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妈觉醒后[七零] > 第 116 章 第116章

后妈觉醒后[七零] 第 116 章 第116章

作者:舒书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2:32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后妈觉醒后[七零] !

订阅全文可解锁更多章节!

刚完整默背完一篇文章,生产队恰好到了下工的时间。林建东一个人牵了生产队的牲口回来,拉进草棚里拴好绳,又喂了喂粮草。

之前宁香从绣坊回来的时间都晚,吃完饭走得又早,所以林建东下工回来都没碰上过宁香。难得今天碰上,而且他刚好有事要找宁香,也算是巧了。

喂完牲口,林建东去到屋门外。

宁香看到他过来,连忙合起课本起身出屋,客气地和他打招呼。

在眼前这个世界里,唯一对宁香给予过支持和帮助的,就是这位生产队队长林建东。宁香不是个不识好歹忘恩负义的人,别人给她的好,一分一厘她都会记在心里。

寒暄了两句,林建东伸手到口袋里摸东西,笑着问宁香:“在看书呀?”

宁香冲他点点头,微微笑道:“不识字不行的呀,还是得学习。”

长大后就没太多的接触,林建东对宁香算不上了解,但看她想要离婚的态度如此坚决,还借了书开始自己看书学习,他心底里是很佩服的。

他大概是唯一一个能看出来,宁香不是在任性胡闹作死,而是心里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她,她也要坚定不移走下去的人。

说实在的,虽然明白,但他对宁香的未来也是不抱乐观心态的。人只有顺应社会环境才能活得轻松,而她选择和所有人决裂,这条路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就怕她坚持不住,最后可能更痛苦。

不过难得看到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孩子,林建东便想着,能帮就多帮一些。这个世界实在太过沉闷无趣,大部分人都活得小心压抑没有生气,能看到个眼睛明亮的人多好。

他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笑着和宁香说:“我好歹也是高中毕业,上学时候成绩挺好的,你要是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能解答的我都帮你解答。”

宁香嘴唇微微带笑,“谢谢队长,我接下来可能还要问你借初中和高中的课本看一看。还有,你在县图书馆借的那些书,能不能也都借给我看看?”

这些还不都是小事,林建东爽快道:“可以的,我抽空都找给你。”

他把从口袋里掏出来的东西送到宁香面前,又说:“这是一些票,粮票布票没有,就是一些买油买盐买作料的票,每样都很少,你拿着用。不是我个人的,都是集体的东西,你既然决定回来,那就还是我们队的社员,我得负责。”

这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买吃的喝的用的大部分都需要票。而村子里各家的票证,自然都是生产队分发的,要做到人人有份,那就人人得到的都很少。

宁香低眉看着林建东手里的票证,片刻伸手接下来,然后抬起头看向他,眼神里诚意满满道:“谢谢队长,队里以后如果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找我就行。”

林建东不跟她客气,“那是肯定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一定找你。”

说完这话,林建东也就不站着了。

宁香却惦记着住家船的事情,跟着又多问了句:“队长,队里还是没有空船能租吗?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就不麻烦你了,我到别的地方再问问去。”

饲养室算是每个生产队的固定集会地点,除了放农具养牲口,平时队里要是有任务宣布,要开会什么的,都是把社员召集在这里。

林建东作为队长住这里是为了工作,而宁香这样一直住着显然不合适。

林建东留了步,语气轻松跟她说:“差不多了,就这两天,最多过完节就能让你搬过去。你别着急,再在这里凑合住两天,等我安排。”

听林建东的这话,宁香感觉他可能以为她在嫌弃饲养室住着不舒服,毕竟这两间瓦房不大,里面堆了杂七杂八各种东西,连落脚的地方都少。

于是她忙笑一下道:“我急着搬走,不是嫌这里不好,是觉得住久了不合适,实在太麻烦你了。还有队里人来人往的,也怕人家早晚要说闲话。”

林建东点点头,觉得宁香考虑得有道理,虽然他自己无所谓这些。他在心里默默算一下,再次跟宁香说:“再等几天。”

宁香应下,目送林建东离开饲养室。

林建东走后,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票证,全都是斤两很小的。除了平时日常要用的油盐糖醋火柴肥皂而外,里面还夹了一张月饼票。

确实,马上就是中秋节了。

宁香进屋小心把票证装进黄书包里,收起桌子上课本,到灶边盛饭。吃完饭洗干净锅碗没别的事,挎上书包拎上自己的绣品,又往绣坊去了。

宁香到了绣坊便埋头扎在绣品上,其他一概不管。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她成功靠自己慢慢提起来的手速,把自己领回来的绣品全部做完了。

剪断最后一根淡紫绣线,下午宁香拎着绣品去公社,到放绣站交成品。

陈站长对宁香的手艺一向都很满意,稍微检查了一下她做出来的成品,便结了工钱收了下来。

放好绣品后,他过来跟宁香说:“站里暂时没有原料可发了,节后我会去城里的绣庄拿,到时候你再过来,你手快,我给你多发一点。”

