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全6册) > 第二十九章 幽梦

后宫如懿传(全6册) 第二十九章 幽梦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8:22: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后宫如懿传(全6册) !

海兰跪坐在佛像跟前,久久地,一下,又一下,缓缓拨动着手中的碧玺佛珠。若不是这样滞缓的动作,提示着她还有一丝活人的气息,那么一身暗蓝半旧宫装的她,与一株枯朽的草木全无分别。

婉嫔示意宫女退下,缓缓步至海兰身边,轻声道:“愉妃姐姐,我的日子过得和你没有两样,叫我来瞧瞧你,跟瞧我自己有什么不同呢?”

海兰慢慢地睁开眼,逆着光吃力地分辨着婉嫔昏暗而模糊的容颜,莞尔轻笑:“宫里的老姐妹没几个了,打潜邸里一起出来的,也唯有我和婉嫔妹妹你了吧?”

这一句,便勾起了婉嫔积郁的伤心,叹息如秋风,“这么多年,也就姐姐还肯惦记着我。旁人眼里,咱们俩喘着气和不喘气了是一个样儿的吧?”海兰蓄得长长的指甲剥剥地触在古旧的青石砖地上,发出枯哑的涩涩声。那声音在静得可怖的殿里,有着茫远而细微的回声,听得久了,便也没那么寂寞了。她淡淡道:“这么多年,是多少年了?离皇后姐

姐杭州断发之日,已经快十年了吧。”婉嫔默然垂下花白的首,掰着枯瘦的手指,暗金色的戒指在暗寂的殿内闪着昏而淡的光芒,“是啊。翊坤宫娘娘断发之日是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是要十年了呢。”她艰难而苦涩地笑了笑,“翊坤宫娘娘离

世多年,如今宫里敢提起她的,也就只有咱们老姐妹俩了吧。”

海兰瞥她一眼,笑容幽淡如幽夜的昙花,“你倒不怕?”婉嫔不自然地笑笑,摸着斑白的鬓发,“一辈子无子无宠,有什么可怕的?我便是在宫里说上一日的翊坤宫娘娘,怕也无人会来理会吧?”她侧耳,凝神听着窗外热闹的鞭炮声,已经是正月二十五了,宫里

的热闹还没退呢。那鞭炮声好听是好听,就是听着闹心。“咦?谁宫里唱着昆曲呢,真是好听。”

海兰伸出手,缓缓抖落暗蓝色绣银线折枝五瓣梅衣襟上薄薄的尘埃,“是令皇贵妃传了戏班子,只是除了晋嫔爱应酬,没去几个人。”

婉嫔掰着指头算日子,“九月初九是她的生辰,今年五十大寿,皇上总会给她热闹下。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到底儿女争气,都有了好出路。”

海兰懒懒道:“九九重阳,她也真会挑出生的时辰,难怪这么有福。”婉嫔有些伤感,“说来愉妃姐姐的生辰是五月初四,我的生辰是十二月二十,除了内务府还记得送一卷银丝面来,怕是谁都不记得了。有一日皇上起了性子,不知怎么派人送了十卷湖州进贡的丝绸来,喜得

我不知怎么才好。谁知送绸的太监却说皇上是贺我的生辰。那一日明明是十月十四,与我的生辰风马牛不相及啊。”她自嘲地拍了拍手,“不过话说回来,我这一辈子都这么过了,倒也算了。”海兰支着地上的软垫蒲团起身,点燃一束香高举于额头前,淡淡道:“自从姐姐过世,我便再没有过过自己的生辰。乌拉那拉如懿既死,活着的珂里叶特海兰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要不是念着翊坤宫娘娘

曾嘱咐我不得轻生,要不是为了永琪留下的遗孤绵亿,要不是为了照拂姐姐的永璂,我这把老骨头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婉嫔羡慕地看着海兰,扶过她一起在长窗下的锦榻边坐下。那锦榻虽说是锦绣堆砌而成,却也不知是用了多少年了,边角都起了毛毛的絮儿,映着昏黄的天光,露出白惨惨的模样。海兰浑不在意,亲自取

过一把用旧了的白玉青梅五瓣茶壶斟了一盏清茶递与婉嫔手中,和声道:“尝尝,是皇上年下新赏的茶,说是给我和绵亿尝尝新的。”婉嫔啜了一口,打量着殿中的器具,叹道:“茶是上好的,可见皇上还是记挂着姐姐和绵亿,年下的赏赐也是不少。说起来,皇孙辈里,皇上最疼的也是绵亿了。”她柔缓道,“既然如此,姐姐何必这么苦了

