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雀登枝 > 第二一七章 德仪

雀登枝 第二一七章 德仪

作者:胡马川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雀登枝 !

第二一七章 德仪

屋顶不住有琉璃瓦片掉落,宫人惶恐地往返跑动。隔了一会才有青衣太监在帘子外口齿伶俐地回禀,说是西南方向有地动,引起了片刻惊慌。好在宫城只是稍稍晃动了一下,各处的损失都不大,已经着人到各宫娘娘的住处探望去了。

皇帝这才站起身,负手看着地上的冰糖玛瑙多子多福花插。

这是江南内造局进上的物件,上面巧手工匠利用俏色雕刻的瓜果栩栩如生,花插上几个拳头大的石榴鼓胀绽开,露出的石榴子颗颗殷红似血,却在一瞬间都成了碎片。皇帝不免皱眉叹道:“可惜了,这还是星罗国进贡的玉石,即便师傅找得到料子却是没了,遍天下只得这么一只。”

众人还未及揣摩皇帝话中的深意,就见他复转过身子,将裴青上下打量了几眼后,朝刘德一瘪瘪嘴道:“朕记得私库里还有一件星罗国同时进贡的红丝玛瑙碗,也打磨得很是漂亮。你琢磨着再添点蜀锦绸缎小摆件之类的东西,跟着旨意一起赏给那个小姑娘吧!”

这天一句地一句的,也没说应允没有裴青的恳求,皇帝就背着手施施然地往书房去了。刘德一是最最了解皇帝的人,见状连忙把仍旧跪在地上的裴青扶起,陪着笑小声道:“恭喜大人了,陛下这是叫你跟着去傅家宣旨意呢!等傅氏身份高了,以后成亲也好看不是!只是定下日子后,千万要让小老儿讨杯薄酒喝!”

裴青一时喜得嘴角裂到耳后根子去,忙不迭地躬身道谢,全无平日清冷有礼的模样,只觉心里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一半。便趁无人注意时,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竹子开花节节高的翡翠挂件,悄悄滑入刘德一的袖子里。

乾清宫大总管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却还是小意地把东西收了。掖着手笑道:“小裴大人当年第一天到这宫门前当值,小老儿就知道你是个出息的。看看这才外放了几年,就已经是正五品千户了,满朝里找不出这么能干的人。以后大人高升了,还望照顾一下我手下的这些孩儿!”

刘德一想了一会后回首招了下手,先前在帘子外回话的青衣太监躬着身子进来,不声不响地站在一边。

刘德一笑道:“这小子是咱家收的干儿子阮吉祥,跟了我好几年了。有几分小聪明,最难得的是这份稳重听话。等赐下的东西置备整齐了,就让他陪着您出宫去见识一番。”

裴青就知道这人必定是刘德一新近培值的接班人,也是今日的宣旨太监,连忙从荷包中另摸出一只羊脂玉猴子把件作为见面礼递过去。阮吉祥二十来岁,生得文弱清秀一脸的老实像,抬头见干爹点头了,这才恭敬上前接过东西。

阮吉祥早听说过这位裴大人,年纪轻轻处事经验老道不偏不倚。宫中内侍是皇帝身边的人,朝臣对这些人的态度是两个极端,要么鄙视唾弃,要么逢迎谄媚。只有这位裴大人,从前在金吾卫第一天上值起就不卑不亢,诚意把这些内侍当普普通通的“人”看。

内侍因为身体的缺陷,对别人的眼色犹为在意。阮吉祥见这位裴大人虽然少言行事却周到,心里便先欢喜了三分,笑嘻嘻地上前拱手道:“还望大人日后多提携!”

朝臣和宫中内侍不得私下勾连,但是并没阻拦两者明面结交。这个年头多个朋友多条路,更何况这个朋友还是个手段深言辞少,脑袋瓜子难得地又拎得极清之人,真是再好不过。想到这里,阮吉祥脸上的笑意就又真诚了几分。

刘德一赶着服侍皇上去了,裴青和阮吉祥身上都担着差事,眼看夜深却不敢歇息,只得坐在偏殿里喝茶。上好的铁观音才泡出来时颜色澄净碧绿,过了两遍水之后就变浅了。扯完几道闲篇后,眼看天际白了才有宫人过来禀告说赏赐和旨意都备好了,两人这才相互谦让着往外走。

因傅氏一家暂居的宅子在东面,阮吉祥和裴青拿了铜令牌从通化门出去。守门的兵士将将把东西检查完,就见门口过来一溜马车,看那带了杏黄缨帽帷盖的模样分明是宫眷的制式,阮裴二人连忙避在一边。

黄花梨双头车辕的马车徐徐进了宫城,木质车轱辘包着角铁,金银错挂马扶手打磨地光可鉴人,随侍当中有几人还穿着宫人的服饰。阮吉祥向来消息灵通,只看了一眼就小声道:“这是德仪公主的车辇,莫抬头张望!”

