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雀登枝 > 第三五零章 储君

雀登枝 第三五零章 储君

作者:胡马川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20:12: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雀登枝 !

第三五零章 储君

侍立一旁的总管太监阮吉祥笑眯眯地拍了两下巴掌,雕了双格如意纹的宫门被推开,一个年轻人扬着一张再灿烂不过的笑脸大步迈了进来。

那人穿了一身西山大营普通军士的青色薄甲,摘了盔帽之后露出的面容更加俊秀文雅气质从容,虽然身形瘦削但是行动间透露着一股子青年人特有的矫健。他一进来就大礼伏跪于地上,朗声道:“儿臣恭祝母后千秋长寿,暮暮岁岁有今朝!”

张皇后简直又惊又喜,脸颊上的泪水还没有干就又淌了下来,“昉儿,这半年你到底到哪里去了?你父皇说你跟着西山大营指挥使裴青去见习了,我一直担心来着。你怎么好似有些变了,半年未见竟然长结实了不少!”

齐王应昉就朗声笑道:“儿臣出了京城的大门,才知道这世间有多大。裴指挥使和傅乡君一样都是极好的人,我学了很多的东西。我还去了青州,特意去拜见了吴起廉老太医和他的夫人。我十岁那年幸得他们夫妻援手,才能活蹦乱跳地活到现在。吴夫人还给我检查了身子,说我已经尽好了,以后骑马射箭都不妨害了。”

张皇后的脑袋让好消息砸得嗡嗡作响,“什么已经尽好了,还有十岁那年幸得援手,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件事?”

皇帝极为畅意地展眉一笑,“吴起廉为人方正医术过人,他的夫人更是天纵奇才。昉儿自幼因胎里带来的心疾一直身子不行,他十岁那年一度体虚得不能起身。我怕你忧心,就借口将他拘在乾清宫读书,其实是请了吴氏夫妻悄然进京,二人联手给他做了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诊治。打那之后,昉儿的身子骨才一点一点地慢慢好起来。”

张皇后猛地转过头,仿佛不认识一样仔细地打量幼子。

怀这孩子的时候适逢太子应昶自尽身亡,她拼着一口心气护着肚子里的孩子安好。但是忧愤郁积难舒,从这孩子生下来的那天起,无数人都说他不能顺利长成。那时她几乎是绝望地抚养着这个孩子,希望他每一天都快快乐乐的,因为每一天都可能是这个孩子在这人世间的最后一天。

屋子里的光线充足,齐王应昉站在暗红地缠枝莲纹的织锦地毯正中间,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康健,面上那股时常萦绕的病郁之气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年青人特有的勃勃朝气。一股子精气神充盈着肌理,使得素以文弱著称的四皇子像换了一个人。

张皇后喃喃道:“为着你不经我同意把这孩子拘着,整整三个月不让我们母子见面,我几乎要把乾清宫的大门敲烂。原来自那时起,你就……”

皇帝握住她的手,难得地开口解释道:“朕不愿意你再受殇子之痛,其实这些年以来吴起廉每年都有两个月隐居在京城,针对昉儿的身子下方子。宫中御医开的方子都是给外人看的,所以昉儿在慢慢地好转才没有人发觉。前一向,他用了吴起廉最后一剂汤药,朕第二天就把他送到裴青那里操练。这才半年的时间,看看这孩子的变化多大!”

张皇后的眼睛慢慢地睁大,世人都晓得四皇子身子弱,所以一向都不怎么招人注意。秦王和晋王之间斗得跟乌鸡眼似的,却从来没来找过这个小弟弟的麻烦。原来,这竟是帝王使出的一道障眼法吗?她知道,皇帝面上和煦骨子里却是极为刚愎自负的,这样一个人费尽心思小心翼翼地护着病弱的儿子,只怕是真心痛惜这个孩子!

应昉仿若没看见这对帝后的争执,眉目温和地道:“我小时候就看见母后每每为了我的病痛伤神,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不管多苦的药多痛的针我都敢去抗。母后不要怪责父皇,十岁那年的诊治是我央求父皇不要告诉您的,就是怕身子万一不能彻底好转母后又要失望。”

将将长成的青年不急不躁温文儒雅,“父皇特特请了傅乡君当我的骑射师傅,我学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她虽是一介女子却性情豪爽气度过人,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景致。还说一个人好不容易来世上,一定不能辜负自己的一双眼睛。很多想不明白的事,到外面去走走看看,也许就能找到解决的法子!”

毕竟尚有些孩子心性,应肪说得眉飞色舞,“在西山大营里,我换了名字扮作裴大人的亲兵,跟那些普通兵卒一样操练一样睡大通铺,还在一个锅里吃饭。开始只能吃一碗,现在能吃三碗。因为骑射过人不久就升任了什长,现今我也是个对国家有用之人!”

皇帝让儿子的话逗得哈哈大笑,“你骑射上的天分应该随朕,当年朕年青时也是只练习了三个月就射得有模有样,第一次狩猎就射杀一头梅花鹿。你身子好转之后朕就想好好磨炼你,金吾卫指挥使魏孟就建议让你到西山大营去。还说在裴青底下当兵,就是个朽木他也能雕出花来。他向来稳妥细心,果然名不虚传……”

张皇后看着明显结实了的儿子欢喜得直落泪,转头吩咐道:“那两个孩子我一看就是个好的,昉儿交给他们夫妻俩,我再没有不放心的。前儿我宫里得了十匹安南进贡的香云纱,派人送去给傅乡君,叫她没事时进宫陪我说说话。还有我听说她的两个孩儿也长得好,抱进来让我瞧瞧!”

