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唐杨国舅 > 第三一三章 孰又知晓?

大唐杨国舅 第三一三章 孰又知晓?

作者:天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2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别人或对杨云不了解,咸宜公主却对杨云有极为深刻的认知。

哪怕杨云故意装糊涂,她也看得出来,或许在她眼里,杨云的能力绝不是只会法术,对当前时局看得也很透彻。

“你可以帮我十八哥,如同当日帮我一样,只要让张令公对他高看一眼,以后十八哥在朝中就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咸宜公主对李瑁的未来做出规划,不求得到李林甫支持,而是要得到百官之首的张九龄的信赖。

杨云心想:“看来武惠妃很清楚,她儿子想上位,最好是得到宰相张九龄的青睐,至于李林甫,小人一个,只会算计她儿子。”

“这种事,走一步看一步为好。提前布局周详,说不一定适得其反。”杨云没有马上答应咸宜公主,哪怕他心中的确有意帮李瑁。

咸宜公主又用略带怨责的目光瞪杨云。

随即好似明白什么,咸宜公主起身往外走,空气中留下一句话:“请你帮我十八哥,别把他往坑里带就行……这都不行,看来你不想为任何人谋事。”

……

……

咸宜公主走后,杨云觉得知我者小公主也。

效忠谁都不如效忠自己内心,做事不必看别人眼色,只要自己眼界开阔,步步锦绣不难做到。

杨云回想了一下跟咸宜公主认识的过程。

在小公主面前,他展现了很多能力,大多数时候都是以“道法”的形式,无意中透露的,潜移默化之下咸宜公主对他产生一种警惕,哪怕现在咸宜公主跟他是友非敌,他仍觉得大为不妥。

“咸宜公主太过精明了,大概是出自女人的直觉,总认为我很危险,所以处处针对,看来以后她会成为我前进路上的阻碍……若她蓄意与我为敌,以她所得皇帝信任,随便说两句坏话,我都会有麻烦。”

本来杨云还不觉得自己跟咸宜公主结交有何不妥,现在却开始防备起来,主要是最近咸宜公主针对他的地方太多了。

……

……

咸宜公主离开醉仙楼,没有回翠绿小居,因为她觉得要给李瑁留一些私人空间。

为李瑁准备了青春少艾美艳动人的歌舞姬,目的是让李瑁逐步沉溺美色,事情急不得,最好是李瑁先欣赏一下歌舞表演,醉不醉人人自醉,一旦进入某种忘我状态,再做其他事便水到渠成。

她去见了张瑜。

一份邀请函送到相府,便把张瑜给请了出来,并未有多麻烦……这时代的女孩子没那么多条条框框束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明清时期的事情,何况公主相邀,张瑜只能硬着头皮赴约。

茶室内,咸宜公主为张瑜斟上茶水,笑着问了下张瑜的近况,还询问张瑜对九天玄女下凡之事的看法。

张瑜的回答异常谨慎,拿出的几乎都是推脱的外交辞令,没有参杂个人想法在里面。

咸宜公主突然打断张瑜的话,语带不满:“以我看来,这些很可能都是杨云那家伙自己搞出来的事情,不然为何不是别人,偏偏是他姐姐当了下凡的玄女?难道张令公对此就没什么想法?”

张瑜早就料到,公主请她来,多半是要试探张九龄的口风,只不过想通过她的口了解。

“家祖平时并未在晚辈面前提及此事,不过以民女的想法,这种事实非人力能及。”张瑜小心翼翼地道。

咸宜公主摇摇头,叹息道:“谁说他不能做到?张姐姐应该听说过我在宫里跟吐蕃国师斗法之事吧?我之所以能战胜番僧,就是因为杨道长在背后帮我……哦,现在应该称呼他为杨国舅了。”

张瑜未料公主会在她面前吐露如此重要的情报。

若非有咸宜公主亲口验证,光靠张家的情报网络,根本没法探知到底是谁帮咸宜公主取得跟本波泰宝斗法的胜利,本来张家上下还猜想是皇帝授意罗公远等人暗中相助。

“其实他这个人做事很谨慎,走一步看三步,所提建议很有针对性。此番他初涉朝堂,因为没什么当官经验,没人拿他当回事,连具体职司都没落实……张令公不妨施加援手,说不一定可以得到一个好帮手。”

咸宜公主笑着评价。

本来是在说杨云的坏话,转眼咸宜公主又开始劝张九龄招揽和培养人才,对象还是杨云这个高深莫测的小道士,张瑜心中顿时打起几分精神,提高警惕。

“杨道长之前不是武惠妃的人吗?还帮助寿王成功举办此次道家大会……不过他姐姐入宫当上贵妃后,两者合作的基础已经没了。公主劝说我祖父找杨道长当帮手,到底有何意图?莫非是故意这样说?如此一来家祖忌惮之下,必然会疏远杨云!”

