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唐杨国舅 > 第一九九章 唯物

大唐杨国舅 第一九九章 唯物

作者:天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2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咸宜公主慧黠,面对长辈考问,眼看无法蒙混过关,只好睁开眼,可怜兮兮地看着玉真公主,回道:“我悟出的道,是以清修而为,以心定而入,凡事万物,非要以常心而处之。”

玉真公主闻言脸色越发难看。

显然这不该是《庚桑子》给人的领悟,她作为长辈也明白侄女是在投机取巧,想用似是而非的答案来糊弄。

“未能尽读全篇,又熟记于心,如何感悟道机?说说你对某个篇章的领悟。”

玉真公主把题目缩小,这下咸宜公主彻底没招了,刚才只是随便翻看两页,就偷懒闭上眼,装作沉思悟道,其实是在胡思乱想。现在让她说书卷中任何一句,她都说不出来,更别说是对其中某个篇章有所领悟了。

在此境况下,咸宜公主只能临时抱佛脚,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那篇《庚桑子》的开头是:“天不可信,坠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惟道可信,贤主秀士岂可知哉?”

咸宜公主结结巴巴地道:“就……就像这句……天地人心皆不可信,唯有道法……才值得信任,也……只有贤明的君主和秀士才能理解其中奥妙……”

玉真公主很不满意,连连摇头:“都是字面粗浅的理解,并未有你的感悟,遑论悟道。”

“这……悟道嘛……”

咸宜公主平时受尽宠爱,从未曾被人如此刁难,偏偏现在还是长辈给她出难题,她额头隐见汗珠,口中仍旧在强行解释,“就像父皇,他是贤明的君主,开创大唐盛世,想来便知其中道理。”

玉真公主蹙眉:“那你意思是……让我去问你父皇?”

咸宜公主别提多尴尬了,平时她可不会如此窘迫,侧目发现李瑁偷笑时,立即恶狠狠地瞪了兄长一眼。

玉真公主突然看向杨云,问道:“杨道长,不知你觉得她的回答如何?”

杨云冷静地道:“晚辈听来,公主的解释倒也符合这篇道经的主旨。”

“嗯!?”

玉真公主眉头蹙得更深了。

李瑁转过脑袋,向杨云挤眉弄眼,大概是说,别强行替咸宜出头,在这位修道的皇姑面前,耍小聪明没有任何好处。

杨云镇定自若,侃侃而谈:“道乃天地之法,人生于天地,心正则仁信,天地人心皆以正而信,都可信之事,为何只有道可信?”

玉真公主针锋相对道:“你的意思是说……道经有错?”

杨云摇了摇头,道:“天地人心若正,则可信……奈何天地人心善变,正则信,邪则不信,唯道立于天地,可定正邪,所以说唯道可信。”

“这感悟还是太过粗浅。”

玉真公主对杨云的回答并不满意,脸上难掩失望之色。

杨云突然又问:“道之所立,由谁来定?”

“什么?”

玉真公主怔了一下,随即陷入沉思。

杨云则自问自答:“杀为非道,但战争则以杀戮求生为道;上古洪荒并无君道,而今则有君臣之道。可见道之所立,仍旧为人心,以人心之崇为道,若将来以摒,则非道。道并非一成不变,自古道法所立,也以人心向背为定。”

杨云说完这话,不但咸宜公主和李瑁若有所思,连玉真公主都动容,显然杨云这番言论已比普通的悟道上升了一个台阶。

但杨云很清楚,他所做论述,不是什么悟道,而是辩证唯物论。

“此说仍有偏颇。”

玉真公主以严肃的口吻跟杨云探讨,“一为一,二为二,此为道,至于人心定道则非道,人心所崇,是为德。”

杨云微微一笑:“这不正如咸宜公主刚才所言,何为道,又何为德?贤明的君主能体会其中奥义,以道和德来治理天下,缺一可否?”

玉真公主突然明白过来,默默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杨云的说法。

咸宜公主摸了摸自己可爱的瑶鼻,好似在说,我刚才有说到这么深层次的领悟吗?我怎么不知道?

“以道治天下,的确有失偏颇,领教了。”玉真公主很豁达,听了杨云的论述,感觉自己的精神有所升华,便没有再难为人。

咸宜公主笑着问道:“这么说来……皇姑,我的领悟算是过关了吗?我可否下去透口气?”

