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三百九十章 谁可入世?

不让江山 第三百九十章 谁可入世?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仙鹤神宫对面就是镜湖,镜湖外边一圈的花田,唐匹敌就坐在花田里看着镜湖发呆。

李叱从李先生那把书取回来,急着给唐匹敌,一路小跑着回来的。

李叱把手里的两本书册区分了一下,把唐匹敌那本递给他:“这是你的。”

唐匹敌一怔:“这么快?”

李叱道:“李先生说咱俩悟性好,所以只写个大概,让咱们自己举一反三,自己思考。”

唐匹敌点了点头:“也好。”

李叱道:“这两本,一本叫国策,一本叫论兵,我跑回来的路上翻了翻,言简意赅,精妙绝伦,咱俩换着看。”

唐匹敌嗯了一声,俩人就坐在花海中的石凳上看,两个人越看越是心惊。

李先生写的这两本册子都很薄,不过二三十页,每一页字数也不是很多。

可是每句话,似乎都需要深思。

“愚民非治国之道。”

李叱读到这句话,心里更是震撼。

这句话,和大楚,和大周,和历代皇朝的治国之策都是背道而驰,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都没准会被法办。

从有史料记载以来,哪一代皇朝不是愚民之策?

用极少数的一些读书明理思想开阔的人,治理绝大多数不认字不懂大道理的百姓。

唐匹敌听到这句话也皱了皱眉,他看向李叱,沉默片刻后说道:“这句话,很高很高了。”

若一个人不是站在很高很高的地方,看不到这么远,想不了这么深。

李先生若听到他这句话,心里一定会想,我站在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上,你说高不高?

“不是百姓们越愚钝才越好治国。”

唐匹敌道:“民智越高,文明越盛,不管是文化,礼仪,百姓们的程度越高,其实越没有乱民。”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百姓们懂得越多,每个人都读书认字,每个人都明白事理,知道对错,分清是非,那这个约束,其实就不是更重法典,而是更重内心,约束是在每个人心里,知道什么事做了不好。”

李叱点头:“先生这一句话,道出千秋之理。”

唐匹敌道:“你要记下来,以后一定要开民智,办国学,非但要在大城办,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也要有乡学,入学所需之资费,要由地方官府分拨一大部分,入学之人自理一小部分,等到将来国家强盛,所有学习需要的钱财,朝廷全都出了,只要百姓们是为了学,那就不能收钱。”

李叱自然而然的点了点头道:“行,我记下了。”

唐匹敌笑眯眯的看了李叱一眼,若有深意。

李叱却还盯着手里的书册,没有看到唐匹敌那有深意的眼神,有深意的笑。

唐匹敌笑着继续试探了一句:“说到民学,再说科举,如何让科举更显公平?”

李叱正好刚刚看到了李先生写过这方面的事,也只是三言两语,但一样发人深省。

“给你看看这个。”

李叱把书册递给唐匹敌,指了指那上边李先生写下的话。

不管到什么时候,对于平民百姓的孩子来说,公平的科举制度,都是他们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许是唯一的机会。

李叱道:“先生写了,若要尽量保证公平,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典来保护科举,让学子们觉得最起码朝廷在态度上是力求公平的。”

唐匹敌读了读李先生写的话,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他叹道:“先生这样的大才,若是能治国的话......”

李叱摇头道:“以后

想请先生出山,怕是极难。”

唐匹敌顺口说了一句:“那你就多学。”

李叱道:“好。”

于是唐匹敌又笑了起来,这次他的笑容李叱看到了,但不是很明白唐匹敌笑是为什么。

远处,坐在花海秋千上晃荡着的高希宁看向李叱那边,一直看着,一边看一边傻笑。

就好像一位年轻貌美的妈妈,在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在远处玩沙土。

夏侯玉立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李叱那边,然后也笑起来。

“花痴。”

她笑着说了一句。

高希宁道:“这怎么是花痴呢,他那么好看,多看看就感觉赚到了似的。”

“他?”

夏侯玉立不怀好意的问了一句。

高希宁一怔,然后昂了一声:“对,就他。”

夏侯玉立问:“那另一个难道不是仪表堂堂风流倜傥?”

高希宁的眼睛都没有离开李叱,随口回了一句:“另一个?也就那样吧,普普通通。”

就在这时候,有几个仙鹤神宫的师姐从不远处经过,她们也看着李叱和唐匹敌。

可那两个人根本就没有看她们,而是一边看书一边讨论着什么,这就更让那几个师姐好奇。

“是我们不好看吗?”

其中一个师姐哼了一声。

另外一个师姐道:“那他们也不好看!”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然后点头道:“对,他们也不好看。”

其中年纪最小,大概十六七岁的那个女孩有些纠结的说道:“那......哪个稍微丑一些?”

几个人再次互相看了看,都觉得好难。

啊,如此选妃,好难。

听到她们议论着经过,夏侯玉立笑着问高希宁道:“如果这几位师姐是跟着咱们回冀州的话,你怕不怕她们也喜欢你那傻小子?”

