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全6册) > 第七章 环敌

后宫如懿传(全6册) 第七章 环敌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8:22: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后宫如懿传(全6册) !

天下事往往莫不如此。之前有多么不愿意接受的,万般抵触的,待到既成事实,便会劝着自己接受,慢慢习惯。譬如宫娥嫔妃,眼见着香见名分已定,送入养心殿侍寝,连如懿与太后亦不作声,背地里嘀

咕几句,便也忍下了。香见侍寝后的第一日,她便随嫔妃们同来翊坤宫拜见如懿,并不特立独行,只是随众择了自己的位次坐下,孤坐少言。香见再不执着于着自己部落的衣衫,换过了宫装打扮。虽是同样的服制装束,香见的

美却是琉璃上游弋过的月色清清,美得凛然出尘。香见的面色照例是白得发青,是玉,对着阳光便能透明的乳青色的玉,极名贵的那种,且透而薄,让人不敢轻易去碰触。仿佛轻轻一呵气,便能散成尘屑碎去。因着瘦突,她的下颌尖尖的,是青桃的尖,有日光蒙昧地照着她的侧脸,都能看清细细的、水蜜桃似的绒。年轻在她身上显得特别美好,连那一道疤痕都成了粉色的亲吻的痕。她梳着最寻常不过的两把头,点缀着几朵青玉散碎珠花并银箔花叶。她似乎对艳丽的颜色有着强烈的抵触,只穿了一袭素淡的霜青色镶风毛旗装,连一丝花纹也无,也是近乎朴素的低调。对着阳光,才能留意到衣上浮着的青花凹纹。除此之外,只在衣襟纽子上别了一朵她最

爱的沙枣花。如此清简,比着旁人的精雕细琢,她生生成了简简几笔画就的淡墨写意美人,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意犹未尽。

那是一种安守规制下的潦草。一个女子,必定是对生活无望,对身边的男子无望,才会待自己这般潦草而不经意。

待到人都散了,如懿只留下了香见,由海兰一同陪着。香见倒也安宁,定定坐了,想要喝茶,却不太喝得惯。容珮眼见,便换过了牛乳茶,香见直饮了两碗才罢。这等痛快,让如懿从心底安定了。

如此,怕是真的不会再寻死了。如懿唇角便有了一星笑意,“活着比死了艰难。你肯如此,便是什么都不怕了。”香见的神色淡淡的,垂着脸,“已经过了最想弃世的那一刻。”她停一停,抠着小指上的鎏金掐丝云母嵌东菱玉护甲,她戴不惯那东西,却也不摘下,一直别扭地拨弄着,“站在树底下看着蝼蚁,想着也不过

如蝼蚁一般活着,便也不算是太坏的事了。”

如懿想起方才嫔妃们对着她那种艳羡而妒忌的神色,轻轻叹了口气,“既然你已经侍寝,少不得也要和宫里人来往。那些人,你不必理会就好。”

她淡淡一笑,那笑意朦胧得如初冬晨起的白雾,湿漉漉的,“我会恪守对您的规矩,是因为您教明白了我许多。”

如懿有一丝歉然,“其实你知道,本宫劝你,一半为了皇上,一半为了你。”

香见用指尖抹去嘴唇上乳白一滴,“不管你为了什么,至少只有你会对我说那样的话。”

海兰盈盈一笑,“为了劝你的缘故,多半人都恨死了皇后娘娘。劝活了你便是留下了六宫不宁。幸好你还能体谅皇后娘娘的一片心,也不枉了。”香见眉头挑起柳叶横逸,“只是我很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去劝一个被你丈夫痴缠的女子,你不觉得你盼我死了或是出宫会更好么?”这样直接的话,大概只有香见这般心地纯净的女子才会了当问出。有时候

真觉得,这个女子真是独特,就如她衣襟上别着的沙枣花,清香盈盈,是她所从未见过的。

海兰欲言又止,只是默然叹息。如懿拨着手里的镂空松竹梅珐琅赤金手炉,淡淡道:“作为一个妻子,本宫何尝不这样想。但作为一个皇后,更多的是职责,顺服地去服从,而非让自己的情感舒服。”

海兰温言道:“皇后娘娘也曾想让你出宫,但那更多是为了皇上的清誉。为了你,皇上承受的指责不少。”

香见眉心皱起,显然是嫌恶,“那是他自己该承受的。”言毕,她轻轻一叹,似是无限愁烦,亦像自语,“已经侍寝了,我没法子不打算,怎样才可以没有身孕呢?”

