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杀无赦 > 第二十八章 我还没想好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1)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杀无赦 !

“梁涛身上的伤形态多样,小臂有多处利器伤,法医的结论是正面抵御刀刺——而且,貂芳重新验尸后,确定那不是普通的刀伤,而是镰刀砍出来的。”

“镰刀?”

“嗯,别忘了,村里几乎家家都有镰刀,对凶手来说,那是最容易获取的凶器。

除了锐器伤以外,梁涛身体左右还有钝器伤,左侧肋骨断裂两根,大臂、胯部也有钝器击打留下的淤青。

从伤痕以及梁涛衣服上留下的少量铁锈来看,击打他的钝器是某种螺纹形状的铁棍,可能是螺纹钢管或者撬棍。”

“钢管?”闫思弦问道:“附近有工地吗?”

“跟工地没关系。”

“怎么说?”

“你看到村民家的房子了吧?都是自建房,基本上各家各户都会有点施工留下的废料,你去过我家,见过我家的葡萄架吧?那葡萄架上用的钢管,就是我家的施工废料。”

“明白了。”闫思弦若有所思。

吴端继续道:“除此以外,梁涛手腕、脚腕处还有束缚伤。法医推测,梁涛一人,难以抵御两人的共同攻击,败下阵来,被人捆住了手脚。

尸体附近的草和落叶上有擦蹭痕迹,是梁涛被捆住手脚后挣扎所致……”

闫思弦问道:“只有束缚伤?捆他的东西呢?”

“没找到,不过……从梁涛手腕的细微伤痕来看,捆绑他的好像是某种比较粗糙的绳子,比如麻绳。

致使梁涛丧命的是后脑处的钝器伤,钝器击打致使颅骨骨折,颅脑损伤,最终死亡。”

“两种凶器,是两个人围攻梁涛一个?”闫思弦道。

“看样子是,”吴端道:“两人或多人共同作案,大部分是有预谋的,激情杀人的可能性极小。”

“有预谋……是为仇还是为钱呢?……梁涛给那伙盗墓贼带路,不是得到一大笔钱吗?有好几万吧?他人死了,钱呢?”

梁涛死了,钱不见了。

他孤身一人,所以死得很安静,既没有整天追着刑警讨要说法的家属,也没有操办丧事的亲朋。

他的尸体躺在市局尸检室的冷柜里,至今无人去领,看样子大家都不愿揽这个麻烦。

村民们似乎已经不记得梁涛这号人,他们自动遗忘了每次有村民在山里出事,都是梁涛第一个带着狗去救人。

村民们侍弄田地,进山采药,日子和以往没有任何差别。

只有梁涛养的两条狗守在简陋的木屋门前。

自梁涛死后,它们便整日守在屋前,负责看守木屋的刑警若是给它们喂一口,他们就吃,没人喂得话,它们也不去找食,大有一种随主人去的悲壮感。

这情况让吴端想到了四个字:人不如狗。

吴端走近小屋时,两条狗虽表现出了警惕,却似乎能看出来人并无恶意,终究未扑上前撕咬,只呜呜地悲鸣两声,像是在诉说主人的悲惨经历。

屋子有两面是砖垒出来的墙,另外两面不知是不是因为砖头不够了,便支了几根木棍,搭上防水布、油毡之类的东西,有点像牧民家的蒙古包。

“这冬天得多冷啊。”闫思弦道。

他这么说着,却也注意到,梁涛的家虽然简陋残破,里面的东西也很少,但很少的东西却摆得井井有条。

靠墙的灶台边有木柴,木柴被劈得长短粗细十分均匀,整整齐齐码了两摞。

靠墙还有一张床,自己钉出来的木床,四条床腿粗细各不相同,床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屋子一角扯了根绳,上面挂了几件衣服,冬天的棉衣、夏天的背心都有,看来梁涛所有的衣服都在这儿了。

或许是挂了衣服的原因,屋里有股淡淡的洗衣粉味。床尾由两只板凳支起一块木板,成了个简易的桌子。

桌上放了一个纸箱。吴端粗略翻翻,纸箱里有一套换洗的床单被套,一件新棉衣——价签还在,显然还没舍得拿出来穿。还有一双乡下人自己缝的布鞋,以及一本薄薄的旧相册,相册封面是印刷简陋的美少女战士,美少女已经褪色。

吴端翻开相册,发现里面只有一张照片,是梁涛跟爷爷的合影,梁涛看上去十几岁的模样,祖孙俩对着镜头局促地笑着,背景那种乡镇照相馆里常有的山水画幕布。

吴端发现照片背面有一行字:2005年6月12日,第一份工钱,带爷爷照相

除了纸箱,桌上还有一个刷牙杯,一个肥皂盒,一瓶洗发水。

这些便是梁涛的所有生活用品了。

整间屋子看久了,有种粗狂的美感,并不会叫人厌恶。

闫思弦道:“这儿要是藏了钱,应该很快就能找到吧?”