应昉忙上前揽差事,“论起来傅乡君才是我的正经师傅,母后不若派我去传话,我正好和裴大人一起回大营!”

张皇后脸上笑意立时凝住流露不舍,“做甚要这般着急,连一晚都不能多呆吗?”

应昉啼笑皆非,“我是奉命陪裴大人到兵部办差,就因为今日是母后的生辰才被特批了半天假。裴大人自个都不敢多耽搁,我如何能越过他去。母后千万莫提我是皇子之类的话,西山大营里人人都当我是个小兵,裴大人不好为我坏了规矩。”

张皇后心头高兴自然好说话,闻言嗔怪道:“你这孩子竟如此埋汰我,只要知道你好好的,我就比吃了仙丹还高兴,我晓得军中自有规矩。不过话说回来你在营中捱得住吗,要不你再等会我派宫人给你收拾些衣物吃食?你从小金堆玉砌地长大,真的吃得了这个苦?”

应昉一挺胸膛,“母后怎么如此小看孩儿,才跟你说我升任了什长,你这可是在扯我的后腿!”

张皇后实在忍俊不禁轻捶了幼子一下,才惊觉这孩子的个头比自己都高了。想起昔日的种种不易泪水几乎又要淌下来。应昉装做没有注意恭敬跪下叩头,这才笑嘻嘻地告退。

大太监阮吉祥领命送应昉出去,在回廊上就见这位皇子忽然停下,回转身子望着入夜后的宫城。良久才听他轻叹了一声淡淡吩咐道:“这么多年母后实在不易,日后若无大事不要去烦扰她。即便有些人淘气不听招呼,阮大伴能够私下解决的就尽量解决,不能解决就先拖着,等我从军中回来再说,千万莫要让我母后劳神乏力!”

宫中还有什么人会淘气不听招呼,需要皇子亲自出面解决?

阮吉祥忽地打了个冷噤,要说在今天之前皇帝的心思还高深莫测,那今晚坤宁宫的一场大戏已经让大家明白帝王真正的意愿。于是,乾清宫大太监的腰身弯得不能再弯,声音柔得不能再柔,小意地将八角宫灯往四皇子面前照了照路,低低地应了个“是”。

应昉微微一笑快步走出坤宁宫的大门,一小队穿着西山大营服饰的军士迅速将他拱卫在中间,不过片刻工夫就出了东华门。

自那日所谓的庚申之变后,宫城一直由西山大营和丰台大营的军士轮流值守。所以这一队人的离开丝毫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自明日起换防的就是经过大力整饬的骁骑卫和神武卫,经过这轮淘换,皇帝已经重新将上值十二卫牢牢地抓在手里。

坤宁宫内的张皇后转身将皇帝重新打量了好几遍后,才迟疑地开口问道:“你……到底什么意思?”

皇帝负手望着宫外层层叠瓦灯火阑珊,气定神闲地悠然一笑,“你还看不出来吗,联已决意立昉儿为储君。待他在外头历练完毕,将身子养结实眼界养宽泛,联就可以将这片大好江山完整地交予他!”

张皇后惊疑不定,良久才缓缓摇头,“昉儿从小就心思单纯,向来不喜欢这些勾心斗角,他的志向是游历天下。他曾无数次给我说过,想走出宫门到外头看看海有多宽沙漠有多广,他不会甘愿禁锢在这片狭窄得令人窒息的宫墙内!”

皇帝微笑道:“昉儿比你想象得要坚强,他十岁那年发病几乎过不了那个坎。朕问他,愿不愿意赌上一切放手一搏。赢了就可以健康活下去,输了就什么也没有!你猜猜他说什么,他说经吴太医之手病好之后就可以长久陪伴母亲,若是不治至多二十岁就会没了。他不过想了半刻钟,就决定让吴起廉夫妇诊治,那时他很吃了些苦头……”

张皇后泪水都要掉下来了,一脸的柔弱彷徨,“那孩子从小就心善,可一国储君哪里是这般易当的。当年昶儿已经二十岁了,都还是陷入阴诡之计当中不能自救,徒然让亲者痛仇者快。如今……秦王晋王都大了,论起心智手段昉儿还差得太远!”

皇帝握住她冰凉的手,将她僵直的身子拥入怀中温声道:“还有朕,只要有三年的时间,朕一定可以将昉儿培养成最合格的储君,他一定会比父辈们更加出色。因为朕已经将前面的道路铺平,因为他够聪明,果敢,仁慈……”

张皇后伏在暌违许久的的丈夫怀中,哭得几乎不能自抑。皇帝终于达到自己的目的,心满意足地感叹道:“百年之后你我是要同陵共穴的,朕说过的话一定做数,唯有皇后嫡出的皇子才配储君之位。”

夫妻二人前嫌尽释,在帝王看不到的地方,张皇后缓缓勾起嘴角。

那个一直躲在暗处的人,要是看到这一幕听到这番话恐怕会气疯吧。她几乎是愉悦地想着那人的表情,谋划了近二十年又能怎样,还不是落得一场空。张皇后几乎要笑出声来,脸上的泪水却流得更凶,片刻间就浸湿了皇帝甚是威严煊赫的缂丝蓝地云龙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