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三十年运营权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此月江淮行省民政官张延登告老归乡,副官喻思恂接任。湖广行省法庭进行人事调整,变动事项如下……”

在六部的每月例会上,吏部左侍郎汇报此月的人事调整,有些是正常的变动,还有些是官员出事被罢免。

本来吏部汇报过后应该是户部报告,不过楚云注意到了工部尚书、工部侍郎等一批高级官员似乎有些按捺不住。

“工部似乎有重要的事情,就由工部先汇报。”楚云也想要知道工部有何事。

“是!”工部尚书亲自站起来到汇报台。

“上个月江南地区兴修第一条铁路,由南京城建经镇江、常州到苏州。此事上月已经汇报过了。不过我们工部接连收到了江南的三封电报,甚有意思。一封来自江淮行省,芜湖的商人和一些有钱的家族想要将铁路从南京城往西边延长三百里,到达芜湖。”工部尚书说道。

“芜湖是在南京的上游方向,如果芜湖与南京城之间通了铁路,相当于沿江铁路达到了800里的里程。”不少官员来自于江淮地区,他们知道芜湖的位置,同样在长江南岸。

如果宁芜铁路修建,那么长江一带的经济将更加繁荣。

因为楚云很快击破李自成等农民军,所以长江中下游受到的战乱影响不大,这里不但工商业发达,同样有“苏湖熟,天下足”的农业,是帝国的宝库,税收在各个行省之中的比重很大。如果不是有东西交趾行省的农林渔业、东瀛行省的银矿、南洋行省的香料和种植园、京畿和辽南的工业来平衡,说不定楚云还要将江淮行省拆分成两个行省。

当地方的经济实力过强,那么一种可能的结果便是京城的政策都要受到地方的影响。

“江淮行省的下一段铁路规划如果我没有记错的,应该不是往西边修筑,而是应该向杭州的延伸?”楚云问道。

南方地区的铁路,第一阶段先连接南京城和苏州城作为试点,接下来再将苏州城和杭州城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加速长三角的发展。

即使没有全面开放海禁之前,这里就已经是最为繁荣的地方了,而大规模开展海外贸易、铺设铁路,长三角的可能会更加辉煌。

“是的,按照预定的计划,第二段官营铁路应该经过松江府,再到嘉兴到杭州,宁苏铁路将变成宁杭铁路。不过他们是民间商人主动要求修建的铁路段,我想即使和我们官营铁路的方向不一样,也是可以接受的。”工部尚书说道。

“只要按照相同的规格建造铁轨,保证蒸汽机车能够在所有铁路上运行,那么让民间商人来建造和运营铁路没有什么所谓。”

楚云亲口向外界宣布民间资本可以有条件地进入马路和铁路的建设,他也不曾想这么快就有人有魄力承揽铁路的建设。那可是300里的铁路,每一公里的铁轨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占据了铁路修筑的主要投资。

“不过问题是他们芜湖的商人有能力承揽下来300里铁路的投资吗?喻思恂是否已经和他们说明修筑铁路的成本?”户部尚书陈挺问道。

他追随楚云超过十年,最为操心也是钱的事情。

修筑铁路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烂尾的话,那么不但浪费银两,而且会打击各地修建铁路的信心。

“电报中声称计划成立芜湖铁路公司的芜湖人共计有112人,他们打算认缴白银30万两用来作为修筑芜湖铁路的初始资金。他们想要向官府雇佣铁路工程师、铁路工人。另外他们额外准备了5万两白银,成立芜湖电报公司,想要沿着铁路铺设电线,以方便铁路建成之后芜湖火车站能够与南京火车站进行联系和协调火车班次,同时能够将芜湖县城接入电报网,为芜湖县的百姓提供民用电报服务。”工部尚书又亲自说明南京城发过来的电报内容。

有线电报是现在铁路通讯最快捷的方式,可以快速地通报火车班次,协调不同蒸汽机车之间的运营。

“既然他们连电报公司成立都做好了准备,看来他们对于修筑铁路有了充分的准备……”

众多帝国高级官员见芜湖的人是来真的,真心想要修建铁路,于是开始了争论。

主要的争论点并非民间是否能够修筑铁路,而是如何要确定民间资本修筑铁路的规范。

“三十年,他们拥有对自发修建的铁路有三十年的运营权,三十年后收归官府所有。官府可以提前收回铁路,但是需要给他们足够的补偿。”

最终众人根据户部提供的参考,确认了民间修筑的铁路的自主运营权为铁路修筑而成后的三十年时间,以供投资者收回成本以及进行盈利。

“至于电报公司,官营工厂可以专门为他们生产电线和提供铺设电路、提供电报机。”楚云最后敲定。

将电报机提供给民间,很有可能会导致电报机原理的涉密。

不过这对于楚云而言并没有什么所谓,电报机的原理和电磁学有关,而西方还没有这样的理论研究,想要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原理,没有个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的。而有系统在身的楚云,二十年之后无线电报估计都开始普及应用了。

“不只是芜湖提出了修筑宁芜铁路的打算,而且属下这里还有两封电报。一封是浙江行省民政官王业浩想要建造苏州城经杭州城到宁波港的铁路,采取的方式是官商合办。这一条铁路将会经过浙江行省的嘉兴府、杭州府、绍兴府、宁波府。”工部尚书又说道。

“官商合办?有点意思……”楚云发现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很有想法,竟然想到了官商合办铁路。

“他们的合作方式是各出资一半,成立铁路公司,以后每年的收益也对半分。广东行省也提出了修建珠江口铁路的提案。”工部尚书念出第三封电报的内容。

不只是江南地区,而且连岭南的广州府也想要赶上铁路浪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