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北颂 > 第0717章 落幕

北颂 第0717章 落幕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7:0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大理算是强国吗?

不算。

不仅不算是强国,甚至可以说是弱国。

每一岁,大理使节入宫觐见大宋官家的时候,绝对是诸多使节中,最虔诚的哪一个。

他们似乎很害怕惹恼了大宋,大宋怒而兴兵,对付他们。

大宋之所以没有攻打过大理,是因为大宋上上下下,都当大理是弱国,都当大理是蛮夷之地,穷苦不堪。

可事实上真是如此?

并非如此。

朱能探听回来的消息就是明证。

大理并不穷。

是宋人过于坐井观天了,总以为中原是最富庶的地方,除了中原以外,其他地方都是蛮夷之地。

如今宋人在寇季的引导下,打开了视野。

看到了大理的财富,自然就惦记上了。

小小大理,手握惊人财富。

就犹如一个顽童,手握着金银,出现在了闹市。

有多少人会惦记上他,显而易见。

寇季强按下了心头的惊愕,脸上的神色也快速的归于了平静,盯着朱能道:“此事暂时不可对外宣扬,你也别想着去大理。”

“为何?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若是不拿,岂不是浪费了?”

“因为官家马上要革新兵制……”

回答朱能的,不是寇季,而是种世衡。

寇季和朱能同时看向了种世衡。

种世衡坦言道:“你们肯将大理的财富分享给我知道,证明你们将我当成了自己人。我猜测到的一些东西,也不必一直放在心里,可以拿出来跟你们参详一下。”

寇季没有说话。

朱能疑惑的询问种世衡道:“官家要革新兵制?”

种世衡瞥了朱能一眼,道:“如此明显的事情,你不会看不出来。”

朱能听到这话,也不再装糊涂,当即道:“我能察觉到一二,但是不敢确定。”

朱能看着寇季和种世衡二人道:“我之所以想离开枢密院,其一是惦记上了大理的财富,其二就是为了避开革新兵制引起的动荡。

寇公在朝的时候,精简了一下天下的兵马,就已经引起了数场兵变。

官家如今要革新兵制,引起的动荡恐怕会更大。

虽说皇亲国戚和武勋已经被官家收拾了,可革新兵制,针对的是大宋所有的兵马。

到时候军中上下的将士,恐怕会有所怨言。

他们要是闹腾起来了,可不好收拾。”

种世衡缓缓点头,对寇季道:“我也是为了此事,前来找寇枢密商量的。”

寇季看向了种世衡道:“你对官家革新兵制,有想法?”

种世衡点点头,郑重的道:“我大宋的兵马,不应该再被文臣所影响了。若是被文臣所影响,即便是你跟官家革新了兵制,要不了多久,我大宋兵马又会故态萌发,陷入到糜烂当中。”

寇季沉吟道:“此事我和官家也在考量,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一说,若是可取,我可以找官家商量一二。”

种世衡推心置腹的道:“应当将派遣监军的权力,收回来,交给枢密院掌管。”

寇季略微一愣,沉吟道:“由文转武,想法倒是不错。只是枢密院在掌控天下将领的同时,又掌控了所有的监军,很容易借着监军,架空三衙。

到最后,枢密院就能掌控天下所有的兵马。

即便我是枢密使,官家也不可能看着天下所有的兵马落入我掌控之中。

内廷的三位宰辅,满朝文臣,也不会答应。”

种世衡皱眉道:“可是监军一直由文臣掌控的话,始终会对天下兵马有所影响。你和官家总不可能废除监军制度吧?”

寇季失笑道:“我倒是想,可官家不会同意,满朝文臣也不会同意。特别是此次石元孙作乱,让满朝文臣和官家都看到了监军对军中的约束力以后,就更不可能废除监军制度了。”

种世衡沉声道:“监军制度不解决,我大宋兵马想变强,也只能强一时,绝对不会一直强下去。”

朱能细细的听着二人的谈话,听到了此处以后,迟疑道:“朝廷也有兵部,为何不将监军的事情,交给兵部?”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种世衡依旧皱着眉头,“可若兵部尚书由文臣担任呢?朝廷可没少任命文臣担任兵部尚书。”

寇季沉声道:“那就定一条规矩,非武臣不得出任兵部尚书。”

种世衡摇着头,道:“文臣们不会答应。”

寇季道:“眼下兵部尚书还是武臣在担任,兵部大部分官员也是武臣。文臣们就算不答应,影响也不会太大。”

寇季看向种世衡道:“你将你的想法准备一下,写成奏疏,呈报给官家。随后官家、我、曹玮,可能会坐下来商讨此事,到时候有可能会请你加入到其中。”

种世衡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朱能在一旁道:“我呢?”

