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不让江山 >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应该自己去做了

不让江山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应该自己去做了

作者:知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0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叱救下虞朝宗的时候还不知道当今皇帝杨竞已经到了,所以他推测幽州军可能还会与豫州军相争,于是急匆匆带着人回到地宫,又把地宫封闭。

虞朝宗醒了之后对李叱说起,豫州军攻入冀州的时候高呼口号,说是行天子令诛杀贼逆,他才知道原来大楚皇帝也在这。

李叱很早之前就有所听闻,那时候杨竞还不是大楚皇帝,而是太子。

高院长在开办四页书院后,曾经奉旨回过一次都城,当时老皇帝是想让他回去做东宫詹事,教导太子。

高院长在都城住了一年半后,因为实在看不惯都城风气,所以告病回冀。

但他对太子杨竞赞不绝口,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太子殿下虽然年少,却已放眼古今胸怀天下。

李叱后来听高院长聊到过这位太子,听闻过这个人在都城的一些事,当时李叱也做过判断,这位太子殿下能隐忍。

能隐忍的人,一旦爆发,都非同小可。

“现在我有些遗憾。”

虞朝宗躺在床上,一直拉着李叱的手,说话的时候也不放开,似乎怕李叱一转身的时候,自己就已撒手人寰。

虞朝宗轻轻叹了口气道:“我不是为自己遗憾,而是为大楚遗憾,如果当今陛下能早生三十年,大楚未必会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我应该还是一个读书人,如别人一样,或是往都城大考,或是持书信求举荐,谋一个功名。”

他语气很轻的说道:“可是晚了,连我这样的人都已经反了,大楚就算现在有了明君也已经救不回来,不是打赢了我们燕山营,大楚就可安稳,天下大势之中,燕山营不过一粒微尘。”

李叱轻轻点了点头,燕山营无疑是北境最大的叛军势力,不管燕山营名声多好,做的多好,从朝廷的角度看,燕山营自然是叛军。

但燕山营并不是整个大楚江山之内实力最强大的叛军队伍,最起码还有至少两支叛军比燕山营还要强大许多。

在大楚南疆一带,有一人名为李兄虎,本是一渔村苦力,不堪欺压,带着一众苦力兄弟揭竿而起。

因为都是苦力出身,衣不遮体,也无甲胄,所以被人成为薄衫军。

李兄虎和虞朝宗不同,他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不会像虞朝宗这样张嘴能说出来许多大道理。

他能被人拥戴,只因为两点。

其一,他对众人说,我起兵不是为了想做什么劳什子皇帝,而是想救更多我这样的苦命人。

其二,他又对众人说,既然反了,不服就干。

他最初起兵靠的是在南疆海域一带做苦力的人,他们都身强体健又熟悉地形,与官军周旋,从不落下风。

李兄虎起兵在虞朝宗之前,比虞朝宗早两年,如今薄衫军已经拥兵三十万,大楚南疆,数十州县都已被他攻占,官军不敢与其正面交锋。

武亲王大军最善陆战,可是南疆那个地方,水路纵横,舟船往来,几乎没有骑兵用武之地,也少见步兵冲锋决战之地。

所以武亲王大军就算是到了那边,也未必能把薄衫军怎么样。

那时南疆的官场更为败坏,军队早就已经无人训练,根本打不过薄衫军,所以只能是眼睁睁看着薄衫军越来越强。

与薄衫军齐名的是蜀州天命军。

天命军比较特殊,因为天命军的大当家,自封为天命王的杨玄

机的出身,既和虞朝宗不同,又和李兄虎不同。

杨玄机是皇族出身,虽然只比当今皇帝陛下大几岁,可论辈分是皇帝杨竞的叔叔。

杨玄机的父亲,与杨竞的祖父是兄弟,杨竞祖父继承皇位后,将杨玄机的父亲封为锦王,封地在蜀州。

锦王本来就排行最小,比他大哥小了将近二十岁,又老来得子。

武亲王已经六十几岁,杨玄机才将近三十岁。

杨玄机二十几岁的时候,其父锦王病故,他上书朝廷,本以为老皇帝会下旨让他继承锦王之位。

哪想到老皇帝听了刘崇信的话,去锦王封号,给杨玄机一个所谓的侯爵,封号为知命侯。

意思是你就这个命,你自己应该知道,别再痴心妄想了。

这其中讥讽之意如此明显,杨玄机又怎么能忍。

于是杨玄机索性就反了,锦王在蜀州多年经营,愿意追随杨玄机者自然不在少数。

况且蜀州那个地方实在难打,短短三四年,杨玄机在蜀州拥兵二十几万,自封天命王。

他的意思也很明显,你让我做知命侯,说我就这个命,我就偏偏要让你知道,我是天命。

李兄虎和杨玄机这两人,一个雄霸南疆,一个称王蜀州,地方上已经没人是他们对手。

而且比虞朝宗更为有利的是地形和人脉。

虞朝宗出身不错,可他父亲也就是个府治,其人脉关系又怎么能和杨玄机相比?

