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全6册) > 第十章 冷苑

后宫如懿传(全6册) 第十章 冷苑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8:22: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后宫如懿传(全6册) !

如懿独自坐在殿中,看着黄铜镜中自己的容颜,居然已经是憔悴如斯。延禧宫中的宫人被撤去了大半,连香炉里的香烟冷了,也没有人再来更换。只剩下一把冰冷的死灰,如同她的心一般,散碎成齑粉,

不知哪一阵风来,就散得不见踪影了。海兰悄无声息地走进来,替她挽好散落的发髻,整了整疏散的珠钗,缓声道:“姐姐切莫心灰意冷,皇上只是降姐姐为贵人,可见心中还是有姐姐的。这件事虽然看似证据确凿,但并非没有一点可疑之处,

等到皇上想明白了,就会恢复姐姐位分,放姐姐出去了。”

如懿缓缓地摇头:“没用了。”

的确是没用了。所谓的证人,小禄子已经死了,他的死更像是源于她的逼迫。而唯一活着的最有力的证人,只剩下了阿箬。

海兰正欲说话:“那么阿箬……”如懿凄然一笑:“你也觉得阿箬劝得回头?今日她在长春宫能够如此犀利冷静地说出那番话,说得那么滴水不漏,我便已经知道,阿箬会是置我于死地的一剂砒霜。你要砒霜变良药,如何可能?而且如今她

已经在养心殿行走伺候,谁再要接近她,都不是易事了。”

海兰犹豫道:“可是如今,的确只有阿箬一个证人了。我猜皇上的意思,可能是不想她也和小禄子一样骤死,所以留在养心殿中。”

如懿心灰意冷道:“是什么都好了。这丫头一直心高气傲,我却不知道她还有这样的本事,竟然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与人勾结做下了这等好事!”

海兰见四下里冷冷清清的,并无旁人伺候在侧,便道:“姐姐以为,阿箬是和谁勾结?”

如懿沉吟着道:“皇后娘娘有皇子和公主,又掌位六宫,按理说并不需除去这两个孩子。”

“但玫贵人盛宠,怡贵人的孩子又被认为是大贵之胎,不能不防。”

“慧贵妃一直与玫贵人不睦,实在有可能是她害的玫贵人。但是怡贵人与慧贵妃一直也没有冲突。”海兰沉吟道:“可是若以两位龙胎之死打击姐姐,慧贵妃一定做得出。而嘉贵人的恩宠一直与姐姐和慧贵妃相当,哪怕慧贵妃被皇上冷落之后,她都能和姐姐平分春色,今日又恰到好处提出自己怀有身孕,

让皇上转怒为喜,恐怕嘉贵人也不简单。”

如懿自嘲地笑笑:“宫中生存,有谁又是简单的?是我自己技不如人,才会受此算计。”

海兰急道:“那还有小福子呢,他是小禄子的弟弟,难道什么都不知情?”

如懿道:“慎刑司查问过了,的确是问不出什么。”她望向院中,中庭的桃花怡然而开,灿烂如凝霞敷锦,散漫开一天一地。一阵风过,连吹来的气息都是甜的。院子里晴丝袅袅,春光骀荡,这样好的时候,她却宫门深闭,只看着黄昏暮色无可阻挡地自远

处逼近,无处可逃。

外头有极轻的人语声,那是怡贵人宫中的宫人在搬离延禧宫,她看着海兰道:“你也要搬走了么?”

海兰道:“我求过皇上,暂居延禧宫陪伴姐姐。”

如懿神色凄苦,握住她的手道:“何必?这次不比禁足,你还能出去。陪我住在这里,等于是陪我一起幽禁,葬送了自己。”

海兰眼底都是泪,只是坐在她身前,诚挚道:“妹妹人傻,又愚笨不懂得周旋,即便能出去,也不过任人欺凌罢了,情愿守着姐姐。”如懿握着海兰冰凉的手,哽咽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忽然,帘下闪过一点响动,如懿转过脸去,却见怡贵人一身素服,头上只别了一支素银如意钗并几点雪白珠花,站在帘下,单薄得几如一枝孱孱在二月

冷风中的瘦柳。她脸上的肉几乎都干透了,脸颊深深地凹陷下去,唯有一双干枯的眼,黑得让人生出怕意。她一步一步缓缓走近,声音轻得仿似一缕幽魂:“娴贵人,看着你跟海兰姐姐这样情好友善,我便想起你照顾我的那段时日,真的是对我很好很好。可是娴贵人,你为何要这样虚情假意,一定不肯放过我的

孩子!如果你不喜欢我承宠,你告诉我就是了,为什么要害我的孩子!”