如懿只觉得心头急剧一跳,隐隐骇然,眼看海兰也是颇为惊诧,静静一想,反倒对香见生了无限怜悯。

人到绝境,原来所求的,只是这个。

当然有许多的法子,也有一劳永逸的法子,海兰嘴唇微张,但还是紧紧抿住了。也是,谁敢告诉她这个。

香见倒也不再问,仿佛只是不经心的闲话罢了。她只是木木地坐着,半晌无话。天光将她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如懿看着那细细长长的黑影,心底一阵酸,一阵凉,寂然无言了。过了黄昏,便是皇帝往慈宁宫请安的时辰。自从端淑长公主归来,又产下麟儿,太后含饴弄孙,往日的凌厉消散不见,与皇帝也彼此相处安然了。这是极好的事,皇上本重孝名,面子上一向顾得周全,逢

太后寿辰,也必以奇珍异宝相贺。加上太后再少理后宫事,两宫之间,愈见和睦,倒真有几分母慈子孝的样子了。

皇帝守着斋戒,本为养伤。幸好伤口不深,皇帝素日的底子也在,很快口子便愈合了。只是一时还碰不得重物使不得力,拿袖口小心掩着,不欲人知。

如懿避着皇帝,皇帝也避着如懿,这些日子便是去慈宁宫请安,也是各自错开了时辰。这日,皇帝去得略早,进殿便见容珮候在外头,心知如懿在内。但再要退出也不合宜,足下一定,还是照旧入内。

太后见了皇帝,便是欢喜,招了手唤他近前,托着一副西洋鎏金水晶老花镜道:“皇后送来的什么稀罕物儿。哀家前几日说了一句眼神不好,皇后便弄了来。果真有心。”

如懿见了皇帝进来,早早施了礼,立在一旁。皇帝笑吟吟道:“皇额娘还记得么?去年有个西洋自鸣钟,也有趣得紧。儿子也送了您一个。”

太后笑着连连摆手,“每半个时辰便跳出一只珐琅彩雀叫几声,哀家嫌它吵闹,又实在喜欢它精致,便叫福珈收起来了。说起来,还是咱们的更漏好,又准又静。”太后得趣,皇帝与如懿自然也陪着。正巧福珈捧了海棠花饰雕漆填金云龙红木盘来,上头置着三柄硕大的如意,每柄都有两尺来长,沉甸甸的华贵,分别是莲花锦地纹嵌镶青玉如意、玛瑙巧雕冰梅枝喜鹊

双彩如意,另有一把和田白玉如意,通体纯白,浑如凝脂,只以大红夹金线流苏为坠。

太后指着三把如意道:“下个月初九是你五弟弘昼的孙子百日的好日子,皇帝你也瞧瞧,这三把如意送哪一柄去最好?”

皇帝随口道:“皇额娘的眼力,挑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

太后含笑道:“人老了眼力也不行,叫皇后帮着瞧瞧,她也只说哪个都好。还是你来选。”

皇帝这才仔细去看,一一道:“这白玉如意乃和田出产,玉质极佳,只是百日之喜,用纯白似乎不合。青玉如意亦好,是西洋的工匠做的,样式新巧些。”太后看了皇帝一眼,只不作声。果然皇帝道:“只是西洋的玩意儿固然精巧,却不登大雅之堂,平日赏玩便好,送正日子的礼便不宜了。唯有这把喜鹊双彩的,虽然俗些,但热闹喜庆,用的是红白双色玛瑙

作底,十分难得。”

太后微微颔首,“便是这把吧。”她说着,捧起那双彩如意细细抚摸,“质地细润,纹理瑰丽,的确是好……”她手上陡然一松,“哎哟”一声,那如意便沉沉脱了手,直直往地下坠落。

如懿本能地伸手去拦。不意皇帝靠得更近,一双手早伸了出去,挡在了她的臂上。她心底一紧,想起那如意入手发沉,又兼下坠,力道甚重,而皇帝的左手,是有伤的。

正想着,皇帝已然接住了那把如意。他眉心一皱,显然是触到了痛处,只强忍着笑得如常,“幸好不曾跌落,否则伤了,哪儿来如意呢?”