高希宁道:“为什么要怕?”

夏侯玉立道:“师姐们可都是年轻貌美的小姑娘。”

高希宁笑着说道:“我也是啊。”

夏侯玉立楞了一下,然后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高希宁道:“如果她们也真的喜欢那个傻小子的话,我可以帮她们说媒,但是......”

她挥舞了一下小拳头:“得收钱!”

夏侯玉立叹道:“果然你和他才是绝配。”

仙鹤神宫。

门主沈如筠看向夏侯夫人说道:“师姐,你就留下来吧,云隐山的日子比外边要平静,要安稳,也要自在。”

夏侯夫人摇头,她笑着说道:“在冀州的时候,经常会忍不住的想,若我当年没有离开云隐山该多好......”

“可是有些事情选择了,发生了,就没有后悔和不后悔的选项,能选的,都不是真正在乎的。”

沈如筠不懂,所以问道:“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不是什么事都可后悔和不后悔?”

夏侯夫人回答:“孩子。”

她想到夏侯琢,想到夏侯玉立,她的嘴角就不由自主的微微上扬。

“对于别的我会有后悔的念头,可是对于孩子从没有过,他们两个比我性命还要重要。”

沈如筠沉默下来。

其实她也才三十岁,又没有离开过云隐山,哪里会懂得那么多复杂的事,哪里有过那么多复杂的心情。

“师姐说的我不懂,但是师姐在乎的,一定是对的

沈如筠道:“师姐,那......我们该不该离开云隐山?”

夏侯夫人回答道:“该不该我不能做决定,那么多孩子的命运,你要仔细问过她们才行,也要讲明外边是世界是什么样子。”

她继续说道:“师门每十年会选三位世间行走,把外边可怜的小女孩带回来收养,每年回来一次,却从不进山门,在山门外把孩子放下就走,十年后归来,每一个世间行走都会选择离开仙鹤神宫,或是去别的地方隐居,或是回到尘世。”

她问沈如筠:“你应知道,祖师当年立下这个规矩是为什么。”

“我知道。”

沈如筠道:“十年行走江湖,已经不适合留在仙鹤神宫,可这对她们来说不公平。”

夏侯夫人道:“是不公平,可是每一代世间行走都谨遵祖师遗训,她们的付出,就是不愿意云隐山里的孩子们再被世俗侵染。”

她看着沈如筠的眼睛认真的说道:“所以她们应不应该走出去,要深思,再深思。”

“师姐。”

沈如筠起身,向后退了一步,然后郑重一拜。

“若是她们愿意回到尘世,还请师姐照顾她们,她们都太单纯,因世道艰苦而来,现在却不知世道艰苦。”

夏侯夫人连忙起身,回拜道:“若她们愿意,我自会如照顾琢儿和玉立那样照顾她们。”

沈如筠道:“三十里外.....”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夏侯夫人就接了一句:“还有不少世间行走在那隐居。”

沈如筠道:“师姐我们一起去问问。”

“好。”

半个多时辰后,距离仙鹤神宫三十里外的桃花坞,山下有一排木屋,在山桃树掩映之中。

不远处就是小河,河边有一座栈桥,岸边也有桃树,所以她们给这里取名为桃花坞。

每年三四月的时候,这里山桃花开了满山,桃花在树上,她们比桃花还美。

沈如筠和夏侯夫人在篱笆院门外停下来,两个人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同时俯身一拜。

“仙鹤神宫弟子沈如筠,弟子夏侯倾,求见诸位供奉。”

仙鹤神宫的世间行走,十年而归,不入山门,但她们被尊为供奉,地位比门主还要高。

仙鹤神宫所有门人弟子,包括门主在内,若要求见供奉,当以晚辈之礼求见。

其实按照规矩,门主也应有一趟入世修行,归来之后才能继承门主之位。

不过对门主继承者的要求是最迟一年必须回来,当年夏侯倾就是因为门规而走出云隐山。

可是她没回来,师父又已经过世,所以沈如筠被推举为门主,她并无世间行走的经历。

那几间木屋里都有人出来,她们似乎很好奇,却都笑盈盈的迎了过来。

其中有一个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女子,应该是和沈如筠同辈,这是一个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无法抗拒的成熟韵味的女子。

她并不妖媚,然而哪怕只是在你面前走过,你都会觉得这样的女人,你看一眼,就会很久很久忘不掉。

你感觉自己忘掉了,某一个瞬间想起来,她的样子依然深深刻在脑海。

她也不是和别人一样留着很长很长的头发,她的头发还不到肩膀,因为她觉得这样不那么麻烦。

她穿着一套粗布衣衫,不是长裙,麻布长裤很宽很肥,却一点也不显得臃肿。

她的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走出来,走路的姿势有些懒似的,却让人觉得很舒服。

她叫沈如盏,沈如筠的妹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