自己?这些东西用着,也太寒碜。”

海兰爱惜地抚摸着那白玉青梅五瓣茶壶,“我宫里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姐姐在时赏赐下来的。人啊,用着用着生了感情,怎么也舍不得丢了。左右都是老婆子了,还讲究什么。”婉嫔懂得地摇头,“满宫里,也唯有姐姐还念着翊坤宫娘娘的好儿。初三那一日惇妃生下了十公主,皇上可欢喜得不得了呢。我去瞧过,十公主长得真是可爱,和多年前的五公主,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她言毕,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惯性地受惊似的低下头,戚戚地拿绢子抵在鼻首,道,“如今,翊坤宫可是一点儿连皇后活过的影子也没有了。新的爱妃,新的孩子,全落在了那里。人人都高高

兴兴的。令皇贵妃也会高兴,最儿女双全的可不就是她了么?这个五十大寿,她可真有福。”海兰把玩着手中的茶盏,指间枯深的纹理如同她的声音一般沉而暗,“婉嫔妹妹,你可说错了。惇妃的性子是像足了年轻时潜邸里的翊坤宫娘娘,十公主更是长得如五公主再生。有她们在,翊坤宫少不了姐

姐的影子。从惇妃一进宫,那便是定了的事儿。那都是皇上的意思。可令皇贵妃能不能庆她的五十大寿,那可都是你的意思。”

婉嫔吓了一跳,睁大了眼睛盯着海兰,诧异道:“愉妃姐姐,你说什么呢?这样的话可不吉利,若是落在皇贵妃耳中,得生出多大的风波来。”海兰笑得温婉而贤淑,却看得婉嫔浑身发毛,情不自禁地向里缩了缩身子。海兰柔柔地道:“我说什么?婉嫔妹妹若是不明白,又躲什么呢?”她气定神闲地抿了一口茶,“今日与妹妹一席话,才知妹妹多年在宫中不言不语,却也装了满腔心事的。”她摸着花白的鬓角,轻声道,“赏赐归赏赐,供养归供养。皇上顾着颜面,咱们哪一日也没有被慢待。可是,生了皱纹,白了青丝,有谁正眼看过一眼呢?活在这

儿的每一日,又有哪一刻是为自己活的?生辰可以被记错,容颜可以被忘记,但是这口气,这条命呢,都是白白来这世间走了一遭么?”婉嫔似乎有些害怕,发出嘤嘤的细小的声音,像是墙角苟且偷生的蝼蚁一般,“愉妃姐姐,我活着唯唯诺诺了一辈子,哪怕慧贤皇贵妃在的时候,孝贤皇后活着的时候,还有翊坤宫娘娘,我什么人也不得罪

什么话也没乱说,我已经平平安安活了半辈子了。我什么也不求了。”“人活着没有一点儿声响,人死了更没半分动静。这样活着,和蝼蚁有什么区别?做了几十年的婉嫔,最后一次侍寝还是乾隆二十五年吧。那时候,若不是魏嬿婉利用你集齐皇上悼亡孝贤皇后的诗文,利用你动摇姐姐的地位,你又如何能有那几日的恩宠?可是呢,到头来也是徒劳。”海兰慢悠悠道,“将来死后,你会怎么被记下来。婉嫔陈氏,事乾隆潜邸。乾隆间,自答应累进婉嫔。这几个字,费不了史官多少事儿,连哪年死的都未必会写下来。嗯,来日葬在哪里呢?咱们倒是能就一辈子的伴儿,皇上在乾隆十七年就为自己建好了裕陵,二十七年妃园寝也已建成,总有咱们的一席之地,冷冰冰地就个伴儿

婉嫔畏惧地打量着笑容平静的海兰,怯生生地伸长了脖子,有些按捺不住的好奇,“你想我说些什么话?”

