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也挺好

不让江山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也挺好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宁军对于作战的准备都已经完成,接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着澹台压境那边的消息。

这是澹台第一次独自面对如此重要的场面,而他能否成功,事关天下。

能不能把那三四十万楚军的作用发挥出来,就看澹台压境能不能镇得住那些楚军将领了。

可是李叱之所以派澹台压境去,就说明他对澹台足够信任,不管是能力还是魄力。

只要大兴城那边给出信号,这一战是开始,也是结束。

因为这一战的结果,将彻底影响天下归属。

李叱和唐匹敌在大营里巡查战前准备的时候,有亲兵从远处过来,说是有个人给宁王送来一封信。

李叱问送信的人在哪儿,亲兵说把书信放下后就急匆匆的走了,似乎是有些害怕。

亲兵把信双手递给李叱,李叱觉得好奇,是谁在这个时候给自己送信过来。

打开之后才知道,竟然是关亭候。

【我这前半生二十年间,与宁王多有交集,只是宁王不知我在,亦不知我对宁王敬仰。】

【冀州时候,我便知宁王非凡人,虽较宁王年长几岁,可却始终觉得,宁王行为可为我导师。】

这开头的两句,让李叱稍稍有些惊讶。

虽然他推测关亭候在冀州的时候就认识自己,可是在信中看到这几句话,他还是信中有所触动。

【时日冀州局势动荡,各方强盛,宁王以草微之身,拨弄风云,令各方皆损失惨重,为宁王壮大,我曾亲眼所见,心中敬佩。】

【宁王赴燕山营,力劝虞朝宗驰援边陲之际,我尚在冀州,知宁王此举后,便将宁王视为我可求学之人。】

【宁王假扮曹公子至大兴城,我恰好也在大兴城,别人不知宁王身份,我却一眼看破,如此气度胆识,再次令我折服。】

唐匹敌站在李叱身边侧头看着,笑了笑,看到这,通篇都是马屁。

这封信的大概意思就是,其实李叱走过的路,恰好也是关亭候走过的路,只是每一步,关亭候都是看着李叱在走,而他在旁观。

看的越多,对李叱的钦佩就越重,以至于将李叱视为自己的偶像。

所以在后来,他原本可以和李叱正面交锋,却因为这敬畏而不敢直面。

信中还说,芒砀山一战,关亭候背后的人,强力督促他与韩飞豹同时出击,但他拒绝了。

之后觉得自己若再违抗那些人的指示,有可能会被除掉,索性就先发制人。

他决定在扬州把那些人除掉,然后率军返回越州,不与宁王为敌。

他还说,韩飞豹此人性格阴冷,但心思缜密,他在冀州时候,韩飞豹其实也在冀州。

只是在冀州四年,韩飞豹十几岁就返回雍州,接受幕后主使的安排,在雍州开始筹谋布局。

关亭候说,韩飞豹其实对于宁王也有些害怕,所以才会那么迫切的想要击败宁王。

当一个人带给另一个人巨大的压迫和恐惧,那么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杀掉对方。

关亭候的意思是,宁王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你便是韩飞豹心中认为不可超越的存在,所以韩飞豹才会一心杀你。

相对来说,他可以先把争天下都放一放,也要击败你和你的宁军。

关亭候在信的最后一部分说,韩飞豹在梁州有接应,已布

置在大兴城以南。

若要击败韩飞豹,先要斩断这支伏兵,所以他愿意帮宁王一个忙。

他南下的时候,分派了一支十万人的队伍,绕过京州进梁州,可让梁州军有后顾之忧。

虽然不至于让梁州军退兵,可足以使梁州军分兵以应对。

关亭候说,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让宁王在将来放他一马,不要斩尽杀绝,只要宁王一声令下,他可退出中原。

“看不懂。”

唐匹敌看完这封信之后对李叱说道:“此人明明比韩飞豹更有谋略更有能力,但却早早退出,甚至愿意退出中原......”

他看向李叱:“是真的害怕和你打,还是疑兵之计?”

李叱摇头:“我也看不懂这个人。”

唐匹敌道:“大概他背后那些人也看不懂他.....若是扬州那边有咱们的人把消息送回来,这关亭候所言不假,那以后对这个人倒是可以有些善意回报。”

李叱笑了笑:“他若真的退出中原,自然也就没有追着人家不放的道理。”

唐匹敌道:“看看大兴城南边的梁州军,是不是真的会分兵,若关亭候帮咱们一个大忙,以后礼尚往来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与此同时,大兴城。

大殿上,皇帝杨竞坐在龙椅上看着面前那冷傲的年轻人,想着这般人物,皆为李叱的手下,天下大势已归李叱,也就说得通了。

皇族出身的夏侯琢,甘愿为李叱前驱,西北名将澹台器的独子,也在李叱马前效力。

天下英才,尽在李叱之手,这天下还有什么悬念可言。

“陛下旨意。”

