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谁不曾年少

不让江山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谁不曾年少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廷安县城。

城墙虽然说不上有多残破,可一座小城的城墙着实算不得坚固高大,纵然完好,也挡不住大军。

若是从远处看的话,更像是一座土城。

坐在这小城的高处眺望远方,武亲王已经沉默了很长时间。

这个地方,忽然让他想起来,他最初领兵作战的时候所经历过的最凶险的一战,越看越像。

后边有山,身在小城,强敌在侧。

那年,黑武人寇边,急报送到大兴城的时候,武亲王的父亲,大楚久成皇帝为振奋边军士气,下旨让他的几个儿子去北疆抗敌。

当时朝中重臣问久成帝说,哪位皇子可去?

久成帝说,除太子之外,余子皆可前往。

于是,那一年,后来被封武亲王的杨迹句,被封羽亲王的杨迹形,被封德亲王的杨迹深等七位皇子同赴北疆。

一时之间,百姓们为之振奋。

这位久成帝是谁?

就是那个觉得自己可以比肩大楚太祖皇帝,觉得他可以扬大楚不世之威,创千秋之功的自大之人。

也就是他把大楚最为精锐的几十万府兵葬送在北疆之外,所以才有了这次黑武人南下。

黑武人携大胜士气,集结数十万兵力,强压北疆。

久成帝为何要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去北疆?真的只是要振奋人心吗?

振奋人心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数十万府兵阵亡,二十几位要才有才要战能战的府兵将军也阵亡了。

七位皇子奔赴北疆之后,他们七个都不知道,他们的噩梦也随之开始了。

参加了那一战的七个皇子,像是被诅咒了一样。

当时与武亲王关系最好的,就是德亲王杨迹深,两个人虽不是一母之子,可年纪相仿,从小一起长大。

在平日里相处的时候,虽然杨迹句比杨迹深要小半岁,可他一直都以哥哥自居,也都是他让着杨迹深。

不管是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还是好吃的东西,他宁愿自己不吃不玩也要留给杨迹深。

有人的时候他就管杨迹深叫哥哥,没人的时候,就逼着杨迹深管他叫哥哥。

从小到大,若两个人闯了祸,也都是杨迹句主动站出来承担。

为此,他可没少替杨迹深挨骂挨打。

可能就是因为这份担当,所以后来,久成帝才会在明明不喜欢武亲王的情况下,还是把打皇鞭给了他。

百姓们都以为,皇子尊贵,谁也不敢碰一下,可实际上皇子怎么会没人敢打,在世元宫里,敢打皇子的人可多着呢。

教导皇子的先生们,皆有教罚之权,被先生在手心里打板子这种事,也是皇子们最怕的事。

那时候他们都不爱和太子玩,也就是后来的大楚正宣皇帝,杨竞的父亲。

太子一直都想和他们玩,但却被他们排斥,因为太子处处都得最好,处处都与他们不同。

太子一句话,就能让他们被处罚,久成帝说过,太子是一国之储君,他说你们有错,那你们就是有错。

他们越是不跟太子玩,太子就越是孤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太子整日都在东宫不出门,和东宫那个叫刘崇信的小太监倒是称兄道弟起来。

这事他们本打算要告知父亲,可是又不敢,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们去告状,最终父亲骂的是太子还是他们。

那时候杨迹形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人,他试图和太子走的亲近些,可是因为其他兄弟都排斥太子,太子也排斥他,他想走近也走不近。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很怪的局面,杨迹形

又是被太子排斥,又是被其他兄弟看不起,觉得他是想巴结太子。

可杨迹形觉得自己委屈,他只是想和兄弟们把关系都搞好而已。

那时候,其实谁什么性格,谁如何行事,就已经有所端倪了。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当时的这些皇子们,皆有为国效力之心。

他们到了北疆之后,从来都不把自己当皇子看,唯恐被人说他们特殊,说他们贪生怕死不敢上阵。

那一战。也是黑武人攻打中原,压境边疆时间最久的一次。

七位皇子,在边疆足足三年。

要不是当时武亲王杨迹句想出一条妙计,可能黑武人还会压的更久。

那时候,大楚虽然损失不少精锐兵力,可国力勉强还能支撑。

边疆不缺吃穿,也不缺补给,黑武人国力更为鼎盛,所以相持不下。

但是黑武人南下,粮道太长,所以粮草的消耗要远比楚军更大。

为了减少国库支出,黑武汗皇下令距离边疆比较近的各部族献出粮食物资。

那时候因为这事,被黑武汗皇灭掉的小部族就有七八个。

包括草原上的诸多部族,也被要求为黑武大军提供战马和牲畜。

武亲王决定亲自去草原一趟,约见草原诸部的首领,断了黑武人的牲畜肉食供给。

黑武边军都是身强体壮之人,一顿都缺不得肉吃,草原提供的牲畜,是他们的食物主要来源。

武亲王要去,当时在边疆为大将军的谢亭阁却不许,因为这一招棋过于凶险。

其次就是他也要为自己的前程着想,若一位皇子死在草原上,皇帝会不治他的罪?

