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全6册) > 第十章 故剑

后宫如懿传(全6册) 第十章 故剑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8:22: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后宫如懿传(全6册) !

日子还是这般缓缓过着,冬去春又来,时光的循环往复,无声无息。不经意间海棠深红,是风不鸣枝、云色轻润的初春。呵,又一年好景。这一次的冷淡不同于往日,如懿渐渐发觉,永璂留在翊坤宫的时

间越来越短。除了上书房,除了学骑射,剩余的时间,他多半留在了养心殿,随在皇帝身边,习文修武。

这原是好事,如今却让她觉得惶恐。

永璂的默默远离似乎是无意,却又按部就班。

偶尔永璂回来,看到玉净瓶中已然枯萎的迎春花枝,便哧哧笑:“皇额娘,御花园中的牡丹、丁香、玉兰都已经开了,儿子再折了新的来。这些枯萎的花枝,便不要留了。”

如懿捏一捏他滚圆的小脸,笑道:“迎春虽然枯萎,但皇额娘想留住的是你的心意。对了,最近皇阿玛留你在养心殿做什么?”

永璂打了个呵欠,忙忍住,“皇阿玛请了新的师傅和谙达,给儿子教习骑射和满汉文字。可是皇额娘,我好累呀。我每日都睡不够。”

如懿心疼,却又劝不得,只好道:“好孩子,尽力而为吧。实在不能,便告诉皇阿玛。”

永璂怯怯地摇头,“皇额娘,儿子不敢。儿子怕皇阿玛会失望。”他握一握拳,“儿子会努力学好的。”

如懿搂着他,默然无言。

很快,凌云彻与小太监们又过来,领着永璂回养心殿。如懿无可奈何,倚门目送永璂走远。

容珮进来道:“皇后娘娘,再过十来天便是孝贤皇后的死忌,宫中主持祭祀,您可去么?”

如懿缓声道:“自然去。不去,便又是一条醋妒的罪状。”

容珮颔首:“也好。方才奴婢去内务府取春日要换的帐帷,见婉嫔与令贵妃出入长春宫,倒是难得。”

如懿微蹙春山眉,“婉嫔是个老好人,但也不大和令贵妃来往,怎么一起去了长春宫?”

容珮道:“或许令贵妃协理六宫,今年祭祀孝贤皇后之事,会做得格外好看些。”这份疑惑,数日后海兰来探望她时,便得以解了。海兰也颇诧异,道:“姐姐知道么?这几日侍寝,居然不是令贵妃也不是容嫔,而是婉嫔呢。入宫数十年,倒从未这般得宠过。人人都说,她与令贵妃往来

数次,便得了皇上的意,定是令贵妃在皇上面前多多提了婉嫔的缘故。”

如懿见她笑意清湛,有戏谑之意,便道:“你也不信,是么?”

海兰掩袖道:“还是永琪细心才在养心殿留意到,原来孝贤皇后忌日将至,婉嫔将皇上多年来悼怀孝贤皇后之诗整理抄录,集录成册,在养心殿和长春宫各奉了一本。”

“那么如今,该是宫中追怀孝贤皇后成风,以期得到婉嫔一般的重视了吧。只是婉嫔,不似会动这般脑筋之人?”

海兰叹道:“娘娘何苦这般聪敏,的确是令贵妃指点的。只是您以为令贵妃这般苦心孤诣,只是为了捧婉嫔得到几夕恩宠么?”“婉嫔温顺软弱,一心渴望得到皇上爱怜。她这一生,也算孤苦。令贵妃自然明白她想要得到什么。宫中思怀孝贤皇后恩德,自然事事拿本宫与孝贤皇后相较,本宫这个皇后已然失宠,便更无立锥之地了。

”她顿一顿,不觉击节暗赞,“看来经历世事挫磨,令贵妃老辣了许多。”

海兰轻哼一声,不以为然,“皇后终究是皇后,哪怕前头有许多个,人死不能复生。只要姐姐活着,谁也夺不走您的后位。”

如懿微微怅然,“是么?死亡固然能夺走后位,但皇上的厌弃也会。你可忘了,顺治爷的博尔济吉特皇后,不就是被降为静妃了么?”