她步步逼近,语中的凄厉之意越来越盛,终于在接近如懿的那一刻,伸出手狠狠扼住了她的脖子。海兰一时不防她如此,立刻伸手去拽,口中大呼道:“来人!快来人!”不想怡贵人瘦弱至此,力气却极大,海兰根本拉不开。如懿只觉得喉头一阵阵痛得发紧,几乎喘不过气来了。她拼命伸手去掰开怡贵人的手指,好容易和海兰一起用力掰开了她一只手,却见怡贵人一把拔

下头上的银钗狠狠向她刺来。那银钗的一头磨得极其锋利,显然怡贵人是有备而来,眼看那银钗的锋尖避无可避,朝着如懿面门直刺而下,海兰伸手一把挡住了钗尖,将自己的手臂横贯其下。

沉闷的一声痛呼,有鲜红的血一瞬间迸开,落在如懿的面上,温热而芬芳。怡贵人似乎也被那血吓住了,一时行动有些滞缓,便被扑进的宫人们一拥而上拉开了。如懿赶忙握住海兰的手臂细看,只见雪白如藕的臂膊上,一条深深的血痕从手肘到手腕直划而下,鲜血涌出处皮肉翻

起,触目惊心。

如懿慌不迭地喊起来:“传太医,快传太医!”

怡贵人被蜂拥的人群拖了出去,口中犹自念念不绝,不住地咒骂哭泣。海兰手臂上不断有鲜红的血液滴落,惢心忙捧了纱布来,如懿急道:“太医不知什么时候过来,我先替你缠上止住血。”

海兰痛得眼中泛起泪光,却极力忍耐着道:“姐姐别怕,一点皮肉伤而已。倒是姐姐你,没被怡贵人吓着吧?”

如懿心疼道:“你都这样了,我能比这个更怕么?”

海兰强笑着安慰道:“没事,一点皮肉伤而已,没有伤及筋骨就好。”

如懿的泪一滴滴落下,洇在纱布上,衬着不断沁出的鲜血,似绽出一小朵一小朵艳色的梅花:“可是伤得这样深,一定会留疤了。”

海兰忍着疼,微笑道:“即便留疤,也比伤了姐姐的性命值得,是不是?”如懿的喉头隐隐还残留着被怡贵人扼过的痛,然而此刻,却被更深更重的感动填满了。是,这几日来的风波迭起,让她身心俱疲,无力抵抗,可是还有海兰。幸好,还有海兰,容得她在凄苦的宫中有人相

依为命,彼此依靠。

怡贵人的死是在三日之后,因为积郁过度,加上腹中孩子的残体没有完全清除,过量催产残余的红花牛膝汤让她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撒手而去。

据说,她死的时候,眼睛都没有闭上,只以布满血丝的双眼,无语望向苍天。

她的死,让原本稍稍平静的后宫再度沸腾起来。

消息传到养心殿的时候,皇帝正在批阅奏折。阿箬换了御前宫女的服饰,虽然不比在延禧宫时华贵,却别有一种在御前伺候的气韵隐隐透出。

阿箬见皇帝只是奋笔疾书,便捧了一小碟点心和茶水进来,不动声色地向李玉努了努嘴。李玉知道她在御前伺候之后颇得皇帝另眼相看,也不知如懿情形到底如何,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便退到了殿外。阿箬小心翼翼将茶点放在皇帝跟前,便悄无声息地替皇帝研起墨来,她的手势极轻,手腕运力,墨汁磨得浓淡恰到好处,一星也未溅出来。皇帝蘸了蘸墨笑道:“难怪古人说要让闺秀少女来磨墨,红袖添香

自然是一种乐趣,但也唯有你们才能用力适度,磨出不涩不枯带光泽的墨汁来。”

阿箬盈盈一笑:“皇上夸奖了。奴婢不过是为娴妃娘娘……不,是为娴贵人磨墨久了,熟能生巧而已。”她自悔失言,有些畏惧地看着皇帝:“奴婢失言了。”

皇帝只是一笑:“是么?朕喜欢听你说话,更喜欢你的熟能生巧。”

阿箬羞涩一笑:“奴婢笨笨的,怕说错了话惹皇上不高兴。”

皇帝的眼角带了轻俏的笑意,是薄薄的桃花色,如同窗外的春色一般明媚:“怎么会?你说什么,朕都喜欢。”

阿箬脸上浮起红云,还是忍不住道:“皇上这么说,可是因为爱屋及乌?”