在边疆为将的人,就害怕这个。

拼死拼活的抵抗外敌入侵,每一天谁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可是在朝中那些大人们看来,这只是边军该做的事,做好了是分内事,做不好就必须要治罪。

谢亭阁说什么都不许,武亲王就决定自己偷偷去,当杨迹深和杨迹形两个人,都找到杨迹句说要与他同去。

可武亲王最终还是选择自己前往,其实他也知道此行有多凶险,不想连累自己的兄弟。

杨迹形和杨迹深的区别就在于,武亲王不带他们,杨迹形就选择了同意,因为他更为冷静,他觉得不管谁去都可能回不来。

但杨迹深不一样,杨迹句不带他,他就自己偷偷的跟了上去。

杨迹句走到半路的时候被杨迹深追上,杨迹句还把他一顿臭骂,可他只是嘿嘿笑,搞的杨迹句也没一点脾气。

两个人因为是偷偷离开大营的,根本就没带多少人手,身边只有数十名亲信护卫。

就是那时候血气方刚,说去就去,不曾有什么畏惧之心。

杨迹句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心中早有算计。

然而他到了草原之后,草原各部的人,不打算和他合作,也不打算把他交出去。

当时情况复杂,虽然黑武更强,但大楚余威尚在。

所以外草原各部的首领不愿意得罪黑武人,也不愿意得罪楚人。

杨迹句处处都吃闭门羹,只要知道他来了,各部的首领就都躲出去,吩咐手下人好吃好喝招待就是了。

就这样,他们在草原上悠荡了月余时间,却一事无成。

杨迹深觉得再拖下去就可能出意外,外草原的人历来更亲近黑武,人家没马上动手就算给面子了。

他力劝杨迹句回去,可杨迹句那种执拗的性子,想做什么若做不成的话,他就绝不放弃。

最终,他们还是找到了个机会,约见了当时的铁鹤部首领木

尔坦。

在木尔坦的金帐里,杨迹句侃侃而谈,把这些铁鹤部的人说的一愣一愣的。

杨迹句的风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展现出来。

“大汗。”

杨迹句看向木尔坦说道:“你可知道,为何黑武人会不停逼迫贵部送去牲畜物资吗?”

木尔坦道:“黑武人历来如此,哪有什么理由。”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也很无奈,更有些羞耻,作为草原上的大部族之一,铁鹤人一心想恢复蒙帝国时候的强盛,可怜黑武人都不敢抵抗,看起来就像是个笑话一样。

杨迹句道:“并非如此,黑武人一直都逼迫大汗献出牲畜物资,是因为黑武人已经撑不住了。”

他走到木尔坦面前:“我大楚疆域,虽然比黑武人的版图可能要稍稍小一些,但若论富庶,两个黑武也绝对比不上一个大楚。”

“大汗应知,我中原江南之地,只一个青州产粮,就比黑武人举国之收还要多。”

“黑武人和我们楚人交战,他们自己没了粮食,却逼着大汗来出,最终黑武打不过我们,我们也打不过黑武,双方就此罢手,但大汗部族却损失惨重。”

这话,算是说到了木尔坦心坎上。

“可是......”

木尔坦下意识的回了一句:“黑武汗皇之命,若我不从,怕是会有灭族之灾。”

杨迹句笑道:“大汗糊涂啊,黑武人若还有余力来侵犯大汗部族的话,那为什么不把这余力用于攻打我大楚?”

当时的情况,其实格外凶险,木尔坦已经下令在账外埋伏好刀手。

若觉得这两位大楚的皇子不妥当,就让人把杨迹句和杨迹深抓了。

有这两个皇子在手里做人质,就可要挟大楚献出大量钱粮物资来赎。

若大楚不肯出钱赎回皇子,那铁鹤人就把两位皇子献给黑武人。

杨迹句当时谈笑风生,器宇不凡,没有丝毫惧意,又不卑不亢,倒确实是把木尔坦唬住了。

说到后来,已经把木尔坦说的动心,不太想给黑武人继续运送粮草。

“可是,如果黑武人真的会怪罪我们呢,真的出兵征讨呢?”

木尔坦看着杨迹句的眼睛说道:“你在我这里夸夸其谈,到时候大楚会出兵协助我们打黑武人吗?”

“大汗,你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

杨迹句笑道:“只需一小小计策,就能让大汗部族非但不被黑武人追究,还要因此而得利,甚至可能一统草原。”

这句话,把木尔坦说的动心,也好奇。

“你什么意思?”

“大汗,我听闻火勒人的部族实力,比起铁鹤部要稍稍逊色一些,而且向来与大汗不和。”

杨迹句压低声音说道:“若大汗给黑武人运送的牲畜,路过火勒人地盘的时候,被火勒人给强行扣下,这种事,大汗当然不能忍。”

木尔坦眼神一亮。

杨迹句继续说道:“大汗为了不耽误黑武军需供应,与火勒人交涉,火勒人却咄咄逼人,于是大汗怒而出兵。”

杨迹句笑道:“再派人往红城给黑武汗皇送信,就说是火勒人先挑起事端的。”

木尔坦道:“可,若火勒人不扣我们的东西呢?”

杨迹句道:“我可以让火勒人去做,若大汗同意我的计策,我现在就去火勒人那边,只需大汗给我一件可代表你的信物。”

木尔坦随即答应下来,放杨迹句等人离去。

杨迹句他们才走,木尔坦就下令,如果杨迹句的计划成了,决不能让杨迹句他们活着离开草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