海兰的眼底闪过深深的惊痛,急忙捂住她的嘴,“姐姐不许胡说。”

不说又如何,事实在眼前,总不能装作眼瞎耳聋,糊里糊涂过日子。婉嫔誊写的诗稿,适时地勾起了皇帝对孝贤皇后的思念,连带着宫中嫔妃,都对故世的琅称颂不已。因着如懿的不足,她的不知勤俭,她的不解人意,她的醋妒嫉恨,孝贤皇后不出一言违逆的温柔成了皇

帝莫大的追思与缅怀之德。除了对富察氏家族一贯的厚待,傅恒的青云直上,孝贤皇后子侄的青眼有加,同为富察氏的晋贵人亦晋位为晋嫔。而闲来无事,皇帝也常往长春宫中,睹物思人。

这仿佛已经是一种习惯。连和敬公主归宁,亦喟叹不已,“这般情深,若额娘在世时便享到,可谓此生无憾。”

话虽这样说,如懿到底还是皇后。失去了权柄与宠爱,名位尚在。亲蚕日的前一日,按着往年的例子,如懿自然是要领着六宫嫔妃前往亲蚕,以示天下重农桑之意。所以她必得来皇帝宫中,向他讲述明日亲蚕礼上要做的事宜。这是惯例,她也只是循例言说,并不需与他

相对许久。

可是步上养心殿的台阶时,才知皇帝并不在。候着的小太监很是恭谨,告诉她皇帝会很快归来,请皇后耐心略等。

似乎没有一定要离开的理由,她也并未打算过于去拂皇帝的面子,便安然推开殿门,静坐于暖阁中等待。春阳和暖,是薄薄的融化的蜜糖颜色。望得久了,会有沉醉之意。她坐在暖阁里,看着曾经熟悉的每日必见的一切,只觉得恍如隔世。黄杨木花架子向南挪了一寸之地,紫檀书架上的书又换了好些,白玉

和田花樽换成了紫翡双月垂珠花瓶。

还有一沓新誊写的纸稿。

如懿随手一翻,眼神便定在了上头,挪不开半分。她认得,那是婉嫔的字迹,誊的是皇帝的诗。可那上面的每一首,每一行,每一字,都是关于另一个女人的情意。

日光一寸寸西斜下去。如懿坐在暖阁里,一页一页静静翻阅,身上寒浸浸地冷。指尖上流过的,是皇帝如斯的情意。

她一直知道他的愧疚,他的思念,他的结发之情。却不想,那人在时薄薄的情,历经时间温柔地发酵,竟成了浓浓的追忆,再不可化去。

“谒陵之便来临酹,设不来临太矫情。我亦百年过半百,君知生界本无生。”

她轻轻地笑了出来。想起从前的新琴旧剑之诗。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连她自己也想不到,看到这一卷卷深情厚谊一刻,心中的难过如百丈坚冰,只能由着自己落下去,落下去,眼睁睁落到不见底的深渊去。她却居然还笑得出来。原来最难过的一刻,竟然已不是此刻。是永璟死后他的冷淡与疏远,是香见再不能生育后他的厌恶与抗拒,让她居然习惯了这种浩浩愁、茫茫悲,任凭心底绞肉似的搓着,亦能沉缓了呼吸,一字不漏地看

完。

舍不得不看,忍不住不看。字字分明,哪怕从前也有耳闻,但一直不肯去听,不肯去看,到如今到底是成了落在眼底的灰烬,烫得疼。其实,一直到金玉妍死后,如懿才觉得愧悔,觉得自己可笑,原来与富察琅缠斗半世,到后来连