皇帝微微一怔:“什么爱屋及乌?”

阿箬绞着手指,低低道:“皇上爱惜娴贵人,不舍得重责。因为爱惜娴贵人,所以连昔日在她身边伺候的小乌鸦,也就是奴婢,也连着得了些怜惜。”

皇帝的笑意微微淡下去:“当日你仗义执言之后,宫里还会有人把你当做是娴贵人身边的小乌鸦么?你就是你,乌拉那拉氏就是乌拉那拉氏,彼此早不相干了。”

阿箬低首道:“是。那皇上不觉得奴婢是背主弃信之人么?”

皇帝眼底有深邃的墨色,几乎能望到人的心底去:“只要你是仗义执言,不违背本心,没有人会觉得你背主弃信。”

阿箬暗暗地松一口气,朝皇帝露出一个极明丽的笑容。她正盈盈望着皇帝,李玉进来道:“皇上。”

皇帝从他的面上探寻到一丝惊慌的意味,沉声道:“什么事?”

李玉战战兢兢道:“景阳宫来报,怡贵人产后失调,死胎余毒未清,方才已经殁了。”

皇帝的神色变了又变,末了眼角沁出一点泪意,叹息道:“真是可惜了。去告诉皇后,怡贵人追封为怡嫔,一切丧仪按嫔位安置,让皇后好好操办。”

李玉答应着去了,阿箬忙递了茶到皇帝手中道:“怡嫔娘娘真是可怜,孩子没了之后情绪还那么激动,想跑去杀了娴贵人,结果累了自己红颜早逝,真当是可怜。”

皇帝淡淡道:“乌拉那拉氏是咎由自取,还累得海贵人也受了伤。”

阿箬乖巧道:“皇上别生气。幸好现在嘉贵人也有了身孕,在臻祥馆养得好好的,皇上放心就是。”

皇帝嗤地一笑:“你总惦记着别人,那你自己呢?”

阿箬痴痴一笑,别过身去道:“皇上取笑奴婢呢,奴婢有什么好惦记的。”

皇帝取过她捧来的糕点咬了一口:“好甜。”

阿箬忙道:“奴婢记得皇上喜欢吃玫瑰花瓣糖蒸的菱粉糕,所以特意下厨做了一盘,不知皇上喜不喜欢?”

皇帝笑吟吟望住她,一把捉住她的手道:“你还说你不惦记着,连朕喜欢吃什么都记在了心上。”

阿箬羞得满面绯红,忙低下头娇怯怯道:“皇上……”

皇帝在她手上轻轻一吻,笑道:“好甜。”阿箬越发不好意思,只觉得一颗心怦怦地跳着,几乎有些晕眩。她盼了那么久,渴望了那么久,原来只要稍一用力,就可以伸手攀到了。殿外的花香无孔不入地钻进来,带着甜腻而熏人欲醉的气味,不依不饶地缠上身来。皇帝吻着她的耳畔,低声道:“你阿玛现如今在高斌手下,跟着他颇有出息,不仅治水出色,这个知府也当得有声有色。朕也不想在宫里委屈了你……朕打算封你为常在,就住在嘉嫔的启

祥宫。封号……为慎。”

阿箬受宠若惊,只觉得身上的力气一点一点都被抽去了,只是娇慵无力地瘫在皇上怀中,双手一点一点攀上他的颈,像在寻着最后的依靠似的:“有皇上的眷顾,臣妾一点也不委屈。”

圣旨传遍六宫的时候,便是说因嘉贵人有孕,晋封为嘉嫔。阿箬因在养心殿照顾嘉嫔有功,又能柔顺侍上,封为慎常在。

皇后看着圣旨只是一笑,向陪坐一旁赏花的慧贵妃道:“不承想这个丫头这么有出息。”

慧贵妃微微有些不悦:“祖制宫女册封要从官女子起,她倒好,一步登天了。”“那不是也要有妹妹抬举么?”皇后折下一朵暗红瑞香花别在衣襟上,“阿箬的阿玛在妹妹的父亲麾下做事,听说颇有才干,他的女儿在宫里能不格外伶俐么?一个眼错没看见,就被皇上调到了御前伺候,指

不定怎么伸着胳膊扑棱着翅膀在皇上面前飞呢。祖制也是从前的皇上定的,如今的皇上改一改,也没什么了不得。”

