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为什么值钱

不让江山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为什么值钱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一百多名缉事司的人在永宁通远车马行外边被冀州军大营的兵马围起来打,打的都跟猪头一样,这件事的传播速度,比夏侯琢宣布要在三月江楼拍卖一件无价之宝还要快。

主要是因为缉事司实在是招人恨,这是很神奇的一个衙门,因为他们不仅仅是欺压整治百姓,他们连当官的也欺压整治。

而且相对来说,缉事司的人才不愿意耗费更多精力去管寻常百姓的事,除非是有油水可以捞。

不然那的话,他们宁可去抓住一些朝廷官员的把柄不放,整治这些当官的,可比整治百姓来钱快。

这就造成了百姓们对缉事司恨之入骨,绝大部分当官的对缉事司也是恨之入骨。

这两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冀州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不好奇那件无价之宝是什么,因为这和百姓们无关,百姓们更好奇缉事司的人挨揍,是因为他们觉得解恨。

无价之宝,和冀州城这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人口的百姓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甚至这无价之宝,和那百分之十的富人也不是都有关系。

但是明眼人很快就看出来这两件事背后的牵连,都和永宁通远车马行有关。

缉事司的人在查车马行的时候吃了大亏,而夏侯琢拍卖的那件东西,可能也和李叱有关。

这就让很多人不得不思考,这家车马行的水到底有多深。

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猜,这冀州城里的水,再深不过夏侯琢。

这话是李叱说的,夏侯琢觉得他是在耍流氓。

车马行。

夏侯琢对李叱说道:“嵩明先生印章的事不宜拖着,消息虽然已经散布出去了,但是只要你还没有拿出来拍卖,那我父亲就可能会直接跟你伸手要,至于你怎么解释说拍卖又不拍卖,他才不理会。”

李叱点了点头:“我刚刚已经让余九龄带着嵩明先生的印章去三月江楼了,用的是你的名义交给三月江楼的东家,而且我让余九龄转告三月江楼的人,拍卖就在今天中午。”

夏侯琢笑道:“你是算准了我父亲此刻还没有起来。”

李叱道:“我也不清楚羽亲王会什么时候起来,不过想着,他大概没有我们起得早。”

夏侯琢笑着说道:“可是若只拍卖一件单品,就显得有些枯燥,你手里还有没有什么宝贝,一起拿出来拍,能多卖点钱就多卖点钱。”

李叱仔细想了想,他手里的宝贝还真就只有那一件嵩明先生的印章。

他沉思片刻后问道:“嵩明先生的印章值钱,嵩明先生的字值钱不值钱?”

“废话。”

夏侯琢道:“你师父送给高院长那幅登雀台贴,在一百多年前曾经价值十万两白银,那是嵩明先生去世之后的事,当然那时候大楚看起来还没有现在这么乱,纵然是现在,登雀台贴拿出来卖,大几万两还是轻松。”

李叱道:“原来这么值钱.....”

夏侯琢问:“你有嵩明先生的字?”

李叱道:“有。”

夏侯琢惊喜道:“你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个宝藏啊,在哪儿呢,怎么以前不见你拿出来过。”

李叱道:“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你得等我一会儿,我去写。”

夏侯琢:“......”

李叱道:“如假包换的嵩明先生假迹。”

夏侯琢:“你看天空上飘过来的那一片洁白的云彩,像不像你-他妈的三个字?”

李叱道:“那是四个字。”

他转身往屋子里走,一边走一边说道:“我现在去写几幅字,很快。”

夏侯琢:“......”

李叱进门之后看了看屋子里挂着的那把神首刀,想着这个要是去卖了的话应该也挺值钱的。

他当然不卖,只是习惯了看东西值钱不值钱。

神首刀在天下七大名刀之中排名很低,所以李叱想着其他的刀如果都搞到的话,自己岂不是发财了,在大街上摆个摊子,把七大名刀一字排开,想想就很牛皮。

不多时,李叱拎着几卷宣纸出来,递给夏侯琢道:“刚写的,你要不要看看。”

夏侯琢抬头看着天空说道:“你是不是觉得,冀州城里那些达官贵人,那些文人墨客都是傻批。”

李叱道:“没有,咱们就当假的卖啊,当真的卖那不是骗人吗。”

夏侯琢:“你......果然是把他们当傻批。”

一个时辰后,三月江楼。

虽然很仓促,但是听闻有嵩明先生的贴身印章拍卖,还是来了不少人。

主要是嵩明先生名气实在太大,他曾是大楚帝师,但又不贪恋功名,教导出来一代明君,然后就功成身退。

他写的字,说一个字就价值万金不为过。

嵩明先生流传下来的真迹还是有一些的,因为他还算高产而且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也为数不少,但是就算是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字也是万金难求。