吴端道:“南城分局的人已经把房子里里外外都搜过了,没有现金,只有一张存折,存折里有五千多块,是梁涛成为看林人后,一点点存下来的工资,每月存五六百,快一年了。屋里没发现现金,所以初步推断,凶手的动机是为了钱,而且凶手已经拿到钱了。”

吴端一边说着,一边打手电观察着地面。

非常简陋的红砖地面,有些地方的砖还活动着。

“没法采集鞋印。”吴端道。

“嗯,我看指纹也没戏。”闫思弦应了一声,伸手从支撑油毡的木柱顶取下来一只竹篮。

竹篮挂在木柱顶伸出的一截椽铆上,“我看现场勘察记录上,梁涛的存折就是从这篮子里找到的?”

“是这儿,没错。”吴端也凑上来。

只见大篮子里还有个不带提手的小竹筐,竹筐里有三个鸡蛋,天热,鸡蛋放得时间太久,分量已经很轻了。

吴端小时候曾领教过臭鸡蛋的威力,吓得腿一哆嗦,小心翼翼将那竹筐拿起来,并道:“梁涛的存折和身份证就藏在竹筐和竹篮的夹层里,这是屋里唯一能藏东西的地方。”

闫思弦将竹篮放在灶台上,又去检查屋门,“啧”了一声。

“也没个锁。”

“在农村,像梁涛这样一贫如洗——至少大伙看来他是一贫如洗——的人,不锁门也算正常。”

吴端觉得有点好笑,似乎只要碰上农村情况,闫思弦就不太灵光了,所以他解释的时候闫思弦听得很认真,好像随时能掏出个本子来记笔记划重点。

吴端忍住笑,继续道:“眼下的情况就是,这房子提取痕迹的条件太差,即便有人趁梁涛不在,偷走了他藏在篮子里的钱,也很难从痕迹方面寻找凶手,更不用说定罪了。”

闫思弦提议道:“那就查都有谁知道梁涛突然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

说完,他自己又摇头道:“不可行啊,我听了南城分局刑警走访村民的录音,村里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件事。”

“很正常,农村本来就是个人情社会,你往地上扔个包子,包子还没从村头滚到村尾,事儿可就已经传过去了。”

听到吴端这形容,闫思弦乐了。

“这是我妈说的。”吴端耸耸肩。

“可真……形象。”闫思弦弯起的嘴角似乎是放不下去了。

吴端又问道:“录音里还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吗?”

“有三件事,我觉得可以留意:

第一,梁涛在村里口碑不错,主要是他离群索居,没什么存在感,被走访的村民,都说他没什么仇家,但有一点,他那个看林人的活儿,有些人眼红。

只要在林子里住着,每月就有六七百块补贴,在农村,这可是个美差。”

吴端问道:“那这美差是怎么落到梁涛头上的?”

“嗨,镇长一句话的事儿。”

“镇长?”

“镇长和梁涛的爷爷——哎这个关系,我该怎么说呢。”闫思弦抿了抿嘴,“咱们市里的一位领导,在调到墨城之前,曾经在临关镇当过镇长,童村不正好属于临关镇管辖吗,这位领导任镇长期间曾经来童村视察。

当时领导听说村里还有一个猎户,一时兴起就去猎户家里坐坐。

这个猎户,就是梁涛的爷爷,当时他还是个中年汉子。

那时候人都淳朴,一看领导来了,赶紧拿出家里的好东西,炖上一锅野味,留领导吃了顿饭。

那年头才刚刚改革开放,吃那么一顿不容易的,领导吃得很高兴,后来虽然步步高升,调到了墨城,却对这一顿饭印象很深,跟身边人提起过。

咱们现在的临关镇镇长,就是这位领导一手提拔起来的,算是镇长的伯乐和靠山吧。

官场上那些事儿嘛,你也知道,逢迎拍马什么的,镇长揣摩着领导的心思,学着领导的事迹,年年去童村视察,年年必去梁涛家慰问。

你说,有这么一层关系,看林人这个美差是不是自然就落在梁涛头上了?”