慧贵妃替皇后正了正衣襟上的瑞香花,狠狠掐下一片多余的花叶:“再怎么会扑棱,也不过是一个常在,臣妾不信她还能飞上了天去。真要不识好歹,翅膀是怎么安上去的,就怎么给她卸下来。”皇后微微一笑,拈过一朵瑞香递到慧贵妃手中,笑道:“古语云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谓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有这样祥瑞的花在手,妹妹已然是胜券在握,

不必做无谓的担心了。咱们还是花点心思,将怡嫔的后事料理妥当,也让皇上可以稍稍安慰吧。”次日面见太后的时候,皇后将怡嫔身前死后所有事一一叙述,无不详尽。太后倚在暖阁的榻上,伸手抚摸着青瓷美人觚里插着的几枝新开的粉紫色丁香花:“皇后看看,福珈替哀家插的这一盆丁香花,如何

啊?”

皇后正回禀宫中事宜,突然听得太后这一句,忙赔笑道:“福姑姑伺候太后多年,深知太后心意,这盆丁香花一定很合太后的心意。”

太后微微摇头,淡淡道:“福珈,拿剪子来。”

福珈奉上银剪子,太后剪去多余的几枝,道:“如今看着便清爽多了。”

皇后忙道:“儿臣的眼力远不及皇额娘,所以竟看不出来那几枝花枝多余。”太后淡淡一笑:“皇后,你知道本宫为什么喜欢这盆丁香花么?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花开二色,有紫有白,就好比宫中有人得宠高兴,便有人失宠伤心。这次的事玫贵人痛失胎儿,怡嫔

母子俱亡,便连娴贵人也受了责罚幽禁在延禧宫中。可是这边伤心欲绝,那边慎常在就跃上龙门,一朝得宠。嘉嫔也身怀龙种,备受尊崇。但皇后你有没有想过,如此一来,宫中就失却了平衡之道了。”

皇后忙躬身道:“儿臣恭听皇额娘教训。”

太后和颜悦色道:“嘉嫔有喜自然是值得高兴,玫贵人失子也的确让人伤心。娴贵人固然被幽禁,但慧贵妃一直未再得到宠爱,被皇上冷落。这个中的平衡之道,皇后你要好好掂量掂量。”

皇后眼中凌波微动,道:“儿臣会向皇上建议,晋封玫贵人为玫嫔稍作安慰。至于慧贵妃,她位分已高,不宜即刻再进封,儿臣会安排慧贵妃再度侍寝,以免嘉嫔有孕不便伺候,让皇上备感寂寞。”太后微笑道:“皇后能如此,哀家很是欣慰。”她话锋突然一转:“但是海贵人无错却与娴贵人一同幽禁,而娴贵人罪孽深重,仅仅得此责罚,哀家实在是为两位枉死的皇孙感到可惜。皇后,这些话你便替哀

家告诉皇上吧。”

皇后略露为难之色,道:“回禀皇额娘,不是臣妾不敢告诉皇上,但只怕皇上一时心软,顾念旧情……”太后语气森冷,与外头的明丽春色毫不相符,只道:“皇上固然顾念旧情,但哀家的皇孙也不能白白枉死。那就传哀家的旨意,娴贵人乌拉那拉氏谋害皇嗣,罪无可恕,着废为庶人,终身幽居冷宫。哀家倒

要看看,哀家要她生不如死,谁敢拦着!”

皇后微微一凛,忙道:“皇太后懿旨,臣妾遵命。”皇后去请命时,慎常在正在一旁红袖添香,喜乐娱情。纯嫔与海兰亦守在一旁相伴,众人见了皇后来连忙离了皇帝,恭恭敬敬请了安,半分也不敢骄矜。皇后将太后所言一一回禀,皇帝倒也无一不准,但

说到如懿之事时,皇帝冷然一笑:“还是皇额娘有决断。朕顾念着她抚养大阿哥,一时还未下狠心。既然皇额娘这样说,那自然是好的。”他扬声唤道:“李玉,你便按皇后所言,传旨下去。”

皇后道:“那大阿哥……”

皇帝微微蹙眉:“大阿哥便交给纯嫔带着吧。纯嫔生养过孩子,理应会管教些。”纯嫔听了,连忙起身谢过。

皇后连忙道:“是,那臣妾预备下去,明日就将乌拉那拉氏移去冷宫居住。只是……”

阿箬轻轻地为皇帝捶着肩,娇声道:“这样也好。眼不见为净,省得皇上想起了就要生气。”