玉真公主白了侄女一眼,目光中满是慈爱,没好气地道:“从来都是如此鬼精灵,你记住了,偶尔也要沉下心来,多学多悟,别每次都想着让旁人为你解围。”

当姑姑的,自然知道小侄女没有那么高的境界。

“难得来一趟,听说这周边风景很美,我先下去看看。”玉真公主一说完,咸宜公主立即站起来,随即发现自己太过兴奋,赶紧有所收敛。

毕竟眼前不全是自家人,还有杨云和杨玉环两个外人在场,作为公主,要保持仪态。

“皇姑,我可以带杨道长一起下去看看吗?我有很多疑问想跟他探讨。”

咸宜公主不但自己要下去,还想带杨云一起走,杨云明白,这是想给李瑁和杨玉环创造更多的相处机会。

“十八郎留下参悟,咸宜和杨小友先去吧,我这边也有事……十八郎,你可要用心参悟。”

玉真公主说完,先行起身,径直往楼梯口去了。

目睹姑姑的身影消失在书架后边,咸宜公主向兄长使了个眼色,随后一把拽过杨云衣袖,拖着便往外走。

……

……

杨云从二楼下来,咸宜公主跟着下了楼梯。

走出小楼,杨云四下看了看,发现许多道姑正向后院走去,不由有些好奇,略一琢磨,或许是听到召唤,玉真公主叫齐人有事情交待。

“刚才谢谢你了。”

咸宜公主笑盈盈地看向杨云,“没想到你对道法的理解如此高明,我从来没见过皇姑如此夸赞别人,更别说是你这样的小年轻……”

杨云笑了笑:“很多都是牵强附会,不过是我平日偶然所得罢了。”

“偶然所得?不是你之前有过详细学习和领悟?”本来杨云非常实在的回答,在咸宜公主听来却觉得不可思议。

杨云为避免以后经常有人找自己探讨道法,届时无言以对,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先把咸宜公主的嘴堵上。

杨云道:“我所修道法,可说是野路子,师尊从未详细传授过道家经典,一切都是靠自己的理解和领悟,道法也是入世修行日积月累所致。”

“哦,我明白了,其实这世上并没有道,只是有人顿悟,这才得道。”咸宜公主眨眨眼问道,“是这意思吧?”

“公主聪慧,一点就透。”杨云恭维道。

“那是,我不是笨人,这有何难参悟的?哈哈,没想到跟你聊一会儿,我对道法的理解居然有大幅提升……看来母妃之前推荐你当我幕僚,非常英明神武。”咸宜公主高兴地说道。

一个后世读初二的小姑娘,终于在长辈面前露一回脸,难免有一种小女儿家的窃喜,如此一来,她逐渐失去防备心理,慢慢接受杨云为朋友。

“走吧,我们好好参观一下万安观周边……这里可是游玩的好地方,春暖花开时节,非常热闹。”

……

……

咸宜公主带着杨云出了万安观,路上偶尔问问道法上的事,杨云都能轻松应付。

面对这么个对道法一知半解的小姑娘,杨云用一点辩证唯物论就可以装出道法高深的模样,而他态度谦和,无形中又让咸宜公主增加了对他的好感。

杨云对咸宜公主却是敬而远之。

哪怕咸宜公主如同邻家小妹,奈何身后跟随的十几名侍卫清楚无误地告诉他,这是皇帝宠爱的女儿,不是普通人。

万安观外一百多步的地方,咸宜公主指着前面一片灌木丛道:“这是万安观的花地,春夏时节来此地,百花争艳,文人雅士趋之若鹜,可惜现在看不到。”

杨云回头看了眼万安观,心想:“确定那些文人雅士是为了赏花而来?别是为了道观里面的俏丽道姑吧?”

咸宜公主好像个孩子,冲进灌木丛中,近距离欣赏那些正在吐芽的花木,正兴致勃勃,突然听到远处马蹄声传来。

一群人纵马而来,并不是之前遇到的太子一行,而是另外一群人,这些人不带兵戈,身着儒袍,靠近后杨云发现前面那位正是之前初次遇到李瑁和咸宜公主时见过的杨洄,历史上咸宜公主的驸马。

“公主,这么巧,你也在此地?”杨洄从马背上跳下来,浑然不顾那些伏地的花苗,穿着马靴,横冲直撞地一路踩踏过来。

说是巧遇,但怎么看都很刻意。

杨洄身后跟着十二三个年轻士子,全都油头粉面,在杨云想来,这也是杨洄刻意为之,之前武惠妃给儿子和女儿征幕僚,现在不用说,这些就是幕僚候选人,杨洄带过来给咸宜公主瞧瞧。

咸宜公主打量杨洄,笑着问道:“你倒是哪儿都在……没事出城作何?还在万安观碰巧看到,别是听了什么风声,自己跑来的吧?”

显然这位公主非善茬,发现杨洄好像狗皮膏药般总往自己身边凑,便能猜出其中猫腻。

“公主误会了,此番真是巧遇。”

杨洄解释道,“这不已开春,在下带了几个朋友出来踏春赏景,寻个吟诗的意境。张老登令公,以和诗为题,只有唱酬诗体得当才得拜谒,天下士子谁不想能应题,以拜张令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