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雀登枝 > 第二一一章 晋王

雀登枝 第二一一章 晋王

作者:胡马川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雀登枝 !

第二一一章 晋王

与问梅轩隔了数丈远的楼阁与飞廊的连接之处,有一处小小的拐角平台,方圆不过几丈宽,四周皆是雕刻精美的镂空石窗,或是仙桃葫芦,或是福寿延年。从外面看不清里面,从里面却可以瞧清楚外面。

这块宝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又处在整个庄子的风水之处,不宜建屋构梁。工匠师傅又不愿糟蹋,便建议主家从岭南大费周折地运来红色吉土,培植了一株名贵至极的五宝照水梅。

眼下正是花季,抱臂粗细的树上枝条下垂,形成独特的伞状树姿,形容曼妙极尽妍态。一棵树上同时开了近白、粉红及白底红纹或白底红斑点的碟形花朵,花瓣或单或重如同五宝照水故此得名。

此时树下正站了几个轻裘缓带的男子,其中一个头戴仁风普扇玉冠的年青男子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不悦道:“这女子性子如此桀骜,一言不合便让师长如此没脸,倒底失了女孩的贞静温柔!”

站在一旁的一个刚刚成年的少年围着上好的青狐斗篷,秉性稍显文弱秀气,闻言摇首反驳道:“三哥这话以大盖全,蔡夫人虽然得高望重享有盛誉,可也不该对初次见面的女子妄下断语,更不该出言辱及人家的父母。我倒是觉得这位女子说话干净磊落,行事有男儿的侠气!”

少年说完话,侧头望向一边雍容沉郁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道:“父皇,我说的话是也不是?”

正负手观赏那株五宝照水梅的男人,浑身上下无半点雕饰,只一身寻常的灰蓝色棉布袍子。识货的明眼人却看得出这是喀什国进贡的盘绦文锦,此锦在深蓝色八枚三飞经面缎纹锦地上,以枣红、香黄、虾青等彩色绒线片金线为纬纹,采用通梭织盘绦骨架,片织土黄色勾莲纹,整体明暗相间朴实无华,却给人一种厚重繁复之感。

男人转过头来,双鬓已然微霜,眉宇间威仪深重望之令人生畏,正是当今的皇帝陛下。他拈了一朵白瓣褐蕊的梅花在手中,缓缓把玩道:“今日你二哥这做主人的没在府上,我们父子几人便满园子乱窜,还对即将宫选的女子评头论足,实在无礼至极!”

头戴仁风普扇玉冠的三皇子应昀哑然失笑,摇摇头后恭谨退在一边。他今年二十有五,徽正四年被封为晋王,延禧宫中崔婕妤是他的生母。

崔婕妤在大内诸多宫妃中算得上出身寒微,最早曾是服侍皇帝的司寝宫人,颜色只能说是清秀可人。但是她性情向来温柔谦恭,所以一直在皇帝身边随侍。因为在朝堂和内宫几无外戚臂力,所以她在生下三皇子后第五年才从低等的嫔晋位为婕妤。

也许正因为这样,晋王殿下生性内向敏感谨慎多思,从小便以聪慧明理体恤文弱著称。稍长之后更是才华外露天资过人,十八岁起便奉皇命在翰林院主持修葺历朝历代的文史经卷,尤其是近年来很得诸多文臣的称许和赞誉。

少年人是四皇子齐王应昉,徽正元年出生,今年刚过十五岁,因为自小先天不足身子显得有些羸弱。在这孩子十岁之前,宫中太医院常年有人值守在坤宁宫外,时时注意他的饮食起居,连他身边侍候的乳母们的一汤一饭都是有定制的。

大概因为得来不易,张皇后把唯一的子嗣看得跟眼珠子一样,齐王殿下便养得过于金贵,听说小时候连坤宁宫的大门都没有出过。这还是近两年才稍稍好些,偶尔还跟着父兄在外走动一二。

俗话说养于妇人之手的男儿心肠格外软些,传说这位齐王看见春花凋谢飞雁南回,都要在宫室里伤心老半天。闻说之人感慨这孩子仁心的时候,私底下却暗暗可惜。所以即便他地位尊贵是中宫皇后所出的嫡子,朝臣们也只当这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听着两个儿子的议论,皇帝淡淡扫视了一眼那渐行渐远的绾红身影,忽然饶有兴趣地垂眸问道:“老三,你一向心平气和不随意评价人,今日的话语里头怎么这般焦躁?”

晋王心里一惊,脑中便如一锅即将沸腾的开水一样哗哗作响,抬头就见一双冰寒意的眼睛直直望过来,自己心底的那点秘密仿佛如雪见火一般被人洞察。忙踏前一步垂首恭敬道:“儿臣见蔡夫人如此老迈,又想起她毕竟是学识渊博之人,今日却在小辈面前如此狼狈,心里不免对那位朗朗背诵内训的女子有几许迁怒之意,让父皇见笑了!”

