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后宫如懿传(全6册) > 第二十三章 火焚

后宫如懿传(全6册) 第二十三章 火焚

作者:流潋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8:22:3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后宫如懿传(全6册) !

如懿并没有想到火会突然一下烧起来。一开始,她不过是和冷宫那班妇人一般,站在各自的廊下,看着烟火满天,缭乱夜空。这一夜的风正好是吹向冷宫的方向,把原本遥远而璀璨的烟火在空中带得更近

她们一些。真是现世的繁华,虽然越发衬出她们的孤清寒苦,可还是忍不住去看,去向往。

如懿自嘲地笑笑,哪怕被禁闭在此这么长的时日,但红尘万丈,浮世虚华,她从未自心底放下过。

第一年的心如死灰,第二年的隐忍后激发的心志,到了第三年,她反而有些和缓。虽然,走出这个困笼的念头日复一日地强烈,可是她明白,一切急不来。

就如冬日里手上脚上的冻疮,夏日里满背的痱子与蚊包,知道必须得过了这个季节,才会好起来。

惢心走过来,嗔着道:“小主,今晚本来是凌云彻和赵九宵当值的,奴婢还想叫他们一起看烟花呢。谁知道那俩偷懒的家伙,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连个人影也没有。”

如懿笑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也难为他们年年岁岁都守在这儿,由得他们去吧。”那火苗,就是她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嗤”地燃起来的,毫无预警地,几乎是整个屋顶,都轰地燃烧起来,那火势之快,几乎是窜到哪里哪里就烧了起来。冷宫里阴湿霉冷,那火势却毫不受阻,燃起一股焦

霉的味道。惢心大惊,立刻将如懿护在了身后,大呼道:“来人哪!来人哪!失火了!”满宫里的女人们都着了慌,有几个聪明的,便先抢到了院子里,赶紧去看水缸里有没有积着的水。宫中为防失火,也为了蓄积天雨,总是在院子里和殿前的廊下放置些铜缸,女人们被这愈演愈烈的大火吓坏了,忙不迭伸手捞起缸中的瓢舀了水一勺一勺泼出去,奈何地上墙上都已着了火,加之许久不曾下雨,缸里本来就没多少水。如懿冲到门前,大力拍击着宫门道:“救人啊!救人啊!有人在吗?有人吗?

她喊了几句,便被滚滚的浓烟呛住了嗓子。凌云彻远远站在庑房门外,和赵九宵、张宝铁、包圆一起垂着手跟在头领李金柱身后。

赵九宵看着火势越来越大,踌躇着道:“头儿!这火烧成这样,咱们真不去救人吗?万一那帮女人全烧死在了里面……”李金柱一脸肃杀,按着腰间的长刀,道:“她们活着的时候就是先帝和当今厌弃的女人,吃着食粮,费着衣着,活得也不体面,倒不如一把火烧死了,一了百了。咱们哥儿也落得清静,不必在这冷宫外受罪

熬苦了。”

包圆道:“头儿的意思是……”

李金柱瞥了包圆和张宝铁一眼:“冷宫都没了,还要咱们这些冷宫的侍卫做什么?自然有更好的去处了。”

赵九宵仍是有些害怕:“可是若上头怪罪下来,冷宫失火丧命,也是不小的罪名啊!”李金柱仰头看着这火势,沉着脸道:“在宫里当差久了,你们好歹也有点眼色,长点见识。你看看这火起来的样子,要不是有人先预备下的,冷宫这地方,能起这么大的火么?你再想想这宫里,有几个人敢

烧了冷宫的。便是那样的身份,咱们就得罪不起,若再坏了别人的好事,这脑袋就不在自己脖子上了。”赵九宵有些怯怯的,听着冷宫里惊惧的哀号声越来越凄厉,忙用袖子堵住了耳朵,不敢再听。凌云彻双手紧紧握着刀把,下意识地往前走了一步,因为他分明听见,有人在唤他的名字,向他呼号求救。他紧紧攥着刀把的手,手背上青筋暴突,那是小主的声音,还是惢心?他一时辨不出来,只知道她们一定是怕极了,才会这样喊着自己的名字求救。他忍不住又走上前一步,李金柱横了他一眼:“上次被人打