杨玄机在蜀州,尽得各大家族支持,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那十万大山的蜀州之地,武亲王大军去了,亦无用武之地。

他进可取中原,退可守蜀州,就算是在蜀州自立为帝,独享一隅,朝廷也没什么办法。

李兄虎在南疆,得所有苦命百姓支持,说是手下有三十万大军,但只要他登高一呼,啸聚百万之众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

南疆那边的百姓,已是只知李兄虎,不知有朝廷,只知薄衫十二令,不知朝廷有法度。

相对来说,虞朝宗在冀州这边就要艰难的多,有冀州军,有幽州军,后来还有豫州军和青州军,再后来武亲王大军也到了。

北境这个地方,又比不得江南之地。

如果虞朝宗听李叱的计策不出山,等着冀州大战结束,把这一场大战关于燕山营的所有因素都剔除掉,结局其实也一样。

曾凌必死无疑,豫州军接管冀州,罗耿的幽州军看似被重用实则被排挤。

皇帝不会久留冀州,武亲王也不会,到时候,燕山营再南下夺冀州,不说易如反掌也差不了许多。

可是虞朝宗偏偏不听。

能按照李叱想法,大概半年后,最多一年后,虞朝宗的燕山营,不管是威望还是实力,都要超过李兄虎的薄衫军和杨玄机的天命军。

最起码,可雄踞北境。

可实际上,目前来看,真正对大楚构成灭国危险的是李兄虎吗?是杨玄机吗?是虞朝宗吗?

是在青州东南水泊举起大旗的樑沿寨吗?是在渔阳得渤海国支持而拥兵七八万人的白山军吗?

都不是,而是大楚的十三州节度使,是那些已经嗅到了更高更大权利味道的名门世家。

就算是当今皇帝杨竞有心力挽狂澜,但这狂澜他能挽住?

十三州节度使,就算是没了曾凌没了崔燕来也没了刘里,剩下的人就会老老实实重新对朝廷臣服?

他们又不傻,曾凌刘里崔燕来,就是活生生又死翘翘的例子啊。

他们愿意臣服,皇帝能容得他们?

当下容得,只要朝局稳定下来,皇帝就会一个一个的把他们都屠了。

这些人把局势看得清清楚,谁都会有所决断,他们若是傻子,也做不到如此高位。

皇帝击败了一个虞朝宗,并不算什么大胜,因为对于天下格局的影响,燕山营的失败根本就不算回事。

此时此刻,对于虞朝宗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可期待的事了,他还没死,心已经死了。

但他却看得更透彻了,大概不经过这些事,也不会有更透彻的心境。

“老三。”

虞朝宗拉着李叱的手,声音微弱,但是却真诚的说道:“以你之才,应该自谋其事,你的本事远远在我之上,这天下,大有可为。”

李叱道:“大哥你别胡思乱想这么多,先把身子调理好,将来的事咱们不急着去想。”

虞朝宗摇头道:“我自知命已不久,你听我把话说完......老三,燕山营败了,我输了,其实对于中原江山来说,就好像一颗小石子掉进了湖水里一样,微不足道。”

“然而刘里,曾凌,崔燕来三人的死,就是三座大山倒下了,砸进了这片湖,掀起来的不是点滴之水,而是滔天大浪。”

他看着李叱认真的说道:“因为这三人的死,其他的节度使就越发的明白,他们不反,皇帝也容不得他们,与其等着被皇帝一个一个把他们收拾了,不如就此反了,没人能做这中原皇帝,那就大家把中原瓜分了吧。”

他缓了一口气后继续说道:“冀州经此大战之后,反而是最好的时候。”

李叱懂他的意思。

冀州燕山营败了,曾凌死了,看起来已经没有大患,皇帝接下来就会把重心放在其他地方。

冀州这边,反而成了最适合发展的地方,幽州罗耿和豫州于玮殷必然不和,他们两个明争暗斗,也顾不得其他。

况且皇帝绝对不会把青州军的降兵给他们,燕山营的降兵也不会,必会让武亲王全都带走。

虞朝宗道:“我猜测着,皇帝很快就会返回都城,武亲王大军也会护驾南返,豫州青州是产粮重地,武亲王大军,怕是要留守这两地,以维持朝廷的粮食所需。”

“所以这样一来,连武亲王杨迹句都无力顾及别处,南疆的李兄虎和蜀州的杨玄机,看到局势如此,必会出兵。”

他握紧了李叱的手说道:“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燕山营所有兄弟,我也已无力再照看活着的人兄弟们,我写一封信,再给你大当家的令牌,你等到合适的时机离开冀州回燕山营,老七黄金甲还在家里守着,你回去之后对他说,我已经把大当家之位交给你,你带着兄弟们好好活下去,以你的能力,将来也能带着大家报仇,去和那些人争一争这中原江山。”

李叱刚要再劝,虞朝宗剧烈的咳嗽起来,他说话太多,情绪波动又大,他此时身体哪里支撑得住,咳嗽了几声后便开始吐血。

好一会儿后才停下来,又沉沉睡去,看起来虚弱的也只是勉强活着而已。

李叱站在床边,看着脸色如此惨白的大当家,一时之间心中难以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