自己也不分明,到底是落在谁的彀中。

待到明白时,已然半生都过去了。

于是,琅便成了皇帝心底的一朵伤花,带着血色,盛绽怒放。她的一生,她活着的时候,都未如她死去之后,这般深深地铭刻于心。

琅,她终究是如愿以偿的。

要她看见这些的那个人,一定也很失望吧。那个人,是多么希望看到自己的愤怒与眼泪。

而她居然能笑,笑得凄然欲泣,却无半滴眼泪。

原来一个人难过到了极处,是可以没有眼泪的。而这样的难过,一而再,再而三。若真泗泪滂沱,呼天抢地,只怕连一双眼化作流泪泉都是不够的。

如懿终于看完了最后一个字,从天下皆知的《述悲赋》,到许多连她都从不知晓的只言片语,绿衣悼亡。她听得见自己的呼吸,细弱、悠长、绵软,续续断断。

她抬起头,才惊见那一袭天青色玄线蝠纹长袍,生生撞疼了她的眼。

她竟未察觉,他是何时进来的。

她也不敢去想,他是以何种神色,端详着她看着自己的夫君对另一个女子的情深意切。

多年礼数的教养,比她的心思更顺从而自然。如懿起身,行礼如仪。

皇帝的语气听不出任何端倪,神色冷冽如冰。不过这一向日子,他偶然见到她,便是这般面孔,倒也寻常。

李玉的脸早吓白了。大约从方才进来,皇帝便不许他出声。皇帝坐下,抿了口李玉奉上的茶水,蹙眉道:“今儿怎么想起用枫露茶了。令贵妃给朕挑的金线春芽甚好,换那个。”

她听得懂皇帝的意思,枫露茶是她从前挑了放在养心殿的。李玉斟上此茶,不过是让皇帝念着她从前的心意。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李玉尴尬,忙退了下去。她却不尴尬,又福一福,“臣妾告退。”

皇帝觑着她,“你的规矩是孝贤皇后在世时调教的。如今孝贤皇后去了,你也这般不知进退了么?”如懿欠身,面目温顺得无可挑剔,“臣妾知道皇上往长春宫追念孝贤皇后,睹物思人。正巧见暖阁里有新誊的皇上的御制诗,篇篇情深,字字血泪。臣妾细观,念着孝贤皇后昔日为何得皇上这般爱重,也可

加勉。”

皇帝看着她,那眼神是寒雨夜里的电光,是明亮的锋刃,“孝贤皇后在时,温和驯顺,从不敢拂逆朕,也不会争风吃醋,更不会作此冷嘲热讽之语。终究是你出身教养,不如富察大族多矣。”

她扬起眉,精心描过的青黛色是高悬的新月,冷冷挂在高寒深蓝的天际,“臣妾这般不如,皇上垂爱,属意臣妾为继后,当真是错爱了。”

皇帝也不言语,冷冷看着她,随手去翻阅那些诗词,徐徐道:“婉嫔从来不声不响,难得有这样的心思,能将朕对孝贤皇后追念的只字片语集拢。朕自己看着,也是愧悔又感动。”如懿凝眸,将细纹般碎裂的痛楚掩于平淡的口吻之下,“是。不止皇上,臣妾看了也很感动。这些年来,皇上只要经过济南,都会绕城而过,不肯进城,只为孝贤皇后病逝于济南。孝贤皇后的遗物都留在长春宫中,这么多年一桌一椅都未曾动过,是旧日面貌。睹物思人,岂不伤怀?连孝贤皇后曾亲手做的燧囊,也供在宫中。而对和敬公主,也疼爱逾常,惠及额驸。若非婉嫔有心,臣妾虽知皇上常有悼亡之

作,却不意有如此之多。”

皇帝听她娓娓道来,眸中连半点涟漪也无,不觉眼角飞起,谑道:“皇后真是贤惠,半点妒意也无。”

如懿的唇是晚春谢了的残红,浅浅的绯色,沉静不已,“皇上曾经指责臣妾嫉妒容嫔,臣妾受教。至于孝贤皇后,乃是皇上发妻,皇上情深几许,都是人之常情,臣妾难道会与离世之人苦争高下么?”

皇帝的口气温和了几许,“如懿,这些诗,朕并非是说你不好。”

“臣妾的不足臣妾自知。”她笑色颇黠,“皇上,臣妾看了您对孝贤皇后的深情,真是欣慰。哪一日臣妾弃世而去,昨日种种,皇上或许也不与臣妾计较了吧。”

皇帝的脸色有些难看,是阴阴欲雨的混沌,“你的意思,是朕不曾好好爱惜孝贤皇后,待她身死之后才万般追忆,空自错付了?”