成那样,还不记得教训么?在这宫里待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是你惹不起的主儿。”凌云彻咬了咬牙,跪下道:“头儿,您仔细想想。咱们不能不去救人哪。冷宫里的女人不多,就那十几二十个,没人看得上她们。可真要是死了,头一个罪名便是落在咱们五个人身上。哪怕您说的主儿咱们

惹不起,但宫里任何一个主儿怪罪下来,咱们更惹不起。到时候冷宫一把火,再加上咱们兄弟五个的脑袋,就真的是死无对证了。”

张宝铁看了看凌云彻,再看了看李金柱,有些拿不定主意:“头儿,小凌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毕竟这事不是上头吩咐下来不要咱们理会的。那个……”

凌云彻恳求道:“头儿,旁人也罢了。最近进来的那个,是孝敬宪皇后的侄女儿,虽然是失宠了皇上不要她了,可到底是皇亲国戚,真出了事儿咱们也扛不起啊。”

李金柱显然也是被说动了,却迟疑着不肯再发话。凌云彻听着里头的叫声越来越惨烈,再也忍不住,起身抱了一桶水便冲了出去。赵九宵犹豫片刻,也跟着闯了出去。

张宝铁一惊,张了张嘴:“头儿……他们……”

李金柱摇头道:“他不听劝,也没办法。只是今晚是他们俩当值,要真出事了他们是首当其冲,去便去吧。这样也好,万一得罪了哪一边,咱们都不会死绝了。”凌云彻好容易打开了冷宫的大门,一闯进去几乎是吓了一大跳。因着廊下堆着草垛,门窗又朽烂了,烧得最厉害。浓烟滚滚中,他绊倒了几个人,衣角头发都着了火了,他吓得半死,赶紧把那桶水洒了点在她们身上,一边咳嗽着呛着烟,一边往里头搜寻如懿和惢心的踪影。他寻了半日,只见如懿和惢心所住的屋子烧得最厉害,大半已经烧毁了,人影也没一个。他心底一慌,难不成当真被烧死在里头了。

他有些不甘心,不由得唤道:“小主!惢心!小主!”有微弱的呻吟从附近传来,凌云彻听得声音熟悉,不觉直闯过去,那一间是素日吉太嫔所住的殿阁,自她死后,便已荒废了。眼下看来,却是那里火势最小。凌云彻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直冲进去,只见殿

门后的角落里,两个浑身湿透的人瑟瑟缩缩躲在那儿,已经被烟呛得快要昏迷了过去。凌云彻看清了是她二人,心头大喜,正见赵九霄寻了进来,忙招手唤了他过来,一人一个背了出去。才背到冷宫的门边,只见前头灯火通明,两队侍卫架着水龙急匆匆过来,对着冷宫的火便架起水龙直喷

上去。凌云彻累得精疲力竭,却忍不住微笑出来,大大地松了口气。

如懿闻得干净清醒的空气,脑中稍稍醒转,触目便见云彻焦灼的脸,她心头微微一松,仿佛整个人都落在了实处,情不自禁道:“如懿……谢过。”

凌云彻拿手帕绞了替她擦着被烟熏黑的脸,低低道:“我还以为你的名字就是小主,原来你叫如意,是万事如意么?”