太后笑逐颜开,“还是皇帝手稳。福珈,既然皇帝已然选好了,快收起来吧。”如此,三人闲话了片刻,皇帝便匆匆告辞了。如懿惦记着永璂的功课,亦不多留,也请安告退。待得二人都走了,太后面上温沉的笑意逐渐敛去,看着一旁的福珈,定定道:“果然传言不虚。皇帝的手,的

确有伤。寒氏……”她眸光一敛,复又沉静,“可惜了。”

如是七八日,皇帝都歇在宝月楼。如巨石坠落湖心,惊得众人闲语纷纷,恨不得问到如懿跟前。但看如懿波澜不惊,只得含了笑生生忍住了。如懿倒不甚在意,皇帝的沉迷和对旁人的冷落,倒是给了她一个喘气的时候。经了那次,她与他,是相见也漠然了。她早过了对男欢女爱肉身缠绵沉溺的时候,且宫里的女子,若非最得宠的那会儿,都是惯了孤枕,并头而眠皮肉相贴倒成了难得的事,盛大得让人累得慌。有次婉嫔说笑起来,说皇帝骤然不知哪天忽然想起她,便翻了她的牌子侍寝,她慌得什么似的,像锯了嘴的葫芦不知该说什么,手脚都

没处放了,才想起原来已经十二年零三个月四天未曾侍寝过了。

说罢,如懿与海兰都笑了,连病卧着的忻妃都笑得前仰后合。笑罢,眼角都有泪光隐隐。多少凄楚,都在这笑语中了。

这一日皇帝下了朝,眼见起了北风,嘱咐人多往宝月楼中送了红箩炭,又闻新折的沙枣花到了,便喜道:“容贵人最爱沙枣花的香气,一日也离不得的。”

李玉笑道:“皇上在宝月楼周围多种沙枣树,便是为了容贵人喜欢。只可惜容贵人思念家乡,寒部送来的沙枣花,她看了最高兴。”

皇帝一壁嘱咐人送去,一壁道:“朕去看看容贵人。”他起步要走,想想还是停住,“朕有些日子没见到永璐了,也记挂着璟婳。”

秋末冬岁,白昼日短,嬿婉正闷坐着,斜倚暖阁,看着乳母们哄了两个娇嫩的孩子爬着玩兔儿爷。澜翠便骂:“兔儿爷是中秋玩的,都什么时候了,还让阿哥和公主玩着过了时的东西。”

嬿婉便有些懒懒的,“兔儿爷是过了时的,本宫不也一样不叫人惦记。”

澜翠听了这口气便有些慌,心知皇帝不来是如何也劝不得的。可满宫里谁不一样,要见皇帝,得望穿了重重宫墙望穿了宝月楼才见得到。

嬿婉推开窗,深秋的风已经有刮骨的凉,吹起她衣领上出好的风毛,柔腻腻地拂着。她喃喃道:“瞧这风吹的,整个紫禁城的炕都冷了,只有宝月楼是暖和的,热乎乎的。”

春婵悄声劝道:“小主,您别这么说。”嬿婉缓缓合上描金镂“福寿长春”的窗扇,看着华丽的洒金藕合珠帘寂寞地垂着,没有半分有人进来的吉祥,百无聊赖地耷拉着,不觉生了几分凄凉之意,“从前,这宫里的炕也是暖的,可是容贵人一进宫,

怕是再也暖不起来了。”

春婵忙低声道:“小主别伤心,好歹小主还有阿哥和公主呢。不信您瞧瞧皇后宫里,也一样是冷清清的。”

嬿婉扬了扬手,“皇后怕什么,她是中宫,谁也挤不了她的地儿。可本宫不一样,嫔妃们的地儿就那么大,她躺下了,本宫就连站着的地儿都没有了。”正闷着,忽听外头太监敞亮的嗓门喜气洋洋喊道:“皇上驾到——”那响亮的脆声跟鞭炮似的,嬿婉喜不自胜地站起来,脚下带着风迎到了门外。直到手臂挽住了皇帝的手臂,那龙袍柔软的绣纹摩挲着她的

手心,才觉得真切。

皇帝真是来了。嬿婉本穿了一件石榴子红的锦袍,上头漫漫地绣着菘蓝绿的叶与樱草黄的花。那花本是半开的,无精打采的。可是皇帝一来,每一叶与瓣都染上饱满欲滴的彩色,每一朵都是欲说还休的情意,在新鲜跳跃

的红底子上闪闪欲动。皇帝看了她一眼,便去逗璟婳和永璐。两个孩子有些日子没见到皇帝,有些生疏。皇帝兴味索然,便打量着道:“这衣裳你穿了好看。可惜香见不爱穿这样艳的颜色。也是,她那样的人儿,穿得艳便俗了。

嬿婉堆在脸上的笑顿时就酸了,她忍着鼻尖的酸涩,亲手接过春婵斟上来的茶,娇声道:“皇上好在意容贵人,容贵人真是有福。可皇上别只宠着她一个,忘了臣妾和永璐呀!”