皇后拈了绢子道:“只是……乌拉那拉氏虽然有差错,但皇上念在旧情,关几日就会把妹妹放出来的,让妹妹安心去待几天思过就是。”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不动声色道:“几天?若无朕的旨意,乌拉那拉氏终身不得出冷宫别院半步。”

皇帝话音刚落,海兰脸色煞白,差点晕了过去。海兰身边的叶心机灵,一把扶住了海兰。

海兰忍不住跪下,膝行上前,磕了个头道:“皇上开恩,请念在姐姐在潜邸时就尽心伺候皇上,不敢有一丝懈怠的份上,还请皇上不要把姐姐赶去冷宫吧。”

纯嫔亦道:“是啊。皇上哪怕要罚月银要责打,都比把乌拉那拉氏一辈子孤零零扔在那儿好啊。”皇帝看也不看纯嫔,只淡淡道:“跟着朕从潜邸过来的嫔妃不少,若都像乌拉那拉氏一般骄纵恣肆,敢蓄意谋害旁人,朕以后如何管治后宫前朝。你们若再求,就和她一并关进去。到时候永璋没有额娘照管

你也别怪朕狠心。”

纯嫔吓得冷汗涔涔,跪在地上不敢言语。海兰还要再说,纯嫔赶紧拉住了她,摇了摇头。

皇后欠身,淡然道:“皇上三思,如懿妹妹到底陪伴皇上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皇帝散漫地看皇后一眼,微笑道:“乌拉那拉氏有罪当罚,是皇后向朕提出。如今皇额娘也发了话,皇后却要朕宽恕,皇后贤德是贤德,却未免太出尔反尔,难以服众了。”

皇后神色一惊,连忙屈膝:“臣妾糊涂,还请皇上恕罪。”

皇帝道:“起来。”

皇后这不敢多言,微微敛容正要退下,却听殿外有童声响起,却是在背诵一首诗。

“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天下不闻歌楚些,帐中唯见叹虞兮。故乡三户终何在?千载乌江不洗悲。”

那童声反复响起,却只是背诵这首诗。

皇后侧耳细听,道:“仿佛是大阿哥的声音,在背诵皇上的御诗。”

皇帝眉心微微一动,转过脸不悦道:“前些日子永璜背了这首御诗给朕听,朕还夸奖了他几句。如今倒越发懂得取巧了。”

皇后忙道:“小孩子家,哪里有这些心机。皇上切莫错怪了他。”

皇帝听了一会儿,终究不忍道:“传他进来吧。”

永璜倒也乖觉,进来了便磕头道:“给皇阿玛请安,给皇额娘请安,给慎常在请安。”

按照规矩,皇子与公主称呼除皇后与生母之外的庶母皆以“娘娘”相称,如今只呼慎常在的位分,而不唤一句“慎娘娘”,显然并非不懂得规矩,而是不屑如此尊称而已。

皇帝便带了几分不豫之色,道:“越发没有规矩了。”

阿箬强笑道:“臣妾原本就是伺候大阿哥养母的宫女,大阿哥不肯按规矩称呼,也是情有可原。”

皇帝指着永璜便道:“这个样子,和乌拉那拉氏一模一样,朕真是后悔把你交给了她抚养。”大阿哥忍着泪,倔强道:“儿子受母亲抚养,母亲百般教导只是要儿子学好,从未教坏过儿子。不知皇阿玛此言从何而出。今日儿子背诵的御诗乃是母亲亲口教导,母亲时时刻刻把皇阿玛记在心上,又疼爱

儿子,怎么会残害皇阿玛的其他子嗣。其中必有冤情,还请皇阿玛明察。”

皇帝连连冷笑道:“反了!真是反了!连朕的亲生儿子都被她蛊惑,口口声声向着她!”

阿箬忙跪下道:“皇上息怒。大阿哥养在延禧宫的时候,乌拉那拉氏百般笼络讨好,其实并非真心疼爱大阿哥,而是借机邀宠,更是为了她一己私心,想要‘招弟’。”

“招弟?”皇后诧异道,“什么是招弟?”

“就是民间传言,收养一个男孩后,自己也会在不久之后有孕诞下一个男孩。”

皇后惊诧道:“你是说,就是因为如此,当日乌拉那拉氏才会与慧贵妃相争,故意要抚养大阿哥?”皇帝伸手将桌上的茶点挥落,怒道:“这就是你口口声声要求情的母亲,以后你不必跟着她,就由纯嫔来抚养你。朕告诉你,也告诉所有人,都听着,以后朕不许任何人为乌拉那拉氏求情,若有违背,就和她一起去冷宫待着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