如懿吃力地摇了摇头:“嘉言懿行,是美好的意思。”

凌云彻嗤笑道:“能把你们俩全须全尾地救出来,就已经很美好了。”

如懿看着昏沉沉的惢心,伸手将她搂在怀里,感泣道:“多谢你,肯来救我们。”她看着喷起的水龙,犹疑道:“只是这火起得太奇怪,你贸然过来救我们,会不会连累你?”凌云彻看着远处忙碌的侍卫们一个个将冷宫的女人们搬出来,眉宇间微微松弛:“我也很捏了把汗,不知道该不该救你。但看到皇家的水龙过来,就知道没有救错你们。”他看看周围,低声道:“我和九宵去

帮忙,你们好好歇着。”如懿点点头,看着他离去,仰面深深呼吸片刻。这是她三年来第一次走出冷宫,哪怕她知道片刻后自己还是要回到那困地里去,可是多么难得,外面的星光看着和里头也是不一样的。她深深地吸了口气,

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手。

随着火势消减,她靠在墙边,看着明黄色的九龙仪仗渐渐逼近,一颗心忍不住突突地跳了起来,几乎要蹦出自己的腔子。泪水迷蒙了双眼,她是认得的,那再熟悉不过的九龙明黄仪仗,是他,是他来了。

不只是皇帝,还有皇后,他们远远地站着,看着火苗被水龙压得一分分低下去,方才松了一口气,却是皇帝身边的李玉也发觉了她,轻声道:“皇上,那墙根底下靠着的,好像是……”

他乖觉地没有再说下去,却足以让皇帝注目。皇帝沉吟片刻,还是向她走来。那一刻,如懿说不上是喜是悲,仿佛所有的爱恨与积怨都一一淡去,他依旧是当年的翩翩少年,策马兰台,向她缓缓走来。泪水模糊了双眼的一刻,她拥着惢心,紧紧蜷缩起自己的身子,靠在泥灰簌簌抖落的墙根脚下,想让自己尽量缩成让人看不见的一团物事,哪怕是墙根底下不见天日的苔藓也好。是,她是自惭形秽,他的

身边,是风华正茂、懿范天下的皇后,而她,却如此狼狈,落魄可怜。

她拼命低着头,终于,在一步之外的距离,分明地看到他明黄色袍襟下端绣江牙海水纹的图样,那是所谓的“江山万里”,她已经许久许久没有看到过了。

那人如一幢巨大的阴影停留在她面前,遮挡住所有的光线。不远处的一切都淡淡地模糊下去,成了虚幻而遥远的浮影。她隐隐听得皇后焦急的声音在唤:“皇上——”那声音却是让所有人都无动于衷。

通明的火光在他身后,映照在被风鼓起的翩然衣袂上,浮漾起一种邈远而虚浮的光泽。他静默着走上前,如懿亦静默着蜷缩成一团。只有甬道内的风,无知无觉地穿行游荡,簌簌入耳。

他俯下身来,将身上的赤色缂金披风兜在了她身上,手指轻柔地替她拂开脸上湿腻腻的碎发,轻声道:“入秋了,别冻着。”

那样轻柔的口吻,清越宛若天际弯月,仿佛是带着花香的月光,静谧而安详地散开四周难以入鼻的气味,静静弥散。仿佛还是昔年初见的时候,他也用那样的语气唤她:“青樱妹妹。”

她微微点了点头,别过脸去:“别看我,给我留一点颜面,别看到我这样狼狈的时候。”

他亦颔首:“无论过了多少年,你在朕心里,还是那个好强的妹妹。”他仰起身,轻声而郑重:“青樱,保重。”这一刻,他唤她“青樱”,而不是“如懿”。是往年欢好如意的青樱,彼时,他们都还年少,心意沉沉而简明。而不是“如懿”,那个在后宫中极力自保,出尽谋算的小小妃嫔,那个受尽委屈,被他发落至冷宫

的失宠女子。

青樱,弘历,那是他们最好的一段年岁。

可惜,都已经过去了。

他转身便走,没有丝毫留恋,到了皇后身边,淡淡道:“人员无伤,回去吧。”

