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唐杨国舅 > 第三四九章 锐不可当

大唐杨国舅 第三四九章 锐不可当

作者:天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1:2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朝野都在关心李隆基接下来会立谁当太子。

没人把北疆送犯事军官到洛阳来受审当回事。

送来的涉案将校中,就有未来造成大唐巨大灾劫的安禄山。

杨云对于安禄山的死活很在意,按照穿越众的信条,任何未来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和事,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只要提前把造成灾祸的人除去,不就一了百了么?

不管以后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杨云就是要安禄山死!

杨云的官职暂时没动。

李隆基送来的金银珠宝他不太感兴趣,皇帝准备在洛阳赐给他一座府宅,目前正在圈地修造,同时送来很多仆婢。

不过这些仆婢已不是杨云现在院子能住下的了,之前送来的人到现在还没完全安置好呢。

这天他一如既往去了趟御史台,正好看到桌上放置的有关参劾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奏疏,其中就提到边疆一场败仗牵扯到的人。

不过以御史台得到的指示,上面要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大概是李隆基提醒过高力士,严重关注这批北疆来的犯官,高力士把消息传到御史台这边,也不知怎么递的话,让御史台的一干大佬以为上面有息事宁人的意思。

杨云怎么可能放过诛除安禄山的机会?

不用自己动手,只要让皇帝相信安禄山能造成未来大唐动乱,安禄山就非死不可。

“国舅爷,您怎在此?听说过两日您就要大婚,难道不该在府中安排大婚事宜?”

御史台一名杨云从来没见过的官员走了过来,对方似乎认识他,一上来便抱拳行礼。

杨云不好意思说自己跟对方素味平生,摆摆手道:“来点个卯。”

“您不用来应卯的,您乃当今国舅,又是大唐国师,遇到大事的话官衙这边自然会通知您,您只管在家安心筹备婚事便可!”对方恭敬回着。

杨云心想,这算怎么回事?当官了就跟没当官一样,没有具体负责的事情,变相就是没有权力。

大唐御史权责可不轻,侍御史纠举百察,推鞫狱讼、入阁承诏、推荐、弹劾等事,具体职能为:“一曰奏弹,二曰三司,三曰西推,四曰东推,五曰赃赎,六曰理匦。”现在杨云不参加朝会也就罢了,难道连御史台的事情都无法过问吗?

“婚事自然要筹备,不过我有一件大事要上奏? 有关边疆押送来的一批犯人。”杨云摆摆手,一副忧心朝事的模样。

那人很惊讶,正要搭话? 杨云已然话锋一转? 笑着道:“不过我还没想好上奏该怎么拟定? 等回头拟好,让人送来。告辞!”

……

……

杨云的想法很简单。

御史台这边从来都没把他当自己人,不然不会到现在都不给他安排正式差事? 而只是让他在这里上班摸鱼。

之前去清查含嘉仓? 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眼下朝野疯传皇帝安排杨云炼丹,如此一来谁都会想? 杨云是皇帝跟前的佞臣? 更特殊一点那就是还是个道士。

既是道士? 就该做道士应该做的事? 至于朝事不归你管? 最好问都不要问。

可杨云眼下要做的? 正是通过预知大唐未来走向,也就是安禄山造反这一导致大唐由盛而衰的天机,泄露给皇帝,从而提前诛除此獠。

为避免接连向皇帝展示所谓的天道伦常,让李隆基心生疑窦? 杨云暗自琢磨这份奏疏该怎么草拟。

不过他很快便想到一个关键人物? 那就是张九龄。

刨除他这个意外因素? 历史上朝中最想杀掉安禄山的重臣就是张九龄? 张九龄早就看出安禄山有反意,不管这件事是否为后人杜撰,或是牵强附会的添油加醋? 至少杨云觉得可以充分利用。

他回去后立即写了封信,派人送给张九龄。

张九龄看不看先不说,至少他把坚决要除掉安禄山的意思传达过去,同时说明这关系到未来大唐存续,无比重要。

虽说之前废太子一事,杨云跟张九龄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但想来张九龄不会因私废公,继续容忍张守珪提拔重用那些不知从何处招揽来的心怀叵测的胡人将领。

在这件事上,杨云跟张九龄的意见不谋而合。

……

……

张九龄办完一天差,晚上回府时,收到张拯转交的杨云的书函。

在这之前,张拯已看过上面的内容。

“父亲,看来这位杨公子对于边疆事务很在意,他居然想铲除那些犯错的胡将,这其中是否蕴含有什么深意?”