皇帝心不在焉,出神片刻才醒过来,含含糊糊笑道:“你说朕宠什么?”

嬿婉心中一紧,旋即笑容满面道:“臣妾说,容贵人初入宫中,皇上别一味宠着她便算好了,要多多关心,知她想些什么要些什么才是!”

皇帝一怔,豁然开朗,起身向外疾走道:“是呢,朕怎么没想到,她最想要的该是这个才是!有个孩子,便有个依傍了。”

嬿婉正捧过金线青莲茶盅,冷不防皇帝冲出,吓得茶水险险泼出。澜翠急切道:“皇上,您饮一口茶再走,小主为等您,出了三遍茶色才好的呢。”

话未说完,皇帝已经走得远了。嬿婉切齿道:“还喊什么?哪里的好茶都比不上宝月楼的茶叶末子香呢!”

澜翠吓得哪里敢说话,嬿婉气冲冲的,璟婳和永璐一吓,此起彼伏地哭起来。嬿婉便有些不耐,“我的好祖宗,你们皇阿玛来了生疏什么,难不成几日不来就不认得了么?”

乳母们依依地哄着,嬿婉揉搓着衣裳,想起皇帝的话,更是烦郁。她定了定神,起身道:“换件衣裳。带了永璐和璟婳去慈宁宫,本宫要好好向太后请安。”

这一日晨起,如懿便按着规矩往慈宁宫请安去。过了那么多年岁,时光温柔了眉眼的凌厉,磨平了心智的棱角,她与太后,倒有了几分寻常人家婆媳相处的恬然。

自然,有多么亲近是不必的。恩怨太久,自己都计算不清了。但是坐下来一杯清茶一炷檀香,倒是能撩起许多往日的细碎。

真的,连如懿自己也未曾想到,能与太后相处成这般模样。

所以当如懿惯常般走进慈宁宫的暖阁时,见太后正背对着她,阁子里清晰地有小银剪子一张一合的清脆声,她便笑:“皇额娘万安。”

太后无声,如懿走近几步,“皇额娘可是在修剪御花园里的金桂,花香甘馥,闻着便觉得甜。”

剪子的声音戛然而止,太后放下银剪,端然侧身坐下,抿了口甘洌茶水。

如懿乍见了宝蓝月影瓶中供着的那束花枝,险险惊得没立稳。那是几折沙枣花枝,已然被太后剪去所有零碎,只剩光秃秃的枝干。

如懿瞬间便定下心来,笑道:“皇额娘不喜欢这沙枣花,慈宁宫里不用就是。皇额娘何必都剪了,仔细伤着自己的手。”太后淡淡一笑,那笑意却是碎冰上泛起的亮儿,叫人发寒,“从前只听闻唐玄宗为杨贵妃千里送荔枝,跑死了许多马儿。到了皇帝这里,倒也来了这一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枣花来。真真是一段奇闻

了。”

如懿慌忙便跪下了。这不是她该说的,也做不得什么。跪下是最好的姿态。

太后道:“哀家明白你的意思。这件事你固然是不知的,皇帝又喜欢气派,便是靡费些也没什么。到底不是孝贤皇后在的时候了,还能劝劝皇帝节俭为上。”

如懿的面上就红了,“儿臣无能。”太后客客气气地笑了,“你哪里无能,哀家瞧你也实在能干。寒氏的脸怎么伤的?皇帝的手是怎么伤的?这次是伤了皇帝的手,下回呢?再举起刀子来能要了皇帝的命。便没动刀子,色字乃刮骨钢刀,多少

英雄好汉都受不住。何况皇帝在兴头上。你还替他左右瞒着,打着斋戒之名保全他的颜面,也真够难的。”

