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雀登枝 > 第六十章医治

雀登枝 第六十章医治

作者:胡马川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雀登枝 !

第六十章医治

元宵节过后的第二日起,小五气息已然微弱。

满府的人都聚在屋外,小六伏在姐姐的怀里哭得不能自已,将素日喜欢的玩具全都拿来堆积在哥哥的床前。傅满仓急得一夜之间满嘴起了豆大的燎泡,也顾不上处置自己的伤势,赶天赶地的让几个武师携了重金分头相请各大州府的名医前来延冶。

幸好应了天无绝人之路,吉人自有天相这句老话,也是小五命不该绝。这天酉时过后,有位吴姓大夫到青州云门山游玩,恰巧路过高柳,听闻城中有小儿被匪人重伤,便主动上门救治伤患。傅满仓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仙骨飘飘的吴大夫竟然是告老回乡的前任太医院院正,不由大喜过望。

傅百善却侧了头直直地看向吴太医身后的一位从人。

那人背着尺高的大药箱站在最后头,青衣小帽态度谦恭,微弓了腰身帽檐压得低低的,却露出一截轮廓分明的刚毅下颌。似乎觉察了这份不同寻常的关注,那人抬起头来,冲小姑娘极快地眨了一下眼后,又极规矩地低下了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无有。这位老太医行事处处与人不同,先在铜盆里细细洗手净面后,才慢条斯理地将随身携带的黄梨木药箱打开,从层叠的抽屉里取出一牛皮小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插了数十支金针,长的足有半尺,短的却如同绣花针一般细巧。

吴太医伸指查看一番后,取了小五颈部当后正中发际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的风府穴,用半尺长的金针从外向内直刺,半刻钟后将针取下。又在位于鼻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的人中穴下针,从下向上斜刺入三分。

又半刻钟后,吴太医收针后低声吩咐道,“取一木盆来,这孩子醒后就要吐血了!”果然,小五片刻后睁开眼睛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吐黑血。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吴太医解释道:“幼童惊悸之下受了内伤,情志受损,血液逆流引起淤堵。金针下去后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情志的作用,打通经脉先让气血畅通,进而控制病情镇静安神。”

淤血吐完后,宋知春按照吴太医的吩咐亲自给小五喂了一碗稀薄的米油。《纲目拾遗》中有载,米油又名粥油,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之物,味甘性平,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利小便通淋。

子时过后,吴太医在小五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一寸的上星穴直刺一寸,半刻钟后取针。接着在男孩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会阴穴,从下向上直刺,还特特嘱咐一定要刺出血。几针施完后,就见小五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嘟囔了几个字之后,片刻便陷入了沉睡当中。

第三天辰时起小五状况明显好转,已经能慢慢睁眼看人了。

晚饭后,吴太医切了一遍脉后对着守在一旁的众人笑道:“好歹过了性命这一关,以后只要好好将养就是了!”又坐在椅子上执了笔墨,刷刷地下了整整三大篇药方,傅满仓忙双手接了,吩咐陈溪亲自到街上药铺里去抓药。

吴太医捋了一下银白的胡须道:“这孩儿筋骨不错,应该是小时候打熬过的,不然受了这般严重的内伤,只怕挺不过老夫到来呢!”

傅满仓恭敬地答道:“拙荆出身武术世家,从小就用家传的药汤给孩子们泡浴,又教习些浅显武技。别的不敢说,打小几个孩儿的身子骨倒比别家的要壮实上一些,甚少有些病痛!”

“噢?”吴太医扬了一下雪白的寿眉,“不知能否将这药方拿来我瞧一眼?”

按说这要求极度无理,别人家祖传之物是用来保命的本事,怎能轻易示与外人?但是傅满仓感激老太医救治了小五,磕袢都没有打一个就急急地让宋知春到书案前默写出来。

要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宋知春一进屋来,问都没多问一句就坐在椅子上,就着先前吴太医没有用完的墨汁,流畅地写了起来。这两口子聪明是真聪明,有时候也直戳戳地只有一根筋,就没有发现吴太医的眼里慢慢地浮出一丝善意。

宋知春写完后,傅满仓细细吹干墨汁,这才恭恭敬敬地递与吴太医的手上。吴太医眼中的笑意更深,接过药方细细地研看,最后站起身拿了笔在纸上圈圈点点起来。

吴太医直过了大半个时辰才将改写的药方重新递还,转头对着宋知春笑道:“你是京城锣鼓巷胡同老宋将军家的女儿吧?这老方子是我三十年前给你父亲的,没想到你竟是故人之女,今天我斟酌着重新添改了一些,你们好好存着给后辈人继续受益吧!”

