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唐杨国舅 > 第三三四章 受挫

大唐杨国舅 第三三四章 受挫

作者:天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2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吴元在杨云身边一直都表现得很强势,俨然真的就是杨云的大弟子。

有她在,杨云什么都不需要说,完全就是个无比强势的大管家,什么事都可以帮忙打点的那种。

在吴元威吓下,老妇人赶紧去安排空出房间。

等老妇人退出去后,杨云才笑着说道:“何必对管事的婆子动怒?我过来,不是为了向她们立威的。”

吴元严肃地道:“即便师傅不打算收下这院子,但事实上这里已是师傅的产业,师傅就是主人……奴仆岂能跟主人对着干?”

这严肃的态度,让杨云无从反驳。

杨云向吴元比了个大拇指,好似在说,你是对的,我什么都听你的。

……

……

院子里住的歌舞姬不在,老妇人临时安排,将一个相对偏僻点的房间里的东西搬了出来,空出房间作为杨云的炼丹房。

“此房原本住着两位小姐,现在只能让她们去跟别人挤一挤了。”老妇人行礼说道。

杨云没说话,吴元主动替他说了:“很好,你不需在此,若有什么需求,我会叫你过来。”

老妇人不明白为何主人的徒弟如此强势,行礼后退下。

杨云在房里走了一圈,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

完全没有记忆里太上老君炼丹房的感觉。

正如咸宜公主所说,天师炼丹,不管丹药品相和功效如何,至少要把格局给撑起来,不然别人凭什么认为你的丹药有用?

“先找人回来布置一下试试,若摆不出想要的格局,就另外换个地方,守着一群女人炼丹也不是个事儿。”

杨云暗自琢磨,炼丹到底是搞化学研究,肯定会涉及化学反应,到时候排放废气、废料会不少……或许让米家给他在洛河边准备个炼丹房不错,既能炼丹,还能充当化学实验室,最主要是利于化学品排放。

来到大唐,刚开始杨云还抱有雄心壮志,但随着地位急速上升,他在科学研究方面就有些荒驰了,感觉一直在享受奢靡的生活,最多不过就是做生意赚钱,浑然忘了穿越众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改变时代。

“弟子回去就安排人前来。”吴元领命接受。

眼下杨府下人众多,随便安排几个人过来收拾一下,甚至不用请外人。

杨云再在院子各处看了看,便带着吴元走了,似乎浑然忘了来此的主要目的。

……

……

炼丹房正在慢慢布置,反正李隆基闭关了,暂时没人跟他讨要丹药。

高力士趁机派人来跟杨云说了说,意思是有什么需要直接提,而杨云眼下最缺的就是炼丹炉,要那种像模像样的,一看就带着几分仙气,可这么重要的东西又不能直接开口向高力士讨要。

大师炼丹,怎能不提前进行准备?

什么都跟外人要,会显得极其不专业。

这天杨云正在琢磨布置炼丹房的事,突然有人前来传报,说张九龄请他过府一叙,这是在张、杨两家婚事定下来后,张九龄首次主动邀他过府。

杨云没有带弟子和随从,坐车前往张家。

到了张府,知客直接带他进到张家前院,未来的岳丈张拯亲自出来迎接。

“杨道长,久违了。”

张拯对杨云很客气,无论张家对杨云态度如何,好歹杨云是他的女婿,他看杨云的眼神还算比较和善。

杨云面对老岳丈,不知该如何称呼,想了想一脸认真地行礼:“见过老泰山。”

老泰山之称始于宋朝,张拯骤然听到这称呼觉得很是新奇有趣,笑着说道:“马上就要是一家人了,你以后可以时常来府中玩,家里遇到事情你也可以帮忙参谋一二。”

以张拯之意,杨云已是张家人,可问题是杨云并不是入赘,以后来也是需要避讳的,这不是张家主宅,只能算是暂住之所,所以张拯没把这儿当成家。

在张拯引领下,二人进到张九龄书房,并不见正主出来,也没见到张国器和张瑜等晚辈,眼下只有张拯一人接待。

“老令公不知几时回来?”杨云问道。

“快了,我们坐下来慢慢等候。早前家父向家里传话,说找你来是有一些军务想跟你聊聊,顺带说说你跟小女成婚之事。”

张拯丝毫也没摆长辈的架子,言语间非常随和。

杨云觉得很奇怪,朝中军务几时轮到跟我商议了?

张九龄这算几个意思?