皇后口中答应着,忧心忡忡地看着他先行离去的背影,回头瞥一眼无比狼狈的如懿,将一丝怨恨深深地掩在了眼底。这一场大火来得突然,冷宫虽无人烧死,却烧伤了好几个。幸而也算发现得早,但冷宫一半的房屋也被烧毁了。太后和皇帝为着重阳失火,几乎是大发雷霆。然而查来查去,也不过是那日的风势太猛,吹

落了烟花所致。慧贵妃急切难耐,又怕皇帝怪罪,在养心殿外跪着脱簪待罪。皇帝倒也不肯责怪她,安抚了几句便也罢了。江与彬来时将这些话说与如懿听,如懿只是嗤地一笑:“冷宫阴湿,即便着火,火势也不会这样大,何况惢心醒来后和我查看过,最先烧起来的地方是我的屋子顶上,那里还留有些许油迹,像是被人泼了油

才会这么快烧起来。”

江与彬冷冷嗤笑:“是么?幸而只是烧伤了几个人,没得烧死什么,否则也难以掩盖这件事了。”

如懿笑笑:“敢做这样事情的人,绝对能有本事掩得过去。”

江与彬道:“只不过皇上最近嫌后宫里烦,不大进后宫,进了也不过是去看看海贵人就完了。连新封的舒贵人都没宠幸,一直撂在那儿呢。”

如懿有些迟疑,还是沉吟着道:“皇上……不高兴?”

“重阳这样的大节庆出了这样的事,也难怪皇上不高兴。”

如懿缓一缓气息,关切道:“那海兰如何?”

江与彬微微踌躇,斟酌着道:“胎象倒好。只是怀着第一胎,又出了头三个月不思饮食的时候,这些时日一直胃口大开。”

如懿放心地含笑:“吃得下是好事,海兰从前也太瘦了。”

江与彬亦笑:“是好事,就是胖起来快点,微臣总叮嘱海贵人得多走动。否则到时生产便要吃苦。”他往四周看了看:“小主原来的屋子烧了,如今住着吉太嫔从前的屋子,稍稍将就吧。”

如懿倒也淡然:“住哪里不是住着,左右也离不了这里。”江与彬看见榻上搁着一件赤色缂金披风,用珊瑚和蜜蜡珠子缀着万字不到头的花样,另用金色的丝线绣成玉藻图案,万字不到头的连绵。这是御用的图案,他自然是认得出的,不觉含笑拱手:“看来冷宫失

火,意在小主,反而让小主得了意外之喜。”

如懿扶一扶松散的发髻,道:“你若得空,替我拿出去还给皇上。若是留在这儿,反生了是非。”

江与彬道:“好。不过微臣有一物,是给惢心的。”他打开药箱,取出一包点心:“这是万宝斋的酸梅糕,惢心最喜欢吃的。微臣特意带给她的,以安慰她受火困的惊吓。”

如懿摸着糕点外的包纸,感叹道:“日久见人心,惢心跟着我这样的主子,落魄到这种地步,你对她的心意还是依旧,这是最难得的了。”

江与彬脸色恳切,道:“微臣与惢心都出身贫寒,何必彼此嫌弃呢。纵然她要在冷宫陪着小主一辈子,微臣也是不会变心的。”

如懿起身将皇帝的披风包好,递给江与彬道:“那日冷宫的侍卫为了救咱们这些人,冒着火冲了进来,不知有没有受伤?或者皇上有没有责罚?”

江与彬道:“只是被烟火呛着了,没有事。皇上也看到他们尽力救人了,并没有怪罪。小主的意思是……”

如懿看着外头的天光晦暗,忧心道:“我怕他们贸然救人,得罪了人也不知。虽然一时之间皇上没有怪罪,但若被人暗算……”

江与彬胸有成竹地笑道:“那也好办。想个法子让他得个病避一避风头就是了。这个微臣会安排。至于惢心,她被烟呛得厉害,一时起不来床,微臣会多留几服药在这儿,小主按时喂她吃下就好。”