宁香笑笑,“那好,节后我再过来。”

站着和陈站长寒暄几句,约好节后再来拿原料,宁香便背着黄书包出了放绣站。这回她没有立即回甜水大队,而是往公社的供销社去了一趟。

她捏着一沓小斤两的票证,在供销社买了点油盐酱醋糖,以及一支铅笔和作业本。最后捏着那张小小的月饼票,在月饼摊位上犹豫片刻,掏钱买了一块鲜肉月饼。

难得重生回来,这辈子她一定不会亏待自己。没有人对她好,那她就自己对自己好。从牙缝里省出钱来给别人花,让别人上学吃好的,谁又记得过她的好,全白瞎。

买好东西离开供销社,宁香又去了一趟公社附近的集市。

这年头虽说禁止私下做买卖,但农民自家自留地里种植的瓜果蔬菜,还是可以拿出来卖的,各公社允许社员靠这个赚点钱贴补家用。当然了,除了部分瓜果蔬菜,其他摊位基本都是国营。

宁香这些天都是喝的白粥,难得今天靠做绣品有了一笔入账,而且明天就是中秋节,所以她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于是又在集市上买了一些时令蔬菜。

买完东西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微微暗了下来,生产队也早过了下工时间,所有上工社员全部都回家了。于是宁香安心在饲养室做饭,心情好好地哼着小调。

***

甘河大队,江家。

江岸江源和江欣坐在饭桌前,兄妹三人满脸苦相地看着桌子上的饭,连拿筷子和勺子的**都没有。明明吃饭是最开心的事,现在却成了让人愁苦的事情。

李桂梅过来坐下,拿起筷子出声道:“吃呀。”

江源和江欣一起看向江岸,然后跟着江岸的动作,慢腾腾地拿起筷子和勺子。然而三个人还没把饭扒到嘴里,忽听到屋外传来了脚步声。

脚步声越来越近,门外压下一道黑影。四个人转头去看,眼神同步亮起来,江欣反应最快,扔下勺子跳起来,直接往门外的人身上扑过去:“爹爹回来啦!”

江岸和江源也很兴奋,随即跟着站起来,眼睛亮闪闪地看着外头的男人。男人身材算不上很高大,但穿着打扮十分时髦洋气,还戴着一副眼镜。

李桂梅年龄大了,动作慢,是最后一个站起来的。看到厂长儿子回来了,她脸上那个欢喜呀,笑得嘴都合不拢,迎上来说:“回来过节呀?怎么也没提前说一声呀?”

江见海抱着江欣进屋,放下手里的洋气行李箱,看向李桂梅道:“不是宁香发电报叫我回来的么?对了,她人呢?”

宁香发电报叫他回来的?李桂梅蹙蹙眉头,回他的话,“她啊,气性大,被阿岸不小心推了一把,脑袋磕桌子上了,就耍脾气回娘家去了。怎么?她向你告状了?”

江见海抱着江欣到饭桌边坐下来,“电报那么贵,她什么都没说,就说叫我抓紧回来。我以为家里有什么急事,就连忙请假回来了。”

看到了能撑腰诉委屈的人,江欣在江见海怀里奶声奶气说:“坏女人跑了,不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前几天奶奶洗衣服掉河里了,差点被淹死。”

听到这话,江见海脸色一变,“怎么回事?”

提到这件事,李桂梅也是气得心梗。她长长叹口气,摆出一副可怜无奈的模样,添油加醋把自己掉河里的事跟江见海说了,言辞中处处暗示都是宁香的错。

江见海果然听出了火气,眉心深深蹙起,“这大半年,她就是这样照顾你们的?”

李桂梅继续叹气,“之前么,确实是不错的。就近来啊,反常得不要不要的。阿岸和阿源去接她回来,她都硬着不回来。我这几天在家,忙里忙外,累得腰都快断了。”

江见海凝神屏气片刻,开口道:“太不像话了!今天太晚了,我明天去找她,看她到底是想干什么。赌个气就不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是不是一个女人该有的样子!”

李桂梅越发叹气叹得重,假装出一副很仁厚慈爱的样子,“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不心疼也是人之常情。你就不要多怪她啦,就当是我们的错,把她哄回来才是正经呢。”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劝江见海不要怪宁香,实则句句都是挑拨。暗示江见海,宁香这个后娘不心疼江岸三个娃。说话的语气更是,她在家好像处处被宁香打压似的。

江见海听了果然满脸不满,他抬手扶一下眼镜,对李桂梅说:“不回来她还能去哪?用得着我哄么,您别管了,我一句话她就老实回来了。”

李桂梅听了这话高兴,心想就知道她的儿子有本事。她面容发亮地站起身,给江见海盛一碗饭过来,温声说:“匆匆忙忙赶回来,还没吃饭呢吧?”

