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路两边

不让江山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路两边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弘愿寺在大兴城里很有名气,曾经香火旺盛,战乱后就变得冷清下来,大兴城里的百姓们连温饱都难,哪里还有余钱供奉香火。

世家大户被杨竞几乎杀绝之后,这里就更少了人来往。

皇帝杨竞其实也是第一次来这,他不信鬼神,只信人,也不对,他连人都不是很信。

听闻皇帝陛下要来,弘愿寺里的人早早就等在门口迎接,还为皇帝准备了许多东西。

哪怕大楚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可皇帝依然是皇帝,在大兴城里就是至尊。

所以皇帝除了列祖列宗之外,不能随便去参拜谁,神都不行,世人皆拜皇帝,哪有皇帝拜谁的道理。

他们还为皇帝准备了要讲解的东西,准备了参观的路线,等等等等许多事,哪怕时间仓促,他们也想把事情办好。

可是皇帝显然没给他们机会,到了弘愿寺之后就只说了一句话。

“朕直接去后院石塔下等着就是了,旁人无需跟着,于大人你一人随朕来。”

满心欢喜的人们,一下子就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都有些呆滞。

而此时李叱在来的路上,他不急,他算计了时间,总得给于文礼回世元宫报信的时间,总得给楚皇先到弘愿寺装模作样的时间。

明知道不会有什么危险,李叱还是没带高希宁,因为这世上还有万一这个词。

老张真人说过,皇不见皇,见则两伤,除非一方弱一方强。

这话不是没道理胡诌的,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古往今来。

历史上,当世并立的两个帝国,双方的帝王从不见面也还好,只要见过的,哪怕原本两国和平相处,也会突然就出现矛盾打起来。

若是两个废物君主相见也就罢了,若都是强势之人,那就别想什么再持续安宁。

史上关于这种事的记载就不止一次,尤其是在诸国混乱时期。

其中最有名的一次,莫过于当时楚立国之前的那次双雄会。

当时楚国太祖皇帝已经攻占江南全境,赤河以南,全是楚境,而在赤河以北占据优势的,是另外一支反抗蒙帝国的义军首领,被称为高义王的谢东城。

当时双方实力差不多,楚太祖觉得没有把握将其击败,高义王也觉得没有把握。

双方约定在赤河以南的小城尉汀县相见,共商灭蒙大计。

原本在见面之前,两个人多有书信来往,可谓意气相投,且惺惺相惜。

在书信中,甚至以兄弟相称,两人在和别人提及对方的时候,都将对方引为知己。

在双方各自作战的时候,两个人在信中还商量战术,以及对天下局势的看法。

去的时候,两个人心里还都有些激动,也很期待,毕竟虽然未曾谋面却已经神交已久。

见了面之后,两个人也相谈甚欢,甚至多次秉烛夜谈直至天明,两人对对方的学识见解都是赞不绝口。

这次会面看似很成功,两个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可是回去之后,这两人就同时做了一个决定,灭蒙帝国之前,先攻对方。

不见面的时候是知己,见过面后都确认,对方才是自己最大的威胁。

结果这一战,几乎让当时已经要丧尽天下的蒙帝国硬生生又续命数年,两个人打的不可开交,最终是楚太祖险胜,却也元气大伤。

高义王兵败之后被生擒,两个人再次见面,倍感唏嘘。

当时楚太祖说,你若愿意的话,留在我帐下,我必重用。

高义王笑着说你不要自欺欺人了,你留下我,你可能睡的安稳?

高义王对楚太祖说,莫要让我死的难看,我一生都自觉风流,死的丑陋是我不能接受之事。

不可吊死,不可砍头,思来想去,你不如送我一杯毒酒,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饱餐一顿,若有绝佳美人,可伴我一夜。

于是楚太祖派人准备丰盛饭菜,又找来当时城中最红的花魁陪酒。

高义王一夜尽兴,然后饮了那杯毒酒,最终吐血而亡,临死之前交代身边人说,请你帮我把血迹擦一擦,让我看起来没有那么凄惨。

楚太祖下令手下人为高义王净面更衣,以王公之礼厚葬。

然后下令,把昨夜里陪了高义王一夜的那位花魁勒死,尸体随意丢弃在城外荒野。

楚太祖后来曾说过,高义王比他坦荡,若高义王活着他确实睡不安稳。

别说是高义王,就是陪了高义王一晚的那女子他都不能留,万一那女子有了身孕,便可能是祸端。

所以后世之人才说,楚太祖才可称之为枭雄,行事足够狠厉,不留后患。

李叱坐在马车上想起来这典故,忍不住笑了笑。

老张真人说皇不见皇,王不见王,可此时情况却与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相同。

楚皇再落魄,也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皇帝,李叱尚未称帝,所以称不上是皇见皇。

与此同时,就在宜宾苑不远处的礼部大院里,特意空出来一个院子给于培恩等人住下。

于培恩已经来了十几天,在李叱到大兴城后不久他就到了。

楚皇不急着见李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先见了歌陵王韩飞豹的人。

于培恩离开世元宫后回到礼部大院,进了门,负责保护他的雍州军将军齐莲山就连忙迎过来。

“泰来先生,如何?”