寇季侧头看向他,“你不是不想参与此事吗?”

朱能立马道:“你们都参与商讨了,我要是不参与,那以后还怎么在朝堂上立足。”

寇季瞥了他一眼,道:“回头我会向官家禀明此事,到时候看官家如何定夺。此次革新兵制,最终作主的是官家。”

朱能笑道:“官家肯定不会将我拒之门外。”

寇季失声一笑。

朱能顿了一下,道:“你们就不担心革新兵制引起的反弹吗?”

寇季笑着道:“官家又不会大肆裁撤天下兵马,会引起什么反弹?就算裁撤了一部分,也会吩咐他们去做其他的事情,总有事情给他们做,总会让他们有饷银拿,他们为何要反弹?”

朱能埋怨道:“原来你跟官家早有谋划,害我白担心了一场。”

寇季失笑道:“以后有事情,别憋在心里,要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

朱能尴尬的一笑。

寇季继续道:“此事恐怕要等到石元孙作乱有了结果以后,才会施行。所以我们还需要等一些日子。”

朱能和种世衡一起点头。

聊过了正事,三人又聊了一些私话,然后各自回府了。

此后一段日子。

寇季一直出入皇宫,一边跟赵祯二人商量着兵制革新的问题,一边关注着秦州等地的战事。

石元孙率领着叛军抵达秦州的时候,已经到了六月底。

一路上打着勤王的名头,倒是招揽了一些三山五岳的土匪、马贼之流,但人数并不多。

赵祯将石元孙一行定为了叛军,并且将檄文下发到了各州府衙门以后,各州府的守军也开始集结,共同抵抗石元孙率领的叛军。

石元孙勤王的檄文,在赵祯下发的檄文面前,成了一个笑话。

石元孙军中的一些人,在得知了石元孙并非勤王,而是叛乱以后,暗中私逃了不少。

但仍有人跟着石元孙一起作乱。

石元孙率领着叛军抵达了秦州,遭遇到了永兴军。

双方大战了一场。

永兴军守住了秦州。

石元孙被迫转向了岷州。

狄青带着人抵达秦凤路的时候,石元孙带着人已经到了岷州,并且攻克了岷州。

狄青带三千精兵,追到了岷州,夜袭了岷州,破了岷州城。

石元孙被迫继续逃亡。

狄青带着人在背后穷追不舍。

最终在七月底的时候,在大宋和青塘边陲的巫山寨,活捉了石元孙。

自此,石元孙叛乱的闹剧,彻底平定。

石元孙大闹了一场,不仅没有得到半点好处,反而还助长了狄青的威名。

狄青率领三千精兵破岷州,被传颂成了一段佳话。

在大宋朝野上下,刷一波存在感。

虽说在事后,赵祯只是将狄青的官爵晋升了一级,但狄青的名头却被朝野上下所有人记住了。

以后但凡朝廷有战事,一定会想到狄青。

只要狄青本事过硬,以后有的是功劳捞。

八月底。

石元孙一行叛军首领,被押解到了汴京城,关押到了刑部大牢。

石元孙一点儿败军之将的自觉也没有,即便是被关押到了刑部大牢里,依旧张狂。

赵祯在得知了此事以后,派遣寇季代替他,去了一趟牢房。

刑部大牢。

寇季弯下腰,进了刑部大牢特别订制的矮门。

刑部大牢的门,设计的一点儿也不人性化。

门头只到人的脖颈处,进门必须要弯下腰。

之所以将门设计的如此不人性,主要是为了防止大牢里的罪囚们暴动。

罪囚们一旦暴动,很难长驱直入的打出刑部大牢。

光是刑部大牢的门户,就足以拖延罪囚们许多时间,给朝廷争取出足够的时间,调遣重兵弹压。

虽说刑部大牢建成以后,从没有出现过罪囚暴动的事情。

但是该做的防护措施还是要做的。

寇季见到石元孙的时候,石元孙带着镣铐,大大咧咧的坐在牢房内的地上。

见到寇季出现以后,脸上还带着一些讥讽的笑容。

“石元孙!”

“寇贼!”

寇季走到了石元孙面前,幽幽的道:“我?寇贼?我没有听错吧?”

石元孙盯着寇季道:“你就是寇贼!若非是你蛊惑官家,对我们武勋动手,我也不会走到今日。”

寇季缓缓点头,“所以……你将自己作乱的责任,怪在了我头上?”