海兰从袖中慢慢抖出一卷薄薄的布帛,扔在她跟前,“这些年令皇贵妃做过的事,都在这儿了。你照着说就是。”那布帛仿似断了翅的鸟儿,轻悄悄扑在婉嫔身前,溅起蓬勃的浅金色的尘灰,旋在低低的空中,自由地扬起。海兰盯着她,徐徐地带着蛊惑的意味,“看一眼吧,很多事你一定也很想知道。那就看看,看一

眼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婉嫔像是被无形的绳索牢牢缚着,僵直地缩着身体,一动也不敢动,一双眼珠子瞪得老大,仿佛要将那布帛给瞪得化了似的。海兰浑不理会,只是拣了串碧玺佛珠在手,一下一下缓慢地拨动着,以指尖与

佛珠冰凉的相触声,来抵御此时此刻呼吸的绵远悠长。也不知过了多久,婉嫔终于忍不住伸出手,抖索地抖开了布帛,一字一字看下去。她的鼻息越来越重,嘴唇无声地张开,如同濒死的苟延残喘的涸辙之鲋。她陡然扬起手中的布帛,压抑着尖声道:“跟皇上

说这些话,我是活腻了。要说你自己说去!”她惊恐地看着海兰,战栗着道,“皇贵妃做的下作事再多,干我什么事呢!我才不去!”海兰薄薄的唇勾起一抹娆柔笑意,伸手亲昵地抚了抚婉嫔身上的藕荷色茧绸绣米珠团福绣球的锦袍,那领口出着细细的风毛,如它的主人一般经不得半点惊吓似的,“就算你活腻了,我还没有呢。皇后姐姐死了,永琪死了,我还活着。不只为了永琪留下的这一点骨血绵亿。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那便是只有我自己明白。我要是死了,谁还记得皇后姐姐活在这尘世上的一点一滴呢。皇后姐姐人不在了,可我

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一天天都在我脑子过一遍,我什么都记得。”

婉嫔一脸的震惊与不可置信,一只手将那布帛团抓在手心,双眼怔怔地盯着海兰灰败而憔悴的面容,痴痴道:“你便这样,这样惦记着翊坤宫娘娘?”海兰凝视着佛像前冰纹青瓷瓶里供着的一束绿梅,那雪白如蚕丝般的冰裂细纹,如同敲碎在她心上,清晰地蔓延。她甚至能听到那纹裂时刺耳的声音,绵延不断、痛彻心扉。无数的往事夹着如懿清澈的笑

容纷纷扬扬如雪花落下,晶莹而冷彻骨髓。眼底有温热的湿润,阴影里佛祖宽悯慈悲的脸容晦暗得毫不分明。她只觉得荒唐,荒唐得不可理喻。世情的混沌翻覆里,唯有如懿记得她,可是偏偏连如懿,也再不能在身边。她嘶哑着喉咙,任凭泪水潸潸而落,“我不惦记着皇后,我怎能不惦记着皇后?这一生一世,除了我的孩子,唯一惦记着我念着我的人只有皇后姐姐。婉嫔,你是最清楚的,人活一世,不过是图一个记得。有人记得你,牵挂你,念着

你,才不是孤零零地来世间走了一遭,不是么?”婉嫔的眼底闪着晶莹的泪光,那泪光里燃着阴阴的火。她身子扭曲着,几乎要夺门出去。可她的脚却定定地长在地上,跟生了根似的,她低低地压抑地叫着,“你要记得,就自己说去便是!扯上我做什么!

”海兰不疾不徐地迫近她,任由泪水肆意,口气温柔得几乎要化了,“我去?我去皇上会信么?这辈子,我就是和姐姐最要好了,任谁都知道。皇上不会信我的话,他不会信任何一个与人结党交好的人的话。

前朝是这样,后宫也是。”“可那是不成的!”婉嫔几欲泫然,紧紧地攥着海兰的袖子,靠近着她,“令皇贵妃有儿有女,每次失宠都有本事翻身。翊坤宫娘娘死后她更是独揽六宫大权!我算什么,我就是一个小小的嫔位,连大声说话

都没人听见的小小嫔位。”“旁人听不见不要紧,只要皇上听见。”海兰意味深长地凝视着她,眼底有深海玄冰般的冷光,“这样的事,只有你能试一试。”她轻轻一嗤,伸手抹去腮边的泪痕,端然收回身体坐直,“旁人听不见不要紧,

只要皇上听见。别以为皇贵妃有多么大的万千荣宠,这些年熬下来,她早已不堪一击。只要,出拳的那个人,是皇上。那便是谁也抗不过的。”

婉嫔仍是抗拒,“不!为什么不让惇妃去?她那么得宠,皇上会听她的!”