如懿颔首道:“你下回来,替我带一包要紧东西来。这东西除了你,旁人弄不到的。”听完如懿这几句低语,江与彬脸色一沉,闪过一丝惶惑,但仍是答应了:“但凭小主吩咐。”

江与彬到了延禧宫请脉的时候,皇帝正与海兰坐在暖阁的榻上。时近黄昏,殿内有些偏暗,只有长窗里透进一缕斜晖,初秋的寒意如清水一脉,缓缓透骨袭来。江与彬请了个安,皇帝兴致阑珊的,随口吩咐了起来。江与彬请过脉,道了“胎气安稳”,便将如懿托付的那件披风双手恭谨奉上:“微臣刚去了冷宫请脉,如懿小主托微臣将此物转交给皇上,说冷宫不洁,

容不下圣物。小主已经清洗干净,请皇上收回。”

皇帝微微出神,倒是李玉机警,赶紧接过了道:“倒是难为如懿小主了,冷宫那种腌臜地方,还能把皇上的衣物清洗得这么干净,都不知道她小心翼翼地洗了多少遍。”

皇帝伸手道:“给朕瞧瞧。”李玉忙奉上了,皇帝伸手仔细地抚摸着,缓缓道:“那是火起那日朕看她全身湿透了,特意给她披上的。她便那么不喜欢么?急急便送了回来。”海兰梳着家常的发髻,头上点缀着如意云纹的玉饰,一支如意珍珠钗斜斜坠在耳边,清爽而不失温婉。她婉声道:“姐姐的意思,怕是近乡情更怯,触景反伤情。她已经是皇上的弃妃了,怎么还能收着皇上

的东西。姐姐她……”

皇帝摆手道:“罢了。朕明白。”

李玉忙仔细捧过收下了。皇帝便问江与彬:“如懿在那里都好么?”

江与彬忙跪下道:“微臣若说实话,皇上必定怪罪。”

皇帝笑了笑:“是朕问错你了。冷宫那地方自然不好,朕是问她,身体还好么?”

“其他都无碍,就是人熬瘦了好些。整日和那些疯妇在一起,能清醒便是好的了。”皇帝微微点头:“海贵人举荐你为她安胎,朕一开始是不放心的。太医院比你有资历的人多得多了,你又只在冷宫当差。可海贵人说你做事老到,也不是挑三拣四欺凌主上的人。朕看你伺候海贵人和如懿都

尽心,倒也能放心少许了。”

江与彬道:“在微臣眼中,冷宫的小主与海贵人并没有分别,都是微臣要尽心照顾周全的小主。”

正巧敬事房的首领太监徐安捧了绿头牌进来道:“皇上,该到翻牌子的时候了。”

皇帝看着乌黑的紫檀木盘子上一排的绿头牌,轻嗤一声道:“拿下去吧。”

徐安苦着脸道:“皇上,您好些日子没翻牌子了。别的不说,舒贵人眼巴巴地盼着您去呢。”

皇帝斜睨了他一眼,淡淡道:“你的差事越发当得好了。朕召幸谁还得听你的吩咐?”

徐安慌得跪下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海兰忙劝道:“舒贵人是皇上新封的,结果还没召幸就扔在一边了,面子上是不大好看。好歹还有太后呢。”

“朕今日没有兴致。”皇帝摇了摇头,将牌子推开,温和道,“海兰,你好好歇着,朕先回养心殿了。”

海兰忙起身送了皇帝出去,眼看着皇帝上了辇轿,方才慢慢走回去。皇帝坐在辇轿上,看着前后乌泱泱的人群在暮色中沉稳而迅疾地走动,几只鸦雀扑棱着翅膀飞过染着墨色的金红天空,无端便生了几分寂寥之情。他将手探入怀中,取出一方薄薄的丝帕,上头只绣了几颗殷红荔枝,并几朵淡青色的樱花。他慨然片刻,紧紧地握在手中,像是握着一方失而复得的温暖,再不肯松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