皇帝不以为意地一抬手,没有就这个话题再多说一个字。背手迈向柏木铺就的之形回廊,温文和煦道:“联听说这庄子的最高处,你们的好二哥还悄悄藏着几株世所罕见的绿萼梅,其风姿比这五宝照水不遑多让,今日不去看一眼实以为憾事。”

晋王待人走完后故意缀在末尾,不引人注意地用袖子抹了一下额头上急出的冷汗。有这样一位时时如同巍峨高山一样令人仰止的父亲,也不知是自己的幸还是哀?

他脚步欲动时却回想起先前在梅树下泫然欲泣却顾全大局的彰德崔家长女,那等“腹内有书气自华”的世家气派,哪里是寻常女子能比拟的?崔家族学在天下各路院学当中一向执掌牛耳,两年前自己的王妃还未过门就病逝,若是趁此次宫选将这崔文樱迎为王妃,那江南道的学子不就能毫不费力地收归自己麾下了!

小汤山上绵绵的飞雪时有时无,此时天际仿佛又亮堂了一些。

冬日的太阳终于出来了,微弱的日光从遥远的棉絮状的云朵边撒开,透过参差的梅枝,淡淡地映在晋王白净儒雅的脸上,仍然是一多半的阴影。他猛地回过头,从石窗处深深地看了一眼问梅轩绯色的廊柱和碧绿的琉璃瓦,这才大踏步走了出去。

山顶处果然有几株丈高的绿萼梅,枝形奇异扭曲,也不知道是如何生长的,枝杆似乎从根部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扭转,却又有一种令人击节的和谐美感。众人围在树下啧啧称奇,天地造物者的鬼斧神工实在是叫人神往。

绿萼梅的花萼是深绿色,花冠是浅绿色。气味清香怡人,贮于囊中历数日不散,香味愈发浓郁,有梅中香王的美称。

四皇子应肪跃跃欲试,忙不迭地吩咐随从摘取一些匀净完整含苞未放地带回去。他久病成医,自然晓得梅花质轻气香,味淡而涩,温和性平,能够调理脾胃疏理气血,但却不会伤阴,用来配药最好不过。

皇帝似乎也起了兴致,背着手看着几个小宫人手忙脚乱地拿着纱布巾帕,在树下小心翼翼地接着,仿佛那上面结的是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人参果一般。

晋王看着眼前一片和乐融融,不知为何却感到一阵刺眼。驻足一会后见无人注意,借口要吩咐人安排一下茶点,便悄无声息地出了园子,一个面貌普通的青衣内侍忙知机地跟过来听候差遣。

晋王紧走几步,站在一处无人的僻静地,见周围一片空旷无遮无挡,绝对无法藏人在暗处,这才停了下来。背了双手仿佛在欣赏远处的美景,嘴上却低低问道:“……怎么样,都安排好了吗?”

错后一步的青衣内侍连头都未抬,连脸上的神情都没变一分,“请殿下放心,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我们的人手四下放着,保管万无一失,单等陛下出庄之时,就是殿下立不世功勋之际!”

晋王满意地点头,喟然长叹道:“父皇已届知命之年,却迟迟不肯立下储君,就眼睁睁地看着我和秦王斗来斗去。这些年我苦心孤诣谦恭做人,终于拉拢了些朝臣的信任。可秦王也没闲着,你看那些武将出身的,十之五六会选择他来支持!”

青衣内侍是晋王多年的心腹,知道叵测的现状已经让这位一贯沉稳的主子爷心急了。但是想到所谋划之事的凶险,还是忍不住劝道:“延禧宫崔娘娘处,殿下还是知会一声吧,她一向劝您不要急功冒进,说会惹出事端的……”

晋王猛地一回身,眼中狠厉异常,哪里还有半分平日的温文尔雅,“莫要与我提及与她,若非她出身卑贱,我怎么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不要争不要抢,难道那至尊之位就会从天上掉下来不成?都是父皇的儿子,凭什么我不能去争?”

青衣内侍惶惶然,低头立在一边不敢言语了。

晋王沉默了一会儿,嗓子里透出一股难得的萧索之意,“祁书,你自小在我身边服侍,我也不再瞒你。不是我心急,这几年我跟秦王明争暗斗,他伤了我,我也伤了他。你想,若是有朝一日他上位当了君王,我还有活路吗?再有底下的这些小兄弟一年比一年大,难免不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到时候我双拳难敌四手,便是眼下的日子也不能长久了!”

这话总透着一股子莫名的不详,叫祁书的青衣内侍再顾不得其他,砰地一声跪在地上道:“主子爷是天家血脉,哪里就至于此般状况……”

晋王忽地桀笑了一声柔声道:“哪至于此?当年父皇登基时,他的一干兄弟如今可还存活一人?坐在那张位置上的人,哪个手里没有沾染血脉至亲的鲜血?哼,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后世的史书便由着他们任意篡改了!”

刚刚下过雪的地上又冷又硬,祁书的膝下一会就有些僵疼了。然而让他更疼的是,自小敬仰的殿下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变得如此难以捉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