在嵩明先生的家门外,每次往外扔垃圾的时候,都会有一群狂热之人不顾身份的在垃圾堆里翻找,若是能知道一片残缺的字也会惊喜万分。

但基本上不可能,因为嵩明先生每天写的字,大部分都会烧掉,除了他自己极为满意的作品会留存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留。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嵩明先生的字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一幅,但是众所周知,嵩明先生的印章只此一枚,天下间,就这一件。

有的文人喜欢印章,会收藏很多,也会给自己取不止一个雅号刻在印章上,但嵩明先生却坚持认为,一枚印章就代表一个人,所以他一生只有那一枚随身携带的印章。

崔泰看了看面前这个如此英俊的年轻人,想着这样一个人,真的是如调查中得知的那样孤儿出身,寒苦十几年,到了冀州才发迹起来的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不得不说,人的际遇真的是妙不可言,也不可揣摩。

此时此刻,在三月江楼的大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其中一大部分都觉得自己没能力买下来那枚印章,不是他们出不起价钱,而是他们自觉地位不够。

在这大堂里,许家的人来了,就是昨夜里刚刚到过车马行的许苼俞,他想来看看这个李叱,到底多大的胆子。

崔家的自己人也在,毕竟崔家的人对那枚印章也确实很感兴趣。

上层圈子和文化人之间的事,百姓们都难以理解,他们连一幅字价值万金都理解不了,也就更理解不了一枚印章价值连城,当然更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上层圈子的人会如此狂热的追捧。

一些大商巨贾也来了,他们是来长见识,顺便看看能不能结识一些大人物。

谢家的人也来了,他们志在必得,因为谢家曾经和

嵩明先生有过很大的渊源。

嵩明先生当年从朝廷退下来,隐居之处,就是谢家专门为他建造的凌兰园,为一个人专门建造一片庄园,这大手笔,似乎这才配得上谢家的身份。

嵩明先生晚年一直都住在凌兰园,对谢家的人也很在意,甚至在最后几年,还亲自教导了谢家的一个小孩子,那小孩名为谢帧,十几年后,成为了大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并且执政将近二十年。

如果不是老皇帝驾崩,太子被毒杀,诸子夺嫡,谢帧也不会那么年轻就死了。

老皇帝死了,太子也死了,谢帧的态度就变得至关重要,他选谁,谁就基本上确定能继承大统。

所以他也死了,因为那些皇子们,都怕谢帧选的不是自己,既然大家都担心,那就先把谢帧除掉再说,剩下的,各凭本事。

也就是在谢帧死了之后,大楚的下坡路走的开始加速,甚至可以说急转直下。

那时候的老皇帝是嵩明先生教导出来的,被誉为一代明君,后期虽然有些刚愎,但有了谢帧这样的人辅佐,大楚有中兴之势。

老皇帝驾崩,本来也不会对大楚影响很大,因为太子殿下是谢帧教导出来的,纵然不敢说一定能超越他的父亲,也不至于是个昏君。

结果那些想夺皇位的人,就敢拿大楚国运赌,他们以为自己夺了皇位就是赢,却不曾想过他们不管谁赢,都是大楚输了。

哪怕再后来出了一位盖世英雄徐驱虏,都没能把大楚真真正正的救回来。

楚衰落,便一发不可收拾。

三月江楼里一群大人物,他们狂热追捧的也许不仅仅是嵩明先生,也许还有他们自己对过去大楚强盛的仰慕。

三月江楼外边围着不少百姓,他们站在外边自然看不到那价值连城的东西是什么,长什么样子,但不妨碍他们好奇。

很多人连工都不做了,就想看看这热闹,但是这热闹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嵩明先生的一枚印章就那么值钱?”

人群里有人好奇的问。

他旁边的人笑着说道:“那还用说,肯定是金的,而且肯定很大,最少,也得有二斤。”

问话的人点了点头,觉得有道理,所以回了一句:“也对,除了金的怎么可能那么值钱,不过既然那么珍贵,二斤不止吧?”

一个看起来商人模样的男人哼了一声:“土包子,懂个屁,你们可能觉得金子就是最宝贵的东西了,要我说,嵩明先生的那枚印章,一定是玉的,而且是大师雕刻。”

刚刚说话的那两个人互相看了看,没搭话,怕自己露怯,但是想着那个商人说的大概有道理,还想着那玉的印章,应该也不会低于二斤吧。

“你们根本不知道嵩明先生是谁。”

一个老学究站在人群中,他看起来有些孤独,白发苍苍。

他自言自语似的说道:“嵩明先生的印章并不是金的,也不是玉的,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太山石,也不大,那印章上的字也是嵩明先生自己刻的。”

那个商人瞥了他一眼,冷笑道:“你又知道了?”

老学究重重的叹了口气道:“你们不知道那印章为什么值钱,是因为你们没有想过,印章上刻着的,还有大楚曾经的辉煌无双。”

一群人都看向老学究,觉得他是个自以为是的傻字,读书读傻了还喜欢胡言乱语的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