石元孙毫不客气的道:“本就是你的错。”

寇季失笑道:“你倒是挺能瞎掰的。”

寇季略微收敛了一下脸上的笑意,盯着石元孙道:“官家之所以惩治你们,是你们因为太过贪婪,你们已经贪婪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程度。

每年朝廷下发的军饷,有五成就进了你们的口袋。

各级官员再克扣一些,到了将士们手里,剩下的不足一成。

一成的军饷,还不足以让将士们活命。

你们贪的不是钱,而是将士们的命。

将士们是守卫我大宋的根基,他们若是没了命,那我大宋还如何立足?”

石元孙不屑的道:“好话歹话都让你们说了,我能说什么?”

寇季淡然道:“你可以什么都不说。”

石元孙脸色一瞬间变得狰狞的起来,“你不让我说,我偏要说。世人都说我武勋贪婪,可我们是怎么变贪婪的,他们知道吗?

我们变得如此贪婪,都是姓赵的给逼得。

赵匡胤借着兵变,问鼎了天下,他害怕我们各家效仿他,所以从我们各家手里夺走了兵权。

即便是如此,他还信不过我们。

他逼着我们出去作恶,逼着我们出去贪财。

他逼着我们成为贪婪之人。

我们若是不贪婪,下场就是死。

他表面上假仁假义,背地里却处处提防着我们。

别人都称赞他仁义。

可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

我们能有今日,全部是因为他。

要说错,错在他,不在我们。”

寇季脸色一变,“石元孙,你可知诽谤太祖皇帝是多大的罪过?”

石元孙哈哈大笑着,张狂道:“哈哈哈,反我都造了,我还怕脑袋上多一个罪过?”

寇季沉声道:“你有没有想过,太祖皇帝容忍了你们的贪婪,只是为了不留下苛待功臣的名声?而非你们想的那般?”

石元孙讥讽的盯着寇季道:“姓寇的,你说这话,你信吗?”

寇季毫不犹豫的道:“我信!”

“呸!”

石元孙吐了一口唾沫,骂道:“赵氏走狗!”

寇季皱眉道:“太祖皇帝容忍你们贪婪,到底是何用意,我身为人臣,绝对不敢去揣测,但我可以断定,太祖皇帝此举必然是心存善念。可你们会错了他的意思,变得贪得无厌,甚至已经危及到了大宋的江山社。

官家有足够的理由惩治你们。”

“呸!我们要是一个个都变成了清正廉洁的圣人,赵氏之人,谁能舒舒服服的在皇位上坐着?”

“……”

石元孙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寇季没心思继续跟他聊下去,对他道:“官家听闻你在刑部大牢里日日叫喊,张狂之极,便吩咐我过来跟你说一句话。

你石家沿着邕州外逃的族人,已经尽数被抓获。

不日就会送到汴京城,跟你一同问斩。”

石元孙听到了这话,惊恐的瞪大眼,喊叫的声音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脸色一片惨白。

“不可能!”

“不可能的!”

石元孙惊恐的盯着寇季道:“为了帮他们争取逃命的机会,我一个劲的在秦州等地为祸。我帮他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们应该逃出去的。

为什么会被抓住?

你在骗我?!”

寇季盯着石元孙道:“过几日等他们被押解进京以后,你就知道了。”

石元孙呼吸一瞬间就变得急促了起来。

“我要见潘夙!”

“潘夙已经向官家服软了,并且被官家幽禁在府上,不可能见你。”

“曹四伯,我要见曹四伯!”

“事到如今,你还想拉曹家下水吗?你犯下了这么大的错事,即便是官家亲自出面,也未必能在满朝文武的声讨下保你一命。

曹玮出面,又有何用?”

“……”

“石元孙啊石元孙,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寇季丢下了这句话,不再搭理石元孙,迈步离开了刑部大牢。

石元孙被拿下以后,赵祯处理皇亲国戚和武勋们的风波,算是彻底的落幕了。

寇季见过了石元孙一次以后,就再也没关注过此事。

石元孙的家眷们在九月初,被押解到了汴京城。

由新任刑部尚书陈尧佐监斩。

说到陈尧佐,就不得不细细的说一说他的来历。

陈尧佐可不是什么岌岌无名之辈。

其兄陈尧叟和其弟陈尧咨,跟他并称为陈氏三杰。

在一些地方,又有陈氏三状元的美誉。

陈氏三杰,那是真的厉害。

即便是王曾这个三元状元,在陈氏三杰面前,也略微有些暗然失色。

史书上记载,也就三代为相的吕氏,能跟其相媲美。

陈尧佐的兄长陈尧叟,宋太宗端拱二年状元,陈尧佐也是同年科考,进士及第。

陈尧叟高中状元以后,承蒙太宗皇帝召见,得太宗皇帝欣赏,召见了其父陈省华,父子二人一同得赐绯袍,引为一段佳话。

陈尧叟入仕以后,先后担任过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交州国信使、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枢密使、加同平章事。