海兰微笑,那笑意轻飘飘的,“惇妃?她不过就是姐姐的一个影子。她的存在,是时时刻刻提醒着皇贵妃,姐姐并无离开这里,她依旧在皇上心上。”

婉嫔将信将疑地盯着她,呆了片刻,沉声道:“可是,我会死的。”海兰屏声静气,端端正正地坐在榻上角落的阴影里,酸枝木榻上铺着一色半旧的灰绿茵绒褥子,越发映得她像长在潮湿墙角里的青苔,阴绵绵的没有生气。看得久了,仿佛人也成了木头,呆滞而僵硬。外头想着连绵的爆竹声,噼啪,噼啪,是火药气息的热烈与绽放。那热闹是属于别人的,与她们并不相干。海兰冷笑了一声,“你这样活着,或者死了,在旁人眼里有区别么?明明你还在喘气,多少人眼里,

你就是死的!行尸走肉!和我一样!你听外头的鞭炮,那么短促还得响一声,落个动静呢。你呢,谁记得你?”婉嫔怔怔地听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爆竹喧嚣的气味散得尽了,她软弱地伏下身体,倚在海兰膝边,一下一下,死死绞着手里素绢巾子。“已经几十年了,我伺候皇上已经几十年了。这几十年里,我受过的恩宠,掰着手指也数得出来。皇上给了我位分,给了我恩养,他算不得辜负我。可是这一辈子,他有那么多女人,那么多宠妃,他从来都不会记得我吧。”她低低地呻吟一声,像是自嘲的笑,又像是悲戚的哭,“于皇上而言,我和寝殿里的一个枕头、一床被子有什么两样?用过便也用过了,抛之脑后。海兰姐姐,我只想要皇上记得我,我不想成为妃陵小小的墓穴里一个无声无息的亡魂。人人都有过恩宠,只有我是捡来的运气。我只是潜邸里小小一个侍女,偶尔被皇上宠幸了,我才能活到这宫里来,我知道自己卑微,我知道自己受了不该受的福分。可我也是女人,我也会发梦,也会痴想,我活得能被人记住

一次,一次就好。”

海兰静静地坐着,听着她呜咽的哭声,缓缓落下泪来。

那一夜,无人知道青衣简妆的婉嫔,随着李玉悄然步入养心殿,对皇帝说了什么。

红烛长照,明彻一夜。

婉嫔只是在天明时分疲倦地坐上小轿,见到等候在自己宫中的海兰,轻轻道:“我这一辈子都没对着皇上说过那么多话。可是皇上,他居然愿意听我说了那么久。”

海兰揽过她,轻声笑道:“那是因为你说的话都很好听,皇上喜欢听。”

婉嫔倦倦地将头抵在海兰肩头,“这些话都是你逼我说的。可是这样被你逼迫一次,真是痛快。我从来没有那么痛快过,我喜欢谁,讨厌谁,我都说完了。哪怕立刻被皇上拖出去砍了脑袋,我也不后悔!”

海兰沉静地抚摸着她的脸,神色从容,“你说话的声音真好听。满宫里只有你能对皇上说出那样好听的话来。皇上喜欢听你说。”婉嫔闭着眼睛,眼皮有轻微的颤抖,扇起睫毛如将欲飞翔的翅膀。她的妆容在晨光里有些许模糊地融化了,她的容颜却异常宁和,“我知道,因为我无争无斗活了半辈子,我谁也不依附,谁也不得罪,我活

得连一粒尘芥都不如。可是,我说了那么久,连我自己都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

海兰温柔地微笑着,“嗯。人活一口气,那话便是随着气儿就散了的。你不记得也好。只是皇上呢,皇上记得什么?”

婉嫔的眼皮倏地一跳,“你教的我说过便都忘记了,自己的那句,却记得牢牢的。”

海兰苍老的眉心有不安的褶皱,“你自己?你自己说了什么?”婉嫔郁郁叹息,“话再多,皇上难免不信。他问我,他看着我的眼睛问我。这些事,我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我便说,皇上,您不在意我,旁人也小瞧我,却不知越是如此,越多事我便悄悄地看得更清楚。

皇上半信半疑,便问我,那你为什么偏要到了这时候才来告诉朕?”海兰的语气温柔得如三月檐下细软夹着花雨的风,眼神却死死地盯着婉嫔的颈,如锐利的针,几乎要穿透她疲倦的身躯,“你说什么了呢?你的委屈别藏在心里,都丢给皇上去。叫他好好看看,他冷落了数

十年的女人,流的都是血泪。”暂时的静默,几乎逼仄得人透不过气来。海兰的指抚在婉嫔的肩上,有两滴温热的液体倏地坠下,从掌心湿润地擦过。她觉察到那液体的灼热,心底蓦然勾起了几丝震颤。许多年前,她也是这样依靠着另