她的笑是淡淡的稀薄的云影,“皇上误会了。臣妾说过,只是欣慰而已。人死万事空,真好,一切烦恼皆消。”清日无尘,日丽风柔。日色如金,柳荫浅碧。园中早樱开得正好,折三两枝以清水养在古莲纹青釉瓶内,一束一束娇艳的轻粉,如蓬蓬的云霞,撩动人心。那樱花是刚折的,沾染了草间薄露,静奉殿内,

只觉那粉色的云揉进了眼帘里,望着肌骨生暖。唯有他与她是冷的。笑也冷,静也冷;言语是冷,无言也是冷。相对之时,竟然觅不到一丝温沉的暖。

那些记忆中深入骨髓的爱意与依靠、期盼与渴求呢?她这一生所有,无一不与眼前的男子息息相关,却不想,到了此时此刻,看着他,也是寒意顿生。皇帝听着她的淡然,她的冷漠,微微摇首,“如懿,朕冷落你的这些日子,你倒是通透了许多。可是你对朕,连一个女人该有的情绪都没有了么?朕倒想起来,当日在宝月楼,对着朕与容嫔,你是何等措辞

激烈。”如懿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骇然失笑。她一双眸子深深盯着他,“那么臣妾该如何?撒娇、吃醋、嫉妒,还是吵闹?臣妾不知道何种作为是对,何种作为是错。如果皇上盼着臣妾嫉妒伤心,那当日为何责

骂臣妾醋妒害了容嫔。若是皇上希望臣妾保持皇后应有的气度与容忍,那您希望在臣妾的脸上看到何种情绪?无论臣妾如何做,都不能成全您的心意。既然都是错,臣妾受着就是了。”皇帝一字一字缓缓地道:“如懿,朕已经老了,年岁越大,越怀念当年孝贤皇后的温和隐忍。如懿,你的锋芒太利。为何不能如孝贤皇后一般?朕不悦时发怒时,孝贤皇后都格外温顺宁和,你却一定要说出

伤朕的话么?”“有的话,许多人不能说,不敢说。臣妾也想忍住不言,却一生也未学会。臣妾听闻皇上常去长春宫睹物思人,悼念孝贤皇后。臣妾只是觉得,生前未能好好待她,信任她,身后百般思念追悔,有何意义?

”她俯身三拜,郑重道,“皇上,臣妾知道您的不满。臣妾也自知无能,有负于皇上,更不知如何顺应才是对。”她穿着瘦瘦的浅青丝绵旗装,镶着玉萝色的边,窄窄地裹着身体。因是来见皇帝,绣纹也格外郑重些,绣千枝千叶绯紫平金海棠,每一花,每一瓣,缠金绕紫。她在胸前如意双花纽子上坠了一枚刺绣香囊

沉甸甸的,缀着白玉蝴蝶的坠子。每一起伏,重重敲在胸上,沉闷无声。皇帝听着她的话,只觉早春寒气缓缓浸衣,胸中一股窒闷,无从宣泄。他忍了忍气,沉声道:“朕鞠育永璂多日,也觉得这孩子该悉心管教。你的性子素来别扭,不如将永璂挪去愉妃处教养,也可学得永琪

七八分样子。你便好好静心,守己思过吧。”

那是迟早要来的命数。

然而如懿还是悚然大震,“皇上,永璂是臣妾的亲生子!”

“那又如何?”皇帝的口吻淡漠如烟,“令贵妃尚有公主养在颖妃膝下,你既然要静心思过,带着孩子亦不方便。”他眼波流漾,似有几分居高临下的鄙夷,“怎么?你会求朕?”他是看死了她,不过是一介女子,毕生所得,不过是依附于他。她的心底在抽痛,可是跟着这样不识抬举的额娘,又有什么益处。她屈膝,温柔有礼,“多谢皇上,愉妃与臣妾情同姐妹,永璂送到愉妃身边

教养,来日也可学得永琪的好处,为皇上分忧。”