齐莲山问。

于培恩云淡风轻的说道:“想说服楚皇并不难,只看一会儿楚皇见过宁王李叱的人后,心意上会不会有所改变。”

他说的轻松,齐莲山却担心起来。

“先生,若楚皇再被那宁王派来的人说动,先生岂不是白费了力气?”

齐莲山道:“我听闻宁王派来的人是夏侯琢,此人也是杨氏皇族血统,怕是和那楚皇更亲近些。”

于培恩笑道:“皇族之内的人,你可见过谁和谁真正亲近?”

齐莲山一怔,仔细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皇族之内,亲兄弟之间都没有什么亲近可言,尚且明争暗斗,更何况是以前根本没见过面的堂兄弟。

再者说,皇族的人对于血统看的极重,夏侯琢是羽亲王私生子,连族谱都进不去的人。

“先生觉得,有几分把握?”

齐莲山又问了一句。

于培恩道:“至少七分。”

他走到一边坐下来,手下人连忙为他上茶,还端上来几盘干果点心。

于培恩道:“想要说服楚皇,其实只要让他坚信一件事即可。”

齐莲山坐下来后语气诚恳的说道:“请先生赐教。”

于培恩微笑着解释道:“若我一来,就说歌陵王势力远强于宁王李叱,那此事必无所成。”

齐莲山听到

这句话后仔细思考,片刻后明白过来,他对于培恩说道:“弱弱联手,才是楚皇愿意看到的局面。”

于培恩点头:“是啊......若我一再强调歌陵王比宁王强盛,那楚皇就会想,与歌陵王联手击败宁王之后,他还能怎么办?”

“我却让楚皇相信,我们两方实力加起来,精诚合作,也就是勉强比宁王李叱强一些。”

他笑了笑后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楚皇便会更愿意与歌陵王联手,先把宁王击败,至于以后,反正两家都是弱势的一方,再打起来,也难分胜负。”

于培恩往后靠了靠:“宁王,才是楚皇的心腹大患......”

齐莲山思考了一会儿后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还要按照原计划动手?”

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为了让宁王李叱和楚皇杨竞不可能联盟,就必须在大兴城里把宁王的人除掉,而且要做的漂亮些,让宁王李叱认为,是楚皇下的手。

只要宁王李叱的使臣死在大兴城里,双方还怎么可能结盟?

于培恩略微沉吟之后说道:“现在不能动,等楚皇见过了那夏侯琢后,我自有安排。”

他看向齐莲山道:“你现在就去让叶花圣去弘愿寺,在后门有人接应,进去之后的事,他知道怎么做,我已交代过。”

齐莲山连忙起身:“我这就去安排。”

这叶花圣是于培恩的弟子之一,原本是江湖上一个臭名远扬的采花大盗,作恶无数。

也不知道怎么了,忽然就拜在了于培恩门下,并且再也不入江湖。

此人的轻功身法极强,而且善于隐匿,追踪暗杀等江湖术,于培恩安排他进弘愿寺,是另有打算。

李叱到了弘愿寺门口,下车之后,弘愿寺的僧人已经在门外等候,这是于文礼交代的事,他们也不敢怠慢。

“见过世子殿下。”

迎接的人连忙俯身行礼。

李叱笑了笑道:“多谢诸位在此等候,有劳了,请问我该怎么走?”

弘愿寺的主持师父号为明远,他双手合十道:“贵客在后院等着世子殿下,我安排人为世子殿下引路。”

李叱心说这算什么偶遇,一点都不好玩。

他又道了声谢,进门之前,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路对面,微微皱眉后问道:“对面是什么地方?”

明远回答道:“是穹庐观,只是已经荒废,没人了。”

李叱又看了看这弘愿寺的门面,再看看对面穹庐观那墙上都长了野草的穹庐观,每天就皱的更深了些。

他问:“为何荒废了?”

明远微微俯身:“不知。”

李叱嗯了一声,随即迈步进门。

余九龄跟在李叱身后,他本来是不愿意走在前边,故意落后。

却见队伍最后有个小和尚在听到说起穹庐观的时候微微摇头叹息,余九龄心里一动,于是凑过去。

“小师父是知道穹庐观为何荒废了?”

两个人走在最后边,前边的人都看着主持和世子,倒也没人注意他们。

于是这才十四五岁的小和尚往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几年前黑武人寇边,消息传回都城,穹庐观里的那些执拗道人便背剑北行,长者七十余,少者十六七,三十余人......至今未归。”

说到这,小和尚又回头看了一眼那荒废破败的院子,长长的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