一个人,以为这样彼此扶持着,便能度完这喧嚣而无趣的一生。却原来,她们连一生的收梢都不知零落何处,望也望不见。婉嫔闭着眼,像是怕到了极处,蜷缩在她怀里,蓦地睁开眼,直直地看着海兰,硬声道:“是。我告诉了皇上,可是我晓得,我的委屈不重要。皇上听了一时怜悯,过去便过去了。我知道皇上最怕什么,我知道。”她压低了嗓子,如吐着芯子的蛇,嘶嘶地道,“我看着皇上,我说,皇上,臣妾从前不敢说,可如今十五阿哥大了,出落得俊秀勇毅,是咱们大清未来的栋梁。臣妾拼死,也不敢不说了。”她咬了咬

牙,下了死劲一般,“我说,皇上,若来日十五阿哥成了大器,有皇贵妃这样的额娘在,来日我们大清江山,便要落入谁家了?”

海兰震惊到了极处,“你说了这样的话?”婉嫔重重地点了点头,有着难掩的惶惑,牵着她的衣袖依依道:“我知道的,今日我既开口说了这些,若不能将皇贵妃置于死地,来日还有我的活路么?与江山相比,数十载恩情算得什么?虽然这些年我从

未赢过,但事已至此,我也绝不能输了。”

海兰极力安定下自己有些紊乱的鼻息,骤然松了口气,轻轻抚着婉嫔花白蓬松的鬓发,了然笑道:“怎么?你也恨毒了皇贵妃么?”“我原本,只是为了争一口气,才说出了你教我的那些话,也当是为我,为你,为仙逝了的翊坤宫娘娘出一口恶气。因为这么多年,我做什么像什么样子,做底下的侍女有侍女的样子,做格格有格格的样子,做嫔妃有嫔妃的样子,可浑不像个人的样子,不敢说,不敢做,不敢动。如今我说得越多,才越知道,这数十年来,我心里的恨原来那么多。因为我最寂寞的年岁里,是她在皇上的温柔与缠绵里绽放得

如火如荼。”

海兰的声线柔和得几欲叫人沉醉,“皇上最忌讳的,哪里是她害了多少人,而是如何专权恣肆,目无君上。当年她害皇后姐姐的,不也是如此么?”

婉嫔微微出神,眯了双眼,“可是哪怕我这般说了,皇上也未必会信。”

海兰轻轻一笑,“不要紧。我从来不是要皇上深信不疑,我只要皇上疑心。疑心生暗鬼,皇上性子最多疑不过。多少人便死在了‘疑心’二字上,我便不信她能逃脱得了。”

婉嫔攥着海兰的青筋凸起的枯瘦的手,“海兰姐姐,如今我知道翊坤宫娘娘为什么喜欢和你一块儿了。你的手真暖和,你的话让人听着舒服。你别走,你在这儿陪陪我,咱们姐妹,就个伴儿。”

海兰看着窗外渐渐明亮的天色,好像一张女人涂得粉白的绝望的面孔,流下赤红色的眼泪。这样一日日孤独地看着日出日落,真是寂寞。

寂寞彻骨。可是身边的半老女子,何尝不是如此?自己,至少曾经有过如懿,有过永琪,有过永琪的血脉而延续的子孙代代,有过皇帝短暂却远比婉嫔长久得多的恩宠。所以她有念想,有回忆,支撑着度过每一个相

似又乏味的日子。所以,她懂得婉嫔的寂寞,那种无声的寂寞,会把人慢慢地腐蚀,腐蚀成一个个蛀洞,然后风化成幽幽深宫里一缕被风吹过的尘沙。皇帝再度见到海兰的时候,是在梅坞。这些年皇帝虽然关心永琪遗子绵亿的起居,也对海兰颇为厚待,但二人这般面对面说话,已经十数年都不曾有了。梅坞建成多年,海兰还是头一回来,她细细打量着

梅坞内的每一样布置,已然泪盈双睫。

皇帝拍拍她的肩,很是看重她的意见,“看看,喜欢这儿么?”

