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七十四章 崇祯上台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七十四章 崇祯上台

作者:大汉校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19: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你们中队损失了多少人?”魏龙将抓获的毛文龙重新交给第七号矿场的守备中队。

“不瞒长官,我们损失了十三个兄弟,受伤七个。这群金人都是练家子,招招下死手,而且我们在明他们在暗,所以才会让他们偷袭成功……”

“不必解释,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我判断金人已经动用了潜伏在盖州的大部分探子,才有可能发动这样一场偷袭。幸好天佑我复辽军,才没有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我会如实向军主汇报的。”

“感谢长官理解!”

守备中队长接收毛文龙他们后,目送魏龙等人离开。

“队长,这群是什么人,怎么整天不是带着面纱和面具,生怕别人认出他们?”守备士兵问道。

“你懂个什么,这群人不可说,要是有一天他们找上你,那你就完球了。”守备队长瞪了他一眼。

铁山发生的这些琐事自然也传到了楚云的案几上。楚云不由好笑。自己将毛文龙等人赶去采矿是不想浪费粮食,而从来没想到金人大费周章去救他们,还顺便被情报处将金人在盖州的情报网络给连根拔起。活捉一个金人探子,这其中有就很多文章可以做了。

“铁山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铁矿产出地,加强该处的兵力,务必防止铁山万无一失。”楚云看了魏龙的报告,先是加强铁山的防务,“另外嘉奖参与这次行动的人员,每人发两个月的军饷。”

“是!”传话的卫兵羡慕地答道。

摆在楚云面前的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复辽军的再度扩招问题,所以楚云并没有太过重视铁山发生的事情。

吞并了十万人口的东江镇,还获得一小块高丽国的驻地。兼并的东江镇士兵有一万左右,就算剔除一些老弱病残,也有好几千人。

作为吞并东江镇的条件,楚云答应给东江镇副将陈继盛三千人,还有部分东江镇士兵被分配到其他部队。由于人马越来越多,以营为级别指挥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楚云打算以旅为建制,下辖三个营,重新分配格局。

第一步兵旅楚云自己兼任旅长,手下分别是杨太、昌义和徐继三个最亲近楚云的营官,装备的也是整个复辽军最先进的火器。

第二步兵旅由陆军讲武堂的教务官卡尔大公,有查德里以及楚云提拔的一群新人担任营官或者队长。

第三步兵旅主要是刘兴祚、黄玮姚等由后金投诚过来的士兵加上东江镇的部分士兵组成。

第四步兵旅就是陈继盛的三千东江兵,这是楚云最不放心的部队,楚云完全无法猜测陈继盛对自己的忠心。所以楚云暂时并不打算下放火枪和火炮给陈继盛部队。

另外炮兵营也试图扩招成炮兵旅,下辖火炮一百门。

由于部队规模又膨胀了一倍,一些中级军官和高级军官还补不到位。而且楚云还想派出军事参谋,一来可以监督各旅各营,二来可以增加部队的战斗力。这一切都要等陆军讲武堂第一期学院培训出来为止。

“朝廷那边有什么反应么?”楚云对一旁的陈挺问道。

“根据圣旨,皇帝陛下一定是龙颜大怒的,毕竟我们私自扣押了一方大员。可是只有一些谴责和警告,并没有实际处罚的行动。”

“对了,使者还说,下个月将有辽南巡抚和一群文官将会抵达金州,将辽南三卫重新按照朝廷的制度建立起管理体系。”

“文官?来的好啊,我正好还缺一批官员来治理辽南。听话的留下来担任文职,不听话的就去和毛文龙他们挖矿,反正我还缺矿工呢。”楚云不在意地说道。

“大人说的是,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夺回来的土地,朝廷空降的人轻而易举就将我们的位置代替。”陈挺不满地说道。

他在复辽军的文官体制中,已经是除了楚云以外的一把手,要是新来的辽南巡抚把持这边的事务,那么他估计就没有地位了。

“哈哈,你也开始贪恋这些虚了。”楚云听出陈挺的话外之音。

“如果没有大人,恐怕我一辈子都是这无足轻重的主簿,是大人让我看到了希望。人非圣贤,自然是想往高处走,相信所有军官、文臣都是这样想的。”陈挺并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哈哈,那是自然。不过我们还需要后金,所以我还不想那么快去和后金死磕。等我们发展壮大,到时再做一番大事业。各处私塾、学舍、工厂都走上正轨了。等到今年秋收,我们就会有足够的粮食,再多积攒几年,我们就可以挥师北上了。”楚云描绘出一副大图景。

“属下愿意为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挺及时表忠心。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因为楚云扣押东江镇总兵的事情,还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而且举报毛文龙勾结金人的还是朝廷新派去的监军刘应坤,东厂的人。锦衣卫千户黄田的报告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件事。

朝廷只能将这件事当成是东江镇内部的纠纷,只问责楚云私自扣押毛文龙的罪,然后要派文官过去。辽南与登莱、天津卫隔着个渤海,暂时无法拿复辽军怎么样。

而且大明朝廷内部还执着于派别之争,东林和宦官你来我往,大致是你告我一状,我告你一状。如果楚云在朝堂之上,一定会觉得这些人不过是狗咬狗而已。幸亏他远在辽南,不怎么受这些烦人的事情。要是整天忙于内斗,那什么事情都没法干了。天启皇帝就是这样子。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就在努尔哈赤逝世的次年,没能使大明王朝变强的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八月二十四日,天启皇帝之地,信王朱由检随即登基,年号崇祯。

史上最苦逼的皇帝上台了。面对他的内有连年天灾、农民军、宦官魏忠贤,北有金国人、南有西洋人,现在有多了一个横空出世的复辽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