如懿额头上冷汗直迸,原来太后早就都知道了。哪怕她困坐深宫吃斋念佛,不过问宫中事。但她只以儿女为念,故洞若观火。

如懿磕了个头,心悦诚服地拜倒下去,“皇额娘既然都知道,儿臣也不敢隐瞒。但儿臣这么做,只一心为了皇上。若是张扬出去,实在有损皇家圣明。”天光悠长,扯得珠帘的影子晃晃悠悠,有了生命。这样墨漆漆的生命突兀地耸立在四周,诡异地瞄着她。太后凝视如懿片刻,长长地嘘了口气,“我的儿,你是一番苦心。是皇帝昏了头,一颗心都被寒氏迷

住了,险些连祖宗规矩都不要了。哀家不能阻止寒氏入宫,也不能阻止她侍寝。但你可曾想过,按她这么个侍寝法儿,若是生下了孩子来,该如何呢?”

如懿赔着笑,却如何敢说香见也抗拒着孩子的到来,只得道:“也未必这么快……”太后截然打断:“身孕这回事,一股子运气一来,就住在肚子里了。哀家知道,寒氏肯活下来,是皇帝要你去劝的。可你也明白,那是勉强的。一个女子怀着怨气侍奉着男人,那是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的,便是把她族人都拉来了住着也一样。皇帝若再脑子一热,非得立了寒氏的孩子,就如当日顺治爷定要立董鄂皇贵妃之子一般,哀家这个太后也阻止不得。那也好,倒叫咱们辛苦打下的寒部,不费吹灰之力

便占了大清江山。”

如懿的心鼓鼓地跳着,每一跳,都胀得生疼,“那皇额娘如何打算?”

太后眼帘微垂,轻轻一嗽,福珈端着一壶青瓷汤盏进来。太后道:“一应都准备好了。喝下去,要她一了百了。”

如懿的面色瞬间苍白了,膝行上前,恳切道:“皇额娘这么做固然是为江山万年思虑,但皇上正在爱宠容贵人的兴头上,若贸然处置,恐怕伤了皇上的心。”

太后嘴角一弯,“哀家知道,皇帝心疼寒氏。可这一碗药下去,她侍寝依旧,便也生不出孩子来了。这并未违背皇帝的意思,哀家也并不要寒氏的性命,只要她来日孩子的性命。”

如懿垂脸半晌,终于仰起头,对上太后静若寒潭的目光,“皇额娘,您明知这样做,皇上会恨臣妾。”

殿中点着幽幽的檀香,南红串琥珀珠帘悠然轻卷,袅娜的烟雾在重重的锦帐间凝成一抹,又絮絮飘散,弥漫于华殿之中。太后的声音沉沉的,像是钻着耳膜,“哀家知道你不愿意去,一是下不得手,二则还是太在乎皇帝的心意。可你是否想过,你当日替皇帝劝服寒氏留下性命,是皇帝拿着皇后应尽的职责迫着你去。但哀家今

日迫你,也是一样。只为你是六宫之主,安定后宫是你的职责。所以,这件事是哀家的意思,却也只能让你亲手端去看她喝下。”如懿的手撑在地上,寸厚的锦毯按在手心绵绵的软,却也发痒。那痒是夏日里的小虫子,一点一点咬着皮肉钻进去,百折不挠。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六宫之主的职责,就是听从他人没有自己么?儿臣既得

听皇上,又得听太后,除了两难,别无他法。”太后笑意温和,“你可知道当年皇帝为何会选你继位为后,只因你家道中落,再非显赫。母家也无人在朝为官。比不得孝贤皇后满门富贵,除了依附皇帝,你并无其他法子。如今,你便尝到这里头的好处了

所以哀家劝你一句,想要坐稳后位,该听的听,该做的做便是了。”

如懿跪在阳光底下,十月的日色透过翡色烟罗纱似晕开的桃花蘸水,雾气蒙蒙。可她的背脊上却一阵一阵发着寒。容下香见的命,是顺皇帝的意,亦开罪了六宫嫔妃。迫使香见喝下这碗汤药,是顺了太后的意,安了嫔妃的心,却是大大逆了皇帝的欢意。她在焦灼里,忽而想起香见那日的话,她打了个激灵,若是有了

孩子,香见会如何?太后并未容她细想,抚着怀中一把金丝檀琢碧玺如意,徐徐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皇帝要寒氏,哀家容她。可要再有子嗣上的事,那便不能了。其中利害,你自己掂量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