年迈以后,改任右仆射,知河阳军。

天禧元年故去,加侍中,谥号文忠。

陈尧佐的弟弟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状元。

历任右正言、知制诰、起居舍人、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陕西缘边安抚使。

如今加工部侍郎职,权知开封府。

陈尧佐自己,历任中牟县尉、潮州通判、翰林学士、京西转运使、移任度支副使,如今官至刑部尚书。

若是一家三代,能有此成就,那倒是不叫人意外,但是兄弟三人,有如此成就,就足以让所有人侧目。

不得不承认,大宋朝绝对是人才辈出的一个世代。

兄弟三人可不是朝堂上那种干拿俸禄不做事的人。

陈尧叟,文笔绝对是大宋朝最顶尖的那种,大宋许多的碑文,都是他撰写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真宗赵恒封禅泰山时候的《朝觐坛碑》,以及太庙里的《亲谒太宗庙颂》。

陈尧佐自己是一位水利专家,他发明的‘下薪实土法’和‘木尤杀水法’,解了数地百姓的水患之苦。

陈尧咨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全才,不仅文章写的好,箭术也十分高超,只不过其家人更喜欢让他走文官一途,不喜欢让他走武臣一途,所以一直在文臣中厮混,所以没多大的建树。

寇季在看到他们三兄弟的履历以后,感叹他们三兄弟厉害之余,也觉得朝廷用才,没有做到物尽其用。

陈尧叟已经亡故,不去提他。

陈尧佐妥妥的水利专家。

这种人才若是安防到了工部的水司,一定会造福于天下百姓。

安排到刑部,那真的是在浪费人才。

陈尧咨一个箭术大家,被誉为神射手,编写一些箭术教材,结对能有大用。

似陈氏兄弟这种专业的人才,朝廷就应该特殊对待才行。

只可惜,朝廷并没有将人才放在该放的地方。

言归正传。

石元孙被陈尧佐监斩以后,皇亲国戚和武勋们的风波彻底落幕。

赵祯和寇季二人谋划的兵制的革新也应该提上了日程。

为了推行出合适大宋的兵制。

赵祯和寇季二人也没有闭门造车,更没有托大,他们邀请了许多人参与到了此事的商讨中。

曹玮、朱能、种世衡三人在邀请之列。

王德用、李昭亮二人被召回到了汴京城,也在邀请之列。

吕夷简和王曾二人处理完了各自的麻烦事以后,也相继还朝,参与到了讨论当中。

十月初一。

王德用、李昭亮、吕夷简、王曾四人相继赶回了汴京城以后。

赵祯在宫里设宴,招待了八个要参与到兵制讨论的重臣。

寇季是最先到宫里的人。

曹玮、朱能等人也相继到了宫里。

王德用是最后一个到的。

倒不是他托大,而是他常年坐镇在汴京城外,猛然回京,府上有一大摊子的琐事需要处理,所以到晚了。

王德用到了以后,寇季还特意打量了他一番。

王德用给寇季的第一印象就是黑。

王德用肤色很黑。

比朝堂上所有的朝臣都黑。

配上他那一身硕壮的肌肉,以及一脸的胡须,看着凶神恶煞的。

任谁看到了他,都以为他是一个十分凶恶的人。

事实上呢?

并非如此。

王德用说话的声音厚重,但却并没有杂音,给人的感觉很沉稳。

性子也十分的柔和,说话十分谦逊。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实可靠。

也难怪真宗赵恒,还有赵祯二人会十分信赖他。

别的不说,就单单是他的卖相,就足以让任何一个见到他的人,觉得他十分可靠。

他确实也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所以赵祯信任他,并没有错。

寇季等人到齐了以后。

赵祯着一身常服出现在了他们饮宴的宫殿内。

脸上带着笑意,看着十分温和。

全无面对其他官员时候的威严。

“臣等参见官家……”

寇季等人在赵祯到了以后,各自依照各自的品级站好,齐齐躬身向赵祯施礼。

赵祯笑着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今日朕在宫内设的是私宴,诸位爱卿只管开怀畅饮,不必拘束。”

赵祯也就那么一客气,在场的没有一个人当真。

毕竟今日谈的是公事,而非私事。

“谢官家……”

寇季等人再次施礼。

施礼过后。

赵祯率先坐下,然后摆摆手道:“都坐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