她言毕,再不停顿,急急退却。

她走得极快,足下带着风,以决绝的姿态压抑着心底渐渐迫出的疼痛。

永璂不能在身边,固然是大恸,可与其让孩子的眼睛过早地看清自己身为皇后却备受冷落的尴尬,看清世态炎凉的碾磨,不如送去海兰那里,得一分清静自在。盘旋在脑海中的,分明是皇帝多年来写下的深情之语,故剑情深,她不过是一把新琴。噫!这么多年的相随相伴,情感被岁月渐渐熬煎,已逝的人被风霜剥蚀了所有不悦的记忆,成为崭新完美的一个人儿

而自己,却因为活着,因为呼吸着,却熬成了不堪入目的焦煳,烙在他眼底心上,叫人嫌恶。那么,又为何要苦苦痴缠,分崩离析,走到连活着都是一种错误的境地。这般念头,似一把锋锐的青霜剑,狠狠刺入她心口。因着太锋利,来得太突兀,竟连半分血渍都不见。她只能任它这般刺着,一拔出来只会鲜血飞溅。她知道的,从她看到那句话的时候,那柄剑便终身再

难拔去。

容珮见她这般跌跌撞撞出来,吓得面色青白,急急扶住了,也不敢多问。

她倦得很,低声道:“回宫。”

没有可以觅得温暖的地方,这样的痛楚与耻辱也无人可诉,只得回到冰冷的宫苑,哪怕自己蜷缩起来舔舐伤口,也好过在这里再多留片刻。

台阶怎的那样长,总走不到尽头。迎面而来的,竟是一身华衣的婉嫔,身姿楚楚,下得辇轿来。

婉嫔瞧见如懿,便有愧色,也不敢避,只得行了莫大的礼数,当着冷风迎头跪下,凄凄道:“皇后娘娘万安。”

一股子鲜血涌到喉头,逼得嗓子眼发甜。就是眼前这个女子,这个一往情深的女子,将这些悼亡之作,齐齐凑到她眼前,叫她看见。

深深吸一口气,定定站住,依旧绷出素来端和的皇后之范,沉着道:“起来!”虽然正是当行得令的时候,有难得的宠眷,她也不过是一身烟霞色华云缎穿珠绣双抱兰萱袍子。那样精工绣致的衣裳,落在她身上总有不胜之态,仿佛撑不起料子的骨架似的,怯怯地叫人怜惜。那领口与

袖口滚着水青色的边,点着一朵一朵暗红的千叶石榴,是初夏将至的欢喜与茂盛,一簇簇漫漫开着,是点燃的火焰,直直焚进她的心底,焚得都快成了灰烬。

如懿沉沉打量着她,“很好。听闻孝贤皇后死忌将至,你倒是想了极好的法子,略表皇上与孝贤皇后恩深义重。”

婉嫔听她这般说,早没了主心骨,更怯了三分,哪里还敢抬头。她见如懿气息深长,像是忍着一口怨气不发,更兼容珮神色慌乱,早猜到了几分,慌忙道:“皇后娘娘恕罪。”“恕罪?你何罪之有?”她的声息微微一抖,很快恢复肃然的平静,“你不过是告诉了本宫一些本宫一直充耳不闻假装不曾看见的东西。”她郁然松一口气,“不是你,也有别人,迟早有人要逼着本宫看清事实

看清自己不如别人。”婉嫔牵着她的袖子,满脸的惶惑与不安,依依道:“皇后娘娘,臣妾知道不该拿孝贤皇后去邀宠。可是,可是……”她咬着唇,想是用力,咬出了深深的印子,“可是皇上从来没好好看过臣妾一眼,臣妾只是

想让皇上记得,还有臣妾这么一个人。”

不能不怜悯她的一腔情意,但若被人利用,又是多么可惜。如懿便问:“是谁教你的?”