裴青这几年尤其注重各路消息,隐约听说过这位公主的一些事由。是当今皇帝的长女,其生母不过是一位才人,很早就去世了。后来养在景仁宫刘惠妃的膝下,因为良顺懂事很受宠爱。年长之后由皇帝亲自择婿,嫁进了江东大儒吴家。不过吴驸马没有什么福气,将人娶进门将将两年就撒手西归。

德仪公主二十岁刚过就当了寡妇,身后又没有一儿半女,吴家自然不敢留这么一位千金贵女在家。于是公主守了三年孝后就以探望亲人的由头回了京城,不过看这模样分明是大归了。

马车粼粼地从石砖上过去,裴青等人低着头,自然没有看见做工细致的冰格纹窗椽后,一张秀丽端庄的粉脸将他看了个正着。那人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扒在窗格上狠狠打量了几眼,方才确定这就是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人。没想到,甫至京城第一天就遇见了他,难不成这是老天可怜见的终于发了善心。

马车里的德仪公主忍不住潸然泪下,旁边是她的贴身宫女叶眉,自然晓得主子的一番心思。连忙出言劝慰,“难怪今早出门时那树上的喜鹊叫得响亮,原来却是了解您的心思。等安顿下来,好好地求刘娘娘做主,保管偿了您一直以来的心愿!”

德仪公主羞红了一张秀颜讷讷低语,“也不知道他成亲了没有,这都过去好些年了,恐怕他老早就不记得我了。再有,即便我是公主之尊,也是个实打实的寡妇。他那样的人才,我怎么配得上……”

叶眉紧紧挨过来劝慰道:“公主千万莫自弃,您是多金贵的人,从来都只有您挑别人的,哪里有别人挑您的地方。那江东吴家说起来来累世的高门,吴驸马死了,他们还不得老老实实地大开中门将您送出来吗?再有,一嫁随父二嫁由己,这后半辈子还长着呢,怎么也得挑个喜欢的人!”

德仪公主歪在五彩鹭鸶缂丝大迎枕上,良久才徐徐点头。

那年的春天,她不过才十五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岁,却被关在这深深宫城之中不能得见天日,闲时无事就带了几个宫人在太液池放风筝。那日的天空是瓦蓝瓦蓝的,绘了童子戏莲的竹骨风筝一下子就飘得老高,结果挂在银杉树上,怎么都扯不下来。一群小太监在树下蹦来跳去,拿长竿去捅拿丝网去捞,却怎么也弄不下来。

这时,一队奉命换防的金吾卫恰恰路过,打头的那个人生得高高的个头,看了几眼后就把镧裙掖在腰带上,极利落地窜上去,从密密的枝桠间将竹骨风筝小心地解开,三两下就翻下树来。那人将手中物交还后,微微一施礼连句话都没说就走了。

德仪公主那天图方便,穿了一式碧青色小宫女的宫装,羞答答地接过风筝,那人却没有转头多看一眼。后来,她就知道了那是今年新进的金吾卫,名字叫裴青,广州人氏无父无母。每日申时三刻金吾卫在太液池巡防时,便是她一天最快活的时候,且是她隐藏至深的秘密。

再后来的某一天,刘母妃问她想要个什么样的驸马。

德仪虽然是宫中受宠的公主,却知道这受宠的前提条件是听话,更何况自己的生母早已去世,刘母妃肯过来问一句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只怕驸马的人选早就定下来了。果然,不过一个月她就在景仁宫见到了随母亲前来请安的吴家子,高高瘦瘦的,面色苍白得像树叶一样单薄,但她却不能多说什么。

锣鼓喧天十里红妆,德仪公主坐在花轿里想,心想要是有机会再见那个人一面,就是死也甘心。车队从金光门出去的时候,透过重重的帷幔,她一眼就看见那人剑眉星目一身重甲地骑在高头大马上。

让德仪公主一心惦念的郎君,竟是如今的送嫁人。

一个月的行程,德仪公主的心在不住地煎熬,只盼这条路永远不要走完。她悄悄地看那人骑马,看那人与同袍说话,看那人跟一群粗汉围在一张桌子边吃饭。大多数的时候那人是安静寡言的,偶尔几句话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像是佛寺里的暮鼓晨钟。

到了江东,送嫁的军士要返回京城。德仪公主在屋子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吴家的仆妇们以为公主是难离故土,无人知道她是哀悼自己还未开始就要结束的情殇。只有一向贴身侍候的宫女叶眉,从中看出了几丝端倪,却同样束手无措。

婚后不久吴驸马病了,几天就病入沉疴。他是一个温和的人,永远是世家公子的做派,像是白纸上浅浅淡淡的水墨画,却永远走不进德仪公主的心里去。她的心里是那片瓦蓝的晴空下,从银杉树上矫健跳下来眉目分明的青年。

德仪公主端茶送水服侍汤药,困了就在窗边的矮榻上歇息,整整三个月后吴驸马还是去了。人人都挑不出公主的错处,吴家的老祖宗亲自给皇帝上表,称赞她“矢志靡他克谐以孝,纶音伊迩载锡其光”。青灯古佛前守了三年孝后,皇帝终于下令让其回京省亲。

马车不能进内城,德仪公主被扶下来时,抬头看着宫墙内也渐渐有了几丝春意,头顶的树梢和脚底的砖缝里冒出了点点新绿。她微微翘起嘴角,刚刚进了这道红色的宫门就遇到了裴青,岂不是说自己的好日子终究要着落在他的身上,这一次定要紧紧地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

远处,景仁宫的嬷嬷们带着四人抬的步辇恭恭敬敬地等在那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