海兰舍不得移开目光,“梅坞,都是梅花。臣妾很喜欢。”皇帝听完这一句,很是心满意足,然而他谈论更多的,是甫出生的皇十女和孝公主。这位皇十女自在翊坤宫中出生,便得到了皇帝的无上钟爱。这样深切的慈父之情,让人恍然想起许多年前,那位同样在

翊坤宫中出生,却早夭的五公主和宜。

皇帝又提起永琪遗子绵亿的近况,唏嘘不已。末了,皇帝忽来兴致,取出一斛南洋明珠赐予海兰,那明珠颗颗有鸽子蛋大小,华泽莹然。纵使海兰曾经跟着如懿见过色色珍奇,亦是暗暗惊叹。

皇帝示意李玉将拿一斛明珠捧至海兰跟前,海兰只淡淡扫了一眼,含笑谢恩,不惊不喜。

皇帝道:“听说你成日吃斋念佛,闭门不出。延禧宫原本寒湿,不宜幽居,不如常来与朕闲话。算来潜邸里过来的人,也唯有你和婉嫔了。”

海兰笑着辞过,“臣妾年老迟钝,怕答不上皇上的话。这一斛明珠……”她若有所思,“姐姐在时,喜爱珍珠。可惜再名贵的珍珠也有珠黄之时。”

皇帝了然,“你想说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海兰浅浅微笑,“不,皇上恩泽六宫,臣妾感激不尽。听闻皇上新赐了皇贵妃一方西瓜碧玺,大若手掌。”

皇帝笑笑:“朕已命人雕琢成皇贵妃喜欢的水莲,让她拿在手中把玩。”

海兰想笑,还是矜持地抿住了嘴唇,皇帝久不曾有如此厚赏,那位皇贵妃一定很感动吧。

然而皇帝并无兴趣继续关于皇贵妃的话题,这个时节御花园里的梅花更得他的好感。海兰会意,便陪着皇帝出去。皇帝温和的眼眸扫却了正月寒朔的冷意,将一袭紫貂大氅亲手披在她肩上。海兰并未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示。皇帝对她的平静在意料之中,轻轻挽过她的手,“愉妃,陪朕往御花园走一走。”李玉明白,忙

带着宫人们退后十步,远远跟着。

冬日晴寒,天色湛蓝一碧。皇帝微微叹息,“已经有数十年了吧,你没有和朕一起走一走了。”

海兰浅浅笑,简短道:“是。”

皇帝略有歉意,“永琪英年早逝,你膝下寂寞,朕没有能多陪陪你。”

海兰恭敬而自然,“皇上为天下人操心,不必挂怀臣妾区区之身。”

皇帝驻足,静静凝视,“你仿佛从不为得宠失宠而在意。”海兰的眼睛望着地下,那连理并蒂的青石板镂刻沟壑处,积着一痕痕寒冰。天长地久,花开并蒂,也不过是僵死的冻痕,没有活气的期许。

皇帝见她只是无言,不自在地咳嗽一声,“朕知道,你不喜欢珍珠。喜欢珍珠的人,是如懿。”他这般猝然提起这个名字,让海兰有些意外。她陡然抬起脸,牵动鬓边烧蓝晶石珠花沥沥颤动。她很快镇定下来,“因为所有的珠宝之中,唯有珍珠和生命有关,让人觉得软弱。所以,皇上也不喜欢珍珠。

”皇帝颔首,“人老珠黄,有生命的东西,总是容易消逝萎败。朕也会老,所以海兰,朕喜欢长久的光耀的东西。可以提醒着,至少有不变的东西。”他停一停,“朕赏赐珍珠给你,是觉得,如懿喜欢的东西,

你总该会喜欢。”

海兰无谓地笑了笑,“也不一定。比如姐姐喜欢皇上,臣妾却不是。”

这样大胆而无谓的言语,连皇帝也不觉变了变色,颇不自在。海兰温然欠身,眸色澄净,“臣妾敬慕皇上,姐姐喜欢皇上。这是最大的不同。”

皇帝凝神须臾,轻轻一嗤,叹然道:“是。如懿如果懂得自下而上的敬慕,而不只是喜欢,或许她与朕也不致如此。”

长街的风吹得海兰半边脸发僵,她紧了紧身上软糯温实的大氅,紫貂的毛尖上出着银毫,软软地拂在面上,像曾经,她温柔地扶持着自己的手。那一刻,她几乎要落下泪来,却惊诧地发现,她原来并不惯于在这个男人面前落泪。她微微哽咽,“臣妾以为皇上永远不会想起姐姐,永远那么憎恶她。可皇上却没想过,当年您喜欢姐姐,也是因为姐姐喜