张瑜脑子里生出无数个想法,大多数都怀有防备心,从未想过咸宜公主是真心实意推荐人才。

“如果杨道长能在张令公手下办事,相信很快就会在朝堂站稳脚跟……张令公在我父皇跟前没有像样的皇亲国戚做帮手,这不,杨道长正好可以填补空缺?也是小妹多嘴多舌,还喜欢篡改别人的意思,其实之前杨道长属意我作诗,就有对张令公示好之意……”

咸宜公主笑嘻嘻说着,丝毫不觉得如此跟张九龄的孙女谈话有何不妥。

张瑜面不改色,不住颔首表示领教了,脑子却转个不停。

“来,张姐姐,我们喝茶,下面我准备举办个宴会,请一些女道士与会,姐姐对道法应该有一些了解,不如一起来吧……请柬在这里,我亲自交给你比较好。”

咸宜公主终于把“正事”说出,递过去一份请柬,张瑜拿过来连看都没看就交给旁边侍立的丫鬟。

“姐姐想必最近也很忙,唉,总想知道张家将姐姐许配给哪户人家,谁若是娶了姐姐,真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咸宜公主说完,陪同张瑜一起出了茶室,正要走,忽然记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份好似书信般的东西递给张瑜,道,“这是我母妃写给张令公的一封信,劳烦张姐姐转交。我们宴会见。”

……

……

张瑜见过咸宜公主,心情无比沉重,感觉自己正被武惠妃一系的人针对,她跟咸宜公主的私交,成为别人的突破口。

回到府中,张瑜把此事跟父亲张拯一说,张拯摆摆手,道:“等你祖父回来,你自己跟他说吧。”

张拯不太想评价这件事。

他知道自己女儿见识广博,既然他探不清楚老父亲的意思,干脆等张九龄回来,让女儿自个儿去说,顺道听听张九龄的意见。

张九龄回来已是华灯初上,脸色沉重,眉头紧皱,似在朝堂遇到什么不顺心之事。

“父亲,这是咸宜公主托瑜儿转交的信函,乃是惠妃武氏写给您的。”张拯把信件拿出来,上面蜡封未破,显然在这之前未有人打开看过。

张九龄接过信函,直接拆封,将书信仔细看过,随后放下,颇有些不耐烦地道:“那女人,还不死心。”

张拯道:“父亲说的,可是她想让十八皇子当太子这件事?”

“不然呢?她入宫晚了些,如今风华正茂,深得陛下宠信,可她儿子却没有大造化……按照礼数,就算太子被废,也绝对轮不到她儿子来当储君……”

张九龄评价很直接,没顾儿子和孙女在旁便脱口而出。

张拯请示:“那父亲是否要回信?”

“不必了。”

张九龄摆摆手,“这件事我自会处理,至于回信……只会让她以为有条件可谈,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加理会。瑜儿,你见公主,她跟你说什么了?”

张瑜在旁默不做声,听到问话,马上将咸宜公主跟她会面的经过娓娓道来。

尤其提到咸宜公主在她面前说杨云好话一事。

张九龄听完后,皱眉道:“说起来,我今天倒是忘了御史台有这么号人。”

张拯好奇地问道:“今日父亲未让杨道长商讨国事,莫非并非是有意为之?”

张拯之前得到的情报,张九龄故意针对杨云,请御史台的官员与会,唯独不请杨云,现在才知另有隐情。

“他一介未长开的少年郎,除了道家事别的一窍不通,我请他去作何?也是今天无人跟我提及,便未当回事。”

张九龄解释。

张拯点了点头:“如此也说得过去,小杨道长初入官场,恐怕连朝廷官制以及具体职能都不知晓,谈何行使御史之权?”

张瑜却有不同意见,行礼道:“祖父,杨道长毕竟是皇上亲自任命的侍御史,您尊重杨道长就是尊敬陛下,有些时候面子工夫还是要做足,才不会落人把柄。今日公主似乎有意对我说及此事,似是想离间祖父跟杨道长的关系,是否……有专门针对祖父的意思?”

“嗯?”

张九龄面色凝重,并未马上接话。

张瑜道:“祖父对陛下任命的官员,一再无视,陛下听到后会怎么想?这杨道长好像确实有些本事,之前他作诗也是劝谏祖父,并无多少恶意。”

张拯马上板起脸来教训:“瑜儿,这是你该说的话吗?”

“孙女之前用心琢磨过此事,祖父应该想过,杨道长前来见祖父时,虽言语间多有不敬,但出发点是好的。孙女还听说,李夕郎有意招他为婿,似是想利用他贵妃亲弟弟的身份,向陛下表忠心……”

张瑜执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张九龄没马上回答,认真思索后点头:“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张瑜试探地道:“那祖父何不将杨道长招揽在身边?即便不为祖父所用,也不为李夕郎得逞,祖父引导他向善,不至于成为朝堂的祸害。”

张拯笑了起来:“瑜儿,你这就过虑了,如今朝局稳定,即便他是国舅,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来。”

说到这里,张拯有意看了一下张九龄的反应,发现父亲脸色出奇的凝重。

张九龄叹道:“以陛下如今对道家……还有玄女娘娘的礼重,未来之事……孰又知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