小太监袁英大声说道:“自即日起,都城中各营兵马,皆归属澹台将军调遣。”

原本都已经猜到了的人们,心中还是各有想法。

皇帝要投降了,此时宁王手下大将出现在楚国朝堂上,足以说明一切。

将楚军兵权交出去,虽然还没有宣布国灭,可这已经代表着楚国将不复存在。

澹台压境走到大殿正中,笔直的站在那。

“我叫澹台压境,从西北凉州来,奉父命追随辅佐宁王。”

众人听到澹台将军这个姓氏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猜测他和凉州大将军澹台器是什么关系,此时听闻,一个个面面相觑。

楚军中,最有影响的两个人,一个是武亲王杨迹句,另一个就是凉州澹台器。

澹台家世代镇守西北边疆,以一人之力,力压西域诸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澹台器的所作所为,要比武亲王更改被人尊敬。

武亲王四十岁之后领兵打的都是内战,而澹台器一生至此,打的都是外敌。

“我有几句话想和诸位说,不会耽误诸位太多时间。”

澹台压境扫视四周后说道:“诸位心中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我在此解答其中最关键几处。”

“一,有人在想,是否可以降而不战,愿意向宁王称臣,但不愿意为宁王打这一战,我替宁王回答,不行。”

“二,有人在想,你说不行就不行?大不了出城迎战之际,我带我的兵马突然撤离,你又能如何?回答你们,这一战你们若退了,天涯海角,宁军对你们的追杀,不死不休。”

“三,还有人在想,既然你如此咄咄逼人,那

我们就临阵倒戈,去帮韩飞豹打这一战,我现在可以告诉诸位,从冀州,青州,兖州,苏州,荆州更各地调集的宁军已经陆续赶来,不下百万之众。”

澹台压境缓了一下,再次扫视众人:“宁王说,他会记得每个人的好,加倍回报,也不会忘了谁的坏处,百倍奉还。”

“打完这一战,诸位还有前程似锦,会福荫子孙后代。”

澹台压境道:“诸位只需记住一句话,论功行赏,宁王从不吝啬。”

说完后澹台压境一抱拳,有人下意识的回礼,有人还在犹豫不决。

澹台压境却也不再理会他们,他转身看向皇帝杨竞,微微俯身道:“多谢陛下支持。”

此时皇帝还是皇帝,该有的礼数就还是要有。

“朕一直都想见见澹台大将军的,对他说一声辛苦,为朕自己,也为中原万万百姓。”

皇帝起身,从高台上走下来。

他走到澹台压境身边道:“自大将军徐驱虏之后,澹台一族时代镇守西疆,是朕最敬佩之举。”

说完这句话,杨竞看向那些将军们,停顿片刻后说道:“朕已经不能给你们什么命令,这一次,只能是你们自己做选择。”

他朝着澹台压境点头示意,然后转身走了。

大殿上安静下来,安静的可怕。

澹台压境再次朝着那群人抱了抱拳,转身也走了,皇帝和他先后离开,大殿之上立刻就炸了锅,一群人议论纷纷。

“这算什么?威胁我们?”

“是啊,这咄咄逼人的气势,倒好像天下已经是宁王的了。”

“我们若都不肯,他难道还敢真的对我们动手?我倒是不信了,没有我们,他能压得住数十万大军。”

“就是!”

“你们随意,我是不打算伺候他,我先回去了,就在家里不出门,我看他敢不敢杀我。”

一个姓郭的将军说完这句话直接出了大殿,头也不回的走了。

出世元宫后,这将军上了马车立刻吩咐道:“快快快,去宜宾苑求见澹台将军,决不能落在别人后边。”

车夫答应了一声,催马疾行。

澹台压境才回到宜宾苑,这姓郭的将军就到了,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下,表示自己早就愿意向宁王臣服,自己和他们不一样,盼宁王大军到来,犹如久旱盼甘霖。

正说着呢,门外又有人来了,就是那个说我倒是不信没有我们他能压得住数十万大军的人。

倒也没有什么区别,一进门就跪倒在地,表示自己愿意全力配合大将军布置,大将军一句话,他必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这两个人先后到了,这可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那些在大殿上一个个义愤填膺的人,一转身就唯恐落在人后,发力往宜宾苑这边赶。

结果全员在宜宾苑里聚齐了,一个都不少。

更让人觉得震撼的是,他们谁也不觉得有何羞耻,纷纷表示自己对宁王的忠诚,足可感召日月。

他们来了之后,消息传回世元宫,皇帝听闻之后连生气都懒得生了。

反而是一笑。

“哈哈哈哈......朕还得谢谢他们,在大殿上还护了朕的体面,没有当着朕的面下跪宣示效忠。”

皇帝看向窗外:“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