造船,将成为新洲的支柱。

且又因为极廉价的煤铁,也就意味着,即便是将来,铁甲舰的技术和工艺普及,新洲的铁甲舰至少在成本上也能获得巨大的优势。

于是杨士奇对张安世道:“殿下,此番下臣来此,是为了招募更多的匠人,这铁甲舰所需的匠人实在太多,尤其是铁匠和造船匠以及机械匠的缺口,至少在三万上下,现在虽然新洲那边,已经建立了水师学堂以及船政学堂,可依旧是杯水车薪,如今,只好来这大明招揽了。”

张安世道:“新洲虽是广袤,可实际上,还是一个小藩国,想要独树一帜,唯有遵照长史府定下的国策来办不可,既然有了这个打算,那就要全力以赴,无论采用任何的办法,使什么样的手段,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因而,这个人力的缺口,要补上,银子,新洲的财税若是不足,那就郡王府这边来付!一年二十两银子招募不到人,那就三十两,三十两招募不到,那就五十两,五十两招募不到……那就一百两,只要是人,财帛就能动他的心,不怕要花银子,也不要记小帐,要算就算大帐,咱们不是做买卖,是治理一个藩国,那就得有长远的目光。所以……你放手干就是了。”

杨士奇微微一笑道:“其实臣也有此意,就等殿下这句话。”

张安世道:“哈哈,是吗?”

杨士奇认真起来:“方才陛下希望臣入阁,可臣拒绝了,并非是说,这入阁成为大学士,并非臣的意思,可臣的拒绝,依旧还是发自肺腑。”

张安世不由愕然道:“这是何故?”

杨士奇道:“因为在大明朝。即便入阁,所要面对的,依旧还是重重的掣肘,总有人想要捆绑臣的手脚。可在新洲,殿下与臣的心意相通,凡事殿下都能鼎力支持,而臣只需破釜沉舟即可,此等从无到有,使一个地方能够大治,方才不枉大丈夫之志,足以慰藉平生。”

杨士奇想了想,又补充道:“殿下,官职不在大小,而在于,人是否可以从中获得价值。若只是一味为了窃取高位,怕也难成气候。”

张安世对着杨士奇的目光显得越加欣赏,不由感慨道:“本王没有看错人,努力罢!”

半月之后,一封奏疏,终于送入宫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棣看到了解缙的字眼,眉头轻皱,露了沉思之状。

他对于解缙,也同样没有太好的印象。

毕竟一个人小聪明太多,朱棣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喜欢的。

姚广孝也有智慧,可姚广孝的智慧体现在他的阳谋上头。

他既会使用许多的手段,却也会在朱棣身边,发自肺腑的鼓励朱棣,在朱棣受挫之后,理性的给朱棣分析利害关系,恢复朱棣的信心。

沉思良久,朱棣还是在太子的奏疏上头,画了个圈。

转而对亦失哈道:“发诏,诏解缙入朝,任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

亦失哈听到解缙二字,以为自己听错了。

意外归意外,不过他没有发出任何的议论,却是道:“奴婢遵旨。”

邸报很快就抄送了这个消息。

这消息出来,百官对此议论纷纷。

他们对于张安世的章程,十分担心。

不担心是假的,以前的新政,只是惦记着你家的地。

可不管怎么说,百官已成为朝廷大臣,家里土地要紧,可乌纱帽才是他们真正吃饭的家伙。

一旦此事成为定局,就意味着,将来为官,尤其是想要平步青云,未来必要遭受一番磨砺和苦楚,这可是十五年至二十年。

何况,即便熬过了这个,天知道朝廷还会不会把你征回来?

别到时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那就真的只好望洋兴叹了。而且这个望洋兴叹,绝不是比喻,它是物理意义的。

此时,朝中百官,绝大多数,都是冷眼旁观。

直到最终宫中的决断出来,就更引发了许多人的窃窃私语。

人们揣摩着此事,那杨士奇,看上去确实是个人才,至于解缙……殿下犹豫了这么久才推举解公,必然是解公……本身就有许多太子殿下或者张安世不满意的地方。

只是一时之间,没有其他选择,不得不硬着头皮罢了。

解公入朝,福祸难料,不过……不管再怎么样,应该会比杨士奇好对付。

…………

两月之后。

爪哇。

赵王府。

赵王朱高燧此时看着诏书,一脸复杂之色。

他拿着诏书,叫了宦官取给解缙看。

解缙看过之后,也沉默了。

君臣二人,对视良久。

朱高燧终于开口:“解公,意下如何?”

解缙道:“赵王殿下意下如何呢?”

赵王朱高燧露出苦笑。

解缙见他不言,便道:“那么臣就直说了吧,殿下这是且喜且忧,忧的是,殿下一时之间,失去臣这个左膀右臂,因而痛惜。喜的却是,臣与殿下相知,若是能入阁,殿下在朝中,就如虎添翼,至少……爪哇这边,就不担心朝廷朝令夕改,擅自改动贸易之策,使赵王殿下陷入困窘的局面,臣也一定会尽力使朝廷,更倾向于贸易通商,加强对各藩国的联络,这对爪哇的未来,有着莫大的好处。”

朱高燧道:“庙堂里毕竟太守旧了,即便总是有人在推动着新政和贸易通商,可终究还是步子太慢,若有解公在,本王确实可以无忧。”

“所以殿下希望臣去?”

“可本王舍不得……”朱高燧开始抹眼泪。

朱高燧的伪善,纯粹是狗改不了吃屎,反正各种惺惺作态,遮遮掩掩的手段,真是伸手即来。

这一点……其实解缙也一样。

因为解缙也流泪了,君臣二人,泪眼相对,朱高燧依依不舍的抓住解缙的手,而解缙也一手把着朱高燧的臂膀,二人竟都哽咽。

“臣又如何舍得殿下?得闻此讯,臣……五内俱焚,悲不自胜。”

朱高燧吸了吸鼻涕,红着眼睛道:“痛哉,痛哉,可惜君父之命难违。”

解缙泣不成声地道:“殿下……”

朱高燧情真意切地道:“本王会照顾你的亲族的,你……你就放心去吧。”

“殿下……”解缙拜下,叩首,泪如雨下:“臣舍不得啊……”

“哎……”朱高燧悲切地道:“解公以为,谁可以接任长史?”

解缙倒是总算收起了泪,认真地道:“长史府文佐刘健如何?”

长史府书佐刘健,这不是开玩笑吗?此人资历太低,虽有才智,却是绝不可能的。

于是朱高燧摇头道:“不可。”

解缙又道:“仪宾司的陈泰呢?”

朱高燧却是继续摇头,道:“仪宾府掌的乃是宾客事务,并不处理实际事物。陈泰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如何能治长史府?”

解缙又提了几个人,朱高燧都不满意。

实际上,解缙所提的几个人选,都完美地避开了朱高燧的期望。

要嘛是有经验,而没有实际事物的处理能力,要嘛就是颇为能干,却没有资历。

好几个资历和能力兼具之人,都被解缙完美的避开。

赵王朱高燧自是不断地摇头,表示不可。

到了这个时候,解缙抬头,眨眨眼,突然道:“殿下看吾儿如何?”

朱高燧:“……”

喜欢我的姐夫是太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