张拯读的书不少,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但脑子一般,谋略见识都非常平庸,许多事情都揣测不透,所以才会询问父亲的见解。

张九龄一向对儿子的看法不在意,亲自看过杨云书函,眉头顿时紧锁。

“之前听他提及过,为何此番又特别提出来,不知是何意?”张九龄喃喃自语。

在他看来,眼下朝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能跟立储这件事相提并论。

这些天为了谁来做储君,他费尽脑汁,甚至让很多大臣联合提名,力保三皇子忠王李亨,可问题是皇帝一直都没有表态。

“那怎么回复他?”张拯问道。

“回复他作何?再过几日,瑜儿就要嫁过去,以后让瑜儿随时把那边的情况告诉家里,尤其要知道他平时跟什么人见面……这孙女婿,就当没有吧!”

张九龄还没从羞恼中缓过来。

自己苦心拉拢的孙女婿,居然不把他这个长辈放在眼里,不是白眼狼是什么?

张九龄对于党派之别看得很重,既然杨云不选择加入他门下,对于杨云的意见他也就没太在意,哪怕杨云所提意见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他认定这是杨云投他所好,以此来示好的一种手段,没有太往心里去。

……

……

李林甫府上,来了一位特殊客人,正是皇帝跟前最得宠的大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登门造访跟李林甫说有关立太子之事。

因为李林甫一直帮助武惠妃拥立寿王为太子,宫里面迟迟没有传出消息,从高力士那儿也打探不到有用的讯息,心里非常着急。

眼下高力士亲自前来,李林甫迫不及待问询情况。

“陛下那晚去见过玄女娘娘,临出门时得到上天启示,之后但凡谁跟陛下提及立太子之事,陛下都会生气……李夕郎应该知道其中诀窍吧?”

高力士直接说明了,皇帝现在态度的变化,跟前去见杨玉环有关。

李林甫试探地问道:“那意思是说,陛下已知未来是谁当太子?陛下不是迟迟未定,而是早有定夺,只是没说出来?”

高力士叹道:“道理上是这样,但谁又能确定?指不定是陛下看到自己未来成仙得道,与天地同寿,对于谁来当太子,压根儿就不在意呢?陛下随时下凡到人间,以仙躯摄朝政,那谁来当太子有何区别?届时谁能动摇大唐国本?”

这话让李林甫觉得荒唐可笑。

对于得道成仙,李林甫根本就不信,而对于未来皇帝以神仙身份当大唐皇帝,更是觉得无比滑稽。

李隆基做着神仙还不忘在人世当皇帝,那真是宇宙八荒没有任何人能媲美,寰宇内不都成了大唐的领地?

还分什么中原、西域、吐蕃、天竺、草原部族?

高力士看出来李林甫迫切想知谁当太子,毕竟这关乎到未来政坛走向,当下道:“陛下早有定夺,就不是你我意志可以左右了,谁提意见,就是让龙颜蒙羞,至于惠妃那边,你最好走远一些,别靠太近,你以为惠妃就能得陛下信任?”

对李林甫而言高力士的警告可是大新闻。

皇帝对武惠妃失去信任?

“高公是说,陛下眼下只相信那位玄女娘娘?”

李林甫迫不及待地问道。

高力士重重点头,又补充道:“还有玄女娘娘那位在人世间的弟弟,也就是杨天师,陛下现在有什么事都会问杨天师的意见,从杨天师那儿求证不得,再去问玄女娘娘。”

李林甫咋舌不已:“陛下如今遇事只问道士,不问大臣,是否太过……”

被高力士侧目瞅一眼,他马上缄口不言。

“李夕郎别弄错了,那位杨天师可是当今国舅,还是侍御史,陛下答应过给他提升官职,你猜下一步,他在朝中会升到什么样的位置?”

高力士有意无意提了一句。

李林甫突然身体一颤,以他对政治超强的领悟力,自然想到一个很可怕的情况。

皇帝答应提拔杨云,却迟迟没有动作,并不是言而无信,而是皇帝对杨云的期望值太高。

现在有什么事都问杨云,这可比他李林甫都更受宠,甚至连宰相张九龄都要靠边站。

“莫不是……位列中枢?”

李林甫几乎是惊呼出声。

高力士仔细想了想,摇头叹息一声,算是同意李林甫的说法。

李林甫心中五味杂陈,之前说跟杨云联姻,大有提携一把的意思,谁想这风水轮流转,才不到两个月,就希望将来杨云提携他了。

高力士在皇帝身边地位特殊,既然高力士说杨云有掌军国大事的可能,那就是已经有这方面的苗头,就算皇帝不让杨云为宰相,也必定会留在身边咨询家国大事,权力比起宰相张九龄还要大。

“所以啊,李夕郎你一定要多跟这位小国舅亲近,如今陛下尚未跟玄女娘娘有夫妻之实,若将来有一天洞房花烛……你说朝中谁人能跟小国舅地位相比?”

高力士说出耐人寻味的一句话。

李林甫既然知道皇帝跟杨玉环还没有圆房,又知道未来杨云很有可能以天师身份执掌朝政,他马上找到进取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