欢您。”“朕,并不憎恶如懿。”他的声音极轻,在自由穿越的风声里有些模糊难辨,“朕只是不能接受,到了最末,朕与如懿,都改变了最初的模样。”他抚一抚她的肩膀,“海兰,谢谢你一直为她。所以那斛珍珠,

你便留着,就当为她。”海兰轻声谢恩,从怀中取出一枚红宝石粉的戒指,低柔道:“这枚戒指是姐姐当年命臣妾去赐死凌云彻时,凌云彻握在手里不肯放的。姐姐从没有这样不精致名贵的东西,臣妾很想知道,当年皇上认定姐姐

与凌云彻有私,是否是因为这枚戒指?臣妾不敢问姐姐,只得自己藏了。如今,只当还给皇上吧。”“是有些眼熟。”皇帝接过,托在掌心。他盯了片刻,似乎在极力思索着什么。有眸中片段的记忆加深了他已有的疑心。这枚戒指,曾经长久地出现在一个女子手上。而似乎是凌云彻死后,那双手上再没有

了这枚戒指。

呵,他深切地记得,昨夜婉嫔的期期艾艾里,有那么一句,皇贵妃与凌云彻有私,却嫁祸乌拉那拉氏。而之后到来的那人,也并未否认。

那么这枚戒指,算不算一个铁证。

皇帝翻过来,看见戒指背面的痕迹,心下一阵冷然,口角却是微笑:“呵,是嬿婉。燕舞云间。愉妃,你是早知道了,所以给朕看这么个铁证,是么?”

海兰静静道:“皇上认定姐姐与凌云彻有私,误会了多年。”

皇帝将那戒指握在掌心:“朕明白了。今儿是什么日子?”

海兰看了看月色清寒,“正月二十八,还有二十日,就是姐姐与皇上彻底生分的日子了。”

皇帝的眉间有些黯然微微摇首:“是啊。一晃十年了。朕记得如懿去世之时,是四十九岁。”

海兰走近两步,轻轻微笑:“皇贵妃过了生辰,也是四十九岁了呢。今年她的五十大寿,不知会如何操办?”皇帝微笑,眼底却有一抹凛冽闪过:“是吗?皇贵妃的寿数,未必就及得过如懿呢。”他一语如玩笑,倒是展臂替她兜上大氅的风帽,柔和地笑了笑,“回去吧。朕也走了,这儿过去,还能顺道看看婉嫔,朕

也许久没见她了。”

这是难得的温柔,也算某种难以言喻的释然,她恭谨地目送皇帝离去,左手蜷在袖中,死死抓着一枚金累丝嵌珍珠绿松石蝶舞梅花香囊。许久,她才骤然想起,皇帝忘记从她身上取走那件大氅。

海兰这般想着,忽而念及婉茵,她最想见的人,已经来了呢。

钟粹宫自纯惠皇贵妃过身,唯有婉嫔寄身其中。数十载光阴匆匆,她安静而寂寞地活着,活得长久而不被打扰,如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沾染上了尘埃苍旧的气息。皇帝缓步走进来时,婉茵正在专心致志地伏案画画。直到同样老迈的侍女顺心转身去添水,才看见了在门边含笑而立的帝王。顺心久未见皇帝来此,一时未曾反应过来,不觉惊惶行礼,“皇上……怎么是皇

上……”

婉茵心无旁骛,细细描摹着笔下男子的侧颜,连眉毛也未曾抬起,只是轻声细语,“顺心不要胡说,皇上很多年没来钟粹宫了。”

顺心连忙道:“小主,小主,真是皇上。皇上来看您了。”

婉茵吃惊地抬起头,手中的画笔一落,墨汁染花了柔软的宣纸。婉茵喜极而泣:“皇上,怎么会是您?”

皇帝含笑踱步而进,温言道:“朕说了,得空会来瞧你。婉嫔,这么些年,你就躲在这儿画画?”

婉茵大为不好意思,想要伸手去掩那画像,可那厚厚一沓纸张,哪里掩得去?倒是皇帝手快,已经细细翻阅起来,越是翻看,越是触动:“画的都是朕,年轻的,年老的。婉嫔,你画得真像。”

这一句话,几乎勾落了婉茵的眼泪。她眼底泪花如雪,轻声道:“画了一辈子了,熟能生巧。”

皇帝放下手中画像,不觉长叹:“婉嫔啊婉嫔,这么多年,朕没有顾及你,实在是有负于你。从今往后,朕会好好待你的。”

婉茵身子一震,不觉热泪长流,一时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皇帝笑着抚过她的脸颊,“怎么?朕吓着你了?”