傅满仓和宋知春没想到兜兜转转竟和小五的救命恩人之间还有这样一层渊源,连忙又躬身重新见礼,口中的“吴老先生”也变成了“吴老世伯”。

吴太医倒是毫不见外,呵呵笑道:“既然是我大侄女的家里,我就少不得还要叨扰一二,昨日你们府上厨娘的那道夜宵,叫什么艇仔粥倒是极为美味,不知能否再让我品尝一二?”

宋知春巴不得老先生在家里再住几天,一听大喜过望,忙不迭地答应道:“我这就去吩咐陈三娘,她拿手的菜式多着呢!知道您爱吃她做的东西,保管她比什么都高兴!”

等宋知春像风一般卷走之后,吴太医向傅满仓招了招手道:“女人们眼窝子浅,我怕她受不住,才打发她出去单独跟你说。小五是救转回来了,可是他心脉受损确是事实,那人力道太重下手太狠,要是寻常的孩童怕早就没命了。我用了我们吴家祖传绝技——鬼门十三针里的四支长针才将这孩子救活,即便如此这孩子日后的身子骨肯定要差些,寿数恐怕有些妨碍!”

傅满仓眼中闪过一道悲戚,抬起头时已是面目平和,“老世伯,我不是那种得陇望蜀之人,前两天人人都告诉我这孩子不行了,让我给孩子准备后事。我就在想只要这孩子能活下来,哪怕痴了残了我也会视他如珍宝。您现在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只是身子骨差些,这都没什么!但凡我活一天就会让他欢欢喜喜地在这世上。即便我死了,还有他姐姐在,他兄弟在,定不会让他受委屈的!”

吴老太医不由动容,大笑道:“好,小五有你这样至情至性又豁达的父亲,也不枉在人世间走一遭。老头子我也没什么事情,就陪你跟老天爷斗一斗,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抢一条命回来!”

门外,宋知春端了一碗汤药静静地站立着,傅百善牵着小六跟在后面,一家人没有一个人眼里有泪。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在厄运面前泪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晚上亥时过后,小五昏睡了整整三天过后终于清醒过来,第一件事就说肚子饿了。陈三娘连忙将灶上煨着的艇仔粥端上来。吴老太医说了,孩子初醒肠胃弱,只浅浅地进些粥食就行了。

艇仔粥是以上等粳米为原料,干贝去除老筋,用温水浸开撒碎、鱿鱼用碱水浸泡,发透后漂洗干净,切成细丝放入滚水中烫过,待水沸后改用小火慢煮至粥成。又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陈三娘后来还琢磨着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将配料放入碗中,烫粥滚制。吃在口中粥滑软绵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

小五显然是饿极了,一气儿吃了拳头大的两碗后还闹着要,傅百善和小六围着他叽咕了半天才将他的注意力引开。小五显然是精神不济,不一会工夫就又睡过去了,嘴角还含着些微笑意。

傅百善安置好两个小兄弟后,拢了棉袄站在房门外静静地看着天上冷清的圆月,脑子里想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个人影利落地翻过院墙,站在一丛花树后小心翼翼地打了个唿哨。

饶是小姑娘愁肠满腹,也叫这人青衣小帽的滑稽样子给逗笑了,“七符哥,你怎么老这么鬼鬼祟祟的,在广州这样,在青州还这样!这回还穿着这么一套下人的衣服?我爹说你不是在青州左卫当了百户吗?你这样子倒像是做贼的!”

眉目英挺的裴青赧颜笑道:“在广州时我的休沐有限,拢共只有十来天的样子。这不是怕宋婶婶、顾嬷嬷、还有陈溪的娘抓着我不放问个没完,才会每回跟你见一面就走。在青州这样,不是在处理你家遭人截杀那件事吗?因为里头死了个倭人,卫所指挥使魏大人就授命我悄悄地彻查此案!”

夜已经深了,两个人肩并肩地并排坐在一处。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广州那个炎热的小院子里,为了完成宋知春布置的功课,几个孩子齐齐在太阳底下练功夫的情形。

青年望着身旁的姑娘,鼻尖闻着似有若无的女儿馨香,心里便有一点甜腻腻的心猿意马。忽地警醒过来,小姑娘还没有及笄呢,胡思乱想什么?又羞又恨,“哐”地给了自己脸上一巴掌。

傅百善惊诧地看过来,裴青胡乱地解释道:“有蚊子,好大的一只蚊子在飞!”话语一落忽然间就反应过来,这是大冬天,任是蚊子如何命长也决计活不到现在,一时间脸皮殷红似血,呐呐不能言。

小姑娘终于忍俊不禁无声地笑了起来,一双杏仁大眼里有若繁星坠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