“是令贵妃,她可怜臣妾,所以教了臣妾这个法子,也果然有用,连和敬公主亦赞不绝口。”婉嫔怯生生看着如懿,不胜卑弱,一双手不知该放置何处,泪如雨下,“皇后娘娘,对不住。对不住。”非得被人利用,才得以在所爱之人的眼中有立锥之地,却又能站多久?婉嫔已然拔得头筹,可后来人何等聪明,早有晋嫔之流,将皇帝悼亡孝贤皇后的诗词,刊印出来,流传天下。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他

人作嫁衣裳。

如懿凝视着她,长叹一声,抽袖而去。

婉嫔不是一个坏人。甚至,她是一个难得的好人。隐忍、温婉,连爱意亦深沉低调,从不轻易伤害人。但,有时好人也会不讨人喜欢,坏人也不一定让人讨厌。

在婉嫔处,她照见的是沉默隐忍的爱意,是无言的企盼与守望,而香见处是盛大的欢悦与渴爱之下令人战栗避拒的惶恐与挣扎。那么她呢,她的爱,她曾经一往情深执念不肯放低的爱,都给了谁呢?

是那个眉目清澈的少年,永远在她的记忆深处,轻轻唤她一声:“青樱。”

那是一生里最好的年岁了,丢不开,舍不得,忘不掉,却再也回不去了。

如懿这般沉寂,便是连容珮也看不过眼了。她思虑再三,还是出言:“皇后娘娘,令贵妃如此操纵婉嫔,讨了皇上与和敬公主欢心,您便什么也不做么?”

如懿望着窗外阴阴欲坠的天气,沉声道:“本宫如今的处境,若凭一己之力,那是什么也做不了,你去请毓瑚来一趟吧。”毓瑚来得倒是很快,恭恭敬敬向如懿请了安,便道:“奴婢来之前常听福珈说起,太后娘娘虽然已经不管事了,可眼瞧着令贵妃坐大,也是不喜。唉,说来也是昔年太后过于宽纵,小觑了她,才致如今的地

步。太后娘娘偶尔提及,也很是懊悔。”如懿颔首,这些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和缓不少,加之太后几乎不理前朝后宫事宜,只安心颐养天年,皇帝更是有心弥合昔日母子情分的嫌隙,不由拿出少年时对太后的敬慕之心,尽天下之力极尽奉养。晨昏定省,节庆问安。每逢生辰重阳,更是搜罗天下奇珍,以博太后一笑。太后了尽世事,如何不知,于是越发沉静,专心于佛道,享儿孙之乐。这般平衡下来,母子之间更见诚笃。所以太后纵使不喜嬿婉

也绝对不会主动出言。如懿便道:“诸多子女之中,皇上最疼惜的和敬公主。盖因孝贤皇后早逝,皇上心中总是痛惜。但公主何等尊贵的身份,总与嫔御亲近,也不是正理呀。其中的缘故,还请毓瑚姑姑分晓。毕竟,您是皇上跟

前的老人啊。”

毓瑚忙忙叩首,起身离去。和敬公主因是嫡出,素来自恃身份,矜持高贵,但对毓瑚这样侍奉皇帝多年的老人,却很是和颜悦色。和敬一壁吩咐了侍女给毓瑚上茶,一壁让了坐下,十分客气。二人倾谈良久,和敬渐渐少了言语,只

是轻啜茶水。

半晌,和敬方问:“毓瑚姑姑,您方才说的可都当真?”毓瑚了然微笑:“公主若不信,大可去查。当日令贵妃还是花房宫女,因在长春宫失手砸了盆花,才被孝贤皇后拨去淑嘉皇贵妃那儿教导,谁知淑嘉皇贵妃心狠手辣,那些年令贵妃备受折磨,您说她恨不恨

淑嘉皇贵妃?”

和敬哂笑,不屑道:“淑嘉皇贵妃的性子,向来是得罪的多,结缘的少。她这般厉害,令贵妃自然怨恨无比。可令贵妃也会恨额娘么?”

毓瑚一脸恭谨,欠身道:“公主深通人情世故,个中情由,您细想就能明白。”和敬低首沉思,拨弄着小指上寸许长的鎏金缠花护甲,默然片刻,方才含了冷峻之色,“是了。哪怕令贵妃不敢明着怨恨额娘,可也必定不是她所说的对额娘满怀敬重。她当日就是花言巧语蒙骗我,借额娘

的情分接近我。毓瑚姑姑,你说是不是?只是姑姑为何到今日才告诉我这些?倒由得令贵妃巧言令色。”毓瑚叹口气,遥遥望着长春宫方向,神色恭敬至极,“孝贤皇后节俭自持,是女中表率,深得皇上与后宫诸人敬重。原本令贵妃只是与公主亲近,奴婢也不明就里。可如今令贵妃协理六宫,还借着皇上写给