婉茵自知失礼,连连摇头,脸上笑意渐浓,泪却止不住落下,显得狼狈不已。好容易安静下来,婉茵才小心翼翼道:“皇上,臣妾有一个请求,您能不能坐在臣妾跟前,让臣妾画一画您?”

皇帝诧异:“朕都来了。你还要画么?”

婉茵痴痴地望着皇帝:“皇上,臣妾第一回,离您那么近地画您。不是凭自己的印象和记忆来画……”

一语未完,皇帝亦动容,眼见殿阁内一应朴素,便往那榻上端坐,牵过婉茵的手,沉沉道:“好,朕让你好好画。以后都让你好好画吧。”

婉茵心头激动,想要说什么,却不自觉地深拜下去,倚靠在皇帝膝上,再不肯放手。

皇帝摸了摸她妆点素净的发髻,轻声道:“婉嫔,你最远离是非,朕一直没想到,会是你如此留心,告诉朕这一切。”

婉茵的眼底有热泪涌动,她歉然道:“昔年臣妾曾被皇贵妃怂恿,使得翊坤宫娘娘伤心。这是臣妾欠了她的,臣妾要还。”

皇帝笑意酸涩,“欠了如懿?呵,欠她最多的人是……”

婉茵仰起头,不再年轻的脸庞满是泪水,“皇上,皇上,臣妾自知卑微,能得您一幸是一生最大的幸事。臣妾一直盼望着,您能回头看见臣妾,只要一眼,一眼就好。”

皇帝心底蓦地一软,柔声道:“会的。婉嫔,你与朕都已老去,咱们会相携到老的。”

婉茵想说什么,喉头一热,化作一声低低的呜咽,轻散在风中。

天色已然明朗,皇帝坐在太后跟前,亲热地递上一盏参茶,“皇额娘,天寒难耐,您得格外保重身子。”太后年纪很大了,越发慈祥,看着皇帝笑意吟吟。这些年来,太后早已不管后宫中事,前朝之事更是听也不肯多听一句,只是赏花养鸟,游园听戏,每日逍遥度日,十分安闲。这一来,皇帝也更放心,二

人逐渐亲近,母子情分倒渐渐浓厚起来。再加之皇帝有补报之心,对太后极尽恩养,每逢大寿更是加尊号、奉厚礼,操办隆重,天下同喜。这些功夫下来,彼此更见和睦。

此刻太后眯着眼听皇帝说完,便问:“你一问,她倒都说了?这么看倒也不是忠仆,怎么肯对你竹筒倒豆子一并都说了?”

皇帝眉间有阴沉之色,“澜翠身死,她就吓怕了。总觉得自己知道太多,命不久矣。便将这几十年的龌龊事,一并说了。”

太后默然片刻,叹道:“午后倒是永璂来给哀家请安,这孩子,总是闷闷的。”

皇帝也是感伤:“没了额娘,性子越发内向了。”他想一想,还是问,“皇额娘,儿子正好想问您,若是做额娘的实在卑劣,而儿女辈却出色,该如何处置?”

太后打量皇帝一眼:“当初汉武帝欲立刘弗陵为帝,弗陵之母钩弋夫人年少多媚。汉武帝怕子少而母壮,再现吕氏之祸,下令去母留子。汉武帝的举措虽然决绝,但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皇帝这才微现松弛之色:“皇额娘说得是。儿子也是这个意思。”太后眼底有太多沉重的复杂,“哀家活到这个岁数,什么都看淡了。人活一世,享过享不尽的荣华,受过咬碎牙根的委屈。还有什么放不下的。皇帝,咱们母子都是高寿的命相,积德养福,早日放下介怀之

事才好。”皇帝缓一口气,沉声道:“等事儿一并了了,才是真正放下。有些人的心太大了。儿子还在呢,就借着儿女婚事几度弄权。儿子想着她出身寒微,急欲找些依傍,也不说什么。可如今有些龌龊事她自己做了

还把脏水泼了别人。儿子倒觉得,这样的额娘,如何教出汉昭帝这样的明君呢?”

太后微微点头,伸手拨弄着瓶中一枝晚梅,似叹非叹:“这么多年,是该收拾收拾了。”皇帝唇角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伸手抚摸着那枝条遒劲的花朵,神色却犀冷如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