还真是!

吴端惊叹于中间的弯弯绕绕,心里又清楚,这怪诞的故事,其实只是现状的小小缩影。

闫思弦道:“你只管记住,这第一就是,梁涛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般没有仇家,他跟别人结过仇没有,我们现在还不知,但至少已经有一些眼红嫉妒他的人了;

第二点,梁涛死亡当晚,有村民反映听到狗叫,而且狗叫声是从梁涛家的方向传来的,那村民只说是半夜去院里的厕所解手,并不知道当时的具体时间;

第三,梁涛进山没带狗——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听我说完——这条消息是村里唯一算得上梁涛朋友的人反应的……”

“就是梁涛死后,他的狗跑去找的那户人家?”吴端还是没忍住插话问道。

“对,就是那家,据男主人反应,梁涛的狗之所以认得他,是因为梁涛的爷爷重病在镇上住院时,狗曾在他家寄养过几天。

除了这几天之外,梁涛从来不离开他的狗,即便是进山,走得远,来回要个两三天,梁涛就把狗带上,要是走得近,一天就能来回,他有时候就不带狗,只给它们留够一天的食物。

而跟陈清焰等盗墓贼进山前,梁涛这位朋友曾经问他——就是在村里碰面打招呼的那种闲聊——朋友问他这次进山走得远不远,梁涛说远。问带不带狗,梁涛却说不带,又问那用不用放自己家帮着照看,梁涛又说不用。”

“我明白了,”吴端道:“梁涛这是一早就计划着跑,他压根没想好好给盗墓贼带路。”

“没错,跑才是正常的。”闫思弦道:“连村民都看出来陈清焰他们是一伙盗墓贼,梁涛心里当然也清楚吧。

清楚,所以逃跑,不然等着古墓找到了被杀人灭口吗?

反观之,梁涛跑了盗墓贼也拿他没办法,只能认栽,自己做着违法勾当,总不能报警说盗墓向导坑了自己的钱吧。

梁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进入深山,再加上,逃跑的时候要是带着两只狗,动静大,不容易脱身,所以他没带狗。”

“陈清焰没说谎,”吴端道:“那问题就在于,他逃跑后又遇上谁了?”

“作案时间,”闫思弦道,“具体的死亡时间出来了吗?”

“貂儿刚发我手机上,之前因为没抓住陈清焰,不确定梁涛的末次进餐时间,所以死亡时间无法精确,只有一个7月13日晚的模糊推断。

现在抓着陈清焰了,他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7月12日晚约11点,盗墓贼扎营休息,梁涛和他们一起吃了东西,被安排第一班值夜。

可是当晚梁涛就跑了,陈清焰很生气,还派了两名手下去追,梁涛显然更熟悉地形,上哪儿追去?自然是没追上。

有了陈清焰供述的末次进餐时间,貂儿才推断出了精准的死亡时间:是7月13日清晨5到6点之间。”

“5到6点?这么晚?天都亮了吧?”

“夏天天亮得早,4点半就蒙蒙亮了。”

“哈。”闫思弦短促地笑了一声,眼中迸发出茅塞顿开时特有的神采。

他伸手搭住吴端的肩膀,又笑了两声,“我知道凶手的行动轨迹了。”

吴端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表示洗耳恭听。

“我刚刚说的那件小事,狗叫,听到狗叫的村民虽然说不上具体时间,但他给出了’半夜’这个模糊的印象。

为什么他认为是半夜?因为天黑着!

凶手知道梁涛进山了,又知道梁涛得到一笔钱,所以趁天黑摸到他家去偷钱。

凶手不知道梁涛这次进山没带狗,事先没准备对付狗,所以引发了狗叫。

之后,我推测有两种可能。

其一,凶手没在梁涛家中找到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去他回来的路上堵截,并且也真的堵到了。

两名凶手将梁涛捆起来,拷问他钱的下落——或许梁涛随身带着钱,又或许他把钱藏了起来。

总之,凶手问明下落拿到钱之后,就杀了梁涛灭口。”

“那第二种可能呢?”吴端问道。

“第二种可能,去梁涛家偷钱并引发狗叫的是一波人,去堵截并杀害梁涛的,是另一波人。如果是这样,情况可就复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