孝贤皇后的悼诗兴风作浪,借机打压皇后,奴婢实在是觉得太过了。”

和敬唇边的笑意淡漠下来,她望着别处,冷然出声:“你是不满皇后委屈?”毓瑚一脸恳切,推心置腹,“不。奴婢伺候皇上多年,是不喜欢有人在背后翻云覆雨,借亡故之人邀宠献媚,排除异己。孝贤皇后是公主的亲额娘,想来公主也不忍心看孝贤皇后死后被人当作争宠夺利的由

头,不得安宁。”

和敬挑了挑眉头,抿了一口茶水,似笑非笑道:“那姑姑为何不告诉皇阿玛?说与我又有何益?”毓瑚倒也不含糊,迎着和敬的疑惑道:“这些事,只怕在无知的人眼中,还以为是公主不满皇后才做的。令贵妃唆使婉嫔借孝贤皇后争宠,以此坐收渔翁之利,却让人以为是公主行事离间帝后,奴婢实在替

公主不值。公主您是皇上唯一的嫡女,尊贵无匹啊,万不可沾染污名,受人连累。”

和敬长舒一口气:“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

毓瑚方才款款起身告辞。和敬望着她的身影,眉头的阴翳益发浓重。

京城的春天,干燥得发脆,兼着漫天柳絮轻舞飞扬,是粉白色的琐碎。偶尔,有零星的雨水,让她想起童年江南连绵的雨季。天气好的时候,永琪为皇帝处理了一些简单的政务,便往延禧宫来请安。院落里静悄悄的,空旷得很。深紫色的玉兰花相继开放,饱满的花萼满盛春光,散发出沁人的幽香,从清静庭院悠扬起落入了雅静

内殿。

东侧殿里有朗朗的读书声传来,是永璂的声音。永琪也不多停留,抬足便往里走。

海兰独自坐在窗下,就着清朗天光绣着一件什么物事。她拈针走线,长长睫毛在脸上留下两片羽翼似的阴影,脖颈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

永琪心底一软,这就是他的额娘,永远娴静温和的额娘。

海兰穿着一件家常的玉兰色印银错金竹叶纹织锦裙,外头罩着暗紫色团花比甲。做工虽不难,但质地、剪裁俱上乘。头上绾着累金丝嵌蓝宝石花钿,手腕上一副羊脂白玉雕梅花云鹤如意镯玲珑有致。

永琪很是安慰,因着自己在皇帝跟前得意,额娘的境遇也越来越好。虽然依旧不得宠,却无人敢怠慢,吃穿所用,俱是上等。这般想着,素日的劳心劳力,都成了理所应当。他,只盼着额娘好过。

于是走过去行礼请安,海兰见了儿子来,喜不自胜地扶住道:“瞧你这孩子,定是急忙忙赶来,头发都乱了。”永琪见她方才仔细绣着什么物事,走近一看,是一件冬日里穿的石青缎绣八团莲花白狐慊皮褂,每一朵捧出,都是重重瓣瓣的金线绣莲花。他便道:“额娘在做什么绣活?这些细致活计伤眼睛,交给下人去

做吧。”

海兰道:“是你皇额娘的东西。”

永琪笑道:“儿子知道。若不是皇额娘的东西,额娘怎会如此上心?”

海兰郁郁难安,“如今内务府懒怠,这件衣裳领口破了也不肯补上。容珮的绣活儿不行,你皇额娘……近来眼睛不大好,要自己动手也不能。”

永琪犹豫片刻,“儿子听说了,宫中追奉孝贤皇后成风,皇额娘处境难堪。连永璂也不能留在身边。”

海兰摆摆手,不欲再言,向他道:“来。头发乱了,额娘给你梳梳。”

永琪乖顺坐下,由着海兰打散了头发,细细梳理。

永琪闭着眼,极享受似的。他轻声地,像是不能确信,又不敢触碰似的,低低道:“额娘,皇阿玛真的是疼爱我么?”