说完她把江欣从江见海身上拽下来,让她坐好自己拿勺子吃饭,让江见海可以安心吃自己的。这奔波一路回来,又是坐车又是坐船的,肯定累坏了。

因为江见海回来,江家这一晚的气氛格外不一样。江岸和江源尤其活跃,嘴巴一直叭叭叭个不停,揪着江见海给他们讲外面的新鲜事。

讲着讲着,江岸就忍不住问:“爹爹,我们什么时候能跟你进城啊?”

他们实在不想住乡下了,想进城当城里人。当城里人多有面子啊,以后回来,在那些同学小伙伴面前,他们可以把头仰起来走路。

就是现在,他们跟人打架耍狠也会说:“你们知道我爹爹是干什么的吗?他是苏城大工厂的副厂长,明年就能升正厂长,迟早让你们见识见识!”

对于这个问题,江见海直接抛给李桂梅,“你们问问好婆。”

李桂梅开口就是,“我可不去,城里一个人都不认识,过不习惯。我就喜欢呆在乡下,街坊四邻么都认识,谁不对我笑脸相迎的呀?你们想去,你们去就是了哇。”

江见海看着她道:“我们都走了,留您一个人在乡下,谁来照顾您?我再有本事,不能把您照顾好,那也是个不孝子,还不被人骂死了?”

所以他原配在世的时候,其实也没跟他去城里过过几天好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孩子在乡下,主要就是为了伺候李桂梅这个刁钻婆婆。

江见海娶第一任妻子的时候,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嫌弃妻子没有文化。但他结婚的时候还没在城里谋到工作,条件再好些的他也攀不上,所以就草草结婚了。

第一任妻子命不长,因病去世以后,他就想找个合自己心意的媳妇。但是这次他有体面工作了,却又被三个孩子拖了后腿,说来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和心病。

但江见海对自己媳妇不上心,只对自己这个老娘上心,李桂梅简直不要太得意。她嘴角全是喜滋滋的笑意,还要继续装仁厚:“你有这份心就好啦。”

江见海可不是只有这份心么,说到底他自己除了往家里给钱,那是一天也没伺候过自己的老娘。孝敬的事都叫媳妇做了,孝子的名声却全被他揽了。

而谁当李桂梅的儿媳妇,那算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因为不管把她伺候得多好,她出去也只会说儿媳的坏话,同时夸赞儿子,说儿媳配不上她儿子。

总之李桂梅和江见海确实母慈子孝,只是倒霉了儿媳妇。

母慈子孝的这一家人,温馨热闹地吃了晚饭,洗洗澡又聊会天,也就各自睡下了。

今晚江欣不跟李桂梅睡,硬是钻去了江见海的床上,趴江见海怀里睡着了。

江岸和江源哥俩并肩睡床上,睡前还聊了两句宁香的事。

江源问江岸:“你说她明天会回来吗?”

江岸把胳膊枕在头下,“你没听爹爹说嘛,他只要一句话,宁阿香就立马老实回来了。爹爹都亲自出马了,她还不回来,那她是真想死了哇?”

江源思考一会,“如果她真的回来了,我们以后对她好点呗。我真觉得她也没那么坏啊,对我们都挺好的。真把她欺负走了,我们就又没有娘了。”

江岸用鼻孔哼一声,“你放一百颗心好了,爹爹的条件这么好,她舍不得走的。”

江源点点头,“说得也是。”

江岸翻个身往外,“别想了,睡觉吧,明天就有好吃的了。”

顺着江岸的话,江源想想宁香做的鸡头米小圆子、桂花糯米藕、扣肉……想着想着口水就不知不觉流出来了。意识到口水湿了枕头,他忙抬手一把给抹了,并咽下一大口口水。

***

虽然没有绣活要做,宁香早上也没有睡懒觉。她还是和之前一样,很早起来去绣坊。只是之前带的都是刺绣原料,今天带的是课本。

队里有通知,说今天还要上半天工,下午半天给社员放假过节。宁香留在饲养室难免会影响到上工的人,所以她便带着课本来了绣坊。

她在绣坊埋头看书,绣坊里的其他绣娘则看着她暗笑,并不时摇头。没有人看得懂她到底在干什么,只觉得她近来脑子有毛病,许多行为都奇怪得很。

人家正儿八经上学的,都没见有她这么认真学习,这年头学习有什么用?而她一个结了婚的妇道人家,不回去好好相夫教子过日子,居然抱着课本在背书做题,看起来真是滑稽得要命。

宁香可没那心思在意她们的眼光,她们才能看到多远?前世她许多意识没有觉醒之前,目光和见识也是极其有限,顾的从来都是眼前那点吃喝拉撒的事情。

当然她来绣坊看书,还有一个原因——让家里人容易找到她。当然不是在期待家里人喊她回家过中秋,而是以防江见海回来,过来甜水大队找她。

她不确定江见海会不会回来,因为前世的这个中秋,他是没有回来的。但结果并没有令她失望,在上午约莫快到十点钟的时候,宁兰找来了绣坊。

作为一个有身份有地位,并且还是宁香丈夫的男人,江见海当然没有亲自跟来绣坊。宁兰是来喊宁香回去的,只说:“姐,江厂长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