等了许久,外面传来脚步声,张九龄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看神色便知其在朝中又遇到什么不顺心之事。

“父亲,杨公子来了。”

张拯在张九龄面前,改变了对杨云的称呼。

杨云上前见礼。

毕竟之前入宫谢恩时已见过一面,这婚事征得张九龄同意,若眼下张九龄提出悔婚,那就太没品了,不是宰相应该做的事情。

“坐吧。”

张九龄进来后,直接在书案后的地席上跪坐下去,然后一抬手对杨云和张拯说道。

张拯跟着跪坐,杨云一看自己站着不合适,便在旁边的地席上坐下。

张九龄道:“之前你叔父来过,我这边对你的情况有所了解,你如今虚岁十五,年岁小了些,比起瑜儿还小一岁,若非是陛下赐婚,急于完成婚礼,其实完全可以先定下婚约,过个两年再成婚也不迟。”

杨云又在琢磨,这话透露了什么意思?

延期成婚么?

张拯道:“父亲,您也说了,瑜儿岁数不小,再过两年,杨公子年岁是起来了,可瑜儿年岁就有些大了。”

这时代,男人成婚一般是十六七,当然也有早的,女孩成婚一般会在及笄前后,早的十二三就已成婚,由于医疗条件太差,人的岁数普遍不高,女孩子稍微成长便有危机意识,希望能早日诞下后代,完全不像后世到十五六岁还是温室里未经风霜的花骨朵。

“嗯。”

张九龄语气平和,“眼下婚期已定,你我算是一家人,以后老夫会在朝中多替你说话,有什么事也可私下里商议。”

杨云起身行礼:“多谢张令公栽培。”

怎么说张九龄也是一代大儒,又是当朝宰相,人家开诚布公说要提拔他,杨云不能表现得太过冷漠。

张拯笑道:“父亲之前不说有军务上的事?可是北方边事有了进展?”

张拯言语轻松,不过杨云看出来了,张九龄好像面临着什么困难的选择。

果不其然,张九龄神色阴冷,道:“两天前,张守珪领军出征,刚出燕山就中了突厥人的埋伏,折损不少兵将。”

听闻这话,张拯顿时笑不出来了。

杨云更是感觉这背后问题很大。

大唐居然在北方边境吃了败仗,还是在突厥人自顾不暇的时候,很难想象大唐准备如此充分,还能铩羽而归。

但细想一下,这跟张九龄之前主张谨慎应对北方军务的主张契合,其实边军兵备松懈、轻敌思想严重等问题,张九龄应该早就察觉,所以才会阻止张守珪激进的进兵策略。

杨云心想:“意思是,高力士和李林甫要担责?”

张拯不解地问道:“父亲,张帅一向老成持重,怎会出现大的偏差?”

“怪就怪他用错了人,他的前军中充斥着一些不堪大用的胡人,以胡人领兵对抗胡人,结果轻敌冒进,吃了大败仗,听说统领前军的是一个姓安的胡将……”

张九龄言者无心,杨云这个听者却感觉问题重大。

姓安的胡将莫非是安禄山?

从时间线上看,应该大致差不离。

去年安禄山因偷羊被抓,原本会被乱棍打死,结果他为活命口出狂言,“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张守珪见其肥白,壮其言而释之,编入麾下军中。不想这才不到一年,居然已统领前军,升迁之速可见一斑。

张九龄不知其中奥妙,继续道:“边军暂时放弃继续进军的计划,屯兵燕山以南地区……幽州节度准备将导致此战战败的兵将送来东都受审,以兵部之意,张帅不是即刻以军法论处,将犯事胡将首级送来,却将人押来东京受审,分明有偏袒之意。”

杨云熟知历史。

历史上安禄山没死,主要是张守珪偏袒,张九龄其实极力主张杀了安禄山以平民愤。

或许是李隆基考虑到安禄山是张守珪亲信,顾忌边疆将士的情绪,没有杀人,算是赐恩于安禄山。

正是这恩情,让李隆基以为安禄山会感恩戴德,之后多番对安禄山栽培提拔,予以重用,再加上安禄山的确很会运营关系,到后来节度两大边镇,拥兵自重,发动反唐之战……说起来都是李隆基一时妇人之仁所致。

“杨云,你对此事如何看?”

张九龄突然将目光落在杨云身上。

旁人以为张九龄询问是一种礼重,杨云却感觉对方目的非同一般。

杨云心想:“以前朝中人对我的定义,说我是武惠妃派系,之前张九龄也如此认为,后来也有人觉得我跟李林甫走得近,现在北方疆场出了问题,张九龄先来问我意见,是否是对我做一番试探,看我的心归属哪边?”

“这张九龄,做什么事都先看派系,再看能力,这不是什么好事。”

“以晚辈看来,北方战事出现偏差,与朝中主战派轻兵冒进的主张脱不了干系,若北方战败,为稳定军心,应将犯事军将以军法处置,方能彰显我大唐军威。”

杨云随口说着,反正都是历史上发生的事。

你张九龄喜欢听什么,我就跟你说什么呗?

最后安禄山死不死,或是皇帝追不追究主战派的责任,那跟我没关系,反正你就是来试探我政治倾向的。

既然我当了你的孙女婿,这次就当附和你一次,反正我说的话,你也听不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