海兰的手势极温柔,替他细细篦着头发,“怎么这么问?”永琪眼皮低垂,底下的眸子却不安地转动,“额娘,皇阿玛并不宠爱您,为什么他会疼爱我?是真的因为我做得无可挑剔,还是我,不过是皇阿玛寄托的希望,让他看到永琏和永琮长大成人后成为他理想的

模样。”海兰抚着他的额头,温沉道:“你皇阿玛疼爱嫡子,是众所周知之事。他一心渴盼的,是孝贤皇后所生之子可以长大成人继承帝祚。只可惜,永琏和永琮都福薄。但永琪,不必理会旁的,你自己争气便是。

永琪搓着手,“皇阿玛也很疼爱永璂,还把他送来延禧宫给额娘抚养。儿子明白,皇额娘失势,额娘与世无争,反而能给永璂些许安定时日。”“那是当然,鸾胶再续,弦断再接,你皇额娘身为继后,生下的永璂自然是嫡子。只可惜,哪怕都是妻子,续弦总不如结发。你皇额娘的为难之处,便在这里。况她家世不比孝贤皇后满门富贵荣耀,身后无

人,孤苦无依。”海兰的托付温婉而沉重,“永琪,你已经长大,得多扶持你皇额娘才是。”

永琪双目微睁,沉吟片刻,“额娘所言甚是。皇额娘虽然得罪了皇阿玛,但地位无忧。且皇额娘还有永璂,永璂才是皇额娘唯一的儿子。”“你难道不算你皇额娘的儿子么?”海兰长叹一声,“自你出生,额娘便再无恩宠。多少年寒夜孤灯,唯有自己知道罢了。若无你皇额娘将你养在膝下,视若己出。阿哥所里有多少养不大的孩子,你或许也成

了一个。所以永琪,你一定要和永璂一样孝顺你皇额娘,待她要如待我一样。”

永琪抓住海兰的手,语意沉沉,“我是额娘的儿子,当然孝顺额娘。对皇额娘,我心里也明白她的恩德,知道该怎么做。永璂……”他顿一顿,“儿子也会好好照顾永璂。”

海兰很是欣慰,温言道:“永琪,永璂天资平平,不如你幼时聪颖。但先天不足后天可补,你做兄长的,要好好督促他才是。”

永琪眸中微微一黯,点头称是。

海兰将手中的錾金珊瑚绿松坠角缠上收好的辫梢,柔声道:“好了。”永琪翻手一看,笑道:“还是额娘梳的辫子最好。芸角最会梳头发,也不及额娘手巧。”

海兰挑着眼角含笑看着他,“芸角?便是你新纳的那个侍妾胡氏?”

永琪大是赧然,“福晋告诉额娘的?是外头饮酒时三姐姐的额驸送的丫头,盛情难却,儿子只好收了。不承想倒是个玲珑剔透的女孩子,儿子便将她收了房封了格格了。”海兰微笑,看着儿子的目光尽是疼惜,“你常和外头的人来往,赠妾之事也是常有。额娘倒想看看是怎么个出挑人物,就成了你心尖上的人儿了。只是规矩在这儿,额娘能见的媳妇儿,只有你的福晋和侧福

晋,格格是不入流的,入不得宫。”

永琪颇为怜惜,“是。若不是身份上不能够,便是一个侧福晋也委屈了她。”

海兰听得微微皱眉,道:“一个侍妾而已,你便再喜欢,也别过于偏宠,伤了你福晋的心。更要记着,这样的轻薄的话可不许再说出口。”

永琪面皮薄,脸上微红,诺诺称是。海兰见儿子如此,哪里还忍心说他,笑靥温然,“难得有一个你可心的人儿,若能为你绵延子嗣,自然也少不得她的前程。”

母子俩说着话,已然是暮色四合时分,永琪赶着出宫回去。他迎着最后一缕霞色步出延禧宫外,四下温柔的风夹杂着后宫女子特有的脂粉香气盈盈裹缠上来。永琪静静屏息,想念着指尖划过芸角面孔的滑腻。芸角的话犹自留在耳边,“五爷,您的前程是您自己的,谁